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互融互通的思考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四个方面探究了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大学生自主教育、课堂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社会实习实践教育四元结合的就业教育方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互融互通.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抗战动员活动,舞蹈宣传是常用方式,不仅做出了“美”的贡献,同时也发挥出以“艺”抗战的社会功用.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政治层面,揭露社会黑暗和宣传民主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经济层面,鼓励农业生产和参加义演活动,夯实物质基础;三是文化层面,动员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和挖掘民间艺术,激发抗战意识;四是军事层面,宣传军队优良作风和战斗气势,鼓舞群众积极参军.抗战舞蹈宣传活动是红色文化基因的承载者,对当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启发意义.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历史的漩涡中,于国家危难之际衔命征战,力挽狂澜.文天祥的一生是一部“法天地之不息”的斗争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长期以来,表现文天祥个人情感跌宕和崇高思想境界的诗文成就被其忠君爱国思想的光芒所遮蔽.本文通过解读文天祥退居期间积极乐观主义精神和富于高雅情趣的日常生活,分析所抒写的滁州诗文,对文天祥前期进退行藏间的自然山水诗作一管窥.
依据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内容要求,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来华留学生课外教育存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不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来华留学生对课外教育活动的参与意向、对活动内容和方式的看法等.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以六大素养为目标,完善课外教育内涵,丰富实施路径,开展多元评价和搭建保障平台,构建“六位一体”的高校来华留学生课外教育培养体系,使课外教育培养体系更完善、结构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成效更突出,为高校科学有效、规范有序地开展来华留学生课外教育
耕读文化是孕育于中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将农事劳作与读书识字有机结合且具有当代价值延展性的优秀文化传统.系统梳析耕读文化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耕读文化的当代价值,从而探索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徽州古村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历时性的视角,指出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在分析徽州古村落具体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对徽州古村落居住环境、居住文化和居住艺术等保护的不足,提出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构建模型分析系统及开发网站平台等措施,对徽州古村落进行保护性研究,以期为徽州古村落保护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现状及困境进行调查分析,探索目前大学生思政“微教育”实施的现实困境,并从引导大学生增强“微时代”的应对能力,充实“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微时代”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帮助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有效地应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不断探索全新的“微教育”路径.
费希特存留的文稿中并无对“艺术自律”问题直接明晰的回答,但他的字里行间,确有体现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通过对这些思考的整理,可以发现它们或对当今美学研究“艺术自律”问题有借鉴意义.譬如,费希特预想人们可能会将“艺术意志”描绘成一种超验性存在(确有近现代美学家如此认为),他因此提出:“艺术意志”不是外在于人、嫁接于物自体上的一种超验性的存在,而是内化于人的存在中的.另外,费希特对集体意志的思考表明:艺术本身就不仅仅是“自我”意志的表达,更可能是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一种社会性的表达.这从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艺术自
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力量,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败,加强其良好家风的培育,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结合弘扬家风的时代背景、家风概念及内涵解读,用事例论述领导干部和党员要把家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提出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的对策与思考.
摘要: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地震频发区的建筑工程,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和级别。良好的抗震设计可以使建筑物抵御地震带来的破坏,减少人身生命财产损失。而超限高层建筑物的结构比较复杂,一旦因地震遭受巨大破坏,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
期刊
革命精神的传承就是从革命事件、人物中挖掘、宣传、弘扬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时代要求相链接的具体内涵、共性品质和思想价值.本文以重大革命事件立夏节起义为着眼点,阐述革命先辈担当精神的具体内涵,分析在新时代革命精神对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培育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意义,突出其当代价值,强调从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提升革命精神传承的有效路径,使青少年深化对革命精神的认同,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