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结合学校提出的选修课的理念,本学期我们六年级英语教学组尝试进行了英语学科的平行选修课。
  
   英语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的形式与特点
  平行选修课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要尝试进行课程的设计,甚至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编辑与整合。首先,教师在设计课程之前,要充分考虑本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语言能力,结合日常教学的侧重点制定选修课的研究主题,平行分支出几个不同的小主题,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研究。其次,每位教师分工承担一个主题任务,进行资料的搜索、编辑、整合,形成主题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主题研究任务单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最有效的方式和学生即兴互动研究。
  平行选修课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极为新鲜的学习方式。首先,学生要了解选修课的主题。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点,自主选择、确定研究的小主题,在不同的授课地点上课。最后,通过几次课堂学习与研究,完成所选择的主题研究任务单,对自己的平行选修课学习进行总结和提升。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发现这种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有着这样一些特点:
  固定在一个时间段内研究一个主题,适合高年级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本身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储备,对于课堂的密度和信息量的要求更高。学生渴望能够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和学习。我们开展的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正好给予了这些学生一个很好的机会。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与一般的课堂教学不一样,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对学生没有压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点选择喜欢研究的主题,更加关注、享受学习和探究的过程。
  教学相长这样的授课方式和设计课堂的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和提高。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对于教师要求比较高,因为没有相关的教材、教参。教师要根据自己承担的主题教学任务,寻找、取舍、整合、编辑,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主题研究材料,同时根据其中设置的内容来设计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形成研究任务单,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英语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的内容
  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特点、能力、兴趣等,结合目前的语言学习内容来制定。我校英语教师一直在研究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结合这个研究点,我们把研究课主题定为西方节日。经过与学生的讨论和调查,我们把分支主题定为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和有趣的节日,其中有趣的节日包括学生很感兴趣的西班牙蕃茄节和墨西哥亡灵节。主题确认后,我们六年级组的四位教师进行分工,每位教师负责一个主题的教学工作,从资料的收集和编辑、整合,到任务单的设计、制定,再到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与学生共同学习,享受研究的快乐。
   课堂实施
  学生首先通过阅读一张课程介绍单进行选课。课程介绍除了有四个分支主题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的介绍,教师还在每个主题介绍的最后用五角星给出了课程语言难度的标注,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水平进行选择,避免了学生只考虑兴趣而忽视难度的情况,保证了学习效果。每个学生要从四个分支主题中自主选择两个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主题进行报名。
  万圣节主题研究。通过视听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万圣节的历史、传统和节日活动。在这个主题的研究中,学生观看了很多视频、短片,了解了万圣节的由来等。
  圣诞节主题研究。在这个主题的研究中,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关于圣诞节小短剧的排练和表演。这就给了语言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小舞台。短剧一部分由教师提供,一部分来自学生,内容涉及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节的传统活动和饮食,等等。通过短剧的表演,学生对圣诞节有了更深的理解。
  感恩节主题研究。通过欣赏、阅读诗歌和短文的方式,学生对感恩节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主题的研究中,学生通过阅读一些关于感恩节的小故事和诗歌,充分认识了这个节日对于美国人的意义。同时通过阅读扩充相关的词汇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升了语言技能。
  有趣的节日主题研究。通过对西方两个有趣节日西班牙蕃茄节、墨西哥亡灵节的研究,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现象的研究兴趣。课上学生以视频、图片等不同形式了解这两个节日。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节日的研究报告,用小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
  
   英语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的价值与设想
  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对交流技能的培养,也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更要融汇文化意识的渗透。平时课堂上,我们更加重视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后两者,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和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效果,我们认为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能够成为常规课堂的一个良好补充,能够帮助实现语言教学中对于学生全方位地引导和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将学生的意愿与教师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结合。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尝试之后,我们接下来思考如何将主题研究平行选修课的形式在各个年级段推广,并贯穿小学1-6年级的英语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在低段英语教学中,实施以讲故事、唱英语歌曲、表演小短剧为主题的平行选修课,根据低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中段英语教学中,实施以语言话题的研究为主题的平行选修课,根据课本教学内容,继续延伸制定出如食物、运动、活动等话题,以话题研究的形式整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在高段英语教学中,实施以西方文化渗透为主题的平行选修课,加大信息量和课堂密度,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创设使学生用所积累的语言来摄取信息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以上,只是我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与尝试之后积累下来的一点经验,以及基于这种经验下,我们对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我们愿和所有英语教师共勉,不断摸索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特尔斐法等方法,以我国八大地区4 800名知识分子作为被试对象,4 619名非知识分子作为参照,对知识分子健身水平与其身体和心理自我感觉各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 知识分子健身总体水平偏高,且存在民族、性别、职业、年龄结构、健康、城乡、职业类型间的差异。2) 知识分子身体和心理自我感觉好于非知识分子,但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被试样本中有明显症状者为6.1
新时期下,我国国有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参与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和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影响的“免疫力”,纷纷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加强国有企业的审计功能的发挥就是一个方面.
如果按照运动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运动能力突出、运动能力一般、运动能力较差三类人群。教师如何有效地对三类学生进行辅导呢?我校通过体育平行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体育平行课的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初1-2周,学校根据教师课表,统计同一年级同一节课的出现情况,安排每个年级平行课的课表。  第二阶段,开学初1-3周,对所有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普测。通过新测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与食沉积物类的发育变化是反映水动力环境的一种指标。对南海南部NS93- 1 2 - 58柱样 1 4ka来微型双壳类营养结构分析表明 ,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向冰后期全新世
期刊
“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强调按社会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让学生在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育
1943年冬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邀请都柏林的公众收听他发表的一系列演讲,他称这些演讲是“艰深的”“不能说得上是受欢迎的”.约有400人没有被吓倒
期刊
1909年,京师大学堂格致科设立了地质学门,从此开创了我国高等学校地质学教育的先河.尽管100年前的中国,政治与科技的发展十分不协调,但地质之光在赢弱的中国顽强地燃起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