优化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促进图式建构和学习迁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基于已经形成的语用图式,因此语文教学需要优化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建构语用图式,并通过读写结合,促进学习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 图式学习 迁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方面指明了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另一方面也指明了获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途径是语文实践。有关研究表明,语言文字运用本质上是语言学习者对自身所建构的语用图式的一种“填空”,是学习的迁移。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优化语言学习材料,以利于语用图式的建构;二是优化语言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下面,笔者以《装满昆虫的衣袋》的为例,谈一谈语文教学怎样优化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以促进图式的建构和学习的迁移。
  一、课文教学价值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故事。作者为了表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特点,选择了两个典型的事例,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还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这样写人的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典型性,对于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描写人物具有示范性,具有“如何传播信息”的“教学价值”。因此,学习表达方式应该作为本文的主要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典型事例,圈画词句
  阅读“抓纺织娘”和“捉小甲虫”两个事例,圈画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
  (二)品读重点词句,感悟写法
  1.人物的思想、情感,往往是通过其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现出来的。这两个事例中,为了表现法布尔非常着迷昆虫,分别对他进行了哪些描写?
  2.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些描写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呢?我们来仔细读读这些句子。
  (1)“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2)“嗬,真漂亮!”
  (3)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4)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5)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3.小结:作者为了表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特点,选择了典型的事例,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4.这两个事例中,除了直接描写了法布尔的表现,还写了法布尔父母的表现。写其父母的表现有什么作用?可不可以删掉?抓住相关语句组织讨论。
  (1)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2)“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3)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5.小结:描写人物时,有时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反衬,使其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三)补充阅读材料,比较写法
  1.补充阅读《“心正笔正”的柳公权》(选自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材)。
  2.讨论交流:作者选取了哪两个事例、从哪些方面对柳公权的“心正”进行了描写?
  3.《“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和《装满昆虫的衣袋》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从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写人的方法?
  (四)运用学习成果,迁移写法
  1.談话导入:法布尔是昆虫迷,生活中,你最着迷的是什么?请举例说说。
  2.出示写作要求:以“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选择典型事例,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②学习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学生练笔。
  三、学生习作成果
  从学生的习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习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和习作要求,教学效果明显。现举例如下:
  书让我着迷
  寂静的夜晚,时钟“当当当”地敲了十二下,妈妈的唠叨声也随之而来:“快点睡觉!自己看看钟都几点了!”书房里,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是的,那个人就是我——茆左旭。
  我平时总是上蹦下跳的,一会儿蹦到这儿,一会蹦到那儿,谁也管不住我,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孙悟空的化身。可是我一见到书,就会猛地扑上去,如饥似渴地看起来,吃饭时看,上厕所时看,甚至连上课的时候也忍不住偷偷地看。
  有一次,妈妈让我去学友书城买钢笔。我兜里放了几元钱,怀里揣了本《西游记》,上车开始了“西游”。我一下子就进入了书的世界。中途,几次报站我都没有听到,结果到了终点站,我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还大笑几声。这时,驾驶员叔叔过来了,笑眯眯地问我:“小朋友,你到哪儿呀?”我一本正经地说:“去西天。”叔叔又问:“去干什么?”“去取经。”叔叔哈哈大笑道:“如来佛祖在北边呢!”我听了十分惊讶,不知道自己已经坐过站了,只好带着师徒四人开始了“东游”。
  还有一次,妈妈有急事需要出去一趟,说:“饭在桌上,自己吃。”我答应了一声,便继续看书去了。不知不觉中,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就大声嚷道:“妈,我肚子饿了!”过了一会儿,我见没反应,以为妈妈午睡了,便又看了起来。下午五点,妈妈回来了,我却浑然不知。她见桌上的饭菜一点儿也没动,就知道我光顾着看书忘记了吃饭,狠狠地批评道:“以后不准再这么痴迷书了!”我朝她做了个鬼脸,匆匆吃完饭又钻进了书房。
  书,真让我着迷!
