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束腰瓷枕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正德和彭勃是高中同学,俱在铜城,但两人却很少见面和联系。
  赵正德爱好收藏,在鼓寺街经营一间字画装饰店,生意不好也不差。彭勃在某局任局长,日常公务繁忙。一天,赵正德无事,正在电脑上看电影,突然电话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以为是客户,一接听,却是彭勃打过来的。
  彭勃说:“老同学,有空吗?到你那里坐坐。”
  赵正德不惊不喜,像对待客户一样平静而热情地说:“我正在电脑上看电影,没事。”
  十几分钟后,鼓勃来到店里。虽然很少谋面,但赵正德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彭勃,他还没踏进店门,赵正德就把他认了出来。赵正德摁下了暂停键,说:“彭局长今天吹的是什么风?”
  彭勃话还没出口,先笑开了,一副久别重逢的样子:“咱们老同学一起叙叙旧不可以吗?”
  赵正德也笑了笑,道:“来,先喝茶。”说着,为彭勃上了一杯红茶。
  两人聊了一阵,气氛倒也融洽。但赵正德知道彭勃并不是为了叙叙旧而来,便说道:“老同学,今天登临小店,不仅仅是叙叙旧吧?”
  彭勃脸上依然挂着笑,说:“听说老同学淘有不少古董,今儿想看看,我也在你这里淘淘。”
  赵正德盯着彭勃好一会儿,说:“你也爱收藏?”
  彭勃不置可否地回答:“盛世爱收藏嘛。”
  赵正德问:“想看哪一类呢?”
  彭勃说道:“瓷枕,听说你淘了好东西。”
  赵正德不久前是收藏了一个唐代的束腰纹胎瓷枕,只给几个藏友看过,想不到消息传得这样快。赵正德上楼,把瓷枕取了下来。在众多的藏品里,赵正德对它非常喜欢,是花了五万多块钱才从一个老农手上淘到的。此瓷枕市面上极少见,中间束腰,表面釉色为黄、褐色相间,行云流水般的纹饰布满全身,显得朴素而又美观大方。后来赵正德上网查过,类似的瓷枕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十二万元的价格。
  彭勃拿着瓷枕上下左右看着。
  “纹胎瓷器烧制不容易,工艺要求高。它的特殊性还在于瓷胎的表里如一,看上去十分素雅,纹饰虽然简单,但自然流畅,给人以和谐之美,并力图向人们表达‘仁、义、礼、智、信源于心生’的君子品位。”赵正德向他介绍道。
  “它真的是唐代的作品?”彭勃把瓷枕放回桌上,问。
  赵正德点了点头:“它是唐朝初期或至少是盛唐时期的瓷器。”
  彭勃呷了口茶,正儿八经地说道:“你开个价,让给我。”
  赵正德盯着他:“你什么时候爱上收藏了?怎么在铜城收藏界没听说过?”
  彭勃避开赵正德的目光:“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你就让我把它淘了去吧。”赵正德犹豫着,彭勃又说道:“我知道你淘来也不容易,价钱方面咱们可以商量。”
  见彭勃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赵正德道:“既然是老同学,你又喜欢,凑个好兆头,八万让给你。”
  彭勃考虑了下,点了点头,算是成交:“过几天我就拿钱给你,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几天后,彭勃拿着个鼓鼓囊囊的包再次登门。但没容他开口,赵正德却抢先说道:“老同学,唐瓷枕我不卖了。”
  彭勃一听,以为赵正德在开玩笑。再看,赵正德一脸的认真,不像是说笑的样子,便说道:“是价钱不理想吗?钱的事,咱们可以再议。”


  赵正德摇了摇头。
  “这样,我给你十万。”彭勃说道。
  赵正德还是摇了摇头。
  “十二万。十五万。”
  彭勃不断往上升着价。赵正德对他摆了摆手:“我就是不想卖了,自家收藏。”说着就把彭勃往外推。
  为这事,彭勃和赵正德起了疙瘩,再在街上见面的时候,彭勃完全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把赵正德当成了一个透明人。
  几年后的一天。已是副县长的彭勃从鼓寺街经过,他让司机停下车,特地去了赵正德的店里。
  赵正德还开着他的字画装饰店,生意不好也不差,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和藏友们一起分享藏品。其时他正和几个藏友欣赏着早些天从乡下淘来的几个小物件。见彭勃进来,他依然一脸平静,说道:“彭副县长,今天怎么想到光临小店了?”
