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2岁时,兰子从上海戏剧学院,回到家乡郑州,进入一家和专业毫无关联的机关单位。
循规蹈矩的机关,在很多人眼里,那样的工作也算风光无限,不仅旱涝保收,如果足够努力足够用心,走的路,就叫仕途。
但4年后,兰子辞职了。因为对自由的绝对崇尚。
是1994年,虽然下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没有任何人的引领,想要找到头绪并非那么容易,兰子并不确定靠着画画能否养活自己——生活的现实不允许她去做这样的尝试。所以,还是决定找了实质的事情来做。如家装设计、演出舞台设计等和专业有关的工作。
天赋和专业结合,她的设计风格,被一些人喜欢,请了她去。于是偶尔手里会有一些钱,但并不是个会计算的人,钱多的时候,便大手大脚地花。日子常常过得不像日子。却也这样坚持了8年。
这时的兰子逐渐成熟起来,开始寻找机会,创建自己的事业。
2002年冬天,兰子一个亲戚带着孩子去上海治疗近视,回来对兰子说起,孩子这次的治疗,用了一种很新的方式,戴了一种眼镜,晚上戴白天取,用了一个月,视力竟然几近恢复到正常。
她有些惊奇,也有些纳闷,随之却心思一动,脱口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要在郑州开一家这样的店。
她开始查询相关资料,也找到了上海那家公司。但给她当头一棒的是,就在那段时间,一家知名媒体报道了那种产品导致的一例事故引发的负面评议。报道连篇累牍,让她看得惊恐不已。可亲戚的孩子,视力却明明健康地恢复了……信媒体还是信事实,她困惑不已。
后来,兰子决定去走访一些著名的眼科医生,一个画家的敏锐感觉告诉她,机会来了。媒体的质疑,一定会让很多人对这种商品失去兴趣,也就是说,竞争上会占优势。而良知又命令她必须去自己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做这样的事,她知道丝毫不能含糊。
兰子去了上海、北京,也包括郑州有名的医院。因为她的诚恳,有些专家开始接受她的咨询,也给了她客观答复。其中一位专家的话,让她茅塞顿开,他说:再有实力的医生。也会出现医疗事故,那是难以避免的。产品应该是不错的,但偶尔患者会出现体质差别……
她心里清楚了,决定开店。
租店面,买产品,买仪器,资金是一笔庞大的数目,而她当时却身无分文。父母为她的想法吃惊,根本不打算支持她。后来那个亲戚被她打动了,决定资助她一部分,另外她在生活中结识的一个如兄长般待她的好友,也主动给了她一部分资金。碰巧郑州有条刚刚扩建的街道有了一处空下的门面房,又刚好在省实验中学对面——产品的使用者刚好是中学生,所以她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
2003年夏天,兰子的“科视数字化角膜塑形镜”郑州公司开业了。而几乎同时,全国各地的同类产品店铺,却因为媒体的报道,纷纷关闭了。
逆风而行,她在风口浪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上海总部外唯一的一家。
新行业的摸索原本艰难,没有专业人员,没有特殊途径,甚至没有经济力量去做广告宣传,加上实力媒体的质疑……探访过的一位医生直白地告诉兰子:你在以卵击石,很快你将会血本无归!
