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中,教师将课本理论通过生活化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质量。当前,部分学校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场景无法满足学生拓展知识、记忆知识点的需求,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文章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提出教师要和学生有效沟通,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终达到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简介。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时,教师将课堂活动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生活技能。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领悟到相关的社会常识,从而开阔视野,最终达到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目的。此外,生活化教学模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说出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办法,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当前,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也在不断探究新型教育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调查显示,我国生活化教学多集中在初中阶段,但未充分考虑学习环境和课程的安排,导致大部分学校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都停留在理论与方法实施等层面。而国外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较早,其尝试将社会性课题融入学生的实践课程中,比如,引导学生参与到水污染调查、保护自然环境等社会性课题中,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在增长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外活动兴趣。但同时,国外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时,也存在未深入探究理论知识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能力未能实现同步增长。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未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且由于部分地区未将生物课程纳入中考范围,从而导致部分学校不重视生物课程,削弱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此外,教师在备课时,未对授课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也未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致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对生物知识有效掌握,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场景长期固化。
调查显示,部分学校对初中生物课程不重视,教学资源未能进行均衡分配,导致教学活动场景长期固化。一些教学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自然、非自然的磨损,导致学生的生物实验不能正常进行。此外,在生物实践活动中,一些教师准备工作做得不足,未能联系书本知识且未能对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进行剖析,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三维化理解。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性讲解,通过投影仪进行机械化展示,而未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场景,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枯燥、厌烦等情绪。
(三)教学内容仅以教材为主。
初中阶段的生物课主要包含生物圈形态划分及作用、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循环、人体细胞结构以及内循环系统、植物种类及光合作用等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身对知识的概念进行主观化理解,将书本理论化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无法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但初中生物教材的改版周期较长,教师受长期固有教学理念的影响,使教学内容较为滞后,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一)实现指向性教学。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深入研究,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中,可以使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教师在工作、生活中,会对社会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带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例如,在食物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每一位学生都扮演相应的角色。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模拟食物链循环,加深了对食物链循环系统的理解。
(二)实现内涵化教学。
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状态的了解,采用内涵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所学课程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相融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在备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以书本知识为主体,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课程相联系。教师在进行具体讲解时,可进行情境性假设,将实验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立体化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针对学生未能深入理解课堂上所讲知识点的现象,教师可依据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情景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景代入感。
(三)实现多形式化教学。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课程的不断融合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多元化教学,利用问题假设法、实践活动法、形象教育法、同向类比法等进行多形式化教学。在具体的初中生物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假设,将生活案例带入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进行生态环境的讲解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对知识进行阐述,使学生形成潜意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随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深层次理解,他们能够根据生活和学习延展出更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以拓展。
综上所述,经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学校及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教育模式、教学场景、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促使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课程相融合,最终实现指向性教学、内涵化教学及多形式化教学。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强.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70.
[2]张欣宇.构建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2):72.
[3]蒋媛.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现状调查与问题探讨[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4]陆春玲.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霞(1988.04)女,汉,籍贯:甘肃陇南,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简介。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时,教师将课堂活动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生活技能。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领悟到相关的社会常识,从而开阔视野,最终达到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目的。此外,生活化教学模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说出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办法,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当前,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也在不断探究新型教育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调查显示,我国生活化教学多集中在初中阶段,但未充分考虑学习环境和课程的安排,导致大部分学校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都停留在理论与方法实施等层面。而国外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较早,其尝试将社会性课题融入学生的实践课程中,比如,引导学生参与到水污染调查、保护自然环境等社会性课题中,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在增长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外活动兴趣。但同时,国外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时,也存在未深入探究理论知识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能力未能实现同步增长。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未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且由于部分地区未将生物课程纳入中考范围,从而导致部分学校不重视生物课程,削弱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此外,教师在备课时,未对授课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也未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致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对生物知识有效掌握,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场景长期固化。
调查显示,部分学校对初中生物课程不重视,教学资源未能进行均衡分配,导致教学活动场景长期固化。一些教学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自然、非自然的磨损,导致学生的生物实验不能正常进行。此外,在生物实践活动中,一些教师准备工作做得不足,未能联系书本知识且未能对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进行剖析,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三维化理解。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性讲解,通过投影仪进行机械化展示,而未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场景,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枯燥、厌烦等情绪。
(三)教学内容仅以教材为主。
初中阶段的生物课主要包含生物圈形态划分及作用、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循环、人体细胞结构以及内循环系统、植物种类及光合作用等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身对知识的概念进行主观化理解,将书本理论化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无法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但初中生物教材的改版周期较长,教师受长期固有教学理念的影响,使教学内容较为滞后,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一)实现指向性教学。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深入研究,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中,可以使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教师在工作、生活中,会对社会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带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例如,在食物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每一位学生都扮演相应的角色。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模拟食物链循环,加深了对食物链循环系统的理解。
(二)实现内涵化教学。
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状态的了解,采用内涵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所学课程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相融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在备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以书本知识为主体,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课程相联系。教师在进行具体讲解时,可进行情境性假设,将实验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立体化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针对学生未能深入理解课堂上所讲知识点的现象,教师可依据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情景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景代入感。
(三)实现多形式化教学。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课程的不断融合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多元化教学,利用问题假设法、实践活动法、形象教育法、同向类比法等进行多形式化教学。在具体的初中生物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假设,将生活案例带入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进行生态环境的讲解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对知识进行阐述,使学生形成潜意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随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深层次理解,他们能够根据生活和学习延展出更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以拓展。
综上所述,经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学校及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教育模式、教学场景、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促使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课程相融合,最终实现指向性教学、内涵化教学及多形式化教学。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强.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70.
[2]张欣宇.构建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2):72.
[3]蒋媛.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现状调查与问题探讨[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4]陆春玲.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霞(1988.04)女,汉,籍贯:甘肃陇南,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