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指导课程网络课堂可以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势,但是仍有许多不足,如果通过B-learning(混合模式教学)进行改进,可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终实现促进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B-learning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网络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2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趋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起源与发展
在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传统的人文教育不再适合社会的需求。1911年,哈弗大学将就业指导加入新生的入学教育,十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专业职业:其范畴、作用和新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了2000年,全美高校调查中发现70%的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通过阅读复旦大学张晓鹏教授发表的《美国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实施》,了解到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开设的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年级、院系、专业的不同而进行单独设置的。教学重心独特、教学手段新颖,更适应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
我国在1895年创办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标志中国近代大学萌芽的开始。1929年5月,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历行职业指导案》,并规定了3条实施学生职业指导的办法:第一,各级学校在最后一学年应有升学及职业指导;第二,全国各大学及中学应设立职业指导部;第三,各省设立职业指导部,大学为之拟定职业指导程序,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起源。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停止了全国高等院校招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也随之搁浅。1977年恢复高考,我国走计划经济路线,大学生毕业由国家分配,就业指导课也未得到重视。直到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2000年实行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使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问题。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正式产生。随后,国家又提出“出口带动入口”的招生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注意。作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在线互动培训课堂。一般系统采用音视频传输以及数据协同等网络传输技术,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培训环境。
网络课堂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新时期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网络相结合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可以重现教学过程,拉伸教学时间。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开课时间受其他课程的影响,总体课时量不足,教学内容在可利用时间内很难完成。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学期有限,学生得不到全程有效指导。教师通过就业指导网络课堂细致的讲解教学课上的内容,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学习,弥补学习内容的空缺。这样就有效解决开设时间短、未形成全程化教学的问题。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比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系统、更科学。例如,大学生想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传统课堂中通过教师讲解获得此类信息是比较单一的,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搜索功能,找出适合自己的岗位。虽然前者可以直接得知结果,但是并不全面,真实性也会受到学生的质疑,而后者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结果更真实、更准确。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及自身专业倾向选择适合职业,在未来的学习中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不完善,缺乏真实性、系统性的问题。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的教学形式与传统就业指导相比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形象化、立体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例如,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想要进行职业人格测试是非常麻烦的,首先需要教师提供测试题本,将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职业人格。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担心自己的职业没有“光环”,刻意更改选项,使得结果不真实。如果采用在线进行霍兰德职业人格测试,学生们不用刻意躲避其他同学的追问,就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最终的测试结果以职业动画表现出来比传统课堂的文字语言表述更形象、立体,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轻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将学生进行合理化细分,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个性化指导。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目的是改变他们只想选择到教育行业发展的就业观念。在传统课堂中我们可以请已经在企业中工作的毕业生讲述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同样,我们可以将已有的视频及交流录音上传到网络课堂中,进行教育资源共享。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专业性指导,如新生入学后就应该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学生理性的对待学习,了解未来的就业趋势,合理分配学习专业的时间。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帮助学生树立了先进的就业意识。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学生专业、年级存在的差距,不适合合班教学的问题。
国家对于培养特定就业指导教师没有明确的体系,是导致就业指导教学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如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处工作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三部分组成。部分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国家、省、市组织的很多次培训、交流、研讨、选拔获得从业资格,他们的教学指导水平受到一定局限,只能是达到基本承担教学任务的水平,而更多的教师只是通过几次,甚至一次简单的学习就走上了课堂,可想而知他们的专业程度。在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一部分教师还会因为职位的改变离开就业指导教师的团队,增加了就业指导教师的流失,所以,想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很难实现的。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可以合理利用网络上已有的优秀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实现一对多不同层次的教学,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就业指导教学队伍不稳定,专業化程度低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于传统课堂相比更便捷、更高效,但是,它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本身就没有足够重视,再加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环境又十分宽松,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有碍于指导课发挥原本应有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宝库,但是,在资源选择过程中,网络基础知识匮乏、选择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不能有效选择、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现如今,很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变化,其根本内在还是传统课堂,把书本的内容电子化,把面授的形式网络化,然而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大學生就业指导课内容中很多需要分小组教学,需要学生有团队精神,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学习是相对孤立的,久而久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责任心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
