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3自然段的首句是:“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重庆的张家明老师在《还是把“这一带”改为“这样”好》一文中指出:“这个句子在表达上存在问题。”(原文见2014年《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第11期57页)笔者对这一说法不敢苟同,这里摘录原文有关文字浅析,有不对的地方,敬请专家指正。
一、如何理解“这一带”
张老师说:“‘这一带’是一个表示眼前所及范围的词,不能指代桂林所有的山,这应该是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违背的。从下文来看,作者所描绘的正是桂林的山的‘整体之形’,而不是眼前所及的‘这一带的山’的‘部分之貌’。”
笔者认为,“一带”, 是名词,不只“表示眼前所及”的小范围,且能表示大的范围。“桂林这一带”,应包括桂林市所辖区、县这一片地方。另举一个更大范围的“一带”,江南一带包括扬州、镇江、南京、无锡、丹阳、上海、苏州、杭州、湖州、绍兴等这一大片地方。作家在“一带”前加了指示代词“这”,表示立足桂林说话。“桂林的山”与“桂林这一带的山”,两个短语文字虽有不同,但意思没有不同,“整体之形”与“部分之貌”之说是没有道理的。第3自然段的首句之所以用“桂林这一带的山”,是为了保持与“漓江这样的水”在结构形式上的基本一致。下文为什么又用“桂林的山……”,这样可避免与上句在用词上的重复。桂林的山奇、秀、险三大特点,不可视为“整体之形”。教学这一段,学生能读懂文字,悟出山的三大特点并知道怎样写,就可以了,切忌分析“跑偏”。
二、不可改为“桂林这样的山”
张老师说:“句子的前一部分提及的是泰山、香山‘形’的特点,与之相对应,后面部分也应该强调其‘形’,可是原文却用表示范围的‘这一带’修饰‘山’,显然与前文不对等。将‘桂林这一带的山’改为‘桂林这样的山’更为贴切。”
笔者认为,作家用“这一带”,符合桂林附近山多的实际,改为“桂林这样的山”反而不妥。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短语“漓江这样的水”,“漓江”,是水名,“这样”(指示代词),义为“这个样子的”,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个样子的水”,是完全可以的。若改为“桂林这样的山”,“桂林”是市名,不是山名,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个样子的山”,就讲不通了。另举一例:我……从没看见过独秀峰这样的山。“独秀峰”,是桂林的一座名山,说“从没看见过独秀峰这个样子的山”,是可以的,与泰山、香山也“对等”,可后面的文字就不能具体描写“群山”了,这也说明用“这一带”是准确的。
三、这一句采用的不是对比手法
张老师说:“句子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作比较,强调桂林的山的‘形’与众不同。”
泰山、香山(两座山)与桂林一带的山(群山),不是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也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更不可能进行相对比较,可见这一句采用的不是对比手法。作家先写“峰峦雄伟的泰山”,又写“红叶似火的香山”,不是在相对比较山的美与丑,而是用泰山、香山之美丽壮观景象来陪衬烘托桂林一带的山的特点与众不同,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在作家的笔下,泰山、香山是次要的事物,桂林一带的山是主要的、要着力描写的事物。
四、这两句形成一种“呼应”吗
张老师说:“将本句改为‘我……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恰好与第2自然段‘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一句在表达形式上形成一种呼应,使全文在表达上更为完美。”
这样的解释欠妥。“呼应”,是一呼一应,互相联系或照应的意思。前后互相呼应,是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意在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这两个句子,虽然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但不是前后呼应的关系,而是并列分居第2、3自然段之首,两个自然段是并列关系。“呼应”的写作方法,本文有一范例,即结尾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开头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可让学生学习运用。
一、如何理解“这一带”
张老师说:“‘这一带’是一个表示眼前所及范围的词,不能指代桂林所有的山,这应该是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违背的。从下文来看,作者所描绘的正是桂林的山的‘整体之形’,而不是眼前所及的‘这一带的山’的‘部分之貌’。”
笔者认为,“一带”, 是名词,不只“表示眼前所及”的小范围,且能表示大的范围。“桂林这一带”,应包括桂林市所辖区、县这一片地方。另举一个更大范围的“一带”,江南一带包括扬州、镇江、南京、无锡、丹阳、上海、苏州、杭州、湖州、绍兴等这一大片地方。作家在“一带”前加了指示代词“这”,表示立足桂林说话。“桂林的山”与“桂林这一带的山”,两个短语文字虽有不同,但意思没有不同,“整体之形”与“部分之貌”之说是没有道理的。第3自然段的首句之所以用“桂林这一带的山”,是为了保持与“漓江这样的水”在结构形式上的基本一致。下文为什么又用“桂林的山……”,这样可避免与上句在用词上的重复。桂林的山奇、秀、险三大特点,不可视为“整体之形”。教学这一段,学生能读懂文字,悟出山的三大特点并知道怎样写,就可以了,切忌分析“跑偏”。
二、不可改为“桂林这样的山”
张老师说:“句子的前一部分提及的是泰山、香山‘形’的特点,与之相对应,后面部分也应该强调其‘形’,可是原文却用表示范围的‘这一带’修饰‘山’,显然与前文不对等。将‘桂林这一带的山’改为‘桂林这样的山’更为贴切。”
笔者认为,作家用“这一带”,符合桂林附近山多的实际,改为“桂林这样的山”反而不妥。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短语“漓江这样的水”,“漓江”,是水名,“这样”(指示代词),义为“这个样子的”,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个样子的水”,是完全可以的。若改为“桂林这样的山”,“桂林”是市名,不是山名,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个样子的山”,就讲不通了。另举一例:我……从没看见过独秀峰这样的山。“独秀峰”,是桂林的一座名山,说“从没看见过独秀峰这个样子的山”,是可以的,与泰山、香山也“对等”,可后面的文字就不能具体描写“群山”了,这也说明用“这一带”是准确的。
三、这一句采用的不是对比手法
张老师说:“句子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作比较,强调桂林的山的‘形’与众不同。”
泰山、香山(两座山)与桂林一带的山(群山),不是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也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更不可能进行相对比较,可见这一句采用的不是对比手法。作家先写“峰峦雄伟的泰山”,又写“红叶似火的香山”,不是在相对比较山的美与丑,而是用泰山、香山之美丽壮观景象来陪衬烘托桂林一带的山的特点与众不同,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在作家的笔下,泰山、香山是次要的事物,桂林一带的山是主要的、要着力描写的事物。
四、这两句形成一种“呼应”吗
张老师说:“将本句改为‘我……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恰好与第2自然段‘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一句在表达形式上形成一种呼应,使全文在表达上更为完美。”
这样的解释欠妥。“呼应”,是一呼一应,互相联系或照应的意思。前后互相呼应,是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意在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这两个句子,虽然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但不是前后呼应的关系,而是并列分居第2、3自然段之首,两个自然段是并列关系。“呼应”的写作方法,本文有一范例,即结尾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开头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可让学生学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