  四、教学分析反思
  取得这样的教学成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优化了教学目标,指向于语言运用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既具有“原生价值”,又具有“教学价值”。所谓“教学价值”是指课文为学生提供的“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指向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实现课文的“教学价值”。本案例中,笔者没有把理解、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科学的热爱作为本文教学的重点,而是把领悟“抓纺织娘”和“捉小甲虫”这两个事例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有效。
  (二)优化了学习材料,着眼于图式建构
  如前所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基于学生所建构的语用图式,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对文章图式、语用图式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式的习得至少要基于两个图式的例子,它是在两个图式例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概括形成的。本案例中,笔者在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教材中课文写法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篇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旨在促进学生文章图式、语用图式的建构,为语言文字的运用奠定基础。
  (三)优化了学习过程,聚力于读写迁移
  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文实践,离不开写作活动,写作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活动是对自身通过阅读所建构的文章图式、语用图式的“填空”,本质上是一种学习的迁移。本案例中,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建构文章图式、语用图式之后,及时安排学生进行练笔,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类比迁移,促进了读向写的即时转化,因而取得了明显成效。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结构映射理论的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5/02/329)
其他文献
写作是一件挺自然的事儿    初一时,我参加了一个作文比赛。比赛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写作方面的低能儿。比赛落选后,我拼命地练习写作。初二时换了语文老师,她很喜欢我写的文章,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念,引来一些同学的嫉妒。不久前,我发现初一时作文比赛的地方又在进行作文比赛。我只看了一眼,便很紧张很绝望,回家后烧掉了所有自己写的作文。但看着眼前满满一书柜的书,想起书里的那些故事,再次有了勇气,
在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结尾,担当主演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呼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你也能减少你的二氧化碳排放”。他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在这里摘出几条我们自己也能做到的:  购买节能电器,比如节能灯泡。  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  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多使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告诉你的父母不要毁了你以后赖以生存的地球。  使用可再生能源。如果当地能源公司不提供绿色能源,问他们为
一天,男孩轻轻地敲开了我家的门,微喘着用颇为职业的口吻对我说:“你好,我是《XX晚报》的送报员,请问您想订多久的报纸?”  “一年吧,”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突然,记起了爸妈外出前的交代,便急忙改口,“哦,不!先订一个月行吗?”  男孩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然后点了点头。我打量了一下他单薄的身体,补充道:“您可知道这幢楼只有早中晚特定的三个时段有电梯?我住在12楼呢。”我揣度着他不会答应,因
记得第一次翻开《幻城》是在初三。那次,偶然在图书馆的一堆旧书中翻出那本已经有些残破的书,然后在沉沦的夕阳下开始阅读,一直到天空被星辰布满,猛然发觉自己已经彻底被这个幻化出来的冰雪世界征服。于是,在初三那个被油墨和试卷覆盖的阶段,生命开始出现一点明媚的色彩。  中考的气息肆意弥漫,老师们讲课的语速也随着中考的临近而变得紧迫起来。苍白的试卷是风中的樱花,恣意飞舞。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也在经历一场圣战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历史作业成了课堂知识的机械重复,千篇一律,形式单一,作业内容上也多是枯燥的重复性练习。再加上历史学科不被重视,很多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不交作业或抄袭作业现象较多。有的只是到了毕业班,为了应付中考才重视起来,而教师又加大了学生的作业量,搞题海战术,加上有些历史作业习题陈旧,不符合学生心理,学生对其有厌倦情绪,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本人结合平时教学实践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领导才能,或者根本就是一个跟随者,只能走在他人的身后,赶紧做下面的题测试一下吧。(选择“是”或“否”)    1. 你经常向别人说抱歉。  2. 你曾经批评电视上的言论。  3. 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争执,即使你是对的,你也不愿发表意见。  4. 别人拜托你帮忙,你很少拒绝。  5.如果有人取笑你身上穿的衣服,你不予理睬,仍会再穿它。  6. 惯于坦白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后果。  7.
纵向  1.李白诗《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中“河伯见海若”的下一句。  2.指夕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也比喻晚年时光。(从下往上写)  3.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出版的第一部小说。  4.指有文化,懂礼貌,一般用来形容有教养的人。  5.简·奥斯汀六部小说中书名最长的那部。  6.指两个变量的比值为常数时的比例关系。  7.一位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8.
《梅琳:我的中国》  多丽丝·奈斯比特著  潘岳 译  中信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中国女孩梅琳一心想到美国去读书。一天,从小生活在美国的表姐温迪走进了她的生活。温迪带着美国人的骄傲,总是说中国这个不对那个不好,这让梅琳很烦。她很想捍卫自己的祖国,但又不知该如何去捍卫……  这是享誉世界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夫妇在他们《大趋势》《中国大趋势》等名作之后,写给青少年特别是中国青少年的一本“时代
古埃及人相信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结。只要尸身保存完好,死者就可以在另一个世界获得新生。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繁复而有效的防腐技术,将法老的尸身做成木乃伊保存起来。负责制作木乃伊的祭司个个都是解剖学专家,他们心思缜密、技艺高超,确保死者的脏器和身体完好地保存下来。  木乃伊  木乃伊的内脏被装在“卡诺波罐”里,只有心脏保留在腹腔内。祭司用“泡碱”(一种从硝石中获得的盐)覆盖整个身体,用来防潮防霉。大约40
看着你用如此唯美的文字在诉说一种似乎无边的痛苦,真是让我心疼。同时,我也想到,你在文字上的天赋带给你的文学思维方式,是否被你“连带”用到了数学的学习中?你学习数学的方法是否合适?数学的学习方式至少在操作层面上与语言的学习方式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你细心观察过一定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语文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往往学习英语比较轻松,类似的,学习数学比较轻松的同学,往往学习科学更容易获得优秀的成绩。原因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