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近3小时,出了王屋山站,继续前行500多米,远远就看见正在寒风中伫立张望的韩旺小学校长刘永丰。放眼望去,学校新建的几座红白相间的楼房错落排列,在群山与渠水的环抱中格外醒目。因要听课,未及过多寒暄,一行人见过面便径直走进了教室。
最美风景
下午1:40第一节课,是特岗教师李婧的四年级英语课,主要讲授“时间的询问与表述”。只见她淡定自若,娴熟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学生对答踊跃,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第二节,是一年级的语文识字课。教师历改始终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段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入情入境地开展教学,扎扎实实地引领孩子们识字、写字、组词,并随时走下讲台纠正学生的坐姿与书写习惯。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活而有序。两位老师教态大方,发音纯正,讲授与操练交替进行,过渡自然,环环相扣,灵动激情,让人印象深刻。
之后,是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原本鸦雀无声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200余名学生仿佛在瞬间撒遍了楼前的各个角落,而全校15名教职员工此时也“倾巢出动”。打腰鼓的、吹口风琴的、转呼啦圈的、跳花样绳的、做篮球操的……每个项目均有一位教师统领,自成方队,有序进行。刘校长不无自豪地介绍说:“咱校的大课间活动已坚持多年,每个项目都是根据教师不同的特长设定。”他指了指前方正在施工的一大片荒地:“等学校的运动场建好后,我们还会推出更多的大课间活动项目,让更多的师生分享快乐幸福。”我发现,在操场上“指点江山”的,除了三位年轻的特岗女教师,几乎是清一色的中老年男性教师,难怪她们被称之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终于,在各自安顿好学生之后,她们青春四溢、笑意盈盈地坐在我的面前。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她们的生活轨迹在我的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历改,201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同年来到韩旺小学,教一年级语文,并兼任班主任。与她同年来校的李婧,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英语系,主要担任四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半年前才分配来校的新乡学院美术专业毕业生赵倩,目前负责一年级数学教学,并兼授全校的美术课。
收获成长
聊到自己的特岗教师生活,“孤独”“责任”是她们默契度最高的词语。历改回忆说,刚到学校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加上远离亲人、生活单调带来的孤独感以及跨专业教学带来的不适应,尽管已有思想准备,但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心理落差。由于韩旺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200余名学生有190人寄宿,其中留守儿童40余人。多年来,学校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并因治理有方、效果显著,被授予“河南省示范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但对教师而言,这不仅是个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
平时,她们不仅要搞好教学,还要投入相当多的精力与时间参与到寄宿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的管理之中。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钟从督促学生起床吃早餐开始,一直到晚上8:20查完寝室,一天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可以说,除了上课,陪学生吃、住、上早晚自习,身兼数职已经成为她们生活的常态。历改说,有一次,班上一位学生生病,大小便弄脏了棉裤,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迟迟赶不到。她就把这位学生领到宿舍,洗净棉裤并烤干给学生穿上。这对一个尚未婚育的女性来说确非易事。听李婧谈起,她和历改原来嗓音清亮高亢,但半年过后都变得嘶哑起来,失声也是常有的事。历改笑着说:“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教师责任的重大,也让我变得更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
与历改的感性、细腻略有不同,李婧的成长似乎更多地来自她对教学中一些细节的捕捉。有一次期末考试出现一道选择题,只要听说过《愤怒的小鸟》这款风靡全球的电子游戏,就可轻而易举地找出答案。但她的学生几乎无人答对。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她认为这正体现出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其实,乡村的孩子也很聪明,只是因为成长条件的不足,导致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上英语课时,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道‘汉堡包’和‘平安夜’。今后我会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拓展和延伸,我有责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
一直在旁边聆听很少插话的赵倩,眸子明亮清澈,看起来更像一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我问她来当特岗教师有什么感受?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幸运!很幸福!”可谁能想到,当初她是由妈妈陪着来学校报到的,上厕所也必须有人相伴,看到暮色中的群山还会害怕……就是这样一个娇弱的姑娘,半年后不仅适应了独处,还独当一面地承担了多项工作。当她向我介绍教学楼两侧由她绘制的巨幅壁画时,一脸的灿烂和自豪!
不忘初心
显然,三位城市姑娘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半年前,她们与学生一起搬进了新的宿舍楼,每个人都拥有了一间带卫生间的“闺房”。为此,她们心怀感恩。她们一再强调:正是因为有学校领导细致入微的关爱与支持、老教师们无私奉献的感召与言传身教、孩子们及当地乡亲于无声处的温暖,才让她们很快调整了自己,实现了自我觉醒与专业成长。因为没有更多的业余文化生活,反而让她们静下心来,抽空读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刊,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及教师生活。她们告诉我:当了两年特岗教师,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择偶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谈及未来的打算,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当一名教师一直是她们的梦想。在韩旺小学的这段时间,她们参加了不少市教育局组织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以及经常性的岗位培训,也近距离地观摩过一些名师的课,这些不仅使她们更加领悟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也让她们意识到自己与名师大家的差距。将来,无论是留下还是另有选择,她们一定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情怀,内外兼修,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与技能,做一名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好教师。
【后记】
据了解,2009年至今,济源市共招聘特岗教师573人。为保证这些特岗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市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切实解决特岗教师的各种利益关切,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极度短缺的问题。而随着一些“民师转正”教师的相继退休及少数特岗教师的流动,师资短缺有可能再度困扰当地的乡村学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远虑近忧。今年的“两会”上,“精准教育扶贫、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再度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们建言的核心关键词。解决乡村教育的诸多难题固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春天一定会早日来到!
