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恰逢雅安区域震后重建之机,2013年10月,AlM(ARcHITECTS IN MISSION)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绿十字发起了2013AIM“震后重建·彩虹乡村,熊猫老家——四川雅安雪山村村落复兴”国际设计竞赛。
竞赛以雪山村为研究对象,邀请全球的青年设计师对4·20雅安地震的灾区雪山村的复兴、历史传承与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有效地制定乡村产业规划与建筑改造策略,使传统文化在精神与实体上都得以传承。竞赛结束后,2014年初,AIM竞赛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继续延续热度,搭建平台,邀请竞赛的入围奖团队加入“震后重建·AIM设计师行动”,以分批接力的形式前往雪山村担任驻场设计师、志愿者,真正加入雅安震后重建的队伍,从专业角度对雪山村的民居、村民活动中心等设计、施工工作予以指导、监督。
1 友貔”
(村落风貌规划奖)
熊猫故郡,雪山新屯。地接宝兴,襟江河而接省道。虽农宅祠堂尽毁,然文脉期冀长存。重建迫在眉睫,而亮堂舒适之家园,未必千村一面,失其古朴真挚。如何让策划和设计略其影响,还静谧美好于此地?如何使雪山村重建扎根于其本土文化及自然特质?着眼当地得天独厚之自然资源——熊猫与竹,吾等提出“观貔”之新型旅游产业模式,并以竹建筑及竹景观全面改善村落人居环境,以期旧址重焕新生。茂林修竹,掩蔽观览台榭,旅游者可在近观野生熊猫。曲径通幽,印叠貔貅文化之路,村内历史建筑藉此串联。往来游乐,免村民背井离乡之劳苦,去原生态破坏之罪过。而竹有七德,供食熊猫,产量充足,环保节能,生长期短,强韧不折,成本低廉,工艺易学,为当地可持续建筑之最佳材料。新居保留川西民居形式,立面设计模块化,是应对季节变化之被动式策略。新祠堂、修葺之历史建筑及博物馆,由竹径连接。记忆之路浮现融融生机。竹林竹院,相视点缀,如文人墨客之渊远意象,画中有诗,诗中有你我。竹之收集加工可由村民自发完成。可以竹生长之周期,分阶段高时效完成村落重建。友貔,与熊猫为友,与自然、与文化为友。
2“雨塑新生”
(单体民居改造设计奖)
地震,留给雅安永不能磨灭的伤痛;而未来,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这里,我们选择铭刻记忆,将雅安治愈。
雅安有中国雨城的美称,雨给雅安带来了烟雨朦胧的美景,也会带来潮湿、洪涝等灾害。对于震后重建的雪山新村,我们希望借助雨水的力量,治愈受伤的雪山村。
首先,我们放弃推倒重建的传统做法,让新旧村落共存。人们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三种气氛的空间:历史的回忆,全新的生活,及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徘徊与思考。于是,震后遗迹加入新的功能,新的房屋像雨伞一样被抬至半空,意味着治愈与新生,廊道在新旧房屋间穿梭,引发思考。
房屋的抬升给地面带来更多空间,雨水泛滥时,避免了洪水对房屋的直接冲击。空间布局中,在水平、竖直的三围方向,新旧房屋互为图底,交错放置,保证了畅通的交通,充足的光线、开阔的视野。
新的建筑以轻型抗震结构支撑,通过曲面屋顶降低表面雨水流速,吸水屋面材料将雨水汇集至房屋底边,在廊道边形成雨帘。在地面层,疏密有致的连续水渠汇集雨水流至山下,在村落中央的集会场所提供了公共活动的空间,居住区域旁边的耕地被保留,供村民种植及游客体验。整个区域通过空中廊道相连,创造丰富的立体空间感受。
3“再出发
(产业模式创新奖)
旅游环线的定位:旅行者们的停留与出发成都——雅安——宝兴——硗碛——达维——都江堰作为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将吸引众多国内旅行者乃至国际友人的到访,而宝兴作为其中重要一站,虽然连接了北部的四姑娘山、卧龙保护区和南部的雅安、康定,却还未能形成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让旅游者们停下来,目前更多的是为通过性的交通补给——这使其本身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动力。
而通过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宝兴县未能在旅游环线中对自己有足够明确的定位,且县城已经饱和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土地开发。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旅游规划。
我们此次提出的规划理念:再出发。目的是将宝兴县城的周边——即雪山村的四个组团开拓为背包客、自驾游爱好者等旅游者们的集散点,依托其特色居住(民宿以及度假村模式)、生态农业(宝兴的特色中药以及果蔬)、特色手工业(采石的加工)有序开发,以县城为中心新江组为副中心,进行新江——雪山——潘族——大坪的扩散式发展。首先靠新江组的繁荣获取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动力进行交通设施的基础建设,最终带动其它组团,使四个组团在交通有了初步联系,最终依靠产业的互相补充实现真正的有机联系。
