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的篇幅,凸显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厚重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毕竟存在着距离,那么,怎样在小学生和古诗文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培养学生的古诗文赏析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研究型古诗文教学法。
一、研编排理念,用导语指导教学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编排上采用“双线组元”的方式,教学目标更加明晰,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包括“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教学时首先要关注单元导语。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了解观察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这样的单元导语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中就要关注观察方法的习得与运用。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选取了《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以往教这样的古诗,教师们设定的主题落脚点一般都是“热爱大自然”。在统编教材中,单元导语就凸显了重要作用。围绕单元导语,细读这三首古诗:白居易的《暮江吟》在观察写作时注重景物的颜色——“半江瑟瑟半江红”,形状——“露似真珠月似弓”;苏轼的《题西林壁》注重观察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卢钺的《雪梅》抓住颜色和味道进行描写,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观察的方法、表达的准确生动是教学的两个关注点。
二、研学习方法,赏析诗文之妙
(一)探寻历史之源,在故事中理解
古诗词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感情深沉,凝聚了诗人的所见、所想、所遇、所思。在理解体悟诗词时可以采用“知人论世法”“代入法”,走进历史,走近诗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思考、感悟、表达。
1.知人论世法。“知人论世”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历史背景,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我给他们补充了苏轼坎坷的人生故事,此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令人多了一些遐想,内涵就显得更加丰盈了。学生感受到苏轼的旷达,然后以“文包诗”的形式进行故事的创作,既有情节叙述,又有景物描写,如此就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代入法。虽然我们距离诗人生活的年代很远,但我们和诗人的感情是相通的,都会在远离家乡时思念故乡,在亲朋分别时依依不舍,在遭遇挫折时郁郁寡欢……所以,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作者的境遇,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
教学《长相思·山一程》时,在学生自读全词后,我引导学生:“如果你就是纳兰性德,你在哪里?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让学生进行想象,并试讲一个小故事。学生抓住词中关键字讲述故事:“我是纳兰性德,远离故乡,随军作战,一路上万分艰辛。我们的军队攀越延绵起伏的大山,渡过水流湍急的江河,到了边关,风萧萧、雾茫茫,夜晚还下起了大雪,将士们安营扎寨,但怎么也睡不着……”“代入”让学生对作品理解得更到位,情感体会更真切。
(二)抓住重点字词,在研读中悟情
诗词中的重点字词,是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感悟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情感的关键。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分析、体会是打开诗词大门的钥匙。
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我让学生抓住“尽”字思考:可否换成“遗民泪流胡尘里”?又让学生抓住“又”字品味,结合时代背景,感受“又”字背后的沉痛心情。接著配乐,让学生“一咏三叹”朗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时学生进入情境,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三)树立阅读观,在群读中感悟
统编教材倡导大量阅读,古诗文教学中,可采用“1 X研读”“群诗研读”“主题研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学习,让大家在赏析诗文的同时掌握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发现关联,类比阅读。统编教材在古诗文编排时,选为同一课的诗词都具有某种联系或相似性。教学时,教师要研究编者意图,寻找几首诗的联系点,进行比较,打破单篇教学的模式,使古诗文学习更有系统性。
比如在设计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时,可以发现《宿新市徐公店》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两首诗中都有“菜花”,那么两个“菜花”有什么区别呢?细读可以发现《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菜花”开在春天,繁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菜花”开在初夏,稀少。教学时可以围绕“菜花”,进行比较赏析和训练。
也可以将不是同一课但具有关联性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作,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经历深入品味。比如杜甫不同时期的创作,李清照前后时期的创作,风格都大不相同。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题材的不同诗歌。比如《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教学时可拓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送别诗,比较异同,引导学生感受“折柳相送”“以酒相送”“目光相送”“踏歌而送”“以景相送”等不同的情味。
2.多样活动,激发兴趣。统编教材虽然增加了古诗文的篇幅,但对于助力学生成长依然不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外愉快地积累诗词。
比如,在班级开展一系列活动:“每周一集”——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一个主题,督促学生按“类”集诗;“每周一诵”——每周师生共背一首诗,周一社团活动时推荐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赏析;“看图诵诗会”——让学生搜集与诗词有关的图片,出示图片,抢答相关诗句;“猜诗赛”——出示与诗词相关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抢答相关诗句;“挑战赛”——让学生自选古诗词,约定时间挑战老师或者同学……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随着升入高一年级,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老师的设定,有学生提出想学更难些的古诗文,他找来白居易的《卖炭翁》,带领全班共读,找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写写自己的感想,体会人物的命运。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悟后,我出示白居易“新乐府”中的《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杜陵叟》,让他们找找诗中人物的共同点,思考作者的写作动机,体会创作意义。学生积极研读,查资料、思考、讨论、汇报,真正体现了“研”。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欲”。“鱼”是知识,“渔”是方法,“欲”是兴趣。以“研究”的态度来鉴赏古诗文,孩子们在“研究”中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从而为今后的成长打上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
