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儒家思想、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中课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也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促进思想教育的进步。将高中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有利于将文化发扬光大,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高中课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课堂;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229 - 0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将高中课堂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高中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已初见成效,并取得一定成果。在本文中,笔者对目前我国在传统文化融合领域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阐述了传统文化与高中课堂的几种融合模式。以供参考。
1.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根基,也是我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中,爱国民族英雄数不胜数。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精神值得后世传唱与传承。爱国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生生不息的纽带,这种精神值得每个高中学生学习。但是在现代高中课堂中,教师的授课内容都偏于理论化,缺乏趣味,学生难以理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中课堂,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影音等形式向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在对文化生活进行讲解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们展示我国各地的民族文化,在对哲学进行讲解时,可以為学生们放映影片来帮助其理解。通过大屏幕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感慨祖国丰厚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以实践活动探索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百花齐放、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国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在高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在高中语文、政治历史或其他课程中,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相融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抢答,或者其他方式来参与。通过实践让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学生们共同解决在实践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时,就不知不觉地树立了学生们的自强不息精神,也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延续。此外,实践活动还可以采用课堂表演、学生讲解等多种形式来进行,通过多种不同的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们课堂参与度,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中华传统文化。
3.以游戏教学传播传统文化
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高中课堂进行融合时,为了制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教学游戏,来辅助完成教学。在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地树立和培养。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师在对文化生活进行讲解时,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诗词歌赋或名言警句等。学生在搜集中要注意应尽量贴近课堂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所搜集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游戏。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学生之间可以指定提问回答,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学生可以解释句子意思,也可以进行成语接龙。在游戏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以网络平台学习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高。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教师在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课堂进行融合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组织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资料收集。同样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自觉观看关于我国经济、文化或哲学领域的视频材料,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由于网络平台模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哲学,教师在组织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时,还要格外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在批判的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
综上所述,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承担着十分艰巨的教学使命。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不仅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与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利群,赵晓杰,王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
[2] 雷恩·吉尔森,池塘[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5.
[3]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4]袁振国,对峙与融合——20世纪的教育改革[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5]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 [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8] [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课堂;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229 - 0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将高中课堂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高中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已初见成效,并取得一定成果。在本文中,笔者对目前我国在传统文化融合领域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阐述了传统文化与高中课堂的几种融合模式。以供参考。
1.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根基,也是我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中,爱国民族英雄数不胜数。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精神值得后世传唱与传承。爱国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生生不息的纽带,这种精神值得每个高中学生学习。但是在现代高中课堂中,教师的授课内容都偏于理论化,缺乏趣味,学生难以理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中课堂,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影音等形式向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在对文化生活进行讲解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们展示我国各地的民族文化,在对哲学进行讲解时,可以為学生们放映影片来帮助其理解。通过大屏幕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感慨祖国丰厚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以实践活动探索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百花齐放、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国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在高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在高中语文、政治历史或其他课程中,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相融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抢答,或者其他方式来参与。通过实践让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学生们共同解决在实践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时,就不知不觉地树立了学生们的自强不息精神,也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延续。此外,实践活动还可以采用课堂表演、学生讲解等多种形式来进行,通过多种不同的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们课堂参与度,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中华传统文化。
3.以游戏教学传播传统文化
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高中课堂进行融合时,为了制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教学游戏,来辅助完成教学。在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地树立和培养。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师在对文化生活进行讲解时,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诗词歌赋或名言警句等。学生在搜集中要注意应尽量贴近课堂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所搜集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游戏。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学生之间可以指定提问回答,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学生可以解释句子意思,也可以进行成语接龙。在游戏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以网络平台学习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高。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教师在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课堂进行融合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组织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资料收集。同样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自觉观看关于我国经济、文化或哲学领域的视频材料,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由于网络平台模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哲学,教师在组织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时,还要格外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在批判的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
综上所述,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承担着十分艰巨的教学使命。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不仅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与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利群,赵晓杰,王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
[2] 雷恩·吉尔森,池塘[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5.
[3]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4]袁振国,对峙与融合——20世纪的教育改革[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5]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 [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8] [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