  彭勃在椅子上坐下,说:“那个唐束腰瓷枕,还在吗?”
  赵正德答:“在。”
  “我想看看它,可以吧?”彭勃又说道。
  “稍等。”赵正德边说边往楼上走去。
  当赵正德把瓷枕放在桌面上时,彭勃的脸色便变得有些严肃与凝重。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件依然如几年前一样古色古香的瓷器,一言不发。
  不久前,早已调往外地的县长陈青春出事了。当初,彭勃想买它,就是准备把它送给爱好古董的陈青春的,希望陈青春能在仕途上关照关照自己。然而赵正德拒绝了他。后来彭勃又找了幾个地方,都没有寻到更好的古董,此事便搁了下来。接着陈青春就调走了。
  而那时赵正德之所以反悔,是因为他打听到彭勃根本不爱收藏……
  “今天,是想把它买走吗?”赵正德看着彭勃,问道。
  彭勃抬起头,说:“我可不是一个大雅之人。”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坐在赵正德旁边的几个藏友看着他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选自《广西文学》
其他文献
书法家钱穆父任开封府尹时,曾向欧阳修请教书法之事。那一天,欧阳修在书房接见了钱穆父,叫家仆沏一壶蔡襄送来的小龙团招待他。  钱穆父说:“年轻的时候学书法,极普通的笔,极普通的纸,觉得技法掌握得很快,也感到很有情趣和快乐;现在练习书法,笔是徐堰笔,墨是李廷珪墨,全都是佳制,但觉得在书艺上总是裹足不前,达不到心中所期望的境界。”  欧阳修斟上茶,茶的清香很快充溢了书房。  欧阳修说:“今天不谈书法,我
期刊
唐太宗继位之初,东突厥吉利可汗战败被擒,领十万大众来长安请降。随行带来宝马千匹、肥羊万只以及各种奇珍异宝献给朝廷。珍宝中,有一件稀世之物:一块羊脂玉枕。  玉枕尺许长,四寸宽,四寸厚,通体乳白透亮,凝滑如脂,望之如团雾凝聚,摸之似婴儿肌肤之光洁。太宗甚为喜悦,将玉枕握于手中仔细把玩,终也无法形容它优美的质感,最后,说了句:真有“白如截脂”之感也!太宗请来金匠为玉枕量身制作了一个金匣子,并将此物收藏
期刊
父亲说,他和母亲相识在石钟山下。  我家里有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短辫子齐肩,弯眉皓齿,长长的眼睫毛下有双会说话的眼睛,水汪得清莹透澈,微微的笑意,浅浅的酒窝,比电影明星还漂亮。看过我母亲照片的叔叔阿姨,问我父亲的几乎都是一个问题,你是怎样把漂亮媳妇骗到手的?我父亲就呵呵地乐,一脸的得意自豪啊。  母亲说,父亲是个诗人,诗写得可美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父亲的诗作,我问父亲:“你写的诗在哪啊,让我也拜
期刊
桂枝挎着柳条篮子,跟妈说,妈,我下湖割草去了。妈一边用手拌着瓷盆里喂猪的麦麸和山芋叶,一边应,趁凉快赶紧去吧,不要贪玩啊,早回来烧锅。十岁的桂枝挎着硕大的篮子,上身穿浅蓝色的褂子,下身着橘黄色的裤子,脚上是褐色的塑料浅靴。走在乌鸦岭的大堤上,从远处看,根本看不到小小的人儿。比她略大一点的兰花也挎着篮子,右手握着镰刀跟上来。她们俩有说有笑,几只蝴蝶在她们眼前翩翩起舞。桂枝说,兰花,你做过梦没有?兰花
