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21~24日,阿富汗召开“大国民会议”审议美阿《双边安全协议》草案。会议最终批准协议草案,并建议政府在年内与美国签署协议。然而,阿富汗政府却并未按照大国民会议的要求尽快与美国签约。相反,卡尔扎伊总统反复表示美国若想签约必须先满足若干条件,甚至表示在2014年4月大选之后再正式签约。美国方面则以彻底撤军威胁阿富汗政府。总体看来,美阿对《双边安全协议》各有所需,其分歧主要是签约时机问题。一旦美阿正式签约,将对阿富汗国内局势演进以及整个地区安全形势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意愿的体现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盟军在阿富汗的留驻授权期限将于2014年12月到期,而奥巴马总统早就宣布美军要从2014年撤离阿富汗,但鉴于阿富汗自己的安全部队无法制约塔利班,北约盟军需要一份新版的双边安全协议才能在2014年之后留驻阿富汗,否则美国与盟军将不得不从阿富汗全面撤出。因此早在2012年10月,美国和阿富汗就开始了双边安全协议的谈判,但一直面临若干问题困扰,其中最主要的是2014年之后美国在阿富汗保留多少军队、留驻美军是否享有司法豁免权以及能否搜查民宅等问题。
从阿富汗外交部公布的《双边安全协议》草案来看,该协议基本上体现了美国意愿,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美国在2014年之后继续在阿保留部分军事存在,并可以使用阿境内军事基地。卡尔扎伊表示,美国、土耳其、沙特等国2014年之后将在阿富汗留驻1万至1.5万军队。美军有权使用阿富汗境内九个军事基地,其中包括中部的喀布尔和巴格拉姆、南部坎大哈、北部马扎里沙里夫、东部贾拉拉巴德等战略要地。留驻美军将不再承担战斗任务,而是发挥“有限的作用”,例如培训阿富汗安全部队及向阿富汗提供必要的情报后勤支持等。目前看来,美军通过驻扎上述九个军事基地,基本上能够对阿富汗全境进行有效的军事掌控。其次,阿富汗政府同意给予留驻美军司法豁免权,即驻阿美军即使涉嫌犯罪也不受阿富汗法律约束,而是有权返回美国接受审判。第三,留驻美军仍然可以夜间突袭搜查民宅。根据阿富汗外交部的消息,阿方曾经提出在协议最终草案中列入“禁止美军搜查任何房屋或民宅,禁止美军逮捕阿富汗公民”条款,然而该条款在草案中并未体现。这意味着美军仍能以反恐为名搜查阿富汗普通民众住宅。
《双边安全协议》草案在阿富汗大国民会议通过后,将提交议会批准,最后经总统签署之后生效。总体看来,阿富汗议会各派政治势力基本上都希望美军继续留驻阿富汗,以确保现行政治体制,支持经济等各领域的重建进程。此前,美国曾因为伊拉克当局拒绝给予美军司法豁免权而于2011年底撤出了所有作战部队。然而,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国情存在天壤之别。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其经济拥有充足的“自我造血能力”。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作战能力上,伊拉克安全部队无疑都远超在伊拉克作乱的“基地”组织等极端势力。而阿富汗历经30余年战火,经济凋敝,民生维艰。阿富汗安全部队虽已达到35万人之众,但战斗力不强,无力单独应对塔利班的威胁。此外,阿富汗安全部队还面临溜号率居高不下、遭到塔利班渗透、空军建设进度滞后、后勤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阿富汗政府严重依赖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和民事援助,无法承受美国从阿彻底脱身的后果。此外,阿富汗体制内各派势力都竞相寻求美国支持,以扩大自身势力和政治影响。前“北方联盟”势力希望保留2001年以来获得的政治和经济权利。认同现行议会民主制度的普什图政党也希望借助美国,在2014年大选中赢得更多的政治发言权。
卡尔扎伊的“小算盘”
