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物联网大浪潮已扑面袭来,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依托众多科技创新,物联网正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成为整个信息科技集大成者,改变着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从工业4.0到农业信息化,从智慧生活到智能交通,从云计算到无线通信,从无人机到机器人,等等,物联网将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职学校开设物联网专业也将成为必然之势。本文分析了第一批尝试开设物联网专业的中职学校出现人才培养目标过高的情况,提出了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考虑的因素。
二、中职物联网专业的现状
2010年本科院校开始开设“物联网”专业,2012年全国通过教育部批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35所,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在高职院校全面开花。从2012年开始,第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尝试开设物联专业,然而,经历了几个年头的努力了,没有多少中职学校认同。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模仿大学,把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太高,没能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遗忘了学生,师资培养及设备设施持续投入方面跟不上。下面笔者谈谈个人对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的一些想法。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考虑的因素
(一)物联网人才需求及岗位要求
1.物联网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物联网的人才类型主要分为研发类、施工类、运营维护类和营销类等。
(1)研发类人才。这类人才的工作以物联网系统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物联网硬件开发、传感器技术开发等内容为主,其知识结构完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属本科及以上培养层次。
(2)施工类人才。主要从事项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现场管理、设备与器件选型、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工作,这类人才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人员主要以本科及大专层次为主,部分中职层次人员可在实践中成长为此类人才。
(3)运营维护类人才。主要从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运营管理和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这类人才对物联网技术有较深的了解,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层次为主,大部分中职生的技能符合要求。
(4)营销类人才。主要从事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工作,这类人才对物联网技术有一定了解,掌握物联网产品的特性,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培养层次的人才都可以在此领域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物联网专业对应工作岗位与人才需求分析
此表数据是通过互联网某些人才招聘网上收集的,仅代表某个时间段某些地区的需求。根据这些数据已为我们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笔者认为专科及以下的人才需求层次的岗位比较适合作为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甚至是特教生,几乎每个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以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情况,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想学习,但总是学不好。这类学生文化基础课成绩中等偏下,平时学习很认真积极,德育表现也很好,但学习能力不强,加上基础差,所以学习上困难较多,学不来。此类学生大约占比40%。
2.第二类:有点小聪明,但学习不主动。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英语或数学成绩特别差的偏科现象,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喜欢的科目稍微认真些,要是理论为主的课程或需要写代码的课程,这些学生几乎是用弃学的心理来应付。此类学生大约占比50%。
3.第三类:是父母要我读书的。这类学生本身不想读书了,而是父母想方设法要他们来上学。但这些学生并没有理解父母的苦心,来上学就是混日子,甚至有些还故意违纪违规,希望学校把他劝退。此类学生大约占比10%。
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结合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至少要从第一和第二类学生出发,经过两到三年对他们的塑造,让他们感到可以学,做得到,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这才是学校办学的目的。
(三)师资培养与设备设施的持续性投入
目前,中职学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方面都遇到四个困难:一无师资,二无课程,三无教材,四无设备。这四个困难中最容易解决的应该是设备,只要有资金投入,物联网实训、实习设备的公司就会主动积极送上门。课程和教材中职层面还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及对应的教材,不过,目前已有些物联网协会或企业和一些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负责老师正在研讨酝酿中。开设物联网专业的中职学校,基本上都是由原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转型或调整专业方向而来的,老师也是由原来的计算机专业老师通过学习培训转型过来。即使已有部分老师先人一步转型为物联网专业授课老师,但从整个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发展的需求来看,还是远远不能满足。
因此,作为物联网这个新专业的师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都是要持续性的,有了师资和设备的保障,课程和教材才能针对性的开发出来,从而才能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
(四)学生的后续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模式
从物联网人才需求及岗位要求情况来看,中职毕业生的竞争力及就业面比较有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达标,专业能否可以持续性发展下去,除了好的师资、设备、生源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规划。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都在努力做下面几项工作:
1.3 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据了解,实现3 2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在招生方面都比较好,包括学生的基础素质也比没有3 2的专业好。这无疑就能产生良性循环,招到好的生源。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规划。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也提出,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提出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和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虽然不是所以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都很顺利,有部分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算是比较成功的。
3.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规划。在校企合作不是太理想的中职学校,试图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解决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和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校中店”等。有些学校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由此看来,学生的后续发展规划与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供更多的保障。
四、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高职院校的有区别
在物联网大浪潮扑面袭来之际,中职学校用积极主动的姿态来迎接,体现了中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人才本身就是一个金字塔型,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研发类和施工类物联网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的功能应是对现代科学、技能的普及,运用和推广,那么运营维护类和营销类的物联网人才比较适合中职学校来培养。
五、结束语
2016年底,中职物聯网专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和专业代码(092144),有些中职学校已申请2017年招生。但这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开设了物联网专业的中职学校都是参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显得偏高,课程及教材也让中职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制定合适的中职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非常迫切和必要。
