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片快门”应译为“羽翼式快门”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asd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9年开始,在我国不论是摄影界还是照相器材界(包括某些专家教授的著作),都将一些照相机快门叶片由钢片制成的焦平面纵走快门称为“钢片快门”。虽然很多照相机快门叶片的材料由当初的钢片发展到钛、铝等金属叶片,甚至后来某些快门的材质又由高强度塑料片所取代,但是,人们俗称的“钢片快门”一词其称呼却始终没有改变。1998年夏,有的专家教授将“钢片快门”又译为“叶片快门”。同年7月17日,国家有关部门也紧急宣称:“钢片快门”一词已被收入“国标”。但最近又有人宣称:“‘钢片快门’本应称‘刚片快门’”。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汉语中被人们俗称的“钢片快门”,依照日文原意,应译为“羽翼式快门”。
  
  一、“羽翼式快门”是人类运用仿生学的产物
  这个被中国摄影界、新闻界争论得面红耳赤的“钢片快门”在日语中有一个非常科学、非常形象、不用注释、并与众不易混淆的名字。译成汉语即:“‘焦平面羽翼式纵走快门”,或简称:“羽翼式快门”。据日本考派尔(COPAL)公司称“焦平面羽翼式纵走快门”在日语中的原文是“羽根纵走り·フオ—カル·プし—ン·シャツタ—”或“羽根シャツタ—”。从语言学及翻译学的角度对“羽翼式快门”进行审视,将日语中的“羽根シャツタ—”译成“羽翼式快门”真是天衣无缝。“羽根”在日语中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言都可以译成汉语的“羽翼”或“翅膀”之意。由日本小学馆与中国商务印书馆联合编写的《现代日汉大词典》第1421页,对日语中的“羽根”一词是这样释义的:“はね【羽.羽根.翅】①羽毛。②翅:鸟、昆虫的翼;展翅、拍打翅膀、振翅。③机、器物的翼;风车の风车翼、电风扇的翼”。根据日语对“羽根”的释义,所以我们应将日语“羽根纵走り·フオ—カル·プし—ン·シャツタ—”正确地译为“焦平面羽翼式纵走快门”或简称“羽翼式快门”。(日语中的フオ—カル·プし—ン·シャツタ—”都是从英语中直接音译的,分别表示“焦平面”、“快门”之意)。
  
  二、“羽翼式快门”与“帘幕式快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我们根据上面这段译文不难看出,这种被称为焦平面“羽翼式”多叶片纵走快门的结构原理,是发明人运用仿生学,根据鸟类及昆虫翅膀(羽翼)张合启闭的功能发明设计的。而原来的焦平面“帘幕式”快门,是发明人受到门帘、窗帘及帷幕这些物体形状、结构运行方式启示设计制作的。所以说“羽翼式快门”与“帘幕式快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羽翼式快门”的出现,不仅仅是快门叶片材质的变化,而最重要的是快门结构形式的新变革。
  