这样的话,不是不令她害怕,可她不相信,尤其开弓没有回头箭,她不能辜负朋友的信任,更不愿辜负自己的决心。
兰子开始四下奔波,为了说服人家哪怕尝试一下,昂贵的产品,她舍得送出去做试验,她跑学校、跑医院、跑各个小区自己做宣传……说尽了好话,也看尽了冷脸。有一次,有个孩子家长甚至把她轰了出去,说她一看就是骗子,人家一般骗子都骗小钱,可是她开口就是几千——那种塑形镜的成本高,价格自然也高,所以,她才会被如此指责。可是她相信,只要是好商品,一定会得到认可。
终于,一天,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店里,说,孩子试戴了几天塑形镜,视力竟然真的有所恢复,虽然没有恢复到正常,但是对眼睛高度近视的孩子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改变。
事实是最好的宣传,几天后,那个试戴塑形镜的男孩子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同学……同学又带来自己的朋友。
三个月后,兰子的公司竟然开始盈利了。慢慢有顾客主动上门来咨询、购买产品,并在使用后,推荐了朋友和亲戚来。
销路,就这样被一点点打开了。兰子第一次看到盈利的账面时,竟然哭了起来,弄得员工都不知所措。因为只有她知道她为此付出的努力一整整半年,兰子没有拿过一次心爱的画笔,半年,她憔悴而疲惫,透支精力,透支语言。半年,她让自己的经营上了轨道。朋友说,你怎么做成的?奇迹一般。
她只笑,不答,她知道那奇迹里,有多少心血在里面。她更知道,当初自己冒了多大风险:对于被媒体质疑的出过事故的产品,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她却顶着风险而上,别人眼中的风险,恰是她眼中的机遇。
兰子成功了。她的眼镜店渐渐门庭若市,并且她还联系了几所学校,作为学生的视力检测点,更加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
但是兰子并不满足,她知道,任何一种商品,要想真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站住脚跟,一定不能停滞不前,满足现状。扩大经营,继续前进,才是保持不后退之道。
于是,兰子开始了筹划扩展自己的连锁机构。
2006年冬天,兰子在济南开了自己第一家分店。
2007年6月,兰子和河南电视台经济民生频道以及郑州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中心共同举办了“阳光行动”,征集了100名18岁以下眼睛近视的三好学生和贫困生,为他们免费做近视矫正。
100名,60多万元的花费,兰子舍得。而常常,如果她在店里待久了,便会被员工催促,因为顾客中,有很多家庭拮据,她知道了,总会忍不住给总部打电话,申请价格下降,降到盈利额为零……倒是员工常常教育她,我们是做生意,不是慈善机构。
她也知道,可是碰上了,她忍不住。就像她常常会碰到当街求助的绝症患者,每次定然倾囊相助。
她的付出获得回报。2008年春天,兰子在上海开了自己第二家分公司。
两家分公司的成立,她采取了同样的经营模式,很快打开了局面。而兰子,因为将一种几乎要被彻底否定的商品重新推广成功,因为慈善,因为经历的独特,也在一段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影响逐渐遍布全国。
同时,各地加盟商纷至沓来,她的事业,成为很多人财富的梦想。
很快,2008年一年中,陆续地,天-津、广州、西安、洛阳等地的加盟商蜂拥而至。她在短短一年中,成立了几十家连锁机构。
生意做大了,但兰子从不忽略任何一个顾客的要求,常常有顾客从偏远的地方打来电话要求购买一副塑形镜,她总是有求必应,用最快时间给对方快递或邮寄过去。她知道,如果轻视一个消费者,她就会失去一个消费群。做商人,她知道既要顾全大局,也要慎重小节。
就这样,兰子成功地让这项最初被所有人认定的风险投资的利润实现了最大化。她从一个自由的画家,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人。
风险创业小贴士:
