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跟随超英大姐近10年的党群工作者,也是超英大姐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在中建五局土木公司,超英大姐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但是,我们很少叫她陈书记、陈主席,而是喜欢喊她陈姐、陈阿姨。陈姐从不在意,她说:“这样亲切,我喜欢!”
陈姐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她那种莲花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崇高品格,就像一面镜子,涤荡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她那种春雨般滋润心田、于无声处的感人情怀,就像一盏心灯,温暖着每一位职工群众的心窝。
在她去世后短短一个月时间,职工群众自发撰写的纪念文章就有近200篇、20多万字。
骨干职工——土木市政环保分公司书记孙锴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真要感谢陈姐。”孙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施工一线,是工地上一名普通的施工员。他结婚五年、小孩也有三岁多了,但是一直没有房子住,一家人就住在工地上,他心里渐渐打起了退堂鼓,几次想要离开公司。一个下着濛濛细雨的早晨,陈姐到工地检查慰问,孙锴鼓足了勇气,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陈姐,诉说房子的事。谁知,他的话还没说完,陈姐就接过话茬说:“你怎不早说啊?回头一定帮你想办法!”半带责备的言语间充满了关爱和心疼。
从工地回去后,陈姐马上找到物业公司,请求帮忙解决孙锴的困难。那些天,她几乎每天早上一个电话,晚上一个电话催办这件事。不久,孙锴一家搬进了20平米的过渡房。陈姐高兴地给他送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八个大字,勉励他以苦为乐,奋发图强。 在陈姐的鼓励下,孙锴立志奋进,三年后,就由一名施工员成长为一名项目经理,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又成长为分公司书记,像陈姐一样抓员工思想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市政环保分公司从一支二三十人的施工队,成长为拥有数项全国市政金杯奖的基础设施专业公司,连续7年在五局“明星区域公司”中排名榜首,员工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
回首往事,孙锴无限感慨地说:“没有陈姐,就没有我的今天。她不仅帮我解决生活困难留住了我的人,而且时常鼓励我,向我描绘企业发展蓝图留住了我的心。”
陈姐去世后,大家在清理她的遗物时,还发现有两个“青苗工程人才培养手册”,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每次与青年员工的谈话内容,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计划。
在土木公司,有许多像孙锴一样勤勉敬业、廉洁无私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陈姐一手带出来的。现在,他们在各地分公司都能独当一面,支持着企业的发展。
海外员工谭建明说:“陈姐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是我们员工家属的贴心人。”
陈姐爱美,走路带风,衣着朴素但是亮丽,高跟鞋踩得咔咔响。还没有看到她人,首先就能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在担任公司领导职务这8年来,陈姐每年有200多天在现场工地上。她常说:“看看基层的同志有多辛苦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这些年,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组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廉洁文化进项目,陈姐就像一个飞速旋转的陀螺,她亮丽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工期最紧的工地上;她爽朗的笑声,总是回荡在环境最苦的员工中。
公司员工王晖忘不了在机场送超英大姐去刚果布项目的场景:只见陈姐弯着腰,扛着几个大包,不停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瘦弱的身影消失在出境口。
自从2007年,公司进驻非洲刚果(布)施工以来,陈姐十分牵挂海外员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平时,陈姐就一直与项目保持着密切联系。由于时差问题,陈姐总是在晚上通过QQ与刚果(布)员工联系,有时网速慢,发个材料就要大半天,但是她总是不厌其烦,常常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每年她都要专门组织召开海外员工家属座谈会,邀请家属参加公司春节的团拜会,并在团拜会上特意安排有关海外员工工作和生活的节目,还让家属们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与海外的亲人视频连线。她说:“只有赢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海外员工才能安心做好工作。”
为了关爱海外员工,她不顾严重的低血糖和脊椎病痛的折磨,三次横越大西洋,往返120多个小时,前往刚果布项目调研慰问。
2008年11月,她知道想要在原始森林的公路项目吃上一顿肉很难,就把50包沉甸甸的扣肉塞进了行李包中,漂洋过海、手提肩扛地带过去。2009年春节,她知道海外的青年学生十分想家,就舍下自己的小家,留在项目上和大家一起共度春节,还在工地厨房里亲自为大家包饺子。2010年11月,她知道海外员工也有一颗积极要求进步的心,就背着党旗,带领一班人为非洲员工送去了“信和”项目文化节的精神大餐,并举办了首届海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鲜红的党旗,高高地飘扬在刚果布的大地上;入党的誓言,久久地回荡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
关爱是相互的,关爱是传递的,关爱总能转化成一种力量!海外的员工们心里踏实了,他们全心投入,奋勇拼搏,在非洲刚果(布)的土地上,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建筑创先争优的企业精神。刚果(布)国家总统萨苏几次视察项目后连声赞叹:席诺瓦,塞邦!“中国人,真棒!”
