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音乐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多年来不断发展与改进,但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音乐鉴赏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出现在高中教学内容中,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但如今有学生不喜欢上音乐鉴赏课,教师也没有很好的方法使学生融入音乐鉴赏课。通过分析调查,笔者认为观念落后,授课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缺少创新是高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莘莘学子,如何搞好高中音乐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音乐鉴赏;审美教育;创新主体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音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音乐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教育改革影响下,素质教育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倦乏是老师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应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传统的音乐素质课程,从教与学来讲,本质上仍是相互脱离的,如学生学习消极、老师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对音乐鉴赏课感到倦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发挥音乐鉴赏课应有的作用呢?本文将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对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进行初浅探讨。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观念落后
由于高中音乐鉴赏课不作为考试科目,学校还困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对音乐课程安排量少,有的一周一节甚至于两周一节。学校和教师大都不重视,课堂上主要是教学生唱歌,学生在课下被动地学习,这种强制性地灌输导致学生不喜欢音乐课,还制约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观念教学,课堂教授的内容仍以课本知识灌输为主,忽略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教授方法和创新能力上达不到需要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二)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师授课方式单一
对于音乐鉴赏课和唱歌课来说,多数学生对唱歌课比较喜爱,但也局限于一些流行歌曲,对鉴赏课提不起精神,甚至昏昏欲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学习内容枯燥无味。
(三)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好多学校把教师当作主体,学生失去选择的权利,只是一味地被老师灌输音乐知识,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甚至是不拿音乐课本。对于学生,根本没有学习兴趣可言,更不利于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展现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据了解,很多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了解甚少,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学教育观念落后,学生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音乐教育,导致无法很好地完成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在高中音乐教育问题上,城镇与乡村也各不相同,课程设置也均不一样。以上分析的这些问题,并不能代表整个高中音乐教育。但针对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仍需认真对待。
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认识
我國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音乐课程总目标的:“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1.高中音乐鉴赏课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实用的方法
要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目标,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讲授内容应贴近生活,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表现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2.高中音乐鉴赏课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音乐讲授中,应采用一定的办法创建艺术条件,营造情感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各种类型、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理解作品内蕴,在审美体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音乐表现力;然而“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更新授课方式,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上好音乐鉴赏课,激发学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现在的学生,对待自己喜欢的学科,会加倍地学习,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培养。音乐教学本该是轻松、活跃的,不能禁锢在一个沉闷单调的教室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愉快的氛围里,主动去聆听和享受音乐。故而改变以往教师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从而产生兴趣。
1.分析学生的心理,以了解教学对象,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老师在音乐讲授中,首先要了解课程目标要求;其次,分析学段特征,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最后,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应尝试结合学生心理打破常规,使课堂变得轻松自然,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来讲很重要,可以放松精神,减少拘束感。教学过程中,应打破老师提问,学生站着回答问题的传统课堂问答形式,可以试着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这样能使学生慢慢克服紧张的心理,继而轻松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教师要善于采用数学、诗歌、绘画、舞蹈等来诠释音乐,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让学生觉得音乐就在身边,音乐理论不再枯燥。
2.“动一动”,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是有灵魂的,就像任何一种体态律动的训练都需要有配乐。在教学过程中“动一动”,让学生拍手打打节奏,或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跟着音乐跳一段舞蹈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之外,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灵活掌握教学大纲,随机变换教学方案,时刻抓住学生心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只有不断创新老师的教法、更新学生的学法,使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工作的激情,才能不断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鉴赏;审美教育;创新主体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音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音乐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教育改革影响下,素质教育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倦乏是老师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应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传统的音乐素质课程,从教与学来讲,本质上仍是相互脱离的,如学生学习消极、老师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对音乐鉴赏课感到倦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发挥音乐鉴赏课应有的作用呢?本文将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对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进行初浅探讨。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观念落后
由于高中音乐鉴赏课不作为考试科目,学校还困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对音乐课程安排量少,有的一周一节甚至于两周一节。学校和教师大都不重视,课堂上主要是教学生唱歌,学生在课下被动地学习,这种强制性地灌输导致学生不喜欢音乐课,还制约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观念教学,课堂教授的内容仍以课本知识灌输为主,忽略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教授方法和创新能力上达不到需要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二)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师授课方式单一
对于音乐鉴赏课和唱歌课来说,多数学生对唱歌课比较喜爱,但也局限于一些流行歌曲,对鉴赏课提不起精神,甚至昏昏欲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学习内容枯燥无味。
(三)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好多学校把教师当作主体,学生失去选择的权利,只是一味地被老师灌输音乐知识,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甚至是不拿音乐课本。对于学生,根本没有学习兴趣可言,更不利于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展现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据了解,很多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了解甚少,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学教育观念落后,学生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音乐教育,导致无法很好地完成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在高中音乐教育问题上,城镇与乡村也各不相同,课程设置也均不一样。以上分析的这些问题,并不能代表整个高中音乐教育。但针对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仍需认真对待。
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认识
我國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音乐课程总目标的:“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1.高中音乐鉴赏课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实用的方法
要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目标,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讲授内容应贴近生活,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表现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2.高中音乐鉴赏课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音乐讲授中,应采用一定的办法创建艺术条件,营造情感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各种类型、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理解作品内蕴,在审美体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音乐表现力;然而“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更新授课方式,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上好音乐鉴赏课,激发学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现在的学生,对待自己喜欢的学科,会加倍地学习,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培养。音乐教学本该是轻松、活跃的,不能禁锢在一个沉闷单调的教室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愉快的氛围里,主动去聆听和享受音乐。故而改变以往教师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从而产生兴趣。
1.分析学生的心理,以了解教学对象,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老师在音乐讲授中,首先要了解课程目标要求;其次,分析学段特征,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最后,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应尝试结合学生心理打破常规,使课堂变得轻松自然,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来讲很重要,可以放松精神,减少拘束感。教学过程中,应打破老师提问,学生站着回答问题的传统课堂问答形式,可以试着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这样能使学生慢慢克服紧张的心理,继而轻松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教师要善于采用数学、诗歌、绘画、舞蹈等来诠释音乐,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让学生觉得音乐就在身边,音乐理论不再枯燥。
2.“动一动”,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是有灵魂的,就像任何一种体态律动的训练都需要有配乐。在教学过程中“动一动”,让学生拍手打打节奏,或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跟着音乐跳一段舞蹈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之外,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灵活掌握教学大纲,随机变换教学方案,时刻抓住学生心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只有不断创新老师的教法、更新学生的学法,使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工作的激情,才能不断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