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新课程实施除了在形式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的配备和内容有了非常显著的改革与创新外,在新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方面,它还相应地具备了系统性、选择性和多元性等突出特征,以及此三项特征对实施新的课堂提出的更高要求,这就是我们需要寻找并能适应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新课程目标所具备的目标结构的系统性
这种目标单一、机械有别于传统的系统的目标结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自主调控和创造的空间,而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教师个体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可以调控和创造的立体化的目标结构体系。
以“水平一”目标的实现为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中的具体任务,他可以在学生的两个学年中去达成目标。换句话说体育教师至少有以下三种方式来实施教学:第一种,教师可以把“水平一”的所有目标进行分层,一个目标是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任务,这样至少可以把“水平一”目标分成四层目标,每个学期完成一层目标,通过四个学期两个学年的课程实施达成“水平一”的所有目标;第二种:教师可以把“水平一”的目标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施计划在不同阶段分类逐项地实现不同类别目标;直到最后完成所有的目标项;第三种:教师将以上两种
相结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征,学校具体条件和学生的具体实践,构建两个学年交叉综合的目标结构体系,并予以实施。
二、新课程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新课程所倡导的可合理选择,从而使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新课程教学评价具有全新的价值,让体育教学显现出从未有过的生命线。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小学无教材,初中三年一本教材,高中三年仅一本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在理解与内化新课程标准,在掌握与运用教师用书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具体条件、个人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教学资源,确立教学内容,实施课程教学。从此,教学活动过程不再是全国统一教材的局面,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内容和分工,甚至在同一地区也不具备相融性,但它却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本校学生的学习和本校课程资源的利用却能收到最佳效果。
三、新课程强调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倡导对评价者实施开放性评价。作为教师这一角色来讲,应该理解并掌握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方面,新的评价应做到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上都是多元化的。
基于新课程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力图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于评价的主体、形式、方法和手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评价主体方面,它包括学生自己、班上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与之相适应,形成了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改变了以往教师一人主观定位论质的简单做法。在具体评价形式上,也涵盖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查、提问、观察、记录等多种评价形式,而非最后的一次测量或一纸笔试。这种注重过程性的评价,着眼于个体,以形式性评价为主,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动态的,可随时反馈给学生装这一被评价者的积极的教育行为,而非对于某个学生粗暴的盖棺论定式评价。
由此可见,新课程评价至少对教师提出了两个基本的要求,即加强过程性评价(个体的、相对性的评价)和从多角度实施评价。这样,教师在日常的评价素材的积累就变得十分重要,学生成长记录袋,自然便成了最佳的运作方式。教师也只有在充分拥有了每个学生的第一手档案材料,才可能及时地评价、指导学生,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才能使最后的形成性评价真实可信。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实施评价,也至少常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改变自身的评价视角,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与发展功能,即主要对个体实施纵向比较,以学生个体的进步为标准来实施正面的评价,而不是去做在不同个体之间永远比较不完的绝对的横向比较;第二,动员、利用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被评价者实施评价,从而改变教师本人因为主客观方面的因素(你往往容易找到学生的缺点,而难于在横向的相互比较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不一定是优点)而形成的片面的、武断的评价。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学生相互之间、家长一起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这种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对学生形成一种较合理的、具备促进与发展功能的评价。
责任编辑杨博
一、新课程目标所具备的目标结构的系统性
这种目标单一、机械有别于传统的系统的目标结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自主调控和创造的空间,而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教师个体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可以调控和创造的立体化的目标结构体系。
以“水平一”目标的实现为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中的具体任务,他可以在学生的两个学年中去达成目标。换句话说体育教师至少有以下三种方式来实施教学:第一种,教师可以把“水平一”的所有目标进行分层,一个目标是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任务,这样至少可以把“水平一”目标分成四层目标,每个学期完成一层目标,通过四个学期两个学年的课程实施达成“水平一”的所有目标;第二种:教师可以把“水平一”的目标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施计划在不同阶段分类逐项地实现不同类别目标;直到最后完成所有的目标项;第三种:教师将以上两种
相结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征,学校具体条件和学生的具体实践,构建两个学年交叉综合的目标结构体系,并予以实施。
二、新课程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新课程所倡导的可合理选择,从而使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新课程教学评价具有全新的价值,让体育教学显现出从未有过的生命线。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小学无教材,初中三年一本教材,高中三年仅一本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在理解与内化新课程标准,在掌握与运用教师用书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具体条件、个人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教学资源,确立教学内容,实施课程教学。从此,教学活动过程不再是全国统一教材的局面,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内容和分工,甚至在同一地区也不具备相融性,但它却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本校学生的学习和本校课程资源的利用却能收到最佳效果。
三、新课程强调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倡导对评价者实施开放性评价。作为教师这一角色来讲,应该理解并掌握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方面,新的评价应做到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上都是多元化的。
基于新课程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力图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于评价的主体、形式、方法和手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评价主体方面,它包括学生自己、班上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与之相适应,形成了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改变了以往教师一人主观定位论质的简单做法。在具体评价形式上,也涵盖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查、提问、观察、记录等多种评价形式,而非最后的一次测量或一纸笔试。这种注重过程性的评价,着眼于个体,以形式性评价为主,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动态的,可随时反馈给学生装这一被评价者的积极的教育行为,而非对于某个学生粗暴的盖棺论定式评价。
由此可见,新课程评价至少对教师提出了两个基本的要求,即加强过程性评价(个体的、相对性的评价)和从多角度实施评价。这样,教师在日常的评价素材的积累就变得十分重要,学生成长记录袋,自然便成了最佳的运作方式。教师也只有在充分拥有了每个学生的第一手档案材料,才可能及时地评价、指导学生,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才能使最后的形成性评价真实可信。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实施评价,也至少常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改变自身的评价视角,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与发展功能,即主要对个体实施纵向比较,以学生个体的进步为标准来实施正面的评价,而不是去做在不同个体之间永远比较不完的绝对的横向比较;第二,动员、利用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被评价者实施评价,从而改变教师本人因为主客观方面的因素(你往往容易找到学生的缺点,而难于在横向的相互比较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不一定是优点)而形成的片面的、武断的评价。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学生相互之间、家长一起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这种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对学生形成一种较合理的、具备促进与发展功能的评价。
责任编辑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