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经,指的是儒家的13部经书。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儒家经书,最初只有“六经”,也叫“六艺”。到后来,《乐》亡佚了,只剩下“五经”。《乐经》可能是曲调曲谱,或者依附“诗”,因为古人唱诗,一定有音乐配合。无论“礼乐”的“乐”,或者“诗乐”的“乐”,到了战国,都属于“古乐”一类,已经不时兴了。《孟子·梁惠王下》载有齐宣王的话,说:“我并不是爱好古代音乐,只是爱好一般流行乐曲罢了。”春秋末期,诸侯国的君主或者使者互相访问,已经不用“诗”来表达情意或使命。战国时期,若引用诗句,作用和引用一般古书相同,完全不同于春秋时代用“诗”来作外交手段。那么,依附于“诗”的乐曲乐谱自然可能废弃不用。而且根据目前已知的战国文献,西周以至春秋那种繁文缛节的“礼”也长时期不用,依附于“礼”的“乐”也可能失掉用场。“乐”的亡佚,或许是时代潮流的自然淘汰。《乐经》的失传是有它的必然性,所以《汉书·艺文志》没有《乐经》。至于东汉末年曹操从荆州得到雅乐郎杜夔,他还能记出《诗经》中四篇乐谱,而杜夔所记出的《诗》的四篇乐谱未必是春秋以前的古乐谱。
“六经”的次序,据《庄子·天运》和《天下》、《徐无鬼》诸篇、《荀子·儒效篇》、《商君书·农战篇》、《淮南子·秦族训》、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振篇》以及《礼记·经解篇》、司马迁《史记·儒林传序》,都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唯《荀子》和《商君书》没谈到《易》)。但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六经的次序改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以后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以至现在的《十三经》都把《易》改在第一。为什么到后汉时把“经书”的次序移动了呢?很可能他们认为“经书”的编著年代有早有晚,应该早的在前,晚的在后。《易》,据说开始于伏羲画卦,自然是最早的了,列在第一。《书》中有《尧典》,比伏羲晚,列在第二。《诗》有《商颂》,或许是殷商的作品罢,列在第三。《礼》和《乐》相传是周公所作,列在第四和第五。至于《春秋》,因为鲁史诗经过孔子删定,列在第六。
无论《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好,《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好,统称为“六经”,《乐经》亡失,变为“五经”。《后汉书·赵典传》和《三国志·蜀志·秦宓传》都有“七经”之名,却未举“七经”是哪几种,后人却有3种不同说法:1.“六经”加《论语》;2.东汉为《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3.“五经”加《周礼》、《仪礼》。这3种说法不同,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正确。唐朝有“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说法:1.《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2.《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唐太和(唐文宗年号,公元827—835年)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这“十二经”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到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论语》、《孟子》相配,称为《四书》,自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行列,就成了“十三经”。这便是《十三经》成立的大致过程。
《十三经》长短大不相同。长的如《春秋左氏传》,连“经”带“传”,合计19.6万多字:其次是《礼记》,有9.9万多字。最短的是《孝经》仅1800字。《孝经》自汉朝以来,一般不用它为科举考试的书。唐朝科举,沿袭隋炀帝的制度,有明经科,专考9种经书。因经书有长有短,便规定《礼记》、《左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书》、《公羊传》、《榖梁传》为小经。宋朝虽然废除了明经科,但没有废除以经义考士人,便以《诗》、《礼》、《周礼》、《左传》为大经。
(摘自中华书局《经书浅谈》编者:《文史知识》编辑部)
儒家经书,最初只有“六经”,也叫“六艺”。到后来,《乐》亡佚了,只剩下“五经”。《乐经》可能是曲调曲谱,或者依附“诗”,因为古人唱诗,一定有音乐配合。无论“礼乐”的“乐”,或者“诗乐”的“乐”,到了战国,都属于“古乐”一类,已经不时兴了。《孟子·梁惠王下》载有齐宣王的话,说:“我并不是爱好古代音乐,只是爱好一般流行乐曲罢了。”春秋末期,诸侯国的君主或者使者互相访问,已经不用“诗”来表达情意或使命。战国时期,若引用诗句,作用和引用一般古书相同,完全不同于春秋时代用“诗”来作外交手段。那么,依附于“诗”的乐曲乐谱自然可能废弃不用。而且根据目前已知的战国文献,西周以至春秋那种繁文缛节的“礼”也长时期不用,依附于“礼”的“乐”也可能失掉用场。“乐”的亡佚,或许是时代潮流的自然淘汰。《乐经》的失传是有它的必然性,所以《汉书·艺文志》没有《乐经》。至于东汉末年曹操从荆州得到雅乐郎杜夔,他还能记出《诗经》中四篇乐谱,而杜夔所记出的《诗》的四篇乐谱未必是春秋以前的古乐谱。
“六经”的次序,据《庄子·天运》和《天下》、《徐无鬼》诸篇、《荀子·儒效篇》、《商君书·农战篇》、《淮南子·秦族训》、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振篇》以及《礼记·经解篇》、司马迁《史记·儒林传序》,都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唯《荀子》和《商君书》没谈到《易》)。但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六经的次序改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以后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以至现在的《十三经》都把《易》改在第一。为什么到后汉时把“经书”的次序移动了呢?很可能他们认为“经书”的编著年代有早有晚,应该早的在前,晚的在后。《易》,据说开始于伏羲画卦,自然是最早的了,列在第一。《书》中有《尧典》,比伏羲晚,列在第二。《诗》有《商颂》,或许是殷商的作品罢,列在第三。《礼》和《乐》相传是周公所作,列在第四和第五。至于《春秋》,因为鲁史诗经过孔子删定,列在第六。
无论《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好,《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好,统称为“六经”,《乐经》亡失,变为“五经”。《后汉书·赵典传》和《三国志·蜀志·秦宓传》都有“七经”之名,却未举“七经”是哪几种,后人却有3种不同说法:1.“六经”加《论语》;2.东汉为《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3.“五经”加《周礼》、《仪礼》。这3种说法不同,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正确。唐朝有“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说法:1.《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2.《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唐太和(唐文宗年号,公元827—835年)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这“十二经”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到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论语》、《孟子》相配,称为《四书》,自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行列,就成了“十三经”。这便是《十三经》成立的大致过程。
《十三经》长短大不相同。长的如《春秋左氏传》,连“经”带“传”,合计19.6万多字:其次是《礼记》,有9.9万多字。最短的是《孝经》仅1800字。《孝经》自汉朝以来,一般不用它为科举考试的书。唐朝科举,沿袭隋炀帝的制度,有明经科,专考9种经书。因经书有长有短,便规定《礼记》、《左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书》、《公羊传》、《榖梁传》为小经。宋朝虽然废除了明经科,但没有废除以经义考士人,便以《诗》、《礼》、《周礼》、《左传》为大经。
(摘自中华书局《经书浅谈》编者:《文史知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