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细化指导是职业指导的发展方向,也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必然选择。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出发,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观特征、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策略,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细化;职业指导;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205-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201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50万人,就业人数再创新高,比2014年“史上最難就业季”多2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工作任务更加繁重[1]。
  精细化职业指导是指,按照职业指导的原则,运用各种职业指导方法,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从细微着手量化指标,做到人与职位间的最佳匹配,最终实现求职者求职过程和工作过程高效的过程,它具有针对性、细致性、匹配性、成效性的特征[2]。整合各方力量,加大职业指导力度,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重要路径。
  相对老牌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就业压力异常严峻,因此,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做好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引导高校学生合理定位职业方向,理性选择就业岗位,是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观特征
  (一)以本科院校学生自居,盲目攀高
  新建本科院校从建校开始,就意味着与老牌高校存在着差距,这是毋庸置疑容置疑的[3-4]。但是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却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本科高校毕业生”的位置上,相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他们有非常丰富的优越感,这就导致他们定位不合理,规划不明确,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认真分析,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他们也无从决定,个人总体目标定位不能低于高职高专学生,工资待遇要高于高职、高专学生,社会地位要高于高职高专学生,甚至有本科生就要去大城市工作,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的思想。导致人力资源严重浪费,学生自身价值无法实现,最终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二)规划不足,消极等待
  同样受到大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充分的职业规划指导,加上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的淡薄,日常学习中他们表现平平,更没有一技之长,面临毕业之际,他们开始有较多的思想顾虑,无法找到个人理想职业时,他们往往抱着驻足观望的心态,虽然大量投递简历,但当较小用人单位决定录用时,他们犹豫不决,总觉得当前的岗位待遇低、没前途、平台小、限制多,于是一次次放弃,他们在缺乏足够就业诚意的同时,实质是在放弃一次次的机会,甚至是最佳的就业时机。
  (三)自信心缺乏,盲目从众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期望状态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他们存有非常强烈的侥幸心理和害怕心理,当周围的同学就业状态稍微比自己好些,他们便会随时改变原有期望,抬高个人就业期望,而改变后的期望往往与他们的个人综合能力不相符合。于是,面临各种类型的招聘时,他们开始不知所措,缺乏主见,再加之亲朋好友的议论,他们的特长和价值很难充分发挥。
  二、新建本科学院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无论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在资源竞争上,新建本科院校均处于竞争劣势,影响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制度不完善,学校管理存在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存在“先天性不足”,不仅受到老牌本科院校挤压,还承受着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的冲击。老牌本科院校在管理、招生、财政支持、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明显,新建本科院校拓展办学空间的困境越发凸显;面临内外困扰,新建本科院校容易片面追求规模和数量,工作重心倾斜到学校建设的其他方面,而轻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这种工作机制,往往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在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配置、资金分配、工作机制上不尽合理,相关的就业指导政策和工作计划很难落到实处。
  (二)思想上重视,操作中过于表面化
  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按照要求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宣传国家就业与创业政策等系列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促进就业的工作或措施。但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节省精力,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职业指导工作陷入为就业而就业的恶性循环中。职业指导只是为了获得一蹴而就的效果,导致毕业生就业成本大大增加,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岗位,企业招聘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使得很多学生寻找工作的随意性增强,虽然提高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但是严重影响就业质量和学生发展前途。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提升就业率,达到老牌本科院校或者重点院校的就业水平,采取扣留毕业证的方式,变相逼迫学生到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更有甚者,个别新建本科院校以学校的名义联系相关单位,为学生开具就业证明。
  (三)职业指导科学化程度低,针对性不强
  目前,不少新建本科学院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的技巧、开设相关就业职业和生涯规划课程、举办职业指导相关讲座等等。这些方式的科学化程度较低,尤其是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多数是辅导员兼职上课,他们本身的社会阅历不是很丰富,对职业选择了解层面不深,取得职业指导从业证书的不多,单纯理论上的职业指导,实用性大打折扣。同时,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需要的职业指导服务不尽相同,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缺乏的。另外,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系统性不强,职业意识培养工作不到位,这些因素最终导致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策略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精細化职业指导的理念和工作格局[5]
  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统一格局的形成依赖于全校上下的思想合力,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重要基础之一。目前,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囿于发展瓶颈,学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主要依赖就业指导中心,这大大降低了职业指导的实效。实践证明,职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做到职业指导工作的精细化需要全员参与,这不仅要求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形成职业指导工作的氛围,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家长的参与,形成多方互动,人人了解学生就业现状、人人关注学生就业、人人为学生就业献策的工作格局。
  (二)以生为本,共性与个性结合,做到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精”和“细”
  坚持以人为本是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根本要求。在开展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过程中要遵循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关于共性教育,除了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教育,包括职业理想、政策法规、职业适应等内容开展共性教育,使学生了解职业观念和形成职业意识外,还要采取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模拟和实践等形式。其次,关于个性教育,则要求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学生群体等开展教育[6]。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可以构成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石,能够深化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的功能。
