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男孩”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热点】
  2018年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中,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粘成雪白,脸蛋通红,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身后的同学看着他的“冰花”造型大笑。经记者核实,“冰花男孩”系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王福满,因当天气温较低,家离学校太远,走路来上学沾染冰霜导致。照片是班级老师在1月8日8∶50左右拍的,拍完发给校长,流传到了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付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曾经走访过“冰花男孩”的家庭,父亲在外地务工,母亲离家出走,家里有一个10岁的姐姐和奶奶,是留守儿童。“学生一般不在家吃早餐,学校会负担孩子的早餐,一般是一个面包或者饼干。”
  (“人民网”2018年1月9日)
  【多维解读】
  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冰花男孩”这件事:
  1.乐观坚强的精神足以感动中国。乐观、自信、坚强,是“冰花男孩”王福满给所有网民的印象。在许多社交平台中,男孩冒风霜上学因而沾满冰花,收获了无数感动和称赞。有外国网友称:“我在这名中国男孩身上看到了勇气和坚强,他有着无限的潜能,不远的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2.关注留守儿童和农民群体的生存现状。“冰花男孩”身上有着中国传统读书人求学的坚强意志,但同时从他身上也凸显出中国数千万“留守儿童”以及农民群体的困境。农村教育资源和条件理应得到更多的支持,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今天,或许读书求学是他们向上一社会阶层攀爬的唯一机会。
  3.社会捐款的处置和使用问题。“社会捐赠30多万元,‘冰花男孩’只得500”等传言甚嚣尘上。巨额的社会捐款如何分配,怎样才能把善款落实到位,如何利用善款解决农村地区孩子受冻问题……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公益慈善,最忌讳的是界线不清,公私不分。围绕善款产生的诸多问题,体现的是公众对诚信机制的担忧,对慈善事业能以一种规范、透明方式运作的希冀和渴求。
  【作文指导】
  “冰花男孩”这个话题涉及诸多方面,写作时围绕这个话题或从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角度思考,或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思考,或从家庭培养、个人成长的角度思考。可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预见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也可以思索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冰花男孩”的苦学勤学精神,还可以高屋建瓴,对事件背后反映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体现当代中学生的家国责任。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选择哪一个角度,在写作中都应该有自己对学习、成人、成才等方面的独特的体验与真切的感悟。
  【时评频道】
  “冰花男孩”事件所激荡起的涟漪,绝不应止于对迅速行动的欣慰。事后的反应再迅疾,也比不上未雨绸缪。无论是夏日袭人的热浪,还是冬天凛冽的寒风,这些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环境,本就更容易引发各类问题,潜藏各样风险。只有提前考虑,把关爱工作更多做在平时,在风雨来临前给孩子们撑好保护伞,才能让他们少一些头顶“冰花”的寒冷与无助。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1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对“冰花男孩”,当地有位教师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首当年石径远,天寒地冻与君同”。这说明寒冬求学的艰辛是一个老问题。多年来,一双温暖的手套、一间暖和的教室,成为一拨拨孩子的渴望。
  (摘自“新华社”2018年1月10日)
  【青年视角】
  看到“冰花男孩”冒风霜求学的新闻之后,我心里面除了感动之外,就是惭愧。从小在深圳特区长大的我们,衣食无忧,并不需要在上学路上长途跋涉,手脚也不会被冻伤,有足够的衣服御寒。想到“冰花男孩”王福满小朋友冬季每天都要步行数公里上学,我突然觉得学习路上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努力去克服的,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乐观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种种考验。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陈子龙)