  三、汉语中对“焦平面快门”规范的表述方法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个对摄影词汇进行审定的专门权威机构。所以在一些出版物中,就连受国家教委委托而编写的大学教材中,对“焦平面快门”一词的运用也存在着概念不清、句法结构不规范的错误。所以,我们在用汉语对“焦平面羽翼式纵走快门”的概念进行表述及句法结构上还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在表述焦平面“羽翼式”或“帘幕式”快门概念时,因为这两种快门关键是结构形式上的变化,所以.在“羽翼“或“帘幕”这两个词语的后面,应缀上一个“式”字。
  (二)在表达上面这两种快门的概念时,还要注意“焦平面”与“焦点平面”两个词语的区别。这两个词语虽然只有一个“点”字之差,但它们所表达的概念却完全不同。当初,设计制作“焦平面帘幕式快门”的发明人,是设想把快门安放在焦点处,但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在制造技术及材料上都很难将快门叶片紧紧安装在焦点(胶片感光膜)上,而实际是安装在焦点前3mm处。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表述这类快门的概念时,使用“焦点平面快门”一词,不如使用“焦平面快门”一词更宽泛、更贴切。”《辞海》、《汉英大词典》、《现代英汉摄影词典》、《日语外来语新词典》都有“焦平面”(焦面)一词词条或将其英语“Focal Plane”译成汉语或日语的“焦平面”一词。在英语中,“Focal”虽然也有焦点之意,但在英语中表达“焦点”的概念时,却另有一个固定的词组,那就是在后面又缀上了一个表示“点”之意的单词“Point”,重新组成“Focal Point”,用以确切地表达“焦点”这个概念。
  (三)在表达“焦平面羽翼式纵走快门”这个概念时,其词语排列顺序应符合汉语句法结构规律及使用汉语语言的人们对物体建构的思维习惯。所以应该按快门的安装位置(焦平面)——快门的结构形式(羽翼式)——快门的行走方向(纵走)这个顺序进行句法搭配。因为汉语与日语的句法结构规律不一样,所以翻译时不能照搬日语的句法结构顺序。
  当初的“帘幕式快门”的叶片是横向行走的。人们为提高快门叶片的启闭时间,缩短叶片行程,将快门叶片横向行走改为纵向(垂直)行走。后来,人们为了进一步缩小相机机身体积(特别是机身的高度),设计者受到鸟及昆虫类动物翅膀(羽翼)收缩张合的启示,增加了快门叶片的数量,缩小了叶片单片的宽度,从而设计制成了当今在135相机中被广泛应用的“羽翼式快门”。
其他文献
由于种种原因,我已经很久未使用国产照相机了,然而很多朋友仍在关注国产照相器材的现状,为此在《大众摄影》编辑部的组织下,我对最新型号的海鸥单反相机——DF-500及专用闪光灯进行了实用性能测试,现将其实用感受作文如下,以便各位能够对这种相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机身的实用性能  我试用的这台海鸥DF-500相机的机身号为962751,它与我手中的早期型海鸥DF-300机身相比,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 
期刊
数码相机,即拍即看,即看即打,比起传统照相机,实在是方便得不得了,而这些只是数码相机的一部分优点,其实,无论是用它拍摄生活照还是进行摄影创作,它都拥有传统相机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建立摄影室的成本方面,建立一个小型的数码摄影室一般只需要2万元左右,而传统的摄影加冲印店至少也需要几十万元的投资。那么,用数码相机建立一个小小的数码摄影室又怎么样呢?  首先,建立一个小规模的摄影室除了拍摄场地、布景、灯
期刊
通过图像来知晓我们的世界是摄影无法替代的力量和魅力所在。对环境或者生态而言,摄影或影像使我们得以更方便地观看我们及其所处的各种环境,表达对生态变化(包括生态保护、建设、改善或者破坏)的看法。    一    新闻摄影、文献摄影、风光摄影等都是我们直面生态环境的可以选择的表达方式。   新闻摄影以其网络覆盖面宽、触角敏感而担负着每时每刻关注和传达我们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变化的重大责任。  人们不仅
期刊
观察    宝宝也入“库”  前些年,摄影图片市场被社会广泛的关注,图片库应运而生,如全景、黑星、耀中等等……  为图片谋求的出路基本是两条——国外的商业图片进入中国的商用市场;中国的人文类图片走向国外媒介。  这几年,随着摄影人与图片市场的日趋成熟;社会对于图片需求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使得诸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了多种方式与渠道对图片的收集与经营,建立起目标更明确、操作更便捷、内容更专业、市场更集中的
期刊
龙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奔赴四面八方的拿相机的人们也刚刚从又一轮的创作高潮中平静下来。或许在体味着自己的新作,或许在认真地擦拭自已的相机,或许几个影友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侃着这次出去拍片的经历及趣事。  摄影人是辛苦的,天苍苍,路茫茫,身背相机闯四方。一身征尘,两肩风霜,四季轮回,人间冷暖,民俗风情,生活写真统统地凝聚于镜头上;摄影人是幸福的,星移斗转,时光荏苒,聚集于镜间的是时代的变迁、百姓的悲欢,还
期刊
陈宗烈简历  男,汉族,高级记者。193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54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新闻纪录电影摄影。1956年8月入藏任《西藏日报》摄影记者。1960年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1980年调回北京,任《北京周报》摄影记者。1998年退休。  1956年,我24岁,是共青团员。那时候上面动员我们去西藏,我一听觉得很新鲜,知道西藏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很神秘,到那儿当记者,一定很有意思。我
期刊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军队与传教士、探险家、旅行家的入藏,发明已五十多年的摄影术也悄悄地传入到封闭的雪域西藏。应该说,最早的关于西藏的影像都是这些外来者留下的,与此同时,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芝乌·斯交活佛、德木活佛、贵族车仁·晋美森格旺秋等人在西藏最早玩起了当时价格非常昂贵的照相机。其中著名的爱国活佛德木算是“玩”得最有成就,给世人留下了不少很有意思的西藏历史图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期刊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西藏是中国的一块黄金宝地。  到西藏拍照片是许多摄影者的梦想;凡是去过西藏的人都想再次回到这片魂牵梦绕的高原。    西藏也是世界摄影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选题。  记得在欧洲的书店里,看到有中国内容的摄影画册大部分都与西藏有关。在国内也一样,只要你翻开近几年的摄影杂志,几乎每一期中都可以找到关于西藏的影像,也就是说西藏题材的照片似乎更容易得到编辑和评委们的认可。  有几个“数据”可以
期刊
鄱湖鹤 林魂摄  妈妈回来了 宫正摄   近几年,去鄱阳湖观湖、赏湿地、拍摄珍禽候鸟的中外摄影家越来越多。鄱阳湖保护区建立以来,先后接待了20多个国家的来宾,大大提高了鄱阳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加上中外摄影家创作的珍禽艺术靓影广泛传播,使鄱阳湖犹如插上了翅膀,更加声名远扬。  窥探 鞠海鹰摄  嬉戏 宫正摄
期刊
1999年6、7月份是北京的雨季,既不是多风的春天,也不是燃煤高峰的冬季。然而,在城市施工现场,当时无需刮风,哪怕是汽车不快地驶过,就会扬起满街的尘土,尘土随着车越扬越远。  说到可吸入颗粒物(PM10),它是以颗粒形式分散在气流和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是总悬浮颗粒物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易被鼻和嘴吸入的那部分颗粒物。虽然工地扬起的灰尘并不等同于“可吸入颗粒物”,但这灰尘的确被路人吸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