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罗马尼亚没有真正的公共舆论。一方面,官方允许一些受宠作家批评社会负面现象,这些“批评”无论多么大胆,都是辩证的眼光;另一方面,官方不遗余力压制那些正直的作家,使他们的作品难以发表。
一如商店里的假货,文化领域的假货得以大量上市。这些替代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人们渴望任何一种阅读,无论其好坏与否。除此之外,他们便一无所有了。
压制正直作家的措施之一是依靠审查员,新一代审查员受过良好教育,能读懂福克纳,了解当代各种文学思潮。这就是作家马内阿在写作《黑信封》时的处境,他担忧作品通不过审查,因为他所遵循的创作原则是艺术意识必须在相应的伦理意识中找到同感和确认。这部小说采用隐喻的方法,表现了一个封闭而残缺的社会:长长的购物队伍,可怕的医院,无处不在的告密者。主人公为解开父亲死亡之谜,展开一场苦苦追寻,最终被关进精神病院。
小说预先被列入国家出版计划,却遭匿名审查员否决。在那个年代,许多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悄然躺在安全部门的保险柜里,出版禁书的唯一希望是生物方法:独裁者之死。
最后,作家找到一个退休的审查顾问来撰写意见,希望借助其权威,帮助小说出版,由此他也了解到原始的审查报告是什么样子。在这份报告里,作者的隐秘意图被完全解密,让作者真正感到了一丝恐惧。
这是一份帮助修改作品的意见,其水平完全像是文学评论家的文章,对作品的分析十分内行。报告首先指出,这部小说以当代罗马尼亚为背景,从细节可以判断是最近的现实。接下来是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主人公对生活充满不满,试图以嘲弄来抗拒和别人一样的生活;他对家庭之谜的调查警告人们,在一个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时代,一些小事件也会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报告提出,为了阐明某些主题和问题的思想性,必须对小说结构做必要的调整。“以小说现在的面目,这一警告可以被理解为影射我国目前的情况。”小说中除了孤独无法融入社会的中心人物外,一些重要的小角色都是负面的,这些人中有技术员、工程师、医生、护士、小流氓、妓女,他们是造谣者、告密者和受贿者。小说展示的现状是完全消极、压抑和丑陋的。
报告指出,小说主人公最终必须明白,漠然和虚伪不是解决办法,他必须找到一个融入社会的方法。那位坚持信念的革命者形象也应当调整,他的失败可能被理解成影射社会主义斗争的失败,影射革命理想和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结尾部分不应强调孤独综合症和民族主义的示威,“我们这里有法律和制度,民族问题在我们国家已经解决了。”最后,报告详细罗列了应当删除的章节和场景,细致到某一句某一词。比如,必须删除第311页上“工人阶级除了不幸,其他的一无所有”这样的句子。
在审查顾问眼里,文学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粉饰,它没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可以任意改来改去,而且只能按官方宣傳来安排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意义?它最多是表现作家的技巧,而不是作家对生活的洞见。这篇报告让马内阿感到不满,同时也感到恐惧。知道安全机构对他的内心其实了如指掌。
经过多轮的审查和修改,《黑信封》终于在1986年夏天面世。审查顾问的报告帮助了此书的出版。在作家看来,这篇审查报告充满“让迷途者改邪归正的道德心”,就像伴随着罗马尼亚人各个生活阶段的教育制度,它“满足了众多民众对安全和秩序的渴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国家倾注了太多的辛劳和希望”。尽管小说获得成功,国外文学界赞扬其具有卡夫卡、奥威尔的风格,但作家仍然感到小说的艺术性被对付审查的那些伎俩糟蹋,通篇行文晦涩,意思拐弯抹角。
这一年冬天,马内阿选择移居国外。国内发生巨变后,一位作家朋友写信给他,不无悲哀地说:“我们过去40年里写的那些文学作品,有多少能留传于世?”