  “冰花男孩”只是中国高寒地区农村学子的冰山一角。我相信,在云南昭通的其他学校乃至我国其他高寒却没有充足保暖设备的地区,依然有很多“冰花男孩”。网友们怀揣着巨大的热情进行捐款,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对王福满所在学校进行了送温暖活动。毋庸置疑,这些都是社会正能量,但是,热情过后,善意能否广泛地辐射到处于同等困境的学校,能否持续彻底地改变当地所有供暖设备缺乏的中小学?我觉得,如何改善以及均衡城乡的教育资源,才是此事件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沈菲)
  早上5点半起床,步行3小时山路上学……看到这则新闻报道的这些数字时,我不由得为这些远山深处的小朋友竖起大拇指!与此同时,在受到如此多的陌生人帮助之后,“冰花男孩”王福满仍然保持着昔日的淳朴和勤奋,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个新闻最令人动容的并不是当地的贫穷,而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依旧努力学习的精神!上天一定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前行的人。祝福你,“冰花男孩”!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吕凡清)
  【教师观点】
  为更多的“冰花男孩”拂拭风雪
  ◎何玉明
  2018年伊始,一个头顶、眉毛全都结着一层冰花的男孩照片引爆了朋友圈,获得了无数网友的关注。经过媒体的报道,才知道这是一个为了赶赴期末考试,徒步一个多小时而“风霜仆仆”的小学生——王福满。
  身为老师,不免为孩子这种精神而感动。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勤学苦读,自古以来,屡见不鲜。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都是一个个生动的写照。可是由于时光的阻隔,这些故事的感染力已大打折扣。如今,“冰花男孩”的出现,无疑给当下的莘莘学子立了个榜样。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几乎没有漫天的飞雪,也没有翻山越岭的徒步上学路。从师范大学毕业到现在,我目睹了不少在丰厚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聪颖有余,勤奋不足。看到这则新闻,看着那个在寒风中艰难前行的小男孩,看着那双在九十九分试卷上皲裂握笔的小手,再对比自己堪称锦衣玉食的生活,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为之动容,或多或少能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高中有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书写的不正是古时候的“冰花男孩”——宋濂吗?“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一个在冰天雪地中揣着书本,奔跑在还书路上的书生,與王福满是如此的相似。
  可是,在感动之余,擦干眼角的热泪,也着实为王福满这样千千万万个在高寒地区求学的孩子而担忧。不可否认,网友们铺天盖地的捐款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朋友所在的转山包小学的保暖问题。但是,更多处于高寒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是否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关注呢?王福满小朋友是幸运的,他得到了无数网友的关注,我们也希望他能够像当年希望工程的“大眼睛”苏明娟一样成为无数大山深处的孩子代表,日后拥有灿烂的前程。这样一个点燃人们热情之火的新闻,折射出的是当下留守儿童上学难、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城乡贫富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教育鸿沟,也正在无情地切断农村孩子通过求学改变人生、实现阶层上升的通道。长此以往,也许“寒门再难出贵子”,将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归根究底,将热点新闻转化为国家职能部门对新闻背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才是社会热点事件的终极意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为“冰花男孩”们拂拭求学路上的所有冰花,为所有挨冻的孩子扫除风雪,为高寒地区农村中小学带去温暖的春风,为农村教育带来一轮骄阳,唯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拥有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机会。
其他文献
【美文引路】  漫说黄葛  ◎刘运勇  重庆人爱黄葛,选了来做市树,大概有两重理由:黄葛树根深蒂固,不惧风雨,粗壮茂盛如巴山汉子,枝叶婆娑,温婉柔情又如渝水妹儿。  市树标志一种地域精神。这片地域,包括主城、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其地广达八万平方公里、人众多至三千万,居然以黄葛树,作为他们精神和行为的共同主宰。  这树,有什么可贵可尊崇处呢?  黄葛树别名大叶榕树、马尾榕,又称雀树。旧时风俗,我国
