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中的变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个很特殊的现象,在近年来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变性”,却不重视“变音”,这给我们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提升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和影响。其实,“变性”和“变音”本是一体,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学习方能将文言文学得更好。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变音和变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多样,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以唐诗为代表的古代文言文篇目。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思想表达,被后人津津乐道,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语文学者不断探究它。然而,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加之古代文言文中可学习探讨的内容过多、过深,如政治背景、地理环境、个人生平、字词分析、文章题材、字词分析等,可讲可讨论的内容很多,同时,由于字词的翻译和理解是考试常考的环节,这间接地导致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定的误区,那就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时过分强调对某个词的、某个意境的揣摩、翻译和体验,反而将一些最基本的、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忽略了,比如“词”变音和变性。
进入初中的第一天,为了测试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水平情况,笔者随意地在黑板上写出诗词名,让学生自己去回想,心想如果能背出来就更好了。测试过程还算顺利,快结束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下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的题目,有学生已经摇头晃脑开始背了,但是,“不对,听起来有点不合适”,我面带微笑,又让同学背了一遍,方才听出问题所在,原来他们在背诗歌的时候没有变音。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里“斜”,一般情况下就读二声的xie,但是这里是特殊情况,因为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唐诗是讲究押韵的,因此,为了押韵,这里的“斜”应该被读成二声的xia。
那么,究竟什么是变音呢?它有什么规律?
变音又叫做异读,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破读现象,有些场合也叫做读破、破音、或者破音异读,它主要是通过改变字词原本的读音而实现文本整体上的美感或者区别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语法现象。就我们初中当前接触到的古汉语资源来说,当前的变音主要是在唐代的律诗中最为明显,无论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为了实现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句话最后的韵母总是一样的,或者为了保持韵律美,可以将不同的字音略作改动,使之押韵。唐诗是讲究押韵的,且强调韵律,文体很是严格,段数、句数、字数、句式、平仄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只学怎么翻译和理解,更应该学到唐诗内部蕴含的精神和美,并将之继承下来,代代相传,最简单最基础的就是“读”。
而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还有一个现象是:字的变音往往容易和变性结合在一起,如影随形,不可分割。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在除了律诗以外的其他古文中,一旦字词的读法发生了变化,我们还得要考虑是否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即变性现象。
文言文中的变性,一般也有三种语境。
一、名词作动词时
在我国古代文言文中,名词作为动词用的情况是很多的。但總体来说,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名词可以做动词,并且有些还要变音。
1.当两个名词连用,或者某个名词和代词连用的时候,除非他们是并列或者修饰关系,否则其中一个名词肯定是被活用做动词的。
例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这句话中,“衣”和“帛”本身都是名词,但是,从句子的整体结构和句意出发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缺少谓语动词。因此,这里就将“衣”名词做动词用,并且要重读,将音调由原来的一声换成四声。
再举一例,在“驴不胜怒,蹄之”中,“蹄”是名词,“之”是代词,这个句子还缺少动词,因此,这里的“蹄”是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的意思。虽然“蹄”和“踢”都是一声,但是,我们学习者自己心里得明白,我们在读的时候,实际上读的是“踢”的音节和意思。
“王”字,在文言文中通常为名词,读二声,如帝王、国王、王子等词。但是如果将它作动词,如“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那就要读四声。
2.当名词放到助动词、副词的后面或者在助词“所”和“者”前时,可以被活用作动词。
例如:“赵王之子孙侯者”中,“侯”就是名词作动词用,用在“者”前,意思就是“(被)封侯”。侯字读音虽然不变,但是要重读。
3.当句子中名词之后还有介词结构,且介词结构中含有名词,那么该名词也作动词用。
例如:“树之以桑”树之以桑。这里的“桑”就是名词作动词。
4.当名词与连词“而”连用时,一般也做动词用。
例如:“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中的“衣冠”就是名词作动词用,意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与后面的“见”是并列关系。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表达的意思是“使宾语怎样”,为客观结果,而意动用法则表达的是“想要宾语怎样”,为主观心理结果。
例如:“阙秦以利晋”中的“利晋”,就得翻译成“使晋得利,使晋得好处”,这就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而“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指的是“以众人的议论为药”,是主观臆断的结果,就属于意动用法。
某些及物动词在使动用法中也要破读,即变音,如“晋侯饮赵盾酒”中的“饮”就不能再读三声了,要读成四声,表示强调和动作。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还有一种用法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父异焉”中的“异”就意为“对……感到惊讶、诧异”。但是,由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中,变音不是很明显,故不再细谈。
总之,文言文中的变音在语文中是个很特殊的现象,近年来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变性”,却不重视“变音”,这给我们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提升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其实,“变性”和“变音”本是一体,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学习方能将文言文学得更好。而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我们学生不断积累,多读,多背,多锻炼语感,方能学得更好,并考出好成绩。笔者认为,所有的学习,包括古文的学习在内,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能继承和发扬一些在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学会使用,因为对于文化来说,最好的铭记方式就是要去用它,不让它变成死知识,这样的继承和维护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长久。
参考文献:
[1]徐通锵.音节的音义关联和汉语的变音[J].语文研究,2003,3.
