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与网络密切的联系在一起,部分学生因为自控能力较差,沉湎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不仅影响了大学学业,也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预防和戒除“网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对策
一、前言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由于重复使用网络产生的一种着迷状态,长此以往引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行为。在校大学生由于自由时间较多、自控能力较差,而成为“网瘾”的高发群体。他们因为迷恋上网而深陷网络的泥潭不能自拔,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作息不规律、学习成绩下降等恶果。因此,深入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及对策,适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对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补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网瘾”的成因
大学生“网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探究了大学生“网瘾”的成因,试图为预防和戒除“网瘾”提供依据。
(一)社会环境影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文化和思潮形成了复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思想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日臻成熟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资讯,促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很多腐朽的、负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容易造成大学生认识混乱、迷茫,不利于他们成长。
(二)学校环境影响
对于大多数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需要及时调整自我,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的学习强调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可以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大学的生活环境也和中学很不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生活在一起,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有的大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甚至产生学习困难、交往障碍等问题,于是通过上网来排解郁闷、发泄不满。
一所好的大学通常都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优良的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你置身于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时,就会被她感染,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高校盲目扩招,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必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家庭环境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庭压力对学生是否网络成瘾影响最大。据不完全统计,很多患有“网瘾”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多有过家庭内部有矛盾、遭父母打骂、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等问题。他们通过上网来缓解因家庭问题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渠道是否顺畅等方面。有研究表明,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据了解患“网瘾”学生家长多采用粗暴简单的方式教育孩子。父母和孩子只有平等的沟通,才会使孩子体会亲人的关怀,产生良好的效果。家庭的背景、家长的素质等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四)大学生个体原因
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上说,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都是大学生产生“网瘾”的外在因素,大学生自身的弱点才是其网络成瘾的内在决定因素。
首先,网络满足了人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间的情感日益淡漠,很多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通过网络来实现这种需求。他们在网上结交朋友,和对方畅所欲言,补偿了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孤寂。
其次,网络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网络包涵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资讯都可以通过网络很快查到,这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或不好意思向人问起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很容易被一些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毒害。
再次,通过网络他们可以逃避现实、宣泄不满。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按照自己意愿塑造虚拟的自我,借以补偿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弱点和不足。可以通过网络回避生活中的挫折,填补心灵的空虚。
三、预防和戒除大学生“网瘾”的对策研究
(一)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网瘾”界定标准和治疗规范,这无疑给我们诊治“网瘾”带来难度,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会同相关的科研院所尽快制定“网瘾”的界定标准和治疗规范,为诊治“网瘾”提供规范的指导。同时规范“网瘾”除机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由相关主管部门核准发放许可证。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填补有关的法律空白,使“网瘾”戒除行为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
近年来,网络黄、赌、毒,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一些网络上的违法犯罪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传播淫秽色情电影、组织网上赌博、发布不堪入目的黄色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网络黄、赌、毒的打击力度,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行动,做好舆论的宣传动员,齐抓共管,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家长也应该转变观念,为孩子成长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人的早期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仪态仪表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技巧,本着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对“网瘾”学生的诊疗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家庭和家长的作用。
(二)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对“网瘾”学生早发现、早治疗
学生一旦有网络成瘾倾向,必然会增加上网时间,就会出现旷课、说谎、精神萎靡等现象。我们的班主任、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经常抽查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深入宿舍走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近况,把学生的“网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院、系、班、宿舍四级预警系统,成立以主管学生副院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管理体系,每一层都有专人负责,保证信息的快速畅通,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努力打造专业化的“网瘾”戒除队伍。绝大部分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要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高校大学生“网瘾”心理状况的预警和诊疗机制,完善机构和队伍建设,明确程序和责任,为学生“网瘾”的防治提供保障。经常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工作经验,丰富“网瘾”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三)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大学生只有确立了远大的目标,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才能积极进取以求自我的成长与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全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控制能力是大学生适应大学集体生活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经受各种挫折,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意见,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我们应该建立监督机制,检查学生的作息时间,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活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活处在特定的生理发育期,自制能力较弱,經受挫折的能力不强,遇到问题会不知所措,这时通过网络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要是能和同学开诚布公地聊聊,听听同学的意见,和同学互通有无,不仅能帮助解决自身问题,也会促进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增进和同学间的交往,还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社会学家做的大量研究表明,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有效途径。真诚的与人交往,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人摆脱自卑、自闭,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情。总之,要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勇敢面对自己,努力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江楠楠,郭培芳. 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3,26(1).
[2]叶新东. 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 心理科学,2004.