村落风貌的设计:村民生活的再出发
对于地震后的建筑环境建造,人们往往的做法都是在原址上重建。建筑基底位置的保留体现了对于震前传统风貌的保留。然而,在我们的设计中,则采用了另外—种方法。房屋在震前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即使被地震破坏,却依旧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在对于地震建筑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倒塌的往往是墙和屋顶,结构是留给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空间的最后印象。在新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将被毁坏的建筑结构进行保留、重建和改造以限定空间,将新的居住空间围绕或连接到这些结构框架空间之中。这样就使得整个村子的建筑与场所形成功能的反转,原本作为房屋的空间如今成为了道路或公共场所,原本作为道路或公共场所的空间成为了人们居住的场所。在其中,树木与花草生长出来,让人们渐渐感受到村庄在震后慢慢恢复与复兴,同时又通过空间的营造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场地震以及村庄在震前的风貌。这些新的空间犹如承载着村民原有记忆一般在这片废墟中生长出来。虚实空间共同发生于原有的肌理之上——这是对旧的记忆的缅怀,也是对新的记忆的延伸。
4“生于斯,长于斯,归于斯”
(可持续发展奖)
设计针对基地的问题构想出一套“乡村新陈代谢”系统:包括新陈代谢的村落建造系统、可持续的竹产业规划、新陈代谢的乡村策略和立体农业规划四个子系统。
设想新陈代谢的观念,村落主要建筑材料和家具都用竹建造,围绕竹林设置生态网格,并依此布局新村,利用生态网格将新村和旧村联络在一起,并以架空的环形走廊形成集成村落基础设施的交往空间。最后实现用竹建造村落和发展产业的目的,随后不停地替换和生长新的村落,旧材料以及产业发展的废料重新进入村落土地内进行生物循环,实现生于斯,长于斯和归于斯。
以竹产业为核心规划竹产业链,将整个雪山村的四个组都纳入到产业链内,以高半山村的中草药,实用竹笋和低半山村的建材用竹和竹加工业形成相互联系的产业体系,并以此为结构形成竹林村落观光和立体农业系统。
在村落布局上以环形的、以竹林为中心的核心形态代替行列式的当代新村模式,建造生态资源密集型村落,在保存旧村的基础上兴建环形新村,将新村旧村纳入统一的生态网格系统中。
重新规划雪山村的立体农业体系,在雪山村不同海拔布局不同的农业类型,并以新江组为重点进行竖向的农业规划,形成从高到低依次的竹林,禽类养殖,油茶树种植等多种类型的混合农业。
竞赛以雪山村为研究对象,邀请全球的青年设计师对4·20雅安地震的灾区雪山村的复兴、历史传承与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有效地制定乡村产业规划与建筑改造策略,使传统文化在精神与实体上都得以传承。竞赛结束后,2014年初,AIM竞赛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继续延续热度,搭建平台,邀请竞赛的入围奖团队加入“震后重建·AIM设计师行动”,以分批接力的形式前往雪山村担任驻场设计师、志愿者,真正加入雅安震后重建的队伍,从专业角度对雪山村的民居、村民活动中心等设计、施工工作予以指导、监督。
1 友貔”
(村落风貌规划奖)
熊猫故郡,雪山新屯。地接宝兴,襟江河而接省道。虽农宅祠堂尽毁,然文脉期冀长存。重建迫在眉睫,而亮堂舒适之家园,未必千村一面,失其古朴真挚。如何让策划和设计略其影响,还静谧美好于此地?如何使雪山村重建扎根于其本土文化及自然特质?着眼当地得天独厚之自然资源——熊猫与竹,吾等提出“观貔”之新型旅游产业模式,并以竹建筑及竹景观全面改善村落人居环境,以期旧址重焕新生。茂林修竹,掩蔽观览台榭,旅游者可在近观野生熊猫。曲径通幽,印叠貔貅文化之路,村内历史建筑藉此串联。往来游乐,免村民背井离乡之劳苦,去原生态破坏之罪过。而竹有七德,供食熊猫,产量充足,环保节能,生长期短,强韧不折,成本低廉,工艺易学,为当地可持续建筑之最佳材料。新居保留川西民居形式,立面设计模块化,是应对季节变化之被动式策略。新祠堂、修葺之历史建筑及博物馆,由竹径连接。记忆之路浮现融融生机。竹林竹院,相视点缀,如文人墨客之渊远意象,画中有诗,诗中有你我。竹之收集加工可由村民自发完成。可以竹生长之周期,分阶段高时效完成村落重建。友貔,与熊猫为友,与自然、与文化为友。
2“雨塑新生”
(单体民居改造设计奖)
地震,留给雅安永不能磨灭的伤痛;而未来,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这里,我们选择铭刻记忆,将雅安治愈。
雅安有中国雨城的美称,雨给雅安带来了烟雨朦胧的美景,也会带来潮湿、洪涝等灾害。对于震后重建的雪山新村,我们希望借助雨水的力量,治愈受伤的雪山村。
首先,我们放弃推倒重建的传统做法,让新旧村落共存。人们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三种气氛的空间:历史的回忆,全新的生活,及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徘徊与思考。于是,震后遗迹加入新的功能,新的房屋像雨伞一样被抬至半空,意味着治愈与新生,廊道在新旧房屋间穿梭,引发思考。
