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性”走向“存在”与“时间性”——30年以来美学演进对美育学的推动

来源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美育理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学术进展受到美学研究的强有力推动。从中国美育学三期的划分入手,可见近30年来的美育理论在“审美价值主体性”确立以及“存在论美学观”勃兴的影响下,尤其是李泽厚先生对“时间性”观念的引入,使得新时期美育理论演进日益走向历史与现实的深处,并实现了在中国美育学第三期的理论创新。
其他文献
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伤补偿是营造良好企业安全生产氛围。构建和谐矿区的工作基础。文章以山西省煤炭企业为例.具体分析了目前山西煤炭企业工伤补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完
真正的艺术由于吸取了艺术创作者生命中的精髓,所以才筋骨强健,格外光彩照人;现实生活是艺术创造的依据和沃壤,但作为以开垦和照亮人的精神世界为己任的艺术创作者,由世俗世界达到
“象”之概念最初出现在《易传》中。随着文学创作的积累,文人主体意识逐步觉醒,“意”之意味越来越强化,“象”之中介性和主观意蕴愈突出。“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在文论家们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