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晓光
46岁 ,后花园(Home Garden)老板,哈雷摩托车手,东方卫视“顶级厨师”栏目第一季亚军。
这是一个由机车皮夹克、“But”“Whatever”口语添加剂和严肃的光头组成的不用鸡精的男人。
在采访进行的过程中,不需要多么犀利的眼神也能发现,旁边已有不少“妈妈”级食客捷足先登,入座时便已按捺不住兴奋之意,以交头接耳之势互通消息:“顶级厨师开的店!”
这个因为一档节目而为人熟知的“顶级厨师”顾晓光有了一块自家“后花园”,因此我们尾随而至,力图用以下文字还原一个真实的光哥,其中既有严肃探讨,也有幽默怡情,我们都将比电视摄像机更为真实地捕捉。
M:摩铺MOPPO; G: 顾晓光
M: 您在学习烹饪之前是做什么的?
G: 做了一年的装卸工,四年的邮政局,然后就是在学厨房,做装卸工时没想过做烹饪, 就是玩。那个时候要出国嘛,所以和我的一个表弟去学烹饪,当时学的是中餐,他在锦江饭店,我是在上海宾馆。做了几年的厨房、西餐之后,可能很难用文字来表达,但是模模糊糊会有一个规划,就是想做到什么职位,然后自己想要开一家餐厅。
M: 听说您有20多年的国外经历?
G: 1998年我在美国北加州的美国烹饪学院,学的课程叫种族烹饪,当时学的菜主要是南美的菜,其他的西餐也有,比如说美国的带骨牛肉,要经过8小时的烟熏。我学了差不多一年,比较偏僻一点的菜,比方说阿根廷、秘鲁、墨西哥啊之类的,拉丁美洲、法国、意大利、地中海菜等,都有。之后去了爱尔兰,去做厨师长,07年回国。我当时在爱尔兰的Hearns Hotel做,它在一个很小的Clonmel镇里面,属于一个比较具有爱尔兰风格的County(郡,相当于中国的县),叫Tipperary的地方。那段时间是最开心的时候。
M: 怀念这段时间吗?
G: 我感觉爱尔兰人比较率直,比较淳朴,没有那种英国人的精明。时间久了他们把我当兄弟一样,出去狂欢啊跳舞啊都有。最开始他们可能认为我是一个打工的,出来挣钱的,经过一段时间,哪怕洗碗的人都想来和我交朋友,因为很多菜都是我教他们的,怎么样做得更好,怎么样合理化。在那边我不太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们会把我的口音给带走,让我变成爱尔兰口音,有的时候我会提到我的国家,我说,我是中国人,他们就说,你不是中国人你是爱尔兰人!呵呵。爱尔兰很干净,没有一点污染,不管走到哪里,天都是蓝的,真的很迷人!唯一不好的就是天气,365天360天下雨,在爱尔兰我们叫Piss Rain!哈哈。(Piss Rain:英国俚语,形容下大雨。)
M: 这段经历里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G: 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菜,尤其是那些最淳朴的爱尔兰菜,有的我会做有的我不会做。但是在上海,食材很难找到,比方说爱尔兰的麦片,爱尔兰的酸牛奶,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做了。了解那些他们每天吃的东西也会让我收获不少,我感觉到他们的饮食并不是像我们感觉到的那种爱尔兰风格,他们也会吃一些创意菜,特别喜欢泰国菜,特别喜欢中国菜。
M: 这段经历对您影响大吗?
G: 很大。改变了我对西餐的一个认知度,以前我曾经用过比如说鸡精,但是去了爱尔兰之后我才知道,我再也不用这些了。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追求型,内质的东西没有。我在那边还学了一点叫 Quality Stuff for Quality Being,就是有质量的东西给有质量的人,人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已经将他们分为不同层次的人。
M: 对于烹饪,您有哪些坚持?
G: 我坚持健康的烹饪,100%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比如说烧烤,我可能不是很喜欢,因为我感觉到不是很健康。我坚持食材原来的味道,尊重食材本身。你做得越多,就会对食材越了解。比方说龙虾、海鲜的话,按照中式的做法它会煮,按照西餐的理念千万不能煮,怎么做?我们用差不多的温度,在75到95摄氏度之间的温度是最棒的!
M: 您对西餐和中餐有什么看法?
G: 中餐我感觉太急功近利,我不反对说,我去吃串串,但是那要真的是好的、健康的。比如说郫县豆瓣酱,经过发酵,还有辣味咸味,用它煮麻婆豆腐也好,加入一些川菜里也好,应该会很好吃,But,太多的地方有不健康的因素。
M: 怎么想到参加顶级厨师的?
G: 我就抱着玩的心态去的,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很紧张的比赛来看。我做我自己,没想到通过这个节目,会让很多人认识我,还是蛮开心的!
M: 参加顶级厨师给您带来了什么?