期刊
陈平戒烟了,戒烟的原因说起来有点儿可笑。  陈平想盖个牛棚,没有檩木,托表哥帮他买。表哥他们村在山上,山上木头又多又便宜,表哥交际又广,买车木头不成问题。果然,第二天表哥就给他回话说,木头给他买好了,是村上的树,让他自己去伐。表哥悄声说:“你多带几个人,早点儿去,中午12点左右下山,多砍几棵也没人知道,看山的这段时间回家吃午饭。我在外头做活儿呢,这几天回不去,你自己多加小心。”陈平一边感激表哥办事
期刊
洞房花烛那个晚上,夜深人静,福顺和新娘子贵娥睡下了。可是堂屋里的叹息声把他惊醒了。  堂屋里,娘孤独地坐在矮凳上,面前的矮桌上摆着半盘婚礼上吃剩的卤煮花生豆,拿着酒瓶, 哼着不知是《秦香莲》还是《窦娥冤》的老戏词儿。  “娘,半夜了,还不睡觉?”福顺问娘。  娘不搭腔,却停了口中的戏词儿。福顺拽过一只矮凳,坐娘身边,发现娘在流泪。  娘还要把酒往肚里灌。  “娘,你没事吧?”福顺把娘的酒瓶抢过来,
期刊
听说前台来了一个新人,还是个美女。早晨上班的时候经过前台,果然是个养眼的小姑娘,彬彬有礼,还一脸的羞涩。  十点刚过,这个新来的前台小姑娘抱着一叠报纸信件来到办公室并径直向我走来:“报纸和信件是交给您吗?”声音轻柔悦耳,和人一样很美的感觉。  “不是,是给他。”我一边回答一边向隔壁办公桌的同事指引。  “哦,那这里边有两封信件是给您个人的,上边写的是您的名字。”小姑娘说罢抽出了两个信封递给我。  
期刊
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家百年老店叫“福贺祥”。“福贺祥”以经营茶点为主,店里卖的茶点香甜可口,价格实惠,传承至今已百年有余。  相传当年的创业老掌柜名叫李百川,原为山东聊城人,因受当地豪绅排挤,不得已携家眷逃难至此。  老掌柜在老家时便是从事餐饮生意的,三个儿子也都被他派出去各学一门行业内的手艺,一来可以帮他做买卖,二来以备不时之需。大儿子李福炒得一手好茶。他炒的茶,不老不嫩,干而不脆,火候到家,远近
期刊
大刘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叫亮亮,特别调皮捣蛋,时常惹是生非。夫妻俩为了教育好这个儿子真是伤透了脑筋。各种专家讲座,他们听了不少,育儿良方的书籍,也看了不少。各种套路和方法他们也轮番使用过了,可惜收效甚微。  大刘老婆说,要不带亮亮去看看医生,是不是有多动症?两口子把亮亮領到了医院,医生说孩子虽然活泼好动,但还算不上多动症,只是比较爱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  面对这个混世魔王般的儿子,大
期刊
一  潘家园市场很大,地摊遍布两侧,秦始皇使过的酒盏放着杨贵妃嘴里含过的玉块,和名妓李师师的肚兜、释迦牟尼的舍利一起堆放在尼龙布上。  陈显把摩托车后保温箱里的外卖拿出来递给摊主:“您的外卖。劳驾问一下,最近的厕所在哪儿?”  摊主手指往西边一伸:“走到头,然后往右边拐。”  陈显匆匆道声谢,快步离开。  他实在是憋得厉害,从早上七点忙到现在下午一点,根本就没有歇着的时候,工作服里面的那件半袖几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