最美风景
下午1:40第一节课,是特岗教师李婧的四年级英语课,主要讲授“时间的询问与表述”。只见她淡定自若,娴熟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学生对答踊跃,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第二节,是一年级的语文识字课。教师历改始终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段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入情入境地开展教学,扎扎实实地引领孩子们识字、写字、组词,并随时走下讲台纠正学生的坐姿与书写习惯。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活而有序。两位老师教态大方,发音纯正,讲授与操练交替进行,过渡自然,环环相扣,灵动激情,让人印象深刻。
之后,是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原本鸦雀无声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200余名学生仿佛在瞬间撒遍了楼前的各个角落,而全校15名教职员工此时也“倾巢出动”。打腰鼓的、吹口风琴的、转呼啦圈的、跳花样绳的、做篮球操的……每个项目均有一位教师统领,自成方队,有序进行。刘校长不无自豪地介绍说:“咱校的大课间活动已坚持多年,每个项目都是根据教师不同的特长设定。”他指了指前方正在施工的一大片荒地:“等学校的运动场建好后,我们还会推出更多的大课间活动项目,让更多的师生分享快乐幸福。”我发现,在操场上“指点江山”的,除了三位年轻的特岗女教师,几乎是清一色的中老年男性教师,难怪她们被称之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终于,在各自安顿好学生之后,她们青春四溢、笑意盈盈地坐在我的面前。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她们的生活轨迹在我的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历改,201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同年来到韩旺小学,教一年级语文,并兼任班主任。与她同年来校的李婧,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英语系,主要担任四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半年前才分配来校的新乡学院美术专业毕业生赵倩,目前负责一年级数学教学,并兼授全校的美术课。
收获成长
聊到自己的特岗教师生活,“孤独”“责任”是她们默契度最高的词语。历改回忆说,刚到学校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加上远离亲人、生活单调带来的孤独感以及跨专业教学带来的不适应,尽管已有思想准备,但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心理落差。由于韩旺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200余名学生有190人寄宿,其中留守儿童40余人。多年来,学校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并因治理有方、效果显著,被授予“河南省示范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但对教师而言,这不仅是个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
平时,她们不仅要搞好教学,还要投入相当多的精力与时间参与到寄宿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的管理之中。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钟从督促学生起床吃早餐开始,一直到晚上8:20查完寝室,一天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可以说,除了上课,陪学生吃、住、上早晚自习,身兼数职已经成为她们生活的常态。历改说,有一次,班上一位学生生病,大小便弄脏了棉裤,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迟迟赶不到。她就把这位学生领到宿舍,洗净棉裤并烤干给学生穿上。这对一个尚未婚育的女性来说确非易事。听李婧谈起,她和历改原来嗓音清亮高亢,但半年过后都变得嘶哑起来,失声也是常有的事。历改笑着说:“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教师责任的重大,也让我变得更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
与历改的感性、细腻略有不同,李婧的成长似乎更多地来自她对教学中一些细节的捕捉。有一次期末考试出现一道选择题,只要听说过《愤怒的小鸟》这款风靡全球的电子游戏,就可轻而易举地找出答案。但她的学生几乎无人答对。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她认为这正体现出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其实,乡村的孩子也很聪明,只是因为成长条件的不足,导致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上英语课时,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道‘汉堡包’和‘平安夜’。今后我会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拓展和延伸,我有责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
一直在旁边聆听很少插话的赵倩,眸子明亮清澈,看起来更像一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我问她来当特岗教师有什么感受?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幸运!很幸福!”可谁能想到,当初她是由妈妈陪着来学校报到的,上厕所也必须有人相伴,看到暮色中的群山还会害怕……就是这样一个娇弱的姑娘,半年后不仅适应了独处,还独当一面地承担了多项工作。当她向我介绍教学楼两侧由她绘制的巨幅壁画时,一脸的灿烂和自豪!
不忘初心
显然,三位城市姑娘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半年前,她们与学生一起搬进了新的宿舍楼,每个人都拥有了一间带卫生间的“闺房”。为此,她们心怀感恩。她们一再强调:正是因为有学校领导细致入微的关爱与支持、老教师们无私奉献的感召与言传身教、孩子们及当地乡亲于无声处的温暖,才让她们很快调整了自己,实现了自我觉醒与专业成长。因为没有更多的业余文化生活,反而让她们静下心来,抽空读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刊,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及教师生活。她们告诉我:当了两年特岗教师,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择偶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谈及未来的打算,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当一名教师一直是她们的梦想。在韩旺小学的这段时间,她们参加了不少市教育局组织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以及经常性的岗位培训,也近距离地观摩过一些名师的课,这些不仅使她们更加领悟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也让她们意识到自己与名师大家的差距。将来,无论是留下还是另有选择,她们一定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情怀,内外兼修,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与技能,做一名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好教师。
【后记】
据了解,2009年至今,济源市共招聘特岗教师573人。为保证这些特岗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市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切实解决特岗教师的各种利益关切,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极度短缺的问题。而随着一些“民师转正”教师的相继退休及少数特岗教师的流动,师资短缺有可能再度困扰当地的乡村学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远虑近忧。今年的“两会”上,“精准教育扶贫、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再度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们建言的核心关键词。解决乡村教育的诸多难题固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春天一定会早日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