然而,尽管大国民会议顺利通过了协议草案,但卡尔扎伊却与美国在何时签约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11月25日,卡尔扎伊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会晤,称“不会立即签署安全协议”,最终的签署将被推至2014年春季大选之后。同时,卡尔扎伊还提出了签约的前提条件,例如美国保证不在军事行动中伤害阿富汗无辜平民;将关押在美军监狱中的阿富汗人遣返回国;保证在2014年大选中不支持特定候选人。对此,赖斯“威胁”阿富汗:“若不尽快签署协议,美国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启动后备计划,即2014年后将不再有美军或者北约军队驻扎阿富汗。”北约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司令、美海军陆战队高级指挥官约瑟夫·邓福德将军警告说,如果卡尔扎伊无法按计划在年底前签署这一协议,将大大削弱阿富汗的经济,错失国际社会的援助,而且还将助长阿富汗敌对势力的气势,并且最终导致阿富汗国家安全系统的崩溃。据报道,西方一些国家的驻阿富汗大使近日连续在喀布尔走访阿富汗的高级内阁成员,纷纷向对方施加压力,软硬兼施游说阿政府尽快签署这一协议。
美阿分歧的根源在于严重缺乏互信。由于协议草案主要体现的是美国的意愿,卡尔扎伊担心自己会因为签署这份协议,而戴上“美国傀儡”的帽子。为此,卡尔扎伊特意在大国民会议召开期间及闭幕后猛烈抨击美国。11月19日,阿富汗总统发言人甚至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会就驻阿美军误伤阿富汗平民事件向卡尔扎伊总统写信道歉,遭到美国强烈反驳。11月28日,阿富汗总统发言人就美军近期在阿富汗南部发动空袭发表声明。声明称,此次空袭造成两名妇女受伤,一名儿童死亡。如果美国不停止对阿富汗居民区的军事袭击,卡尔扎伊总统将不会签署两国的《双边安全协议》。
卡尔扎伊的“小算盘”是,通过召开大国民会议(大国民会议是阿富汗人传统的议事方式,没有固定的会期,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举行,由中央和地方领导人、内阁成员、法官、部落头领、宗教领袖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编者注)为协议草案背书,然后再提交议会批准,在法律程序和行政规范上可谓合情合法、无可厚非。如果卡尔扎伊的确将协议签署时间推迟至2014年4月大选之后,甚至由新总统代表阿富汗方面与美国签约,那么卡尔扎伊无疑可以在此问题上保持相当超脱的姿态。即使以后美国和阿富汗就此问题产生新的矛盾,或者驻阿美军在2014年之后引发阿富汗民众新一轮抗议,卡尔扎伊都能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协议的多重影响
美阿《双边安全协议》一旦签署将产生多重影响。根据协议草案,美国及其盟友将在2014年之后继续在阿保留部分作战力量,并使用阿富汗境内军事设施,这无疑将对阿富汗国内局势演变以及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就阿富汗国内局势而言,美阿此时公布2014年之后的军事安排,显然是在为2014年大选保驾护航,以保证大选按期举行。上万美军在2014年之后继续留驻阿富汗将有利于未来新政府正常施政,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同时,这也使得塔利班在2014年之后通过武力重返喀布尔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并可能促使其部分“温和派”势力更加认真考虑未来的政治生命以及加入阿富汗和平进程的可能性。但也必须看到,该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坐实了塔利班关于“美军长期占领阿富汗”的宣传,很可能被塔利班“强硬派”利用,号召更多阿富汗人反抗“美军占领”。现在塔利班已经将大国民会议的成员斥为“卖国贼”,并威胁将发动新一轮武装袭击。
就地区局势而言,美军长期留驻阿富汗,并通过无人机袭击等特种作战手段对部落区的极端势力保持高压态势,有利于避免“基地”组织等国际恐怖势力在2014年之后利用阿富汗及部落区作为庇护所而东山再起,维护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然而,从传统地缘政治视角来看,美国在亚欧大陆核心地区保留驻军和军事基地,甚至利用中亚多国的军事基地,这难免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地区国家产生疑虑。此前,伊朗已经反复指责“美军长期驻扎阿富汗才是地区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尽早从阿富汗撤军。目前,国际社会正在酝酿通过地区途径解决阿富汗问题。2014年,“伊斯坦布尔进程”外长会议将在中国举行。美军长期驻留阿富汗可能会加深部分地区国家的疑虑,甚至导致其加大对阿富汗的单边经营力度,进而增加通过地区途径解决阿富汗问题的难度。