这些作品利用了历史事实,有时甚至对历史事实视而不见,这样的文学是一些应景的只有短暂价值的东西。这些文学作品将成为历史的一些插曲,未来的人们会觉得毫无意义,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
一如商店里的假货,文化领域的假货得以大量上市。这些替代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人们渴望任何一种阅读,无论其好坏与否。除此之外,他们便一无所有了。
压制正直作家的措施之一是依靠审查员,新一代审查员受过良好教育,能读懂福克纳,了解当代各种文学思潮。这就是作家马内阿在写作《黑信封》时的处境,他担忧作品通不过审查,因为他所遵循的创作原则是艺术意识必须在相应的伦理意识中找到同感和确认。这部小说采用隐喻的方法,表现了一个封闭而残缺的社会:长长的购物队伍,可怕的医院,无处不在的告密者。主人公为解开父亲死亡之谜,展开一场苦苦追寻,最终被关进精神病院。
小说预先被列入国家出版计划,却遭匿名审查员否决。在那个年代,许多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悄然躺在安全部门的保险柜里,出版禁书的唯一希望是生物方法:独裁者之死。
最后,作家找到一个退休的审查顾问来撰写意见,希望借助其权威,帮助小说出版,由此他也了解到原始的审查报告是什么样子。在这份报告里,作者的隐秘意图被完全解密,让作者真正感到了一丝恐惧。
这是一份帮助修改作品的意见,其水平完全像是文学评论家的文章,对作品的分析十分内行。报告首先指出,这部小说以当代罗马尼亚为背景,从细节可以判断是最近的现实。接下来是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主人公对生活充满不满,试图以嘲弄来抗拒和别人一样的生活;他对家庭之谜的调查警告人们,在一个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时代,一些小事件也会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报告提出,为了阐明某些主题和问题的思想性,必须对小说结构做必要的调整。“以小说现在的面目,这一警告可以被理解为影射我国目前的情况。”小说中除了孤独无法融入社会的中心人物外,一些重要的小角色都是负面的,这些人中有技术员、工程师、医生、护士、小流氓、妓女,他们是造谣者、告密者和受贿者。小说展示的现状是完全消极、压抑和丑陋的。
报告指出,小说主人公最终必须明白,漠然和虚伪不是解决办法,他必须找到一个融入社会的方法。那位坚持信念的革命者形象也应当调整,他的失败可能被理解成影射社会主义斗争的失败,影射革命理想和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结尾部分不应强调孤独综合症和民族主义的示威,“我们这里有法律和制度,民族问题在我们国家已经解决了。”最后,报告详细罗列了应当删除的章节和场景,细致到某一句某一词。比如,必须删除第311页上“工人阶级除了不幸,其他的一无所有”这样的句子。
在审查顾问眼里,文学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粉饰,它没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可以任意改来改去,而且只能按官方宣傳来安排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意义?它最多是表现作家的技巧,而不是作家对生活的洞见。这篇报告让马内阿感到不满,同时也感到恐惧。知道安全机构对他的内心其实了如指掌。
经过多轮的审查和修改,《黑信封》终于在1986年夏天面世。审查顾问的报告帮助了此书的出版。在作家看来,这篇审查报告充满“让迷途者改邪归正的道德心”,就像伴随着罗马尼亚人各个生活阶段的教育制度,它“满足了众多民众对安全和秩序的渴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国家倾注了太多的辛劳和希望”。尽管小说获得成功,国外文学界赞扬其具有卡夫卡、奥威尔的风格,但作家仍然感到小说的艺术性被对付审查的那些伎俩糟蹋,通篇行文晦涩,意思拐弯抹角。
这一年冬天,马内阿选择移居国外。国内发生巨变后,一位作家朋友写信给他,不无悲哀地说:“我们过去40年里写的那些文学作品,有多少能留传于世?”
这些作品利用了历史事实,有时甚至对历史事实视而不见,这样的文学是一些应景的只有短暂价值的东西。这些文学作品将成为历史的一些插曲,未来的人们会觉得毫无意义,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