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流动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那么,什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由于父母无暇顾及、监护人监管不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原因,使得留守儿童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难以承担教育的责任,成为学校教育的尴尬。
(2)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人格发展不健全。
(3)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成为社会治安的难题。
(4)留守儿童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究其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即,家庭、学校、社会。
家庭方面: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使得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学校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孩子的思想动态难以掌握,同时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容易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这些,正是留守儿童迫切需要的。
社会方面: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将子女带在身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入学问题;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无法承担子女在务工城市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导致转学衔接的困难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
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从而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的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根据笔者对以上问题与成因的探讨,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大政府扶持。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差距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的障碍。二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同时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普及、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对少年儿童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三是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学校教育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学业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在外打过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生活、思想和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要及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开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3)创新家庭教育。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父母要转换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很多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在成绩和行为习惯表现两方面都比较差。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怀与教育不可缺失。如果需要外出务工,务必留一位家长在家做好孩子的监护人。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做到孩子有纰漏及时纠正,孩子孤寂及时抚慰,孩子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更以积极和健全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和学习。有条件的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上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寻找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细致落实孩子的监护权,并且要创造更多时间与孩子谈话沟通,努力创造并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
(4)重视社会教育。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出发,社会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
(5)要大力发展壮大地方经济,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留在本地务工兼顾孩子教育,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
(6)吁社会各界人士关爱留守儿童,能够和留守儿童零距离接触,去了解一些他们内心的想法并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从目前的现实来说,留守儿童现象还不可能在近期内消除,留守儿童还将生活在监护人缺失、家庭社会化机制弱化的环境中。但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管理的牵头部门,关注留守儿童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将继续寻找有效载体、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友爱、和谐的大家庭,不断净化留守儿童的心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由于父母无暇顾及、监护人监管不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原因,使得留守儿童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难以承担教育的责任,成为学校教育的尴尬。
(2)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人格发展不健全。
(3)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成为社会治安的难题。
(4)留守儿童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究其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即,家庭、学校、社会。
家庭方面: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使得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学校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孩子的思想动态难以掌握,同时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容易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这些,正是留守儿童迫切需要的。
社会方面: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将子女带在身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入学问题;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无法承担子女在务工城市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导致转学衔接的困难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
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从而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的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根据笔者对以上问题与成因的探讨,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大政府扶持。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差距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的障碍。二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同时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普及、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对少年儿童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三是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学校教育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学业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在外打过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生活、思想和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要及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开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3)创新家庭教育。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父母要转换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很多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在成绩和行为习惯表现两方面都比较差。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怀与教育不可缺失。如果需要外出务工,务必留一位家长在家做好孩子的监护人。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做到孩子有纰漏及时纠正,孩子孤寂及时抚慰,孩子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更以积极和健全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和学习。有条件的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上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寻找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细致落实孩子的监护权,并且要创造更多时间与孩子谈话沟通,努力创造并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
(4)重视社会教育。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出发,社会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
(5)要大力发展壮大地方经济,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留在本地务工兼顾孩子教育,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
(6)吁社会各界人士关爱留守儿童,能够和留守儿童零距离接触,去了解一些他们内心的想法并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从目前的现实来说,留守儿童现象还不可能在近期内消除,留守儿童还将生活在监护人缺失、家庭社会化机制弱化的环境中。但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管理的牵头部门,关注留守儿童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将继续寻找有效载体、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友爱、和谐的大家庭,不断净化留守儿童的心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