G: 走在马路上被人认出来。其实我感觉这是好事,因为国家在发展,首先就是饮食,不管是美国也好,亚洲的日本也好,为什么他们会崇尚饮食?这是国家富强的一个表现,再不会只满足于温饱。尤其那些年轻人,他们有对烹饪的一种热爱。比方说在徐家汇也好,在日月光也好,我都会被他们认出来,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尤其是在我们上海,我们对吃的要求真的是越来越高!我不会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轻狂,所以今天被他们认出来,明天被他们认出来,对我来说,已经成为过去了!
比起那些“神侃”来说,上海话夹杂英文,普通话语带爱尔兰味儿的光哥可以说是相当的闷骚,对比他做菜时的快刀斩乱麻,聊天这件事似乎就有点像是“小火乱炖”了。但当我们聊起哈雷摩托车,我们就知道:等着,光哥的沸点到了。
M: 怎么开始喜欢上哈雷摩托车的?
G: 很早就喜欢了,在烹饪之前,那个时候就喜欢摩托车,但是没钱买。我接下来打算买一辆绿色的哈雷,我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我比较喜欢炫一点的。我自己喜欢就行了,他们喜欢不喜欢我不管。把手也好、排气管也好,座位也好,我都会改。哈雷是一个比较昂贵的东西,但是我们很多的思想还没跟上来,所以会影响到其他开车的行人,声音也好,或者在遵守交通规则上。哈雷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千万不能扭曲它的精神。对我来说哈雷是减压的一个玩具,我今天很累,那我可能开哈雷出去跑一跑,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能会引来一些嫉妒的眼光,哈哈,Whatever,都可以。
M: 有自己的“哈雷俱乐部”吗?
G: 我还是会和我那些有一定年龄的朋友聚在一起。他们会更有一种内涵,他们会更有幸福感,和他们在一起会让我很轻松。哈雷会分成很多的车型,那也意味着不同的年龄段,我的年龄段应该说是步入中年,不会追求速度,只会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东西。这帮朋友的阅历比较多,对生活的态度也比较积极,他们的车也比较炫,我们在一起不会有太多轻狂,保持在一定的速度,比较遵守交通规则,会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一群人出去,会很壮观!但是去飙车?No!
M: 内心还有骑摩托车征服世界的愿望吗?
G: 没有,我不想征服世界,也不想被人征服,我只想要一种自由。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很大胆的人,我不会去飙车,我感觉到我的车技远远不如他们,我就是一个“凹造型”的人。我的一个标签就是,喜欢烹饪,喜欢哈雷,这两点是不会改变的。
46岁 ,后花园(Home Garden)老板,哈雷摩托车手,东方卫视“顶级厨师”栏目第一季亚军。
这是一个由机车皮夹克、“But”“Whatever”口语添加剂和严肃的光头组成的不用鸡精的男人。
在采访进行的过程中,不需要多么犀利的眼神也能发现,旁边已有不少“妈妈”级食客捷足先登,入座时便已按捺不住兴奋之意,以交头接耳之势互通消息:“顶级厨师开的店!”
这个因为一档节目而为人熟知的“顶级厨师”顾晓光有了一块自家“后花园”,因此我们尾随而至,力图用以下文字还原一个真实的光哥,其中既有严肃探讨,也有幽默怡情,我们都将比电视摄像机更为真实地捕捉。
M:摩铺MOPPO; G: 顾晓光
M: 您在学习烹饪之前是做什么的?
G: 做了一年的装卸工,四年的邮政局,然后就是在学厨房,做装卸工时没想过做烹饪, 就是玩。那个时候要出国嘛,所以和我的一个表弟去学烹饪,当时学的是中餐,他在锦江饭店,我是在上海宾馆。做了几年的厨房、西餐之后,可能很难用文字来表达,但是模模糊糊会有一个规划,就是想做到什么职位,然后自己想要开一家餐厅。
M: 听说您有20多年的国外经历?
G: 1998年我在美国北加州的美国烹饪学院,学的课程叫种族烹饪,当时学的菜主要是南美的菜,其他的西餐也有,比如说美国的带骨牛肉,要经过8小时的烟熏。我学了差不多一年,比较偏僻一点的菜,比方说阿根廷、秘鲁、墨西哥啊之类的,拉丁美洲、法国、意大利、地中海菜等,都有。之后去了爱尔兰,去做厨师长,07年回国。我当时在爱尔兰的Hearns Hotel做,它在一个很小的Clonmel镇里面,属于一个比较具有爱尔兰风格的County(郡,相当于中国的县),叫Tipperary的地方。那段时间是最开心的时候。
M: 怀念这段时间吗?