在我们心里,陈姐的亲,就是心与心的亲,肩并肩的情,是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中的关爱,是困难中的扶持和胜利后的分享。陈姐,就是一根珠线,在千里之外,把大家的心紧紧地牵在一起;陈姐,就是一种引力,在无形之中,把大家的愛深深地融到一起……
农民工周祥明说:“陈姐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有困难就找我’”。陈姐的突然离去,不仅将无限的思念留在五局上上下下所有员工的心中,也使无数受过她关爱的农民工兄弟惋惜流泪。
这些年来,陈姐不仅到工地组织与劳务队签定廉洁协议,为农民工开展守法教育,还组织在工地盖“农民工公寓”,办“农民工夜校”,建“农民工联合工会”,春节期间到项目给农民工送温暖……公司的农民工就这样跟忙前忙后的超英大姐熟悉了,和项目上的所有员工一样,也都亲切地喊她“陈姐”。
48岁的农民工周祥明是公司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的砌筑能手,因近几年接连两次车祸,把他和妻子拖进了伤病的苦海,他们的小康之家也被拖进了贫困的深渊。房子年久失修,到处漏雨,一儿一女先后辍学。2011年5月,陈姐把周祥明列为公司“情系工友千万家”的重点帮扶对象,带头捐款募集6万多元,要帮他翻修房屋,帮他的孩子重新入学。
在中建五局举行陈超英事迹报告会的时候,周祥明应邀上台讲述陈姐的故事,不料这个黝黑本分的汉子,对着陈姐的遗像只是不停地深深鞠躬,却讲不出一句话来。直到事后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才喃喃地叹道:“真是个好人啊!记得在株洲项目的时候,陈姐每次来了,都要问问我们伙食还好吗,工资按时发了吗,项目上坚持开展学习了吗?”
一想到陈姐,周祥明就忍不住流着泪水,哽咽地说:
“只要看到陈姐,我们心里就特别踏实!最后一次看到陈姐,她还说‘有困难就找我’……”
陈姐就是这样,她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心张罗、布置着土木公司这个家,支持、建设着土木公司这个家;无时无刻不在为职工、为他人的冷暖操劳、奔波。在她的心中,企业永远是她的家,职工群众永远是她的亲人!
亲爱的陈姐,您的朴实和真诚、您的无私与奉献,永远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今天,我这个被您一直带着的徒弟,再一次深深地读懂了您——
您亮丽的脸庞,书写着四个大字,那就是“大德无痕”;
您爽朗的笑声,传递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大爱无声”!
(本文为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向群在人民大会堂“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作报告时用稿)
在中建五局土木公司,超英大姐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但是,我们很少叫她陈书记、陈主席,而是喜欢喊她陈姐、陈阿姨。陈姐从不在意,她说:“这样亲切,我喜欢!”
陈姐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她那种莲花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崇高品格,就像一面镜子,涤荡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她那种春雨般滋润心田、于无声处的感人情怀,就像一盏心灯,温暖着每一位职工群众的心窝。
在她去世后短短一个月时间,职工群众自发撰写的纪念文章就有近200篇、20多万字。
骨干职工——土木市政环保分公司书记孙锴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真要感谢陈姐。”孙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施工一线,是工地上一名普通的施工员。他结婚五年、小孩也有三岁多了,但是一直没有房子住,一家人就住在工地上,他心里渐渐打起了退堂鼓,几次想要离开公司。一个下着濛濛细雨的早晨,陈姐到工地检查慰问,孙锴鼓足了勇气,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陈姐,诉说房子的事。谁知,他的话还没说完,陈姐就接过话茬说:“你怎不早说啊?回头一定帮你想办法!”半带责备的言语间充满了关爱和心疼。
从工地回去后,陈姐马上找到物业公司,请求帮忙解决孙锴的困难。那些天,她几乎每天早上一个电话,晚上一个电话催办这件事。不久,孙锴一家搬进了20平米的过渡房。陈姐高兴地给他送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八个大字,勉励他以苦为乐,奋发图强。 在陈姐的鼓励下,孙锴立志奋进,三年后,就由一名施工员成长为一名项目经理,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又成长为分公司书记,像陈姐一样抓员工思想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市政环保分公司从一支二三十人的施工队,成长为拥有数项全国市政金杯奖的基础设施专业公司,连续7年在五局“明星区域公司”中排名榜首,员工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
回首往事,孙锴无限感慨地说:“没有陈姐,就没有我的今天。她不仅帮我解决生活困难留住了我的人,而且时常鼓励我,向我描绘企业发展蓝图留住了我的心。”
陈姐去世后,大家在清理她的遗物时,还发现有两个“青苗工程人才培养手册”,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每次与青年员工的谈话内容,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计划。
在土木公司,有许多像孙锴一样勤勉敬业、廉洁无私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陈姐一手带出来的。现在,他们在各地分公司都能独当一面,支持着企业的发展。
海外员工谭建明说:“陈姐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是我们员工家属的贴心人。”