风险创业,毫无疑问,是指对并无成功个例的行业,或者那些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创立出品牌效应的产品的投资创建,甚至于是那些被质疑的问题产品,这种方式的创业如果把握好,就是一个好的机遇,但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血本无归。创业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产品的性能。可以通过专家介绍或权威部门的认证来了解这种产品,如果产品本身真的有问题,那么尽量不要投资。
2 了解产品的消费群体。任何一种产品都有自己针对的消费群体,了解这个消费群体,才更便于选择创业点。如本文中的塑形镜,所针对的消费群体是视力低下的中学生,所以适合开在学校附近。
3 坚持和忍耐。风险投资,风险越大,挑战越大,但随之利润也就越高。挑战就意味着创业者要更善于忍耐和坚持,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有成功之路都没有捷径,这种行业更是如此。
循规蹈矩的机关,在很多人眼里,那样的工作也算风光无限,不仅旱涝保收,如果足够努力足够用心,走的路,就叫仕途。
但4年后,兰子辞职了。因为对自由的绝对崇尚。
是1994年,虽然下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没有任何人的引领,想要找到头绪并非那么容易,兰子并不确定靠着画画能否养活自己——生活的现实不允许她去做这样的尝试。所以,还是决定找了实质的事情来做。如家装设计、演出舞台设计等和专业有关的工作。
天赋和专业结合,她的设计风格,被一些人喜欢,请了她去。于是偶尔手里会有一些钱,但并不是个会计算的人,钱多的时候,便大手大脚地花。日子常常过得不像日子。却也这样坚持了8年。
这时的兰子逐渐成熟起来,开始寻找机会,创建自己的事业。
2002年冬天,兰子一个亲戚带着孩子去上海治疗近视,回来对兰子说起,孩子这次的治疗,用了一种很新的方式,戴了一种眼镜,晚上戴白天取,用了一个月,视力竟然几近恢复到正常。
她有些惊奇,也有些纳闷,随之却心思一动,脱口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要在郑州开一家这样的店。
她开始查询相关资料,也找到了上海那家公司。但给她当头一棒的是,就在那段时间,一家知名媒体报道了那种产品导致的一例事故引发的负面评议。报道连篇累牍,让她看得惊恐不已。可亲戚的孩子,视力却明明健康地恢复了……信媒体还是信事实,她困惑不已。
后来,兰子决定去走访一些著名的眼科医生,一个画家的敏锐感觉告诉她,机会来了。媒体的质疑,一定会让很多人对这种商品失去兴趣,也就是说,竞争上会占优势。而良知又命令她必须去自己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做这样的事,她知道丝毫不能含糊。
兰子去了上海、北京,也包括郑州有名的医院。因为她的诚恳,有些专家开始接受她的咨询,也给了她客观答复。其中一位专家的话,让她茅塞顿开,他说:再有实力的医生。也会出现医疗事故,那是难以避免的。产品应该是不错的,但偶尔患者会出现体质差别……
她心里清楚了,决定开店。
租店面,买产品,买仪器,资金是一笔庞大的数目,而她当时却身无分文。父母为她的想法吃惊,根本不打算支持她。后来那个亲戚被她打动了,决定资助她一部分,另外她在生活中结识的一个如兄长般待她的好友,也主动给了她一部分资金。碰巧郑州有条刚刚扩建的街道有了一处空下的门面房,又刚好在省实验中学对面——产品的使用者刚好是中学生,所以她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
2003年夏天,兰子的“科视数字化角膜塑形镜”郑州公司开业了。而几乎同时,全国各地的同类产品店铺,却因为媒体的报道,纷纷关闭了。
逆风而行,她在风口浪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上海总部外唯一的一家。
新行业的摸索原本艰难,没有专业人员,没有特殊途径,甚至没有经济力量去做广告宣传,加上实力媒体的质疑……探访过的一位医生直白地告诉兰子:你在以卵击石,很快你将会血本无归!