一、研编排理念,用导语指导教学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编排上采用“双线组元”的方式,教学目标更加明晰,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包括“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教学时首先要关注单元导语。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了解观察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这样的单元导语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中就要关注观察方法的习得与运用。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选取了《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以往教这样的古诗,教师们设定的主题落脚点一般都是“热爱大自然”。在统编教材中,单元导语就凸显了重要作用。围绕单元导语,细读这三首古诗:白居易的《暮江吟》在观察写作时注重景物的颜色——“半江瑟瑟半江红”,形状——“露似真珠月似弓”;苏轼的《题西林壁》注重观察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卢钺的《雪梅》抓住颜色和味道进行描写,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观察的方法、表达的准确生动是教学的两个关注点。
二、研学习方法,赏析诗文之妙
(一)探寻历史之源,在故事中理解
古诗词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感情深沉,凝聚了诗人的所见、所想、所遇、所思。在理解体悟诗词时可以采用“知人论世法”“代入法”,走进历史,走近诗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思考、感悟、表达。
1.知人论世法。“知人论世”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历史背景,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我给他们补充了苏轼坎坷的人生故事,此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令人多了一些遐想,内涵就显得更加丰盈了。学生感受到苏轼的旷达,然后以“文包诗”的形式进行故事的创作,既有情节叙述,又有景物描写,如此就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代入法。虽然我们距离诗人生活的年代很远,但我们和诗人的感情是相通的,都会在远离家乡时思念故乡,在亲朋分别时依依不舍,在遭遇挫折时郁郁寡欢……所以,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作者的境遇,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
教学《长相思·山一程》时,在学生自读全词后,我引导学生:“如果你就是纳兰性德,你在哪里?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让学生进行想象,并试讲一个小故事。学生抓住词中关键字讲述故事:“我是纳兰性德,远离故乡,随军作战,一路上万分艰辛。我们的军队攀越延绵起伏的大山,渡过水流湍急的江河,到了边关,风萧萧、雾茫茫,夜晚还下起了大雪,将士们安营扎寨,但怎么也睡不着……”“代入”让学生对作品理解得更到位,情感体会更真切。
(二)抓住重点字词,在研读中悟情
诗词中的重点字词,是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感悟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情感的关键。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分析、体会是打开诗词大门的钥匙。
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我让学生抓住“尽”字思考:可否换成“遗民泪流胡尘里”?又让学生抓住“又”字品味,结合时代背景,感受“又”字背后的沉痛心情。接著配乐,让学生“一咏三叹”朗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时学生进入情境,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三)树立阅读观,在群读中感悟
统编教材倡导大量阅读,古诗文教学中,可采用“1 X研读”“群诗研读”“主题研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学习,让大家在赏析诗文的同时掌握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发现关联,类比阅读。统编教材在古诗文编排时,选为同一课的诗词都具有某种联系或相似性。教学时,教师要研究编者意图,寻找几首诗的联系点,进行比较,打破单篇教学的模式,使古诗文学习更有系统性。
比如在设计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时,可以发现《宿新市徐公店》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两首诗中都有“菜花”,那么两个“菜花”有什么区别呢?细读可以发现《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菜花”开在春天,繁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菜花”开在初夏,稀少。教学时可以围绕“菜花”,进行比较赏析和训练。
也可以将不是同一课但具有关联性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作,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经历深入品味。比如杜甫不同时期的创作,李清照前后时期的创作,风格都大不相同。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题材的不同诗歌。比如《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教学时可拓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送别诗,比较异同,引导学生感受“折柳相送”“以酒相送”“目光相送”“踏歌而送”“以景相送”等不同的情味。
2.多样活动,激发兴趣。统编教材虽然增加了古诗文的篇幅,但对于助力学生成长依然不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外愉快地积累诗词。
比如,在班级开展一系列活动:“每周一集”——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一个主题,督促学生按“类”集诗;“每周一诵”——每周师生共背一首诗,周一社团活动时推荐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赏析;“看图诵诗会”——让学生搜集与诗词有关的图片,出示图片,抢答相关诗句;“猜诗赛”——出示与诗词相关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抢答相关诗句;“挑战赛”——让学生自选古诗词,约定时间挑战老师或者同学……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随着升入高一年级,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老师的设定,有学生提出想学更难些的古诗文,他找来白居易的《卖炭翁》,带领全班共读,找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写写自己的感想,体会人物的命运。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悟后,我出示白居易“新乐府”中的《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杜陵叟》,让他们找找诗中人物的共同点,思考作者的写作动机,体会创作意义。学生积极研读,查资料、思考、讨论、汇报,真正体现了“研”。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欲”。“鱼”是知识,“渔”是方法,“欲”是兴趣。以“研究”的态度来鉴赏古诗文,孩子们在“研究”中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从而为今后的成长打上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