三、B—learning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当网络教学产生以后,动摇了传统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但是传统教学的优点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形成相对理想的混合式教学模式——B—learning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在《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一文中提到,“融合性学习”是一个在工作场所或教室里广泛使用的,用于学习技术或培训传递方法的术语。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既能体现教师监控、引导教学过程,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对正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中学习的学生进行实时提问,如果学生登陆课堂以后没有认真学习,而去做其他事情就不能及时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就对该生扣分。这样就可以起到监控课堂的效果,使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有效发挥就业指导课应有的作用。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掌握大学生就业指导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够达到课上、课下顺畅与学生沟通解惑的目标。学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选择过程中遇到困难、疑惑不能正确、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时,教师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可以引导选择,发表教师的参考意见,使学生最终能够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保障学生学习渠道的畅通。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具体的模拟面试情境,组织企业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给学生一次亲身体验就业的机会,以缩短学生与就业指导课程之间的距离。这样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就不单单是就业指导课书本内容的电子化,而是教学资源的电子化,加快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它融合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相结合,打破了原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手段、模式的枯燥、乏味,同时也突破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在有效沟通和交流上的时空局限性。教师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中相对孤立的个体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对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师教学评价,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传统课堂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试和总结时采用总结性的评价。运用B-Learning模式教学,教师从关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期末卷面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就业能力成长方面的提高,关注学生成长过程要高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变化,当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并加以改进。网络课堂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通过B—learning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改进,使得B—learning将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优势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优势相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取长补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整合。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完美教学,形成一种在B—learning模式下的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网址:http://www.jeast.net/jiahou/archives/000618.html.
[2]高珊珊.基于e_learning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设计[D].宁波大学,2009.
[3]姜莹.美国大学就业指导课的研究及启示[D].复旦大学,2010.
[4]张晓鹏.美国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实施.网址:http://www.doc88.com/p-346513365086.html.
[5]孟中媛.百年来中国大学的三次转型发展的历史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关键词]B-learning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网络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2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趋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起源与发展
在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传统的人文教育不再适合社会的需求。1911年,哈弗大学将就业指导加入新生的入学教育,十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专业职业:其范畴、作用和新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了2000年,全美高校调查中发现70%的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通过阅读复旦大学张晓鹏教授发表的《美国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实施》,了解到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开设的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年级、院系、专业的不同而进行单独设置的。教学重心独特、教学手段新颖,更适应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
我国在1895年创办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标志中国近代大学萌芽的开始。1929年5月,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历行职业指导案》,并规定了3条实施学生职业指导的办法:第一,各级学校在最后一学年应有升学及职业指导;第二,全国各大学及中学应设立职业指导部;第三,各省设立职业指导部,大学为之拟定职业指导程序,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起源。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停止了全国高等院校招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也随之搁浅。1977年恢复高考,我国走计划经济路线,大学生毕业由国家分配,就业指导课也未得到重视。直到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2000年实行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使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问题。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正式产生。随后,国家又提出“出口带动入口”的招生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注意。作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在线互动培训课堂。一般系统采用音视频传输以及数据协同等网络传输技术,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培训环境。
网络课堂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新时期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网络相结合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可以重现教学过程,拉伸教学时间。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开课时间受其他课程的影响,总体课时量不足,教学内容在可利用时间内很难完成。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学期有限,学生得不到全程有效指导。教师通过就业指导网络课堂细致的讲解教学课上的内容,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学习,弥补学习内容的空缺。这样就有效解决开设时间短、未形成全程化教学的问题。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比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系统、更科学。例如,大学生想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传统课堂中通过教师讲解获得此类信息是比较单一的,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搜索功能,找出适合自己的岗位。虽然前者可以直接得知结果,但是并不全面,真实性也会受到学生的质疑,而后者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结果更真实、更准确。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及自身专业倾向选择适合职业,在未来的学习中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不完善,缺乏真实性、系统性的问题。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的教学形式与传统就业指导相比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形象化、立体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例如,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想要进行职业人格测试是非常麻烦的,首先需要教师提供测试题本,将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职业人格。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担心自己的职业没有“光环”,刻意更改选项,使得结果不真实。如果采用在线进行霍兰德职业人格测试,学生们不用刻意躲避其他同学的追问,就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最终的测试结果以职业动画表现出来比传统课堂的文字语言表述更形象、立体,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轻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