责任编辑何丽华
物联网大浪潮已扑面袭来,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依托众多科技创新,物联网正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成为整个信息科技集大成者,改变着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从工业4.0到农业信息化,从智慧生活到智能交通,从云计算到无线通信,从无人机到机器人,等等,物联网将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职学校开设物联网专业也将成为必然之势。本文分析了第一批尝试开设物联网专业的中职学校出现人才培养目标过高的情况,提出了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考虑的因素。
二、中职物联网专业的现状
2010年本科院校开始开设“物联网”专业,2012年全国通过教育部批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35所,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在高职院校全面开花。从2012年开始,第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尝试开设物联专业,然而,经历了几个年头的努力了,没有多少中职学校认同。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模仿大学,把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太高,没能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遗忘了学生,师资培养及设备设施持续投入方面跟不上。下面笔者谈谈个人对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的一些想法。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考虑的因素
(一)物联网人才需求及岗位要求
1.物联网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物联网的人才类型主要分为研发类、施工类、运营维护类和营销类等。
(1)研发类人才。这类人才的工作以物联网系统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物联网硬件开发、传感器技术开发等内容为主,其知识结构完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属本科及以上培养层次。
(2)施工类人才。主要从事项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现场管理、设备与器件选型、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工作,这类人才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人员主要以本科及大专层次为主,部分中职层次人员可在实践中成长为此类人才。
(3)运营维护类人才。主要从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运营管理和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这类人才对物联网技术有较深的了解,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层次为主,大部分中职生的技能符合要求。
(4)营销类人才。主要从事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工作,这类人才对物联网技术有一定了解,掌握物联网产品的特性,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培养层次的人才都可以在此领域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物联网专业对应工作岗位与人才需求分析
此表数据是通过互联网某些人才招聘网上收集的,仅代表某个时间段某些地区的需求。根据这些数据已为我们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笔者认为专科及以下的人才需求层次的岗位比较适合作为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甚至是特教生,几乎每个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以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情况,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想学习,但总是学不好。这类学生文化基础课成绩中等偏下,平时学习很认真积极,德育表现也很好,但学习能力不强,加上基础差,所以学习上困难较多,学不来。此类学生大约占比40%。
2.第二类:有点小聪明,但学习不主动。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英语或数学成绩特别差的偏科现象,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喜欢的科目稍微认真些,要是理论为主的课程或需要写代码的课程,这些学生几乎是用弃学的心理来应付。此类学生大约占比50%。
3.第三类:是父母要我读书的。这类学生本身不想读书了,而是父母想方设法要他们来上学。但这些学生并没有理解父母的苦心,来上学就是混日子,甚至有些还故意违纪违规,希望学校把他劝退。此类学生大约占比10%。
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结合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至少要从第一和第二类学生出发,经过两到三年对他们的塑造,让他们感到可以学,做得到,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这才是学校办学的目的。
(三)师资培养与设备设施的持续性投入
目前,中职学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方面都遇到四个困难:一无师资,二无课程,三无教材,四无设备。这四个困难中最容易解决的应该是设备,只要有资金投入,物联网实训、实习设备的公司就会主动积极送上门。课程和教材中职层面还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及对应的教材,不过,目前已有些物联网协会或企业和一些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负责老师正在研讨酝酿中。开设物联网专业的中职学校,基本上都是由原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转型或调整专业方向而来的,老师也是由原来的计算机专业老师通过学习培训转型过来。即使已有部分老师先人一步转型为物联网专业授课老师,但从整个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发展的需求来看,还是远远不能满足。
因此,作为物联网这个新专业的师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都是要持续性的,有了师资和设备的保障,课程和教材才能针对性的开发出来,从而才能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
(四)学生的后续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模式
从物联网人才需求及岗位要求情况来看,中职毕业生的竞争力及就业面比较有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达标,专业能否可以持续性发展下去,除了好的师资、设备、生源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规划。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都在努力做下面几项工作:
1.3 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据了解,实现3 2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在招生方面都比较好,包括学生的基础素质也比没有3 2的专业好。这无疑就能产生良性循环,招到好的生源。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规划。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也提出,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提出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和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虽然不是所以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都很顺利,有部分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算是比较成功的。
3.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规划。在校企合作不是太理想的中职学校,试图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解决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和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校中店”等。有些学校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由此看来,学生的后续发展规划与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供更多的保障。
四、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高职院校的有区别
在物联网大浪潮扑面袭来之际,中职学校用积极主动的姿态来迎接,体现了中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人才本身就是一个金字塔型,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研发类和施工类物联网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的功能应是对现代科学、技能的普及,运用和推广,那么运营维护类和营销类的物联网人才比较适合中职学校来培养。
五、结束语
2016年底,中职物聯网专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和专业代码(092144),有些中职学校已申请2017年招生。但这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开设了物联网专业的中职学校都是参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显得偏高,课程及教材也让中职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制定合适的中职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非常迫切和必要。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