房屋的抬升给地面带来更多空间,雨水泛滥时,避免了洪水对房屋的直接冲击。空间布局中,在水平、竖直的三围方向,新旧房屋互为图底,交错放置,保证了畅通的交通,充足的光线、开阔的视野。
新的建筑以轻型抗震结构支撑,通过曲面屋顶降低表面雨水流速,吸水屋面材料将雨水汇集至房屋底边,在廊道边形成雨帘。在地面层,疏密有致的连续水渠汇集雨水流至山下,在村落中央的集会场所提供了公共活动的空间,居住区域旁边的耕地被保留,供村民种植及游客体验。整个区域通过空中廊道相连,创造丰富的立体空间感受。
3“再出发
(产业模式创新奖)
旅游环线的定位:旅行者们的停留与出发成都——雅安——宝兴——硗碛——达维——都江堰作为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将吸引众多国内旅行者乃至国际友人的到访,而宝兴作为其中重要一站,虽然连接了北部的四姑娘山、卧龙保护区和南部的雅安、康定,却还未能形成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让旅游者们停下来,目前更多的是为通过性的交通补给——这使其本身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动力。
而通过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宝兴县未能在旅游环线中对自己有足够明确的定位,且县城已经饱和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土地开发。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旅游规划。
我们此次提出的规划理念:再出发。目的是将宝兴县城的周边——即雪山村的四个组团开拓为背包客、自驾游爱好者等旅游者们的集散点,依托其特色居住(民宿以及度假村模式)、生态农业(宝兴的特色中药以及果蔬)、特色手工业(采石的加工)有序开发,以县城为中心新江组为副中心,进行新江——雪山——潘族——大坪的扩散式发展。首先靠新江组的繁荣获取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动力进行交通设施的基础建设,最终带动其它组团,使四个组团在交通有了初步联系,最终依靠产业的互相补充实现真正的有机联系。
村落风貌的设计:村民生活的再出发
对于地震后的建筑环境建造,人们往往的做法都是在原址上重建。建筑基底位置的保留体现了对于震前传统风貌的保留。然而,在我们的设计中,则采用了另外—种方法。房屋在震前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即使被地震破坏,却依旧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在对于地震建筑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倒塌的往往是墙和屋顶,结构是留给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空间的最后印象。在新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将被毁坏的建筑结构进行保留、重建和改造以限定空间,将新的居住空间围绕或连接到这些结构框架空间之中。这样就使得整个村子的建筑与场所形成功能的反转,原本作为房屋的空间如今成为了道路或公共场所,原本作为道路或公共场所的空间成为了人们居住的场所。在其中,树木与花草生长出来,让人们渐渐感受到村庄在震后慢慢恢复与复兴,同时又通过空间的营造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场地震以及村庄在震前的风貌。这些新的空间犹如承载着村民原有记忆一般在这片废墟中生长出来。虚实空间共同发生于原有的肌理之上——这是对旧的记忆的缅怀,也是对新的记忆的延伸。
4“生于斯,长于斯,归于斯”
(可持续发展奖)
设计针对基地的问题构想出一套“乡村新陈代谢”系统:包括新陈代谢的村落建造系统、可持续的竹产业规划、新陈代谢的乡村策略和立体农业规划四个子系统。
设想新陈代谢的观念,村落主要建筑材料和家具都用竹建造,围绕竹林设置生态网格,并依此布局新村,利用生态网格将新村和旧村联络在一起,并以架空的环形走廊形成集成村落基础设施的交往空间。最后实现用竹建造村落和发展产业的目的,随后不停地替换和生长新的村落,旧材料以及产业发展的废料重新进入村落土地内进行生物循环,实现生于斯,长于斯和归于斯。
以竹产业为核心规划竹产业链,将整个雪山村的四个组都纳入到产业链内,以高半山村的中草药,实用竹笋和低半山村的建材用竹和竹加工业形成相互联系的产业体系,并以此为结构形成竹林村落观光和立体农业系统。
在村落布局上以环形的、以竹林为中心的核心形态代替行列式的当代新村模式,建造生态资源密集型村落,在保存旧村的基础上兴建环形新村,将新村旧村纳入统一的生态网格系统中。
重新规划雪山村的立体农业体系,在雪山村不同海拔布局不同的农业类型,并以新江组为重点进行竖向的农业规划,形成从高到低依次的竹林,禽类养殖,油茶树种植等多种类型的混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