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将学生进行合理化细分,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个性化指导。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目的是改变他们只想选择到教育行业发展的就业观念。在传统课堂中我们可以请已经在企业中工作的毕业生讲述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同样,我们可以将已有的视频及交流录音上传到网络课堂中,进行教育资源共享。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专业性指导,如新生入学后就应该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学生理性的对待学习,了解未来的就业趋势,合理分配学习专业的时间。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帮助学生树立了先进的就业意识。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学生专业、年级存在的差距,不适合合班教学的问题。
国家对于培养特定就业指导教师没有明确的体系,是导致就业指导教学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如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处工作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三部分组成。部分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国家、省、市组织的很多次培训、交流、研讨、选拔获得从业资格,他们的教学指导水平受到一定局限,只能是达到基本承担教学任务的水平,而更多的教师只是通过几次,甚至一次简单的学习就走上了课堂,可想而知他们的专业程度。在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一部分教师还会因为职位的改变离开就业指导教师的团队,增加了就业指导教师的流失,所以,想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很难实现的。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可以合理利用网络上已有的优秀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实现一对多不同层次的教学,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就业指导教学队伍不稳定,专業化程度低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于传统课堂相比更便捷、更高效,但是,它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本身就没有足够重视,再加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环境又十分宽松,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有碍于指导课发挥原本应有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宝库,但是,在资源选择过程中,网络基础知识匮乏、选择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不能有效选择、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现如今,很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变化,其根本内在还是传统课堂,把书本的内容电子化,把面授的形式网络化,然而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大學生就业指导课内容中很多需要分小组教学,需要学生有团队精神,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学习是相对孤立的,久而久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责任心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
三、B—learning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当网络教学产生以后,动摇了传统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但是传统教学的优点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形成相对理想的混合式教学模式——B—learning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在《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一文中提到,“融合性学习”是一个在工作场所或教室里广泛使用的,用于学习技术或培训传递方法的术语。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既能体现教师监控、引导教学过程,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对正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中学习的学生进行实时提问,如果学生登陆课堂以后没有认真学习,而去做其他事情就不能及时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就对该生扣分。这样就可以起到监控课堂的效果,使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有效发挥就业指导课应有的作用。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掌握大学生就业指导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够达到课上、课下顺畅与学生沟通解惑的目标。学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选择过程中遇到困难、疑惑不能正确、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时,教师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可以引导选择,发表教师的参考意见,使学生最终能够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保障学生学习渠道的畅通。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具体的模拟面试情境,组织企业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给学生一次亲身体验就业的机会,以缩短学生与就业指导课程之间的距离。这样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就不单单是就业指导课书本内容的电子化,而是教学资源的电子化,加快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它融合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相结合,打破了原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手段、模式的枯燥、乏味,同时也突破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在有效沟通和交流上的时空局限性。教师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中相对孤立的个体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对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B-learning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师教学评价,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传统课堂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试和总结时采用总结性的评价。运用B-Learning模式教学,教师从关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期末卷面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就业能力成长方面的提高,关注学生成长过程要高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变化,当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并加以改进。网络课堂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通过B—learning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改进,使得B—learning将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优势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网络课堂的优势相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取长补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整合。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完美教学,形成一种在B—learning模式下的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网址:http://www.jeast.net/jiahou/archives/000618.html.
[2]高珊珊.基于e_learning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设计[D].宁波大学,2009.
[3]姜莹.美国大学就业指导课的研究及启示[D].复旦大学,2010.
[4]张晓鹏.美国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实施.网址:http://www.doc88.com/p-346513365086.html.
[5]孟中媛.百年来中国大学的三次转型发展的历史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