期刊
这几日读李贺,他别出一格的浪漫与充满幻想的诗句不停地在我脑海中反复,让我觉得我们是同枕一样的星河入梦。前期放恣骑驴于高山流水间逢烂漫,之后九年做鬼,“天荒地老无人识”。我读李贺,读得太仓促,别人说他有多么“生不逢时”,我却觉得他神秘莫测,是个极有抱负的人。  李贺,“唐诸王孙李长吉”,他的父亲,李晋肃,没能在诗人的路上走得出彩,为儿起名“长吉”,是希望孩子一生顺利。受楚辞和李白的影响,李贺的诗一路
期刊
抛出问题 大家畅谈  于老师走进沙龙教室,在小黑板上写了“草灰银蛇须细品,花开两朵增光辉”十四个字,然后转身,对同学们说:“各位同学,看到这一行字,你们能猜到今天沙龙要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吗?”  邹孟君立马举手,站起来说:“我知道,于老师,是有关线索的问题,‘草灰银蛇’是伏笔,‘花开两朵’是双线结构。”  老师含笑点头,说:“很好!邹孟君,既然你能立马明白老师要讨论的问题,那你肯定能举出我们学过的课
期刊
斯蒂芬·霍金贵为英国国宝和流行文化的明星,在中国也不例外。他在轮椅上的形象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又借着盛名家喻户晓。他的著作不仅进入了郭德纲的相声,在他去世后,多家中国媒体甚至请出通俗小说作家刘慈欣来评价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霍金一貫享受自己的大众偶像角色。出版界同样如此。  1988年,矮脚鸡出版了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意在向普通读者解释宇宙运行的规则,很快成了现象级的畅销书,二十年来以四十
期刊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古诗词辉煌灿烂,诗人众多。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他们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都是值得细细玩味的。  请你选一个或者两个中国古代诗人,来诠释你心中的诗人形象。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此话不无道理,苏轼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感慨自己
期刊
《厉害了,我的国》作为一部银幕少见的“纪录片化”的电影,视角独特,题材新颖,用影像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的华美篇章。影片中大量壮观恢弘的航拍镜头,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地球卫士”奖的塞罕坝林场等一系列中国贡献;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崛起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我国的大国风采,用影像为观众呈现了一组组难得一见的震撼画面。影片将大事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是才智的源泉。读书是对思想的净化。读书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颜真卿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  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自己对读书的体会和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
期刊
我曾在易水,掬着销肠伤骨的冰冷河水一口口喝下。已经时隔二十年了,忆起来仍然禁不住打一个寒噤:好凉啊……  如今窗下南眺,只见楼涛楼浪滚滚向南,只有混凝土沙漠上腾曝着的灼烫蒸气,哪里望得见南方的易水呢。  清夜在暗色中南望,还能在黑蒙中多少幻想易水的碎动呜咽;若是在这样凶恶肆淫的暑昼正午,人连那痴游幻视的一束神经也被残酷地烙断了。  炽日之下,我无法回忆遥遥的易水。  静想来,怀念易水真是乖僻招嫌得
期刊
闲来无事,唯好读书。  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清风习习,暗香盈袖,皓月凌窗,这时候,一个人轻轻地,悄悄地,静静地,平心屏息,品一杯茗,捧一本书,或线装的古籍,或复印的时文,独自运目览视。时而圈点,时而吟哦,时而自语,时而沉思。读到李清照的“愁”字,不觉鼻子发酸,眼睛发胀,凄然欲泣。读到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不觉豪气填胸,热血沸腾。读到杜十娘投江一跃的“恨”,一气之下,挥拳击案,横眉
期刊
【素材一】  面子与“悖德”  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访问上海时,曾应著名画家王一亭之邀,到王一亭的家——梓园吃晚饭。  这是一顿异常丰盛的晚宴。“在那没完没了的宴席上,尽是连欧洲人也难以想象的悖德的美味佳肴。”(爱因斯坦语)爱因斯坦的夫人爱尔莎甚至惊呼:“光是这些粮食就足够我吃上一年的!”爱因斯坦对于如此“奢侈铺张”的招待,在日记中用了“悖德”两字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  “悖”是违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