陈姐爱美,走路带风,衣着朴素但是亮丽,高跟鞋踩得咔咔响。还没有看到她人,首先就能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在担任公司领导职务这8年来,陈姐每年有200多天在现场工地上。她常说:“看看基层的同志有多辛苦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这些年,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组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廉洁文化进项目,陈姐就像一个飞速旋转的陀螺,她亮丽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工期最紧的工地上;她爽朗的笑声,总是回荡在环境最苦的员工中。
公司员工王晖忘不了在机场送超英大姐去刚果布项目的场景:只见陈姐弯着腰,扛着几个大包,不停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瘦弱的身影消失在出境口。
自从2007年,公司进驻非洲刚果(布)施工以来,陈姐十分牵挂海外员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平时,陈姐就一直与项目保持着密切联系。由于时差问题,陈姐总是在晚上通过QQ与刚果(布)员工联系,有时网速慢,发个材料就要大半天,但是她总是不厌其烦,常常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每年她都要专门组织召开海外员工家属座谈会,邀请家属参加公司春节的团拜会,并在团拜会上特意安排有关海外员工工作和生活的节目,还让家属们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与海外的亲人视频连线。她说:“只有赢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海外员工才能安心做好工作。”
为了关爱海外员工,她不顾严重的低血糖和脊椎病痛的折磨,三次横越大西洋,往返120多个小时,前往刚果布项目调研慰问。
2008年11月,她知道想要在原始森林的公路项目吃上一顿肉很难,就把50包沉甸甸的扣肉塞进了行李包中,漂洋过海、手提肩扛地带过去。2009年春节,她知道海外的青年学生十分想家,就舍下自己的小家,留在项目上和大家一起共度春节,还在工地厨房里亲自为大家包饺子。2010年11月,她知道海外员工也有一颗积极要求进步的心,就背着党旗,带领一班人为非洲员工送去了“信和”项目文化节的精神大餐,并举办了首届海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鲜红的党旗,高高地飘扬在刚果布的大地上;入党的誓言,久久地回荡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
关爱是相互的,关爱是传递的,关爱总能转化成一种力量!海外的员工们心里踏实了,他们全心投入,奋勇拼搏,在非洲刚果(布)的土地上,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建筑创先争优的企业精神。刚果(布)国家总统萨苏几次视察项目后连声赞叹:席诺瓦,塞邦!“中国人,真棒!”
在我们心里,陈姐的亲,就是心与心的亲,肩并肩的情,是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中的关爱,是困难中的扶持和胜利后的分享。陈姐,就是一根珠线,在千里之外,把大家的心紧紧地牵在一起;陈姐,就是一种引力,在无形之中,把大家的愛深深地融到一起……
农民工周祥明说:“陈姐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有困难就找我’”。陈姐的突然离去,不仅将无限的思念留在五局上上下下所有员工的心中,也使无数受过她关爱的农民工兄弟惋惜流泪。
这些年来,陈姐不仅到工地组织与劳务队签定廉洁协议,为农民工开展守法教育,还组织在工地盖“农民工公寓”,办“农民工夜校”,建“农民工联合工会”,春节期间到项目给农民工送温暖……公司的农民工就这样跟忙前忙后的超英大姐熟悉了,和项目上的所有员工一样,也都亲切地喊她“陈姐”。
48岁的农民工周祥明是公司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的砌筑能手,因近几年接连两次车祸,把他和妻子拖进了伤病的苦海,他们的小康之家也被拖进了贫困的深渊。房子年久失修,到处漏雨,一儿一女先后辍学。2011年5月,陈姐把周祥明列为公司“情系工友千万家”的重点帮扶对象,带头捐款募集6万多元,要帮他翻修房屋,帮他的孩子重新入学。
在中建五局举行陈超英事迹报告会的时候,周祥明应邀上台讲述陈姐的故事,不料这个黝黑本分的汉子,对着陈姐的遗像只是不停地深深鞠躬,却讲不出一句话来。直到事后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才喃喃地叹道:“真是个好人啊!记得在株洲项目的时候,陈姐每次来了,都要问问我们伙食还好吗,工资按时发了吗,项目上坚持开展学习了吗?”
一想到陈姐,周祥明就忍不住流着泪水,哽咽地说:
“只要看到陈姐,我们心里就特别踏实!最后一次看到陈姐,她还说‘有困难就找我’……”
陈姐就是这样,她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心张罗、布置着土木公司这个家,支持、建设着土木公司这个家;无时无刻不在为职工、为他人的冷暖操劳、奔波。在她的心中,企业永远是她的家,职工群众永远是她的亲人!
亲爱的陈姐,您的朴实和真诚、您的无私与奉献,永远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今天,我这个被您一直带着的徒弟,再一次深深地读懂了您——
您亮丽的脸庞,书写着四个大字,那就是“大德无痕”;
您爽朗的笑声,传递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大爱无声”!
(本文为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向群在人民大会堂“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作报告时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