[2]周详.浅析现代律诗的押韵[J].中州学刊,1988,5.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变音和变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多样,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以唐诗为代表的古代文言文篇目。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思想表达,被后人津津乐道,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语文学者不断探究它。然而,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加之古代文言文中可学习探讨的内容过多、过深,如政治背景、地理环境、个人生平、字词分析、文章题材、字词分析等,可讲可讨论的内容很多,同时,由于字词的翻译和理解是考试常考的环节,这间接地导致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定的误区,那就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时过分强调对某个词的、某个意境的揣摩、翻译和体验,反而将一些最基本的、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忽略了,比如“词”变音和变性。
进入初中的第一天,为了测试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水平情况,笔者随意地在黑板上写出诗词名,让学生自己去回想,心想如果能背出来就更好了。测试过程还算顺利,快结束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下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的题目,有学生已经摇头晃脑开始背了,但是,“不对,听起来有点不合适”,我面带微笑,又让同学背了一遍,方才听出问题所在,原来他们在背诗歌的时候没有变音。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里“斜”,一般情况下就读二声的xie,但是这里是特殊情况,因为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唐诗是讲究押韵的,因此,为了押韵,这里的“斜”应该被读成二声的xia。
那么,究竟什么是变音呢?它有什么规律?
变音又叫做异读,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破读现象,有些场合也叫做读破、破音、或者破音异读,它主要是通过改变字词原本的读音而实现文本整体上的美感或者区别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语法现象。就我们初中当前接触到的古汉语资源来说,当前的变音主要是在唐代的律诗中最为明显,无论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为了实现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句话最后的韵母总是一样的,或者为了保持韵律美,可以将不同的字音略作改动,使之押韵。唐诗是讲究押韵的,且强调韵律,文体很是严格,段数、句数、字数、句式、平仄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只学怎么翻译和理解,更应该学到唐诗内部蕴含的精神和美,并将之继承下来,代代相传,最简单最基础的就是“读”。
而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还有一个现象是:字的变音往往容易和变性结合在一起,如影随形,不可分割。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在除了律诗以外的其他古文中,一旦字词的读法发生了变化,我们还得要考虑是否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即变性现象。
文言文中的变性,一般也有三种语境。
一、名词作动词时
在我国古代文言文中,名词作为动词用的情况是很多的。但總体来说,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名词可以做动词,并且有些还要变音。
1.当两个名词连用,或者某个名词和代词连用的时候,除非他们是并列或者修饰关系,否则其中一个名词肯定是被活用做动词的。
例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这句话中,“衣”和“帛”本身都是名词,但是,从句子的整体结构和句意出发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缺少谓语动词。因此,这里就将“衣”名词做动词用,并且要重读,将音调由原来的一声换成四声。
再举一例,在“驴不胜怒,蹄之”中,“蹄”是名词,“之”是代词,这个句子还缺少动词,因此,这里的“蹄”是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的意思。虽然“蹄”和“踢”都是一声,但是,我们学习者自己心里得明白,我们在读的时候,实际上读的是“踢”的音节和意思。
“王”字,在文言文中通常为名词,读二声,如帝王、国王、王子等词。但是如果将它作动词,如“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那就要读四声。
2.当名词放到助动词、副词的后面或者在助词“所”和“者”前时,可以被活用作动词。
例如:“赵王之子孙侯者”中,“侯”就是名词作动词用,用在“者”前,意思就是“(被)封侯”。侯字读音虽然不变,但是要重读。
3.当句子中名词之后还有介词结构,且介词结构中含有名词,那么该名词也作动词用。
例如:“树之以桑”树之以桑。这里的“桑”就是名词作动词。
4.当名词与连词“而”连用时,一般也做动词用。
例如:“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中的“衣冠”就是名词作动词用,意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与后面的“见”是并列关系。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表达的意思是“使宾语怎样”,为客观结果,而意动用法则表达的是“想要宾语怎样”,为主观心理结果。
例如:“阙秦以利晋”中的“利晋”,就得翻译成“使晋得利,使晋得好处”,这就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而“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指的是“以众人的议论为药”,是主观臆断的结果,就属于意动用法。
某些及物动词在使动用法中也要破读,即变音,如“晋侯饮赵盾酒”中的“饮”就不能再读三声了,要读成四声,表示强调和动作。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还有一种用法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父异焉”中的“异”就意为“对……感到惊讶、诧异”。但是,由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中,变音不是很明显,故不再细谈。
总之,文言文中的变音在语文中是个很特殊的现象,近年来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变性”,却不重视“变音”,这给我们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提升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其实,“变性”和“变音”本是一体,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学习方能将文言文学得更好。而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我们学生不断积累,多读,多背,多锻炼语感,方能学得更好,并考出好成绩。笔者认为,所有的学习,包括古文的学习在内,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能继承和发扬一些在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学会使用,因为对于文化来说,最好的铭记方式就是要去用它,不让它变成死知识,这样的继承和维护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长久。
参考文献:
[1]徐通锵.音节的音义关联和汉语的变音[J].语文研究,2003,3.
[2]周详.浅析现代律诗的押韵[J].中州学刊,1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