这样的话,不是不令她害怕,可她不相信,尤其开弓没有回头箭,她不能辜负朋友的信任,更不愿辜负自己的决心。
兰子开始四下奔波,为了说服人家哪怕尝试一下,昂贵的产品,她舍得送出去做试验,她跑学校、跑医院、跑各个小区自己做宣传……说尽了好话,也看尽了冷脸。有一次,有个孩子家长甚至把她轰了出去,说她一看就是骗子,人家一般骗子都骗小钱,可是她开口就是几千——那种塑形镜的成本高,价格自然也高,所以,她才会被如此指责。可是她相信,只要是好商品,一定会得到认可。
终于,一天,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店里,说,孩子试戴了几天塑形镜,视力竟然真的有所恢复,虽然没有恢复到正常,但是对眼睛高度近视的孩子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改变。
事实是最好的宣传,几天后,那个试戴塑形镜的男孩子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同学……同学又带来自己的朋友。
三个月后,兰子的公司竟然开始盈利了。慢慢有顾客主动上门来咨询、购买产品,并在使用后,推荐了朋友和亲戚来。
销路,就这样被一点点打开了。兰子第一次看到盈利的账面时,竟然哭了起来,弄得员工都不知所措。因为只有她知道她为此付出的努力一整整半年,兰子没有拿过一次心爱的画笔,半年,她憔悴而疲惫,透支精力,透支语言。半年,她让自己的经营上了轨道。朋友说,你怎么做成的?奇迹一般。
她只笑,不答,她知道那奇迹里,有多少心血在里面。她更知道,当初自己冒了多大风险:对于被媒体质疑的出过事故的产品,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她却顶着风险而上,别人眼中的风险,恰是她眼中的机遇。
兰子成功了。她的眼镜店渐渐门庭若市,并且她还联系了几所学校,作为学生的视力检测点,更加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
但是兰子并不满足,她知道,任何一种商品,要想真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站住脚跟,一定不能停滞不前,满足现状。扩大经营,继续前进,才是保持不后退之道。
于是,兰子开始了筹划扩展自己的连锁机构。
2006年冬天,兰子在济南开了自己第一家分店。
2007年6月,兰子和河南电视台经济民生频道以及郑州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中心共同举办了“阳光行动”,征集了100名18岁以下眼睛近视的三好学生和贫困生,为他们免费做近视矫正。
100名,60多万元的花费,兰子舍得。而常常,如果她在店里待久了,便会被员工催促,因为顾客中,有很多家庭拮据,她知道了,总会忍不住给总部打电话,申请价格下降,降到盈利额为零……倒是员工常常教育她,我们是做生意,不是慈善机构。
她也知道,可是碰上了,她忍不住。就像她常常会碰到当街求助的绝症患者,每次定然倾囊相助。
她的付出获得回报。2008年春天,兰子在上海开了自己第二家分公司。
两家分公司的成立,她采取了同样的经营模式,很快打开了局面。而兰子,因为将一种几乎要被彻底否定的商品重新推广成功,因为慈善,因为经历的独特,也在一段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影响逐渐遍布全国。
同时,各地加盟商纷至沓来,她的事业,成为很多人财富的梦想。
很快,2008年一年中,陆续地,天-津、广州、西安、洛阳等地的加盟商蜂拥而至。她在短短一年中,成立了几十家连锁机构。
生意做大了,但兰子从不忽略任何一个顾客的要求,常常有顾客从偏远的地方打来电话要求购买一副塑形镜,她总是有求必应,用最快时间给对方快递或邮寄过去。她知道,如果轻视一个消费者,她就会失去一个消费群。做商人,她知道既要顾全大局,也要慎重小节。
就这样,兰子成功地让这项最初被所有人认定的风险投资的利润实现了最大化。她从一个自由的画家,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人。
风险创业小贴士:
风险创业,毫无疑问,是指对并无成功个例的行业,或者那些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创立出品牌效应的产品的投资创建,甚至于是那些被质疑的问题产品,这种方式的创业如果把握好,就是一个好的机遇,但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血本无归。创业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产品的性能。可以通过专家介绍或权威部门的认证来了解这种产品,如果产品本身真的有问题,那么尽量不要投资。
2 了解产品的消费群体。任何一种产品都有自己针对的消费群体,了解这个消费群体,才更便于选择创业点。如本文中的塑形镜,所针对的消费群体是视力低下的中学生,所以适合开在学校附近。
3 坚持和忍耐。风险投资,风险越大,挑战越大,但随之利润也就越高。挑战就意味着创业者要更善于忍耐和坚持,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有成功之路都没有捷径,这种行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