美国意愿的体现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盟军在阿富汗的留驻授权期限将于2014年12月到期,而奥巴马总统早就宣布美军要从2014年撤离阿富汗,但鉴于阿富汗自己的安全部队无法制约塔利班,北约盟军需要一份新版的双边安全协议才能在2014年之后留驻阿富汗,否则美国与盟军将不得不从阿富汗全面撤出。因此早在2012年10月,美国和阿富汗就开始了双边安全协议的谈判,但一直面临若干问题困扰,其中最主要的是2014年之后美国在阿富汗保留多少军队、留驻美军是否享有司法豁免权以及能否搜查民宅等问题。
从阿富汗外交部公布的《双边安全协议》草案来看,该协议基本上体现了美国意愿,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美国在2014年之后继续在阿保留部分军事存在,并可以使用阿境内军事基地。卡尔扎伊表示,美国、土耳其、沙特等国2014年之后将在阿富汗留驻1万至1.5万军队。美军有权使用阿富汗境内九个军事基地,其中包括中部的喀布尔和巴格拉姆、南部坎大哈、北部马扎里沙里夫、东部贾拉拉巴德等战略要地。留驻美军将不再承担战斗任务,而是发挥“有限的作用”,例如培训阿富汗安全部队及向阿富汗提供必要的情报后勤支持等。目前看来,美军通过驻扎上述九个军事基地,基本上能够对阿富汗全境进行有效的军事掌控。其次,阿富汗政府同意给予留驻美军司法豁免权,即驻阿美军即使涉嫌犯罪也不受阿富汗法律约束,而是有权返回美国接受审判。第三,留驻美军仍然可以夜间突袭搜查民宅。根据阿富汗外交部的消息,阿方曾经提出在协议最终草案中列入“禁止美军搜查任何房屋或民宅,禁止美军逮捕阿富汗公民”条款,然而该条款在草案中并未体现。这意味着美军仍能以反恐为名搜查阿富汗普通民众住宅。
《双边安全协议》草案在阿富汗大国民会议通过后,将提交议会批准,最后经总统签署之后生效。总体看来,阿富汗议会各派政治势力基本上都希望美军继续留驻阿富汗,以确保现行政治体制,支持经济等各领域的重建进程。此前,美国曾因为伊拉克当局拒绝给予美军司法豁免权而于2011年底撤出了所有作战部队。然而,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国情存在天壤之别。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其经济拥有充足的“自我造血能力”。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作战能力上,伊拉克安全部队无疑都远超在伊拉克作乱的“基地”组织等极端势力。而阿富汗历经30余年战火,经济凋敝,民生维艰。阿富汗安全部队虽已达到35万人之众,但战斗力不强,无力单独应对塔利班的威胁。此外,阿富汗安全部队还面临溜号率居高不下、遭到塔利班渗透、空军建设进度滞后、后勤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阿富汗政府严重依赖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和民事援助,无法承受美国从阿彻底脱身的后果。此外,阿富汗体制内各派势力都竞相寻求美国支持,以扩大自身势力和政治影响。前“北方联盟”势力希望保留2001年以来获得的政治和经济权利。认同现行议会民主制度的普什图政党也希望借助美国,在2014年大选中赢得更多的政治发言权。
卡尔扎伊的“小算盘”
然而,尽管大国民会议顺利通过了协议草案,但卡尔扎伊却与美国在何时签约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11月25日,卡尔扎伊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会晤,称“不会立即签署安全协议”,最终的签署将被推至2014年春季大选之后。同时,卡尔扎伊还提出了签约的前提条件,例如美国保证不在军事行动中伤害阿富汗无辜平民;将关押在美军监狱中的阿富汗人遣返回国;保证在2014年大选中不支持特定候选人。对此,赖斯“威胁”阿富汗:“若不尽快签署协议,美国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启动后备计划,即2014年后将不再有美军或者北约军队驻扎阿富汗。”北约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司令、美海军陆战队高级指挥官约瑟夫·邓福德将军警告说,如果卡尔扎伊无法按计划在年底前签署这一协议,将大大削弱阿富汗的经济,错失国际社会的援助,而且还将助长阿富汗敌对势力的气势,并且最终导致阿富汗国家安全系统的崩溃。据报道,西方一些国家的驻阿富汗大使近日连续在喀布尔走访阿富汗的高级内阁成员,纷纷向对方施加压力,软硬兼施游说阿政府尽快签署这一协议。
