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远征远程雷达(3DELRR),是美国空军近年来发展的侦察监视装备换代项目,用来替换现役的AN/TPS-75陆基雷达,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战场威胁。雷神公司在项目竞争中击败两大对手,将为美军空军提供35套新型3D雷达。
AN/TPS一75面临换代
AN/TPS-75是美国空军现役的移动式战术雷达系统,雷达天线高3.35米,宽5.59米,天线重3360千克,附属系统重约3810千克,能够通过运输机、直升机空运,也能够装载到战术车辆上在陆上实施机动。美国空军的C-141“运输星”、C-5“银河”、C-17“环球霸王Ⅲ”和C-130“大力神”运输机都具备运载AN/TPS-75的能力。昼间操作时,一个6人小组能够在90分钟内将整套AN/TPS-75系统从运输装载模式展开成战斗模式,训练有素的9人小组夜间操作可在2.5小时内完成组装或拆卸。
AN/TPS-75雷达采用微波碳化硅高功率放大器技术,L波段到X波段的固态微波发射器模块具有较强的升级能力,峰值功率2.8兆瓦,平均发射功率4.7千瓦,脉冲宽度6.8±0.25毫秒,接收机有7个对数频道,可辨别信号动态范围70分贝。方位角360度,高低角0.5度~20度,最大探测高度29.1千米,最大探测距离444.48千米,扫描速度约6.5圈/分。
AN/TPS-75由UPX-27敌我识别系统(IFF/SIF)、Gp OA 9194/TYQ-23(V)2战术空军作战界面、模块式控制装备控制接口(MIG)和AN/TLQ-32 ARM反辐射导弹诱饵组成,具备独立的数据获取系统,能够适应恶劣天候和电磁干扰环境,天线能够在0~3048米工作,可抗10级大风(风速96千米/时),耐120华氏度高温和95%的湿度,只需400赫兹的电源即可工作。
AN/TPS-75雷达能够提供目标的雷达方位角、距离、高度和敌我识别的数据信息,可通过电台、电话、微波中继或卫星通信数据链向战场指挥官和地面航空战术管制系统(GTACS)发送实时的雷达空域图和数据,支持战术飞机的作战和控制,是美军的标准防空装备,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第729远征航空管制中队、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第727远征航空管制中队等多个中队都装备了该型雷达。
目前,该雷达已经整合到陆基战场空管系统(GTACS),为态势感知、作战计划、任务分配、禁飛行动、近距离空中支援、防空、空运、空中加油、特种作战、电子战、ISR作战和战场搜救等任务提供数据支持。由于AN/TPS-75雷达在越战时间就已经列装,目前接近全寿命周期尾声,美国空军开始启动该雷达的换代项目3D远征远程雷达(3DELLR)项目。
三大军火商参与新型雷达项目竞争
在3D远征远程雷达(3DELLR)的工程制造和发展(EMD)和低速生产阶段(LRIP)征求建议书阶段,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雷神公司和诺斯罗普一格鲁门公司均已参与项目竞争。由于陆基雷达系统并非美国空军优先发展的3大项目,项目设立之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资问题。洛马公司陆基监视雷达主管马克·麦克表示:公司有能力为整个空军提供全面换代的雷达产品,但是空军无力支付。由于陆基雷达使用寿命为20~30年,因此在20年的全寿命周期内都要保障支付能力。洛克希德一马丁的3DELLR原型机具备较强的升级能力,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即能满足五角大楼未来的军事需求。
诺格公司陆基战术雷达主管马克·史密斯表示,公司提升任务能力的方式也是软件升级,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的AN/TPS-80 G/ATOR雷达已经在证实这些能力,相关技术成果能够向3DELLR项目转化,形成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提升便携性和现役平台的嵌入能力。
雷神公司的竞争方案是C波段GaN(氮化镓)全尺寸验证机,强调探测、跟踪、识别的准确性。公司3DELLR项目主管安德鲁·哈杰克表示,公司的3D雷达解决方案基于10多年的GaN技术研发,能够提供低风险、高效益的远征远程雷达系统。
由于美国空军的采购需求不足,3家公司也将目光瞄准了全球市场,比如那些希望与美军建设互通能力的北约盟国。目前,3DELLR属于五角大楼“国防可出口特征先导项目”(DEF),允许盟国在项目早期就参与研发与采购,从而达到降低美军和盟军采购成本,提升生产速度的双重目的。
诺格公司由此认为,获得3DELLR项目竞标能够带来几百套雷达系统的潜在销量。历史经验表明国际市场的陆基雷达系统销量一般是美国国防部订单的1.5~2.5倍,保守估计都会有100个潜在客户。洛马公司同样认为盟国和美国空军一样面临雷达换代问题,而且对于远程雷达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3家公司也都在针对项目的DEF部分进行着努力。
雷神公司获得3DELLR项目合同
2014年10月,美国空军以及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在对3家公司的竞标方案综合评估之后,将3DELLR项目合同授予雷神公司。这份固定价格加奖金合同价值1950万美元,包括项目的工程制造和发展(EMD)阶段,要求在2018年10月31日前完成3套雷达系统的采购。美国空军透露,整个项目合同包括6套雷达系统及相关产品支持,总价为7182万美元。美国空军3DELRR项目办公室、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的一个寿命周期管理中心(LCMC)团队负责新型雷达的生产列装相关管理工作。