[3]陈淑惠.我国学生计算机网络沉迷现象之整全研究——子计划——网络沉迷现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台湾行政院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5]张瑜,李宏翰.论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探索,2007年第1期.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对策
一、前言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由于重复使用网络产生的一种着迷状态,长此以往引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行为。在校大学生由于自由时间较多、自控能力较差,而成为“网瘾”的高发群体。他们因为迷恋上网而深陷网络的泥潭不能自拔,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作息不规律、学习成绩下降等恶果。因此,深入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及对策,适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对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补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网瘾”的成因
大学生“网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探究了大学生“网瘾”的成因,试图为预防和戒除“网瘾”提供依据。
(一)社会环境影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文化和思潮形成了复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思想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日臻成熟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资讯,促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很多腐朽的、负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容易造成大学生认识混乱、迷茫,不利于他们成长。
(二)学校环境影响
对于大多数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需要及时调整自我,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的学习强调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可以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大学的生活环境也和中学很不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生活在一起,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有的大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甚至产生学习困难、交往障碍等问题,于是通过上网来排解郁闷、发泄不满。
一所好的大学通常都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优良的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你置身于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时,就会被她感染,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高校盲目扩招,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必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家庭环境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庭压力对学生是否网络成瘾影响最大。据不完全统计,很多患有“网瘾”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多有过家庭内部有矛盾、遭父母打骂、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等问题。他们通过上网来缓解因家庭问题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渠道是否顺畅等方面。有研究表明,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据了解患“网瘾”学生家长多采用粗暴简单的方式教育孩子。父母和孩子只有平等的沟通,才会使孩子体会亲人的关怀,产生良好的效果。家庭的背景、家长的素质等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四)大学生个体原因
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上说,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都是大学生产生“网瘾”的外在因素,大学生自身的弱点才是其网络成瘾的内在决定因素。
首先,网络满足了人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间的情感日益淡漠,很多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通过网络来实现这种需求。他们在网上结交朋友,和对方畅所欲言,补偿了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孤寂。
其次,网络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网络包涵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资讯都可以通过网络很快查到,这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或不好意思向人问起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很容易被一些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毒害。
再次,通过网络他们可以逃避现实、宣泄不满。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按照自己意愿塑造虚拟的自我,借以补偿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弱点和不足。可以通过网络回避生活中的挫折,填补心灵的空虚。
三、预防和戒除大学生“网瘾”的对策研究
(一)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网瘾”界定标准和治疗规范,这无疑给我们诊治“网瘾”带来难度,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会同相关的科研院所尽快制定“网瘾”的界定标准和治疗规范,为诊治“网瘾”提供规范的指导。同时规范“网瘾”除机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由相关主管部门核准发放许可证。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填补有关的法律空白,使“网瘾”戒除行为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
近年来,网络黄、赌、毒,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一些网络上的违法犯罪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传播淫秽色情电影、组织网上赌博、发布不堪入目的黄色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网络黄、赌、毒的打击力度,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行动,做好舆论的宣传动员,齐抓共管,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家长也应该转变观念,为孩子成长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人的早期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仪态仪表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技巧,本着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对“网瘾”学生的诊疗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家庭和家长的作用。
(二)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对“网瘾”学生早发现、早治疗
学生一旦有网络成瘾倾向,必然会增加上网时间,就会出现旷课、说谎、精神萎靡等现象。我们的班主任、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经常抽查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深入宿舍走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近况,把学生的“网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院、系、班、宿舍四级预警系统,成立以主管学生副院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管理体系,每一层都有专人负责,保证信息的快速畅通,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努力打造专业化的“网瘾”戒除队伍。绝大部分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要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高校大学生“网瘾”心理状况的预警和诊疗机制,完善机构和队伍建设,明确程序和责任,为学生“网瘾”的防治提供保障。经常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工作经验,丰富“网瘾”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三)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大学生只有确立了远大的目标,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才能积极进取以求自我的成长与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全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控制能力是大学生适应大学集体生活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经受各种挫折,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意见,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我们应该建立监督机制,检查学生的作息时间,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活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活处在特定的生理发育期,自制能力较弱,經受挫折的能力不强,遇到问题会不知所措,这时通过网络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要是能和同学开诚布公地聊聊,听听同学的意见,和同学互通有无,不仅能帮助解决自身问题,也会促进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增进和同学间的交往,还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社会学家做的大量研究表明,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有效途径。真诚的与人交往,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人摆脱自卑、自闭,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情。总之,要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勇敢面对自己,努力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江楠楠,郭培芳. 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3,26(1).
[2]叶新东. 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 心理科学,2004.
[3]陈淑惠.我国学生计算机网络沉迷现象之整全研究——子计划——网络沉迷现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台湾行政院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5]张瑜,李宏翰.论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探索,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