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ingjie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的而自觉地去努力的心理动机,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又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小学生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兴趣也会随之产生或消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高度的自觉和积极的状态中,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厌学
  
  兴趣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的而自觉地去努力的心理动机,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又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小学生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兴趣也会随之产生或消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高度的自觉和积极的状态中,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1.1自身因素。
  1.1.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
  1.1.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懒惰症。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懒惰症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督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儿童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
  1.2学校教育方面。
  1.2.1教育方面。在教育方面早已高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已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使得学习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大,心理负担沉重,当然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能谈得上喜欢呢?
  1.2.2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向和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由于现在衡量学生与老师的成功尺度还是以分数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式”、“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这也是形式所逼,无奈之举。
  1.2.3师生关系。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
  1.3家庭方面。
  1.3.1过分溺爱和放任自流。有一部分生活富裕而父母文化较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丰厚的物质财富与贫瘠的文化素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中有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能赚大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来自这样的家庭的学生比较重物质享受,追求吃喝玩乐,对自己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1.3.2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的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烦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痛苦,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1.3.3父母感情不和,缺乏家庭温暖。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反之,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1.4社会影响。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电子游戏、打牌赌博、各种书刊影碟等等,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2.1明确学习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有何意义,将起怎样的作用,误以为学习是父母交托的儿童时代的一项任务,再加上受学校制度的约束,对学习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意义教育,搜集有关生活、工作中由知识作出的成绩,走遍天下的幸福;无知识没作为,寸步难行的痛苦等典型事例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将来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深远的意义,才会产生求知欲望。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司马光》就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告诉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机智勇敢,读了这些课文会使我们今后也变得聪明。这样目的明确才会有学习兴趣。
  2.2讲英雄模范故事,增强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易模仿,也会异想天开。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向学生讲能增强学习兴趣的英模故事,如数学家华衡芳,七岁就学,他强烈希望能学到一些有实际用处的学问,后来集中钻研数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写出了无数数学著作,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再如华罗庚、高玉宝、古人凿壁偷光等故事,使学生羡慕伟人,产生想做数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的愿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3开展竞赛活动,促进学习兴趣。竞赛即互相比赛,争取优胜。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处处想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表扬。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心理上竞争的机制,而竞赛内容必须紧贴教材,符合儿童特点,面向全体,有利于促进全体儿童的学习兴趣。如低年级教了一篇课文,便开展谁一天内能熟读课文谁就是聪明的孩子,谁能在一天内背诵课文,谁就是优胜者,次日早自修时进行检查,总结表彰。如能掌握当堂学过的知识,能独立完成作业等也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经常取胜,受到表扬,对学生也会产生兴趣。
  2.4分类要求,诱发学习兴趣。少年儿童因智能有差异,要使全体学生都对学习有兴趣,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类要求,如课堂教学中,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易的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难的让优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所问及的学生都能回答提问,会产生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布置作业可分AB两组设计,中上学生做A组题,中等及中下生做B组题,能完成且正确的都给满分,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满分的机会,其得分应一视同仁,均给予鼓励,即用分类确定学习目标,激发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
  2.5开展自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开展自学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性格情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分个人、小组、集体三种形式,教师要抓住这些有利时机,给合读书读课外儿童画报,布置一些课前预习题,课后思考题,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故事书、小人书等,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学习、去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问及,使之显示自学成果。这样既可以得到课内外知识上的互补,扩大视野,又能增强学习兴趣。
  2.6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兴趣。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直接相关,学生如果对老师有亲切感、信赖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便会兴趣盎然,学生如果与老师感情不融合,表现在学习中便会厌恶、对抗、消极。所以融洽师生感情至关重要。我体会到融洽师生感情较为有效的做法:一是爱护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学习上给予耐心帮助,多表扬鼓励,二是多接触,多谈心、勤家访。教师不能摆资格,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言行感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我们要针对其自卑、无信心、有消极情绪的心理特征,加倍亲近和信任他,热情帮助他,寻找其闪光点,表扬和鼓励他,使之与老师之间缩短感情上的距离,和谐的师生感情,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学生有兴趣学习,不仅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多种途径的。只要我们平时切实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对于我们的教学有收益,更能促进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杨平《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 第七期
  [2]黄学碧《关于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及矫正》 温州教育 2004
  [3]陈鸿青《小学生厌学探源与对策》 2004.6
  [4]金晓叶《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温州教育 2005
  [5]《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主编:胡庆雯 朱震远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8
  
  收稿日期:2011-06-10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本文从目标与方法、教师与学生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教师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意识:角色意识:方法意识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us
期刊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论辩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论”,是分析和说明事理;“辩”,是辩解。“论辩”,就是通过理解和分析,组织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从广义上说,“议论”、“讨论”、“争论”、“辩论”等都属于“论辩”的范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达到对言语的理解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这样简洁评价一节课有效与否:一看效果——用最生动、简便的方式使学生学会深奥复杂的内容;二看效益——追求在单位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使学生得到尽可能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知识更新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信息量的迅速增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手段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已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因此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整合的方法、模式和规律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它不受时空限制,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
期刊
【摘 要】农村留守学生安全隐患与教育管理缺失的成因:政策落实不到位;父母观念的影响;社会和学校管理不到位;素质教育不真正落实。对策:国家要在政策上实行倾斜,提高农村人的收入;落实政策,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监护组织;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学生;完善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推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安全;教育
期刊
1.平等和谐,营造自学探究的学习氛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情景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知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其中学生是整
期刊
我从事高段语文课堂教学20余年了,对语文课堂教学感受颇多。借此机会,把我这些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谈点真知灼见,仅供参考。近些年来,我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步子比较快。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形势,在改革的浪潮中随波作浪,找到自己的出发点。  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方
期刊
1.尽量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就半教半不教、甚至一点也不教,这应该是一种新的舶来品。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课改新理念,把少讲、不讲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要么一味发大卡、小卡,学生忙来忙去;要么就像农村办喜酒,学生像客人坐在一桌不摆菜的桌旁,没有讨论的方向和主题,纵容学生漫无天地想、说、议,表面是条件开放式,其实最后浪费了时间,得不出结论。而老师站在那里想讲又不敢讲,“传道、授惑”生怕有灌输,填鸭子
期刊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  1.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科学实验中所涉及的学生实验,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的教学途径之一。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手段之一。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实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学生实验的实效性进行探讨。本文就是通过目前学生实验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实验;实验后的效果     科学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来探索问题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