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用怜悯心态围观“流浪大师”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博学多才”和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之间存在巨大的“角色反差”,几乎是一夜之间,沈巍爆红网络。报道显示,连日来,每天都有数十上百的市民特意去围观他。
  应当说,沈巍突然走红网络并不奇怪。在短视频热,主播为涨粉吸眼球乃至社会某些不正常心态甚至利益的多重驱使之下,沈巍的“与众不同”自然也就成了网络消费的热点,而围绕沈巍编造的那些“传奇故事”也不过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说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需要从小事做起。从媒体对沈巍人生经历的报道中不难看出,尽管沈巍从入职公务员那天开始就對捡垃圾“情有独钟”,崇尚节俭,但他甚至连洗手间一片没有用过的纸都要捡回办公室,可想而知,如此“简单粗暴”地杜绝浪费,必然会让领导和同事产生诸多联想,再加上自己过于不修边幅又缺乏有效沟通,最终“被精神病”而离开单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按说,在被单位“放假”之后,沈巍应当吸取教训,以积极的心态来调整自己,争取尽早回归岗位。然而沈巍在被单位扫地出门之后,与自己的父母家人同样难以相处,甚至因为将捡的垃圾随意堆放而屡屡遭到邻居投诉,最后不得已索性当起流浪汉,这种过于偏执的行为本身就反映出一种病态心理。
  的确,政府一直都在倡导垃圾分类,也一直反对铺张浪费,但作为自觉参与的具体个人,也应当身体力行,既不能为捡垃圾让自己也成令大众为之侧目的“垃圾”,更不能为节俭而影响别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造成“二次污染”。我们能够理解和支持沈巍的“理想价值观”,却无法容忍沈巍为实现自己理想价值观的具体行为。
  尽管“流浪大师”博览群书,“金句”频出,然而释放的绝非“正能量”,也不能认定为“人生哲理”,他也算不上什么“怀才不遇”。他本可以正大光明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完全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却因为自己的畸形心态而有意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而把沈巍“捧红”视为“明星”群起围观的一些自媒体乃至主播们同样也折射出我们社会的某些不健康。
  青年观点
  刘世超:不畏世俗的眼光,敢于表达自己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董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旁人无权将此当作笑柄,希望沈老能不被世俗影响,继续按自己的喜好生活。
  张立美:给“网红流浪汉”沈巍冠上“流浪大师”的头衔,显然太过夸张,名不副实,是对沈巍的一种过度包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虚假包装。
  宋金波:对“流浪大师”的围观,只是一种猎奇,也彰显了流量背后的野心——对传奇的追逐能让自己获利多少。
  张田勘:沈先生的捡废纸垃圾,是绿色生活的体现,更是一种身体力行,是把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收回来。
  胡阳:“流浪大师”爆红让网友蜂拥而至,其实这背后暴露的就是一个浮躁焦虑的社会真实现状,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庞玉强:流浪期间,沈先生除了捡垃圾外,就是读书,这种好学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其他文献
淡淡的雾笼罩着客家的土楼,薄薄的雨润湿着青色的石板路,远处深巷中的景物忽隐忽现。我走在云水谣小镇那条不宽不窄、静谧的小路上。此情此景,我突然觉得人生如此惬意而悠扬。  我们一行人是在前一天晚上下榻客家土楼的。告别了厦门市中心的浮华、喧闹,夜晚幽静的小镇使人的心灵感到格外安静,我的耳中只剩下远方隐隐传来的狗吠与虫鸣了。  新的一天是在鸡叫中苏醒的。隔着古朴素雅的小窗向外一望,有些阴沉的天空下,浮出几
期刊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是由郭帆执导、历时四年拍摄而成的同名科幻电影。我被这部在大场面特效制作方面能和西方科幻大片相媲美的中国科幻电影深深地震撼了,更被这部电影的故事构架、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段深深地感动着。  这部电影讲述了太阳毁灭之前人类在驱动整个地球逃往新星系的征途中发生的故事,是中国首部大成本制作的科幻电影。整个故事设置在冰冷、坚硬和绝望的背景之下,但是处处传递着人类的温暖、柔软、爱和
期刊
上阕借景抒情。“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为背景,境界阔大,气势雄浑,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词人不直说自己对山河破碎的忧愁、怨恨,却说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词以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这些颓败衰微的景色做“江南游子”的背景,烘托出苍凉悲哀的氛围。“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期刊
记得在豫剧大师常香玉舞台生涯五十年庆祝会上,导演谢添拦住作家李准说:“老李,你说你的看家本事是三句话叫人落泪,现在你说三句话让常香玉哭,我才服了你。”  李准不愧是著名的作家,他是这样说的:“香玉,咱们有今天,真不容易啊,论起来,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哩,我十来岁那年,跟着逃荒的难民到了西安,眼看人都要饿死了,忽然有人喊:大唱家常香玉放饭来了,河南人都快去吃吧。哗——人们一下子都拥了过去,我捧着粥,泪
期刊
去乡下采风,绝不可少的是去爬山,在山脚下,我们看到一片刚刚经霜的柿园,那些柿树一看就知道树龄很长,枝干色沉苍黝,如同经过了无数时光的熏染。经过了一冬的寒风侵袭,柿树上的叶片早已凋落殆尽,整个树枝上便裸露出斑斑的疤痕来。  灯光闪闪,几架相机对着柿树拍照,树枝上的疤痕吸引了众人。它们太奇特了,也许,正是这些疤痕,才致使它们弯曲变形的吧?如梅树的枝。朋友说,那正是风雨摧折后留下的伤口,在歲月的时光里逐
期刊
“梵高奶奶”常秀峰去世了。她的画作曾经风靡一时,她用朴实画笔勾勒、涂绘出的乡村风貌,给无数人带去了温暖与质朴的感动。   “梵高奶奶”从未上过学,但从70多岁开始作画的她,却展现了惊人的绘画天赋。因为她用蜡笔和水彩笔作画,画风又颇有“印象派”风韵,因此被人称为“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出生于河南方城县一个名叫杨家庄村的小村子。生于斯,长于斯,也将长眠于斯。   因为要照看小孙女,她便常常通过
期刊
昨晚太热了,一夜未睡。早晨六點半,妈妈就把我叫醒了。夏季哪怕晚上再热,早晨总是比较凉爽的,但是今天早晨却热得有点透不过气来。我揉着眼晴往外走,听见妈妈在厨房里自言自语道:“热死啦,这鬼天气!看样子要下雨了。”要下雨?我赶紧跑到门外,抬起头看天,可不是,灰色的浓云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天空,雨下定了。我心里一阵欢喜。(一个“遮”字,突出夏雨将至,一个“欢喜”写出了“我”对雨的盼望。)  上午十点钟左右,天
期刊
毛泽东(1893年-1976年)一生都喜欢古典诗词,时常在汪洋恣肆的诗海里游弋;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等诗句都为世人喜爱。我们一起来欣赏《沁园春·长沙》。  上阕览景兴怀。“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起句“独立”二字劈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
期刊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古时候,中山国人酿的酒享誉天下。有个鲁国的酒店老板想得到他们的酿酒秘方,始终未能如愿。后来,他想方设法弄了些中山国的酒糟,用自己的酒浸泡,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  慕名来喝酒的人很多,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国酒。有几个曾经喝过中山国酒的人也说同原先喝过的没两样。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的酿酒师傅来到鲁国,听说这里也有中山国酒卖,就买来喝,刚
期刊
低调是一种修养,放平心态才能活得潇洒;低调是一种智慧,懂得放下才能走得更远。与人交往,就要保持清凈的心态,让自己在内敛中变得更加自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