  (三)建立长效机制,阶段化与全程化结合,构建可持续精细化职业指导体系
  完善制度,形成可持续职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是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持续作用的保障。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新建本科院校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的精细化职业指导体系,既要求职业指导工作持续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程中,还要求开展阶段化的职业指导,尤其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尤为重要。
  (四)跟踪服务,量化考核,形成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总结和推广机制
  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有跟踪服务指导和量化考核制度,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推广。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邮件往来、电话联系等方式,跟踪调查毕业生,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状况;另一方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职业指导工作的反馈精细化,能使毕业生职业规划和指导工作做得更好、更实、更有针对性。此外,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每年鲜活事例,找出规律,找出求职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进而发现规律性的材料,为下一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01年 —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EB/OL].[2015-12-16].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41205/
  t20141205_1209695.shtml.
  [2]郭胜.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26-28.
  [3]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53-60.
  [4]王洪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还是跨越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55-57.
  [5]李科举.高校开展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3(6):15-17.
  [6]杨军.高职院校的“精细化”职业指导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2-103.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转型发展中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从人生课程模块、专业基础与拓展模块、职业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方面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关键词: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85-0
期刊
摘 要: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逐渐被各大高校关注和重视。而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因专业课程性质不同而存在多种双语教学模式。以江苏Z校《公共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为例,基于CLIL教学法的运用,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学习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对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从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学校层面,对构建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予
期刊
摘 要:秉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指出了以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方面,指出要合理设计好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学生查询资料环节、课堂案例讨论环节、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和教师总结点评环节。在展开递进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导向三个方面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
期刊
摘 要:强化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合理、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式人才所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实践教学的合理规划及有效落实是保证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利用地方校企合作平台合作教学育人,找到适合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契合点,结合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
期刊
摘 要:高职专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文化育人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是对当前高职教育过度专业技能化而引发人文素养缺失的纠偏以及教育基本属性的自然回归。文化育人改革的顺利推进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各专业应在文化育人的推进中起核心作用,并在不断探索中提炼和形成专业文化。笔者以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探讨其专业文化的构建及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系统地回答了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目标、要求、途径、原则与方法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常抓不懈;高校应把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要把培养有道德、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
期刊
摘 要:19世纪末,田园城市的理论诞生。20世纪初,该理论传入中国。循此理论,国人进行了建设田园城市的一系列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成都、琼海等地建设田园城市的举措颇有成效,凸显了田园城市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田园城市;新型城镇;理论内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05-02 
期刊
摘 要:生态理论历经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嬗变。聚焦生态理论发展嬗变问题,针对当前生态危机的现状,考虑生态理论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指导性功能,重点从理论基点、现实认知和实践落点三维向度分析生态理论的异同,进而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研究有利于促进生态理论与生态环境治理具体措施之间相互融合,为制定适应新时期生态治理难题的政策与措施奠定新的理论
期刊
摘 要:海德格尔思想的最核心词汇首推存在,其哲学之所以难以理解就是因为存在概念含义之隐晦。而对存在概念理解的关键就是对其回隐特性(即存在作为无)的把握,通过对海德格尔无的含义的揭示来增进对其存在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存在;无;形而上学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73-02  海德格尔思想的主导问题是存在论差异;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海德格
期刊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并且肯定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主张离婚自由,但是反对轻率任性的离婚,如果婚姻已经死亡不得不离婚则务必做到最低伤害原则。我国80后的实用主义婚姻观、离婚率偏高、闪婚闪离婚姻稳定性低、极端婚姻悲剧增多呈现出反传统、反理性的后现代特征。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但需审慎用之。  关键词:后现代;离婚;80后;任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