美阿分歧的根源在于严重缺乏互信。由于协议草案主要体现的是美国的意愿,卡尔扎伊担心自己会因为签署这份协议,而戴上“美国傀儡”的帽子。为此,卡尔扎伊特意在大国民会议召开期间及闭幕后猛烈抨击美国。11月19日,阿富汗总统发言人甚至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会就驻阿美军误伤阿富汗平民事件向卡尔扎伊总统写信道歉,遭到美国强烈反驳。11月28日,阿富汗总统发言人就美军近期在阿富汗南部发动空袭发表声明。声明称,此次空袭造成两名妇女受伤,一名儿童死亡。如果美国不停止对阿富汗居民区的军事袭击,卡尔扎伊总统将不会签署两国的《双边安全协议》。
卡尔扎伊的“小算盘”是,通过召开大国民会议(大国民会议是阿富汗人传统的议事方式,没有固定的会期,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举行,由中央和地方领导人、内阁成员、法官、部落头领、宗教领袖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编者注)为协议草案背书,然后再提交议会批准,在法律程序和行政规范上可谓合情合法、无可厚非。如果卡尔扎伊的确将协议签署时间推迟至2014年4月大选之后,甚至由新总统代表阿富汗方面与美国签约,那么卡尔扎伊无疑可以在此问题上保持相当超脱的姿态。即使以后美国和阿富汗就此问题产生新的矛盾,或者驻阿美军在2014年之后引发阿富汗民众新一轮抗议,卡尔扎伊都能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协议的多重影响
美阿《双边安全协议》一旦签署将产生多重影响。根据协议草案,美国及其盟友将在2014年之后继续在阿保留部分作战力量,并使用阿富汗境内军事设施,这无疑将对阿富汗国内局势演变以及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就阿富汗国内局势而言,美阿此时公布2014年之后的军事安排,显然是在为2014年大选保驾护航,以保证大选按期举行。上万美军在2014年之后继续留驻阿富汗将有利于未来新政府正常施政,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同时,这也使得塔利班在2014年之后通过武力重返喀布尔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并可能促使其部分“温和派”势力更加认真考虑未来的政治生命以及加入阿富汗和平进程的可能性。但也必须看到,该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坐实了塔利班关于“美军长期占领阿富汗”的宣传,很可能被塔利班“强硬派”利用,号召更多阿富汗人反抗“美军占领”。现在塔利班已经将大国民会议的成员斥为“卖国贼”,并威胁将发动新一轮武装袭击。
就地区局势而言,美军长期留驻阿富汗,并通过无人机袭击等特种作战手段对部落区的极端势力保持高压态势,有利于避免“基地”组织等国际恐怖势力在2014年之后利用阿富汗及部落区作为庇护所而东山再起,维护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然而,从传统地缘政治视角来看,美国在亚欧大陆核心地区保留驻军和军事基地,甚至利用中亚多国的军事基地,这难免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地区国家产生疑虑。此前,伊朗已经反复指责“美军长期驻扎阿富汗才是地区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尽早从阿富汗撤军。目前,国际社会正在酝酿通过地区途径解决阿富汗问题。2014年,“伊斯坦布尔进程”外长会议将在中国举行。美军长期驻留阿富汗可能会加深部分地区国家的疑虑,甚至导致其加大对阿富汗的单边经营力度,进而增加通过地区途径解决阿富汗问题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