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成了2016年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和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既令人兴奋又使人担忧,对机器人展开思考,如何应对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是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机器人在生产、生活、医疗、商业、军事、科研、航空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了,各行各业都在向机器人靠拢。尤其制造业更甚,使用机器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可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一次次得到证实,这就如之前二十余年数控机床的推广使用一样。这里面的原因,将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應对,很值得思考。
1 机器人替代人类
机器人正在或已经替代人的繁重体力劳动,可以连续不间断地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业机器人具有:智能控制,效率高,代替工人从事笨重、单一、危险、有害工种的劳动,节省人力成本,成本回收快,可三班制工作,一机多控,可有效解决人工成本高、“用工荒”、不安全、职业病等问题。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机器代替人工能够解放一部分员工,令其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保证公司员工的质量。众多公司不断引入机器人,削减员工数量,目的就是减少公司开支,提高公司利润。
服务机器人,具有深度语言交互、机器人视觉、自主定位和导航、自动控制等功能,目前已经应用在商场、公司、餐厅、机场等。将来我们将见到越来越多的各种服务机器人,为我们人类提供令人满意的各种服务。如家用机器人可用于扫地、家教、刷锅洗碗、送餐、护理、炒菜等方面。
特种机器人应用如下:军事领域、农业领域、医疗康复领域、应急救援装备领域,建筑、公路、铁路、矿山、井下施工、维护工程。机器人将大规模走上战争舞台;农业机器人将单独完成果蔬采摘、育苗、剪羊毛、挤奶、果树修剪等作业,大型化的农业机器人可以实现大面积耕作、除草、施肥、灌溉、收获作业;纳米级机器人将在医疗康复领域大显身手;火灾、水灾、地震、矿难、台风、疾病、毒气、生化、辐射、爆炸、恐怖袭击、交通事故等现场将以机器人为主力军开展应急救援;建筑、公路、铁路、矿山、井下施工、维护工程工地将是机器人活跃的场所,将取代以人工为主,从业者基本是70、60、50后,后继无人,缺少自动化、智能化特种作业装备的窘境。
中国工业机器人2015年全年销售6.67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1/4,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每万人49个,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市场潜力巨大,机器人行业从业人数也大规模增长。随着中国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发展,中国机器人将逐渐替代进口机器人,改变国外行业巨头企业占领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90%的局面,中国机器人行业从业人数将进一步增长。
2 机器人带来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既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轻松、舒适、快乐、自信和希望,同时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不安、忧愁、紧张、迷茫和恐惧。
不仅重体力劳动与机械的劳动被机器人取代已经是一种必然,而且智力劳动者也未必能够在这场变革中独善其身。新技术的冲击来自方方面面,记者可以被写稿机器人取代,翻译需要与手机软件竞争。
令我们担忧的是,机器人正在抢走我们的工作,人类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这对很多人而言是一次挑战。我们要做好与机器人抢工作的心理准备,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参加培训,去从事机器人不能胜任的工作,或去适应与机器人协同工作。
一个不需要人类工作的社会,与其说是美好的,倒不如说是颓废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
有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机器人有可能控制人类,也可能毁灭人类。这又给我们头上悬了一把利剑,令我们担忧和害怕。
3 职业院校如何应对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机器人既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又给我们带来了恐惧。
做为培养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职业院校,就要首先考虑对策,以尽快改变和适应机器人快速发展对就业影响和对新职业需求的变化。
现就这一课题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1)职业院校应尽快成立应对机器人快速发展如何应对的研究机构,展开研究,尽快拿出应对战略方案。
(2)围绕机器人的发展、应用设置相关专业,尽快组织校内外专家编写围绕机器人的构造、原理、装配、安装、维护、发展趋势的精品教材或科普读物,开设相关适用的课程。机器人“解放”人,机器人的发展又离不开人。随着机器人的广泛使用,那么企业对制造、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机器人的人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职业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抢占围绕机器人设置专业、开展研究、培养人才的制高点,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多层次、跨界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补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短板”。
(3)在社会和校内大力宣传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和围绕机器人发展的人才需求旺势,不断扩大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强与科研及生产企业的联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做大做强机器人相关专业。
(4)尽快购买足够数量的工业机器人,并组装一定数量的生产线,同时购买或组装一定数量的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用于相关专业教学或演示,也可用于生产创造效益,筹建机器人实验室开展科研。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职业院校使用的机器人。
(5)聘请科研院所或企业机器人专家为兼职教授,到学校讲学或指导科研,与机器人企业开展顶岗实训或定向就业等广泛的合作,向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方向发展。
