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民族力量的源泉,具有民族凝聚力,是我们站在世界大舞台的力量支撑。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把体育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范畴,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少林武术应该借此东风,走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行列,发挥少林武术的体育属性同时也传播少林武术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新风:为人诚恳、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社会公德。
关键词 中原少林武术文化 当代社会主义建设 价值
一、中原少林武术不仅追求技艺还要注重美学
学习武术,要讲究艺术性。早在战国时代,武术就在生活中作为“艺术”来运用。如把“剑术”用来当众表演进行庆贺、助酒。当习武者在演练过程中,手随心运,眼随手转,起伏转折,翻越跳跃,表现出形神兼备的身手艺术时,他本身自然会逐渐地沉醉到纯洁、虔诚、怡然自得的状态之中。这就必然有助于陶冶性情,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工作。如果学练武术者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而久之,还会起到化粗野为文明,化低级趣味为高尚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对人身的修养大有裨益。武术的艺术性,不只表现在技击上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而且还讲究练习动作时的快慢、节奏,还要表现出整体套路的起伏转折、刚柔相济,以及手、眼、身、步法的协调配合等。这样,不仅符合技击、生理的要求,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充分表现出美的艺术效果。所以,这就要求习武者不仅在练习中仔细揣摩动作意义、套路结构、形体风貌,多向老拳师学习,而且还要认真读书,学习历史以及有关武术、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去指导练武,做一个真正的对人民有用的人,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原少林武术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社会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伦理道德手段,而中原少林武术文化根置于特定的佛教文化环境中同时又受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影响,具备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在习武的过程中强调“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学礼”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通过武术的习练培养人的“仁、义、礼、智、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和谐的血液,遵守社会公德。习武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们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单单武术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武术文化知识,学会了尊师重道、谦虚谨慎;学会了为人诚懇、乐于助人;学会了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等做人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武术文化中的和谐元素有利于社会的控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生活方式是所有人类追求的主要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和谐的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少林武术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散发出浓浓和谐气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于少林武术的思想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武术的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和谐,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仍是和谐。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少林武术的和谐价值得到体现。少林武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和谐,和谐是整个中华武术的重要特征,同时和谐也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体现。和谐的思想造就了和谐的武术,和谐的武术又诠释着中国人和谐的思想。和谐思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关系到中国能否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素质,这样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中原少林武术文化迎合着当代社会道德要求
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使我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人民群众深情呼唤着、期待着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少林武术根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巨系统中,内涵丰富,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学礼”就是说明了武术的教育作用,通过武术的习练培养武术人的“仁、义、礼、智、信”,激发学习者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培养更多的人们遵守社会公德。通过学习、感受少林武术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武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习武不单单是技术动作的练习,更一种学习武术文化过程,学会尊师重道、谦虚谨慎、为人诚恳、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等做人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武术的教育功能有利于社会的控制。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的年轻父母送孩子进入中国功夫馆、武术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孩子学习中国功夫的同时,又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从中领悟到做人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洪浩,姜生成.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45-46.
[2] 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1-8.
[3] 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R].求是.2007(1).
[4] 郭玉成,郭玉亭.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6):70-71.
摘 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民族力量的源泉,具有民族凝聚力,是我们站在世界大舞台的力量支撑。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把体育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范畴,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少林武术应该借此东风,走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行列,发挥少林武术的体育属性同时也传播少林武术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新风:为人诚恳、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社会公德。
关键词 中原少林武术文化 当代社会主义建设 价值
一、中原少林武术不仅追求技艺还要注重美学
学习武术,要讲究艺术性。早在战国时代,武术就在生活中作为“艺术”来运用。如把“剑术”用来当众表演进行庆贺、助酒。当习武者在演练过程中,手随心运,眼随手转,起伏转折,翻越跳跃,表现出形神兼备的身手艺术时,他本身自然会逐渐地沉醉到纯洁、虔诚、怡然自得的状态之中。这就必然有助于陶冶性情,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工作。如果学练武术者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而久之,还会起到化粗野为文明,化低级趣味为高尚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对人身的修养大有裨益。武术的艺术性,不只表现在技击上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而且还讲究练习动作时的快慢、节奏,还要表现出整体套路的起伏转折、刚柔相济,以及手、眼、身、步法的协调配合等。这样,不仅符合技击、生理的要求,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充分表现出美的艺术效果。所以,这就要求习武者不仅在练习中仔细揣摩动作意义、套路结构、形体风貌,多向老拳师学习,而且还要认真读书,学习历史以及有关武术、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去指导练武,做一个真正的对人民有用的人,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原少林武术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社会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伦理道德手段,而中原少林武术文化根置于特定的佛教文化环境中同时又受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影响,具备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在习武的过程中强调“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学礼”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通过武术的习练培养人的“仁、义、礼、智、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和谐的血液,遵守社会公德。习武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们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单单武术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武术文化知识,学会了尊师重道、谦虚谨慎;学会了为人诚懇、乐于助人;学会了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等做人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武术文化中的和谐元素有利于社会的控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生活方式是所有人类追求的主要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和谐的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少林武术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散发出浓浓和谐气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于少林武术的思想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武术的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和谐,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仍是和谐。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少林武术的和谐价值得到体现。少林武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和谐,和谐是整个中华武术的重要特征,同时和谐也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体现。和谐的思想造就了和谐的武术,和谐的武术又诠释着中国人和谐的思想。和谐思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关系到中国能否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素质,这样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中原少林武术文化迎合着当代社会道德要求
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使我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人民群众深情呼唤着、期待着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少林武术根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巨系统中,内涵丰富,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学礼”就是说明了武术的教育作用,通过武术的习练培养武术人的“仁、义、礼、智、信”,激发学习者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培养更多的人们遵守社会公德。通过学习、感受少林武术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武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习武不单单是技术动作的练习,更一种学习武术文化过程,学会尊师重道、谦虚谨慎、为人诚恳、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等做人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武术的教育功能有利于社会的控制。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的年轻父母送孩子进入中国功夫馆、武术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孩子学习中国功夫的同时,又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从中领悟到做人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洪浩,姜生成.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45-46.
[2] 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1-8.
[3] 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R].求是.2007(1).
[4] 郭玉成,郭玉亭.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