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追求利润和规模为目标,甚至为此不择手段进而寻租的企业实际上还停留在做生意的阶段,即使企业规模已经很大。吉峰农机泥沙俱下,批量收购了很多公司,也实现了上市,但它仍然没有建立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5月16日午间,吉峰农机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吉林省吉峰金桥农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刘波因涉嫌“单位行贿罪”,已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下属子公司重庆吉峰农机有限公司董事赖寒因涉嫌“单位行贿罪”,已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吉峰农机的公告称,鉴于案件目前都尚处于侦查阶段,公司将在获得相关部门进一步确定信息后,及时依法披露相关信息。
“涉嫌行贿这类的消息,具体的参见公司公告。”在本刊记者采访中,吉峰农机的公司品牌部部长傅录志显然对行贿这类事情并没有看得太重,依然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目前,两家公司经营正常”。
但资本市场并不这么看,受上述消息打压,吉峰农机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跌幅接近16%。吉峰农机董事长王新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上述案件“涉及到涉农补贴”,这是不是资本市场大跌的原因?
资料显示,吉峰农机下设近160家子公司,吉林省吉峰金桥农机有限公司、重庆吉峰农机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在上市公司业绩中占比较大。从2010年度报告数据来看,吉峰金桥201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为公司贡献净利润1421.18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21.4%,位居十大子公司之首。
补贴是把双刃剑
目前的农机市场可谓典型的补贴主导性市场。专家估计,20%的农机生产、销售和补贴有关联。而近年来,对吉峰农机补贴依赖症的诟病也频见报端。
据吉峰农机招股书介绍,有三成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而内部人士却告诉记者,很多店的60%收入来自财政补贴。吉峰衣机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其中农业机械收入30.27亿元,按其招股说明书所说的补贴达到三成的话,该公司2010年政府补贴收入在10亿元左右。
吉峰农机们的利润靠补贝占所占据的比例数目可观,然而,这份数目可观的补贴想拿到手里,却并不容易。一层一层的审核和表格让补贴的申请之路显的冗长而复杂。长达七、八层的申请手续里,假设每个环节审批需要两到三个工作日,待走完全部流程已是将近一月的时间,而且,还得保证这个过程顺利无比。
查阅吉峰农机年报可以看出,在应收账款一栏中,2010年度公司应收账款约为5.9亿元人民币,占本期总资产比例的23.21%。相较2009年,吉峰农机的应收账款增长了397.24%。年报称,年度内代位垫资农机补贴款项目因结算时间差异尚未在年度内完全结算到账,截至2010年12月31日,尚未结算到账各级政府衣机补贴款为1.15亿元。对于一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亿元的企业而言,1.15亿元不是个小数字。
对补贴的过度依赖以及如此长的审批链条都为为此次吉峰农机子公司的案发埋下了伏笔。
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经销商,将被永久取消经营补贴农机产品的资格”的猜测,吉峰董秘刁海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不会,因为我们从事的业务是合法的,不是业务出现了问题,而是出了别的事,并且是单位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还没有定性。“公司的销售已经进入了旺季。”刁海雷乐观地说。
分割的市场隐形的捆绑
业内人士透露,吉峰农机公司高管涉嫌行贿被抓并非个案,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家农机经销商“出事了”,只是因为这些公司并非上市公司,没有进行披露而已。
乱象频仍,必有根源。
不同于家电下乡的“直补”,由于农机补贴资金有限,同家实行差额补贴,未进入同家补贴的农机不享受同家补贴,这使得农机生产企业乃至经销商各展神通争取拿到同家补贴指标,拿到补贝占指标也意味着扩大了销售和市场份额,“都希望从中分得大块蛋糕”。而为了拿到补贴指标,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通常则会公关各地的农机局,甚至有地方农机局与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合谋来骗取同家补贴。
中国的农机市场是个区域分割的市场,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地头蛇”,他们在当地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节。而在隐形垄断市场中,当地的农机经销商早就与当地农机管理部门捆绑在一起了。捆绑的手段是相关部门将享受补贴的农机实行定点销售,部分经销商借此恶意抬高农机价格,获得的好处被二者分成。
重庆一经销商刘某表示,部分省市的操作方式是,农机部门有可能会把有限的补贴额,给指定的几个经销商(或指定某个农机产品),这就要看谁能搞定农机部门了。上海的农机经销商杨某则结合他了解的情况称:“有些农机部门就直接向经销商索要费用。”这种费用在行业内部被称之为“推广费”或者“宣传费”。
“假设政府给予某台农机1500元到1800元的补贴,但实际上农民并没有获得这么多的优惠幅度,一部分经销商因要支付一些不能公开的中间环节费用,可能会抬高价格”,杨某表示。农机官员与无良商人沆瀣一气,使得国家对农民的补贴严重流失。
其次,在农机销售行业,倒卖衣机购置指标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检察日报》报道称,衡水、邢,台等地,农民购买一台洛阳产收割机,按政策应得同家补贴3.69万元,但是经销商借机抬高销售价格1.25万元,农民还须给经销商1.4万元好处费后才能得到这个购机指标。这样,农民实际享受到的同家补贴最多只有1.04万元,只有政策规定的28%。
记者调查得知,其实今年3月份财政部、农业部印发的《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已经规定,在申请补贝占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摇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对于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农民,可优先补贴。但有的企业会利用农民的无知而采取向农民收好处费的方式卖指标。
针对农机具补贴的乱象,农业部和财政部曾发文提出,要“三个严禁”、“八个不得”。其中诸多要求,直指补贴“造租、寻租”乱象。比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不得指定经销商;不得违反规定程序确定补贴对象;不得将同家和省级推广目录外的产品纳入补贴目录,等等,都是抓住了要害。但很遗感,政令到了下面缺了执行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吉峰农机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以身试法者,但这样的公众公司,如果其带头破坏商业伦理的话,绝对应该被处罚。
5月16日午间,吉峰农机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吉林省吉峰金桥农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刘波因涉嫌“单位行贿罪”,已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下属子公司重庆吉峰农机有限公司董事赖寒因涉嫌“单位行贿罪”,已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吉峰农机的公告称,鉴于案件目前都尚处于侦查阶段,公司将在获得相关部门进一步确定信息后,及时依法披露相关信息。
“涉嫌行贿这类的消息,具体的参见公司公告。”在本刊记者采访中,吉峰农机的公司品牌部部长傅录志显然对行贿这类事情并没有看得太重,依然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目前,两家公司经营正常”。
但资本市场并不这么看,受上述消息打压,吉峰农机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跌幅接近16%。吉峰农机董事长王新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上述案件“涉及到涉农补贴”,这是不是资本市场大跌的原因?