(6)从长远看,调整专业结构,多发展或做大做强机器人替代不了的人才需求专业,考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1.汇龙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许昌技师学院
机器人在生产、生活、医疗、商业、军事、科研、航空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了,各行各业都在向机器人靠拢。尤其制造业更甚,使用机器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可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一次次得到证实,这就如之前二十余年数控机床的推广使用一样。这里面的原因,将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應对,很值得思考。
1 机器人替代人类
机器人正在或已经替代人的繁重体力劳动,可以连续不间断地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业机器人具有:智能控制,效率高,代替工人从事笨重、单一、危险、有害工种的劳动,节省人力成本,成本回收快,可三班制工作,一机多控,可有效解决人工成本高、“用工荒”、不安全、职业病等问题。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机器代替人工能够解放一部分员工,令其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保证公司员工的质量。众多公司不断引入机器人,削减员工数量,目的就是减少公司开支,提高公司利润。
服务机器人,具有深度语言交互、机器人视觉、自主定位和导航、自动控制等功能,目前已经应用在商场、公司、餐厅、机场等。将来我们将见到越来越多的各种服务机器人,为我们人类提供令人满意的各种服务。如家用机器人可用于扫地、家教、刷锅洗碗、送餐、护理、炒菜等方面。
特种机器人应用如下:军事领域、农业领域、医疗康复领域、应急救援装备领域,建筑、公路、铁路、矿山、井下施工、维护工程。机器人将大规模走上战争舞台;农业机器人将单独完成果蔬采摘、育苗、剪羊毛、挤奶、果树修剪等作业,大型化的农业机器人可以实现大面积耕作、除草、施肥、灌溉、收获作业;纳米级机器人将在医疗康复领域大显身手;火灾、水灾、地震、矿难、台风、疾病、毒气、生化、辐射、爆炸、恐怖袭击、交通事故等现场将以机器人为主力军开展应急救援;建筑、公路、铁路、矿山、井下施工、维护工程工地将是机器人活跃的场所,将取代以人工为主,从业者基本是70、60、50后,后继无人,缺少自动化、智能化特种作业装备的窘境。
中国工业机器人2015年全年销售6.67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1/4,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每万人49个,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市场潜力巨大,机器人行业从业人数也大规模增长。随着中国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发展,中国机器人将逐渐替代进口机器人,改变国外行业巨头企业占领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90%的局面,中国机器人行业从业人数将进一步增长。
2 机器人带来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既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轻松、舒适、快乐、自信和希望,同时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不安、忧愁、紧张、迷茫和恐惧。
不仅重体力劳动与机械的劳动被机器人取代已经是一种必然,而且智力劳动者也未必能够在这场变革中独善其身。新技术的冲击来自方方面面,记者可以被写稿机器人取代,翻译需要与手机软件竞争。
令我们担忧的是,机器人正在抢走我们的工作,人类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这对很多人而言是一次挑战。我们要做好与机器人抢工作的心理准备,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参加培训,去从事机器人不能胜任的工作,或去适应与机器人协同工作。
一个不需要人类工作的社会,与其说是美好的,倒不如说是颓废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
有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机器人有可能控制人类,也可能毁灭人类。这又给我们头上悬了一把利剑,令我们担忧和害怕。
3 职业院校如何应对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机器人既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又给我们带来了恐惧。
做为培养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职业院校,就要首先考虑对策,以尽快改变和适应机器人快速发展对就业影响和对新职业需求的变化。
现就这一课题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1)职业院校应尽快成立应对机器人快速发展如何应对的研究机构,展开研究,尽快拿出应对战略方案。
(2)围绕机器人的发展、应用设置相关专业,尽快组织校内外专家编写围绕机器人的构造、原理、装配、安装、维护、发展趋势的精品教材或科普读物,开设相关适用的课程。机器人“解放”人,机器人的发展又离不开人。随着机器人的广泛使用,那么企业对制造、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机器人的人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职业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抢占围绕机器人设置专业、开展研究、培养人才的制高点,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多层次、跨界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补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短板”。
(3)在社会和校内大力宣传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和围绕机器人发展的人才需求旺势,不断扩大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强与科研及生产企业的联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做大做强机器人相关专业。
(4)尽快购买足够数量的工业机器人,并组装一定数量的生产线,同时购买或组装一定数量的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用于相关专业教学或演示,也可用于生产创造效益,筹建机器人实验室开展科研。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职业院校使用的机器人。
(5)聘请科研院所或企业机器人专家为兼职教授,到学校讲学或指导科研,与机器人企业开展顶岗实训或定向就业等广泛的合作,向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方向发展。
(6)从长远看,调整专业结构,多发展或做大做强机器人替代不了的人才需求专业,考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1.汇龙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许昌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