G: 我感觉爱尔兰人比较率直,比较淳朴,没有那种英国人的精明。时间久了他们把我当兄弟一样,出去狂欢啊跳舞啊都有。最开始他们可能认为我是一个打工的,出来挣钱的,经过一段时间,哪怕洗碗的人都想来和我交朋友,因为很多菜都是我教他们的,怎么样做得更好,怎么样合理化。在那边我不太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们会把我的口音给带走,让我变成爱尔兰口音,有的时候我会提到我的国家,我说,我是中国人,他们就说,你不是中国人你是爱尔兰人!呵呵。爱尔兰很干净,没有一点污染,不管走到哪里,天都是蓝的,真的很迷人!唯一不好的就是天气,365天360天下雨,在爱尔兰我们叫Piss Rain!哈哈。(Piss Rain:英国俚语,形容下大雨。)
M: 这段经历里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G: 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菜,尤其是那些最淳朴的爱尔兰菜,有的我会做有的我不会做。但是在上海,食材很难找到,比方说爱尔兰的麦片,爱尔兰的酸牛奶,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做了。了解那些他们每天吃的东西也会让我收获不少,我感觉到他们的饮食并不是像我们感觉到的那种爱尔兰风格,他们也会吃一些创意菜,特别喜欢泰国菜,特别喜欢中国菜。
M: 这段经历对您影响大吗?
G: 很大。改变了我对西餐的一个认知度,以前我曾经用过比如说鸡精,但是去了爱尔兰之后我才知道,我再也不用这些了。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追求型,内质的东西没有。我在那边还学了一点叫 Quality Stuff for Quality Being,就是有质量的东西给有质量的人,人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已经将他们分为不同层次的人。
M: 对于烹饪,您有哪些坚持?
G: 我坚持健康的烹饪,100%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比如说烧烤,我可能不是很喜欢,因为我感觉到不是很健康。我坚持食材原来的味道,尊重食材本身。你做得越多,就会对食材越了解。比方说龙虾、海鲜的话,按照中式的做法它会煮,按照西餐的理念千万不能煮,怎么做?我们用差不多的温度,在75到95摄氏度之间的温度是最棒的!
M: 您对西餐和中餐有什么看法?
G: 中餐我感觉太急功近利,我不反对说,我去吃串串,但是那要真的是好的、健康的。比如说郫县豆瓣酱,经过发酵,还有辣味咸味,用它煮麻婆豆腐也好,加入一些川菜里也好,应该会很好吃,But,太多的地方有不健康的因素。
M: 怎么想到参加顶级厨师的?
G: 我就抱着玩的心态去的,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很紧张的比赛来看。我做我自己,没想到通过这个节目,会让很多人认识我,还是蛮开心的!
M: 参加顶级厨师给您带来了什么?
G: 走在马路上被人认出来。其实我感觉这是好事,因为国家在发展,首先就是饮食,不管是美国也好,亚洲的日本也好,为什么他们会崇尚饮食?这是国家富强的一个表现,再不会只满足于温饱。尤其那些年轻人,他们有对烹饪的一种热爱。比方说在徐家汇也好,在日月光也好,我都会被他们认出来,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尤其是在我们上海,我们对吃的要求真的是越来越高!我不会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轻狂,所以今天被他们认出来,明天被他们认出来,对我来说,已经成为过去了!
比起那些“神侃”来说,上海话夹杂英文,普通话语带爱尔兰味儿的光哥可以说是相当的闷骚,对比他做菜时的快刀斩乱麻,聊天这件事似乎就有点像是“小火乱炖”了。但当我们聊起哈雷摩托车,我们就知道:等着,光哥的沸点到了。
M: 怎么开始喜欢上哈雷摩托车的?
G: 很早就喜欢了,在烹饪之前,那个时候就喜欢摩托车,但是没钱买。我接下来打算买一辆绿色的哈雷,我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我比较喜欢炫一点的。我自己喜欢就行了,他们喜欢不喜欢我不管。把手也好、排气管也好,座位也好,我都会改。哈雷是一个比较昂贵的东西,但是我们很多的思想还没跟上来,所以会影响到其他开车的行人,声音也好,或者在遵守交通规则上。哈雷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千万不能扭曲它的精神。对我来说哈雷是减压的一个玩具,我今天很累,那我可能开哈雷出去跑一跑,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能会引来一些嫉妒的眼光,哈哈,Whatever,都可以。
M: 有自己的“哈雷俱乐部”吗?
G: 我还是会和我那些有一定年龄的朋友聚在一起。他们会更有一种内涵,他们会更有幸福感,和他们在一起会让我很轻松。哈雷会分成很多的车型,那也意味着不同的年龄段,我的年龄段应该说是步入中年,不会追求速度,只会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东西。这帮朋友的阅历比较多,对生活的态度也比较积极,他们的车也比较炫,我们在一起不会有太多轻狂,保持在一定的速度,比较遵守交通规则,会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一群人出去,会很壮观!但是去飙车?No!
M: 内心还有骑摩托车征服世界的愿望吗?
G: 没有,我不想征服世界,也不想被人征服,我只想要一种自由。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很大胆的人,我不会去飙车,我感觉到我的车技远远不如他们,我就是一个“凹造型”的人。我的一个标签就是,喜欢烹饪,喜欢哈雷,这两点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