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伴着舒缓的轻音乐,陶醉在朱自清那静谧、温柔、朦胧的荷塘月光下的时候;当我闻着缕缕清香,有了沁人心脾的畅快感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学生都在看着我,那是些呆滞、疑惑、毫无表情的眼神,我的心不禁颤动了一下,他们并没有随我一同走进《荷塘月色》,也没有贴近朱自清先生那颗颇不宁静的心,更没有陶醉在我动情的朗诵中。此时,一个可怕的疑问出现在脑际:这是为什么?他们的想象力哪里去了?或许这真是一个读图的时代,电视、网络、漫画已完全占据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素养之一。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自古到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想象,有了创造性想象,才可能有创造性行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慧的源泉。”在人的一生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创设情境,诱导和激励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如此看来,想象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语文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浅见。
一、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之珍珠宝玉,伸手可拾,也非碧空之圆月明星,抬头可视。它讲求的是含蓄,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之中,蕴涵在生动逼人的意境里。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五彩缤纷的世界绘成文字,读者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发现它,享受它。
如讲《离骚》中的“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时,我问学生:“屈原依依不舍地离开郢都,一路走来,不停地回头望,他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靳尚、公子兰、上官大夫在嘲笑他。”(看到了小人得势)有的学生回答:“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进谗言成功了)我又问:“屈原想看到什么呢?”学生积极地思索起来,一学生回答:“他想看到辽阔大地长满了草,不是毒草恶草,是散发着芳香的草。”至此,学生明白了屈原文中用香草比喻君子的意象。这样,我引着学生进入了想象的天空驰骋遨游,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屈原,明白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可以支起一切。
二、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中国古人作文讲求“言简而意繁”,主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要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徒空),以境界取胜。特别是先秦历史散文,大多采用“春秋笔法”,这可能是理解文言文的最大障碍了!如何扫除呢?我在大学时期曾经排演过话剧,因此,我就想到了课本剧。正如黑格尔所言:“戏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最完美的整体,应该看做诗乃至一般艺术的最高层……它把一种本身完整的动作情节表现为实在的,直接摆在眼前的,个别人物和冲突所代表的实体性,也就完全表现出来了。”要使艺术作品达到真正的生动鲜明,最完美的办法就是通过舞台表演。
如我教《触龙说赵太后》时,就指导学生排了课本剧。学生自编自演的一个片段,立刻就把“观众”带进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文中只说了“太后不肯,大臣强谏”,但如何强谏的没有说,学生就想知道究竟怎么强谏的竟使太后如此生气(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要靠想象来完成,如若不想象,即使读上十遍八遍,也只不过是8个字而已。这样,大臣的强谏和触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触龙的劝谏艺术。
表演是一门艺术,也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通过表演,可以把少变多,把简单变丰富,把抽象变具体,把呆板变灵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世界无限精彩。
三、通过吟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十六七岁是歌唱的年龄,他们唱欢快的,唱豪迈的,也唱忧伤的,无论哪一类的歌都唱得动情忘我,欢乐时手舞足蹈,悲伤时流泪哽咽,动人心肠。受此启发,我教学生唱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夫妻之间的相思苦,他们还未经历自然体会不到,但挚友之间的想念、父母子女之间的想念,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经历过了,唱时让他们各想各的思念对象,把自己置身于月圆人未圆的中秋之夜中,那份期盼、那份思念、那份相思苦,在这月圆之夜就会加倍。当唱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想到对方也在他乡思念自己时,一种欣慰感就会涌上心头。起初学生开始唱时,有笑的,有出怪腔怪样的,可不大一会儿,大家都沉静下来了,神情肃然,眼神深远,显然已置身其中。想象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空中楼阁。自生活中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学生想象的基地。从名著中找,名著大都有其浓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多读,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象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相信学生,放飞学生,给予其充分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性。
(河南沁阳一中)
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素养之一。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自古到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想象,有了创造性想象,才可能有创造性行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慧的源泉。”在人的一生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创设情境,诱导和激励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如此看来,想象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语文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浅见。
一、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之珍珠宝玉,伸手可拾,也非碧空之圆月明星,抬头可视。它讲求的是含蓄,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之中,蕴涵在生动逼人的意境里。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五彩缤纷的世界绘成文字,读者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发现它,享受它。
如讲《离骚》中的“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时,我问学生:“屈原依依不舍地离开郢都,一路走来,不停地回头望,他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靳尚、公子兰、上官大夫在嘲笑他。”(看到了小人得势)有的学生回答:“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进谗言成功了)我又问:“屈原想看到什么呢?”学生积极地思索起来,一学生回答:“他想看到辽阔大地长满了草,不是毒草恶草,是散发着芳香的草。”至此,学生明白了屈原文中用香草比喻君子的意象。这样,我引着学生进入了想象的天空驰骋遨游,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屈原,明白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可以支起一切。
二、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中国古人作文讲求“言简而意繁”,主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要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徒空),以境界取胜。特别是先秦历史散文,大多采用“春秋笔法”,这可能是理解文言文的最大障碍了!如何扫除呢?我在大学时期曾经排演过话剧,因此,我就想到了课本剧。正如黑格尔所言:“戏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最完美的整体,应该看做诗乃至一般艺术的最高层……它把一种本身完整的动作情节表现为实在的,直接摆在眼前的,个别人物和冲突所代表的实体性,也就完全表现出来了。”要使艺术作品达到真正的生动鲜明,最完美的办法就是通过舞台表演。
如我教《触龙说赵太后》时,就指导学生排了课本剧。学生自编自演的一个片段,立刻就把“观众”带进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文中只说了“太后不肯,大臣强谏”,但如何强谏的没有说,学生就想知道究竟怎么强谏的竟使太后如此生气(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要靠想象来完成,如若不想象,即使读上十遍八遍,也只不过是8个字而已。这样,大臣的强谏和触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触龙的劝谏艺术。
表演是一门艺术,也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通过表演,可以把少变多,把简单变丰富,把抽象变具体,把呆板变灵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世界无限精彩。
三、通过吟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十六七岁是歌唱的年龄,他们唱欢快的,唱豪迈的,也唱忧伤的,无论哪一类的歌都唱得动情忘我,欢乐时手舞足蹈,悲伤时流泪哽咽,动人心肠。受此启发,我教学生唱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夫妻之间的相思苦,他们还未经历自然体会不到,但挚友之间的想念、父母子女之间的想念,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经历过了,唱时让他们各想各的思念对象,把自己置身于月圆人未圆的中秋之夜中,那份期盼、那份思念、那份相思苦,在这月圆之夜就会加倍。当唱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想到对方也在他乡思念自己时,一种欣慰感就会涌上心头。起初学生开始唱时,有笑的,有出怪腔怪样的,可不大一会儿,大家都沉静下来了,神情肃然,眼神深远,显然已置身其中。想象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空中楼阁。自生活中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学生想象的基地。从名著中找,名著大都有其浓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多读,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象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相信学生,放飞学生,给予其充分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性。
(河南沁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