资料显示,吉峰农机下设近160家子公司,吉林省吉峰金桥农机有限公司、重庆吉峰农机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在上市公司业绩中占比较大。从2010年度报告数据来看,吉峰金桥201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为公司贡献净利润1421.18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21.4%,位居十大子公司之首。
补贴是把双刃剑
目前的农机市场可谓典型的补贴主导性市场。专家估计,20%的农机生产、销售和补贴有关联。而近年来,对吉峰农机补贴依赖症的诟病也频见报端。
据吉峰农机招股书介绍,有三成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而内部人士却告诉记者,很多店的60%收入来自财政补贴。吉峰衣机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其中农业机械收入30.27亿元,按其招股说明书所说的补贴达到三成的话,该公司2010年政府补贴收入在10亿元左右。
吉峰农机们的利润靠补贝占所占据的比例数目可观,然而,这份数目可观的补贴想拿到手里,却并不容易。一层一层的审核和表格让补贴的申请之路显的冗长而复杂。长达七、八层的申请手续里,假设每个环节审批需要两到三个工作日,待走完全部流程已是将近一月的时间,而且,还得保证这个过程顺利无比。
查阅吉峰农机年报可以看出,在应收账款一栏中,2010年度公司应收账款约为5.9亿元人民币,占本期总资产比例的23.21%。相较2009年,吉峰农机的应收账款增长了397.24%。年报称,年度内代位垫资农机补贴款项目因结算时间差异尚未在年度内完全结算到账,截至2010年12月31日,尚未结算到账各级政府衣机补贴款为1.15亿元。对于一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亿元的企业而言,1.15亿元不是个小数字。
对补贴的过度依赖以及如此长的审批链条都为为此次吉峰农机子公司的案发埋下了伏笔。
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经销商,将被永久取消经营补贴农机产品的资格”的猜测,吉峰董秘刁海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不会,因为我们从事的业务是合法的,不是业务出现了问题,而是出了别的事,并且是单位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还没有定性。“公司的销售已经进入了旺季。”刁海雷乐观地说。
分割的市场隐形的捆绑
业内人士透露,吉峰农机公司高管涉嫌行贿被抓并非个案,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家农机经销商“出事了”,只是因为这些公司并非上市公司,没有进行披露而已。
乱象频仍,必有根源。
不同于家电下乡的“直补”,由于农机补贴资金有限,同家实行差额补贴,未进入同家补贴的农机不享受同家补贴,这使得农机生产企业乃至经销商各展神通争取拿到同家补贴指标,拿到补贝占指标也意味着扩大了销售和市场份额,“都希望从中分得大块蛋糕”。而为了拿到补贴指标,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通常则会公关各地的农机局,甚至有地方农机局与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合谋来骗取同家补贴。
中国的农机市场是个区域分割的市场,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地头蛇”,他们在当地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节。而在隐形垄断市场中,当地的农机经销商早就与当地农机管理部门捆绑在一起了。捆绑的手段是相关部门将享受补贴的农机实行定点销售,部分经销商借此恶意抬高农机价格,获得的好处被二者分成。
重庆一经销商刘某表示,部分省市的操作方式是,农机部门有可能会把有限的补贴额,给指定的几个经销商(或指定某个农机产品),这就要看谁能搞定农机部门了。上海的农机经销商杨某则结合他了解的情况称:“有些农机部门就直接向经销商索要费用。”这种费用在行业内部被称之为“推广费”或者“宣传费”。
“假设政府给予某台农机1500元到1800元的补贴,但实际上农民并没有获得这么多的优惠幅度,一部分经销商因要支付一些不能公开的中间环节费用,可能会抬高价格”,杨某表示。农机官员与无良商人沆瀣一气,使得国家对农民的补贴严重流失。
其次,在农机销售行业,倒卖衣机购置指标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检察日报》报道称,衡水、邢,台等地,农民购买一台洛阳产收割机,按政策应得同家补贴3.69万元,但是经销商借机抬高销售价格1.25万元,农民还须给经销商1.4万元好处费后才能得到这个购机指标。这样,农民实际享受到的同家补贴最多只有1.04万元,只有政策规定的28%。
记者调查得知,其实今年3月份财政部、农业部印发的《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已经规定,在申请补贝占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摇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对于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农民,可优先补贴。但有的企业会利用农民的无知而采取向农民收好处费的方式卖指标。
针对农机具补贴的乱象,农业部和财政部曾发文提出,要“三个严禁”、“八个不得”。其中诸多要求,直指补贴“造租、寻租”乱象。比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不得指定经销商;不得违反规定程序确定补贴对象;不得将同家和省级推广目录外的产品纳入补贴目录,等等,都是抓住了要害。但很遗感,政令到了下面缺了执行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吉峰农机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以身试法者,但这样的公众公司,如果其带头破坏商业伦理的话,绝对应该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