雷神公司的新型3DELRR雷达系统包括一套天线阵列、一套信号与数据处理器、旋转组件、敌我识别系统和其他相关子系统,可提供更多的可探测目标种类,比如无人机、飞机和导弹,具备较强的可用性和可支付性。同时,雷达采用先进的c波段GaN固态发射机接收器,将具备更强的抗干扰和电子防护能力,能够有效对抗反辐射导弹,具有完全的网络化作战能力,提供最大化的空战场管理支持。
新型3DELRR雷达采用开放式架构,便于未来的软件升级和新技术嵌入,便于整合至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指挥控制(C2)节点。原美国空军部长黛博拉·李·詹姆斯曾公开称赞了3DELRR项目采用的开放式架构,认为3DELRR不仅能提高美国空军战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而且能为空军武器采购的全新战略架构进行试验,将武器系统的可出口性融入到早期设计过程中,以减少单位生产成本和整个生产周期的成本。
雷神公司获得美国空军的新型雷达合同之后,除了能够面向庞大的国际市场,而且还能为美国其他军种提供换代选项。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在考虑使用3DELRR来代替接近全寿命周期的AN/TPS-59雷达系统,装备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MAGTF)。雷神3DELRR项目的负责人哈杰克表示,可出口性是美国空军的需求核心,国防部的目的是从项目开始就将可出口性融入到产品中。为此,美国空军已经增加了额外的投资,来研究未来雷达“在已有系统基础上发展和扩充”的能力。
根据项目计划,美国空军计划采购35套3DELLR雷达。2016年进行了发展测试与评估准备,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雷神公司交付了3套量产型雷达;计划在2017年第4季度之前完成政府发展测试(GDT),2018年进行作战测试评估(OTRR),2018年第二季度达到里程碑c标准,2019年第2季度进行政府作战测试(GOT);从2018年第2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实现低速初始生产(LRIP),届时将再交付3套雷达系统。
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空军将进行全速生产决策,并与雷神公司签订后续合同。2019年第4季度,3DELRR项目将进入制造与发展阶段,雷神公司开始交付3DELLR项目余下的29套雷达系统。同时,美国空军要求雷神公司已经交付的6套雷达系统,在2020年都要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
编辑:石坚
AN/TPS一75面临换代
AN/TPS-75是美国空军现役的移动式战术雷达系统,雷达天线高3.35米,宽5.59米,天线重3360千克,附属系统重约3810千克,能够通过运输机、直升机空运,也能够装载到战术车辆上在陆上实施机动。美国空军的C-141“运输星”、C-5“银河”、C-17“环球霸王Ⅲ”和C-130“大力神”运输机都具备运载AN/TPS-75的能力。昼间操作时,一个6人小组能够在90分钟内将整套AN/TPS-75系统从运输装载模式展开成战斗模式,训练有素的9人小组夜间操作可在2.5小时内完成组装或拆卸。
AN/TPS-75雷达采用微波碳化硅高功率放大器技术,L波段到X波段的固态微波发射器模块具有较强的升级能力,峰值功率2.8兆瓦,平均发射功率4.7千瓦,脉冲宽度6.8±0.25毫秒,接收机有7个对数频道,可辨别信号动态范围70分贝。方位角360度,高低角0.5度~20度,最大探测高度29.1千米,最大探测距离444.48千米,扫描速度约6.5圈/分。
AN/TPS-75由UPX-27敌我识别系统(IFF/SIF)、Gp OA 9194/TYQ-23(V)2战术空军作战界面、模块式控制装备控制接口(MIG)和AN/TLQ-32 ARM反辐射导弹诱饵组成,具备独立的数据获取系统,能够适应恶劣天候和电磁干扰环境,天线能够在0~3048米工作,可抗10级大风(风速96千米/时),耐120华氏度高温和95%的湿度,只需400赫兹的电源即可工作。
AN/TPS-75雷达能够提供目标的雷达方位角、距离、高度和敌我识别的数据信息,可通过电台、电话、微波中继或卫星通信数据链向战场指挥官和地面航空战术管制系统(GTACS)发送实时的雷达空域图和数据,支持战术飞机的作战和控制,是美军的标准防空装备,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第729远征航空管制中队、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第727远征航空管制中队等多个中队都装备了该型雷达。
目前,该雷达已经整合到陆基战场空管系统(GTACS),为态势感知、作战计划、任务分配、禁飛行动、近距离空中支援、防空、空运、空中加油、特种作战、电子战、ISR作战和战场搜救等任务提供数据支持。由于AN/TPS-75雷达在越战时间就已经列装,目前接近全寿命周期尾声,美国空军开始启动该雷达的换代项目3D远征远程雷达(3DELLR)项目。
三大军火商参与新型雷达项目竞争
