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立足自身多年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三方面,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初中;体育;身心特点;教学方法;思想道德教育
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初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新课改要求指引下旨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以下本文作者就平时体育课教学中的一些思想感悟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仅供各位同仁探讨。
一、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中学体育教育的意义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增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而是通过体育教学,使中学生能够从中获益,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整体身体素质。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特点进行体育课堂教育,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自尊心强,比较好面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高矮、胖瘦、身体素质等将学生们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比如,在进行女生800米和男生1000米素质跑的体育课教学时,以前只是单纯的把学生进行男生、女生分组,发现学生们跑得特别累,有的女生跑完后会出现呕吐、站不起来的情况,胖一点的学生可能都不能坚持跑到终点。教师改变分组方法以后,每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差不多,跑步时的速度和耐力也比较接近,这样他们的思想压力不会太重,跑步时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让身体素质差一点的学生觉得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达到终点,让身体素质高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这样既不影响体育课教学进度,又让学生们都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互动互学
当前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大多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占主导地位进行体育知识讲解、体育动作解析,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效果不理想,中学生兴致不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师只有创新中学体育的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玩是孩子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比如,“大鱼网”这个游戏,游戏规则: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作为“捕鱼”场地,找6~8名学生作为“捕鱼人”,其他学生进到大圆圈里作为“鱼”,以哨声作为口令,体育教师的哨声一响,“捕鱼”活动开始。“捕鱼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进入场地开始“抓鱼”,被抓住的学生立即加入到“捕鱼人”队伍继续进行“捕鱼”,直到把所有的“鱼”都捕完为止。游戏进行时“鱼”不能跑出捕鱼场地,被“捕鱼人”抓住后也不能暴力挣脱,但可以趁机从空隙逃出,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们的安全,掌握游戏节奏,避免学生们受伤。这样一个小游戏,既提高了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奔跑、躲闪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迅速反应能力,一举多得。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发展
在国家新课改要求的大背景下,提倡中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中学体育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的重要环节。初中体育教师要贯彻“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在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注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既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在中学时期,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我们教师在教学这些活动时要注意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篮球、足球、拔河、接力跑等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同學之间的合作来取得胜利,利用这些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教会中学生“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在体育课教学竞技项目时,比如短跑、耐力跑、投掷等,这些项目要求中学生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体育教师的基础动作教学、体育技能指导,还需要中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艰苦付出,才能在竞技项目中取得优秀成绩,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敢于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在运动完成后,体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体验运动结束后的快感,感受克服运动“极点”后身体的愉悦,引导中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也要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中学生体育教育、教学方面,我们体育教师要抓住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材施教,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中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还要在体育活动中注意渗透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中学生早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代峰.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学园,2013(8):160.
[2]王波.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体育时空,2017(16):47.
关键词:初中;体育;身心特点;教学方法;思想道德教育
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初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新课改要求指引下旨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以下本文作者就平时体育课教学中的一些思想感悟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仅供各位同仁探讨。
一、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中学体育教育的意义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增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而是通过体育教学,使中学生能够从中获益,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整体身体素质。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特点进行体育课堂教育,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自尊心强,比较好面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高矮、胖瘦、身体素质等将学生们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比如,在进行女生800米和男生1000米素质跑的体育课教学时,以前只是单纯的把学生进行男生、女生分组,发现学生们跑得特别累,有的女生跑完后会出现呕吐、站不起来的情况,胖一点的学生可能都不能坚持跑到终点。教师改变分组方法以后,每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差不多,跑步时的速度和耐力也比较接近,这样他们的思想压力不会太重,跑步时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让身体素质差一点的学生觉得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达到终点,让身体素质高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这样既不影响体育课教学进度,又让学生们都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互动互学
当前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大多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占主导地位进行体育知识讲解、体育动作解析,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效果不理想,中学生兴致不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师只有创新中学体育的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玩是孩子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比如,“大鱼网”这个游戏,游戏规则: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作为“捕鱼”场地,找6~8名学生作为“捕鱼人”,其他学生进到大圆圈里作为“鱼”,以哨声作为口令,体育教师的哨声一响,“捕鱼”活动开始。“捕鱼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进入场地开始“抓鱼”,被抓住的学生立即加入到“捕鱼人”队伍继续进行“捕鱼”,直到把所有的“鱼”都捕完为止。游戏进行时“鱼”不能跑出捕鱼场地,被“捕鱼人”抓住后也不能暴力挣脱,但可以趁机从空隙逃出,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们的安全,掌握游戏节奏,避免学生们受伤。这样一个小游戏,既提高了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奔跑、躲闪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迅速反应能力,一举多得。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发展
在国家新课改要求的大背景下,提倡中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中学体育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的重要环节。初中体育教师要贯彻“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在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注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既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在中学时期,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我们教师在教学这些活动时要注意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篮球、足球、拔河、接力跑等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同學之间的合作来取得胜利,利用这些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教会中学生“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在体育课教学竞技项目时,比如短跑、耐力跑、投掷等,这些项目要求中学生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体育教师的基础动作教学、体育技能指导,还需要中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艰苦付出,才能在竞技项目中取得优秀成绩,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敢于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在运动完成后,体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体验运动结束后的快感,感受克服运动“极点”后身体的愉悦,引导中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也要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中学生体育教育、教学方面,我们体育教师要抓住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材施教,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中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还要在体育活动中注意渗透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中学生早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代峰.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学园,2013(8):160.
[2]王波.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体育时空,2017(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