在3D远征远程雷达(3DELLR)的工程制造和发展(EMD)和低速生产阶段(LRIP)征求建议书阶段,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雷神公司和诺斯罗普一格鲁门公司均已参与项目竞争。由于陆基雷达系统并非美国空军优先发展的3大项目,项目设立之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资问题。洛马公司陆基监视雷达主管马克·麦克表示:公司有能力为整个空军提供全面换代的雷达产品,但是空军无力支付。由于陆基雷达使用寿命为20~30年,因此在20年的全寿命周期内都要保障支付能力。洛克希德一马丁的3DELLR原型机具备较强的升级能力,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即能满足五角大楼未来的军事需求。
诺格公司陆基战术雷达主管马克·史密斯表示,公司提升任务能力的方式也是软件升级,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的AN/TPS-80 G/ATOR雷达已经在证实这些能力,相关技术成果能够向3DELLR项目转化,形成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提升便携性和现役平台的嵌入能力。
雷神公司的竞争方案是C波段GaN(氮化镓)全尺寸验证机,强调探测、跟踪、识别的准确性。公司3DELLR项目主管安德鲁·哈杰克表示,公司的3D雷达解决方案基于10多年的GaN技术研发,能够提供低风险、高效益的远征远程雷达系统。
由于美国空军的采购需求不足,3家公司也将目光瞄准了全球市场,比如那些希望与美军建设互通能力的北约盟国。目前,3DELLR属于五角大楼“国防可出口特征先导项目”(DEF),允许盟国在项目早期就参与研发与采购,从而达到降低美军和盟军采购成本,提升生产速度的双重目的。
诺格公司由此认为,获得3DELLR项目竞标能够带来几百套雷达系统的潜在销量。历史经验表明国际市场的陆基雷达系统销量一般是美国国防部订单的1.5~2.5倍,保守估计都会有100个潜在客户。洛马公司同样认为盟国和美国空军一样面临雷达换代问题,而且对于远程雷达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3家公司也都在针对项目的DEF部分进行着努力。
雷神公司获得3DELLR项目合同
2014年10月,美国空军以及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在对3家公司的竞标方案综合评估之后,将3DELLR项目合同授予雷神公司。这份固定价格加奖金合同价值1950万美元,包括项目的工程制造和发展(EMD)阶段,要求在2018年10月31日前完成3套雷达系统的采购。美国空军透露,整个项目合同包括6套雷达系统及相关产品支持,总价为7182万美元。美国空军3DELRR项目办公室、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的一个寿命周期管理中心(LCMC)团队负责新型雷达的生产列装相关管理工作。
雷神公司的新型3DELRR雷达系统包括一套天线阵列、一套信号与数据处理器、旋转组件、敌我识别系统和其他相关子系统,可提供更多的可探测目标种类,比如无人机、飞机和导弹,具备较强的可用性和可支付性。同时,雷达采用先进的c波段GaN固态发射机接收器,将具备更强的抗干扰和电子防护能力,能够有效对抗反辐射导弹,具有完全的网络化作战能力,提供最大化的空战场管理支持。
新型3DELRR雷达采用开放式架构,便于未来的软件升级和新技术嵌入,便于整合至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指挥控制(C2)节点。原美国空军部长黛博拉·李·詹姆斯曾公开称赞了3DELRR项目采用的开放式架构,认为3DELRR不仅能提高美国空军战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而且能为空军武器采购的全新战略架构进行试验,将武器系统的可出口性融入到早期设计过程中,以减少单位生产成本和整个生产周期的成本。
雷神公司获得美国空军的新型雷达合同之后,除了能够面向庞大的国际市场,而且还能为美国其他军种提供换代选项。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在考虑使用3DELRR来代替接近全寿命周期的AN/TPS-59雷达系统,装备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MAGTF)。雷神3DELRR项目的负责人哈杰克表示,可出口性是美国空军的需求核心,国防部的目的是从项目开始就将可出口性融入到产品中。为此,美国空军已经增加了额外的投资,来研究未来雷达“在已有系统基础上发展和扩充”的能力。
根据项目计划,美国空军计划采购35套3DELLR雷达。2016年进行了发展测试与评估准备,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雷神公司交付了3套量产型雷达;计划在2017年第4季度之前完成政府发展测试(GDT),2018年进行作战测试评估(OTRR),2018年第二季度达到里程碑c标准,2019年第2季度进行政府作战测试(GOT);从2018年第2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实现低速初始生产(LRIP),届时将再交付3套雷达系统。
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空军将进行全速生产决策,并与雷神公司签订后续合同。2019年第4季度,3DELRR项目将进入制造与发展阶段,雷神公司开始交付3DELLR项目余下的29套雷达系统。同时,美国空军要求雷神公司已经交付的6套雷达系统,在2020年都要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
编辑: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