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的建议方案,为农村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
一、不良资产对农村商业银行主要影响
(一)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良资产占比相对较高,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相对较差;占比低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相对较好;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会影响银行的外部形象、竞争力和股东评价等因素,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由于不良资产大部分为非生息资产,即使名义上还在计算利息,但利息实际无法或难以收回,占用银行大量资金且未能带来预期收益;而该部分资金大多是存款资金,需要定期支付利息,在未能取得预期收益的同时,需要定期支付利息,从而降低了银行盈利水平。同时,根据监管规定,银行对不良资产应相应计提损失准备和减值准备,进一步影响当期利润。
(三)影响资本充足率。由于不良资产属于高风险资产,根据监管规定,在计算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时,不良资产会匹配较高的风险权重,而资本充足率为监管核心指标,因不良资产较多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
(四)影响监管评级和新设分支机构。监管机构为有效控制银行资产质量,在监管评级指标体系中,不良资产变动情况和清收处置情况占有较大权重,不良资产规模和变动情况直接影响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同时,监管评级结果也与农村商业银行新设分支机构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指标挂钩。
二、分散型管理模式分析
(一)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简介。分散管理模式,表现为各级机构负责自身不良资产管理和清收处置,各级机构自上而下下达和分解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目标任务,并对清收处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一般情况下,总行成立资产保全部(或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不良资产统筹管理和重大疑难不良资产保全项目的参与和指导;各一级支行成立资产保全部(或风险管理部,多一个部门统筹负责风险管理、资产保全、合规管理、法律事务等业务),负责督导各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各二级支行(含分理处、营业部等)负责不良资产的直接管理和清收处置。
(二)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优劣分析。(1)优势。①职责边界清晰。不良贷款产生后,由原贷款发放机构进行管理和清收,清收管理责任仍然落在贷款发放机构,职责边界较为清晰。②节约管理部门人力成本。实施分散型管理模式,一级支行和总行资产保全部门通常只负责下任务和任务督导,把责任和任务全部放在二级支行和客户经理身上,大大节约了管理部门。③保证清收机构一致性。不良资产始终由贷款发放机构进行管理和清收,因此不需要对不良贷款进行移交,从而减少了移交成本。(2)劣势。①专业性不够。由于采取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不良资产实际清收管理责任人大多为原贷款发放人员,其主要职责为贷款营销,多数不具备不良资产清收管理经验,或者虽然具备日常催收等基本保全经验,但在诉讼和法律等方面知识较为欠缺。②效率低下。由于专业性不够,不良资产管理通常采取的都是催收等常见保全方式,清收手段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债务人自觉归还贷款,不良资产管理效率较为低下。③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不良资产主要在二级经营机构进行管理,但二级经营机构主要任务是存款、贷款和利润指标,二级经营机构会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存贷款营销和中间业务发展方面,从而导致对不良资产管理和清收处置的不够重视。④资源和成本浪费。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与地方政府、人民法院、国土资源局、房管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但由于不良贷款和管理人员较为分散,从而导致多头人员与同一政府部门对接,沟通成本较高,也不利于不良资产清收处置。⑤过于依赖律师事务所。大多数不良资产管理责任人,对需要起诉的不良贷款,往往直接委托外部律师事务所进行代理,通常在委托外部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之后,就不闻不问,全凭律师自觉,收回不良债权固然很好,收不回来也无所谓。而对于律师事务所而言,如果该不良资产诉讼收回可能性比较大,往往会尽心尽力去做,力争收回赚取代理费;而对于清收可能性较小且采取风险代理方式进行诉讼的不良贷款,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不利于银行保全资产。⑥存在管理和处置风险。由于上述专业性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往往会导致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人员对不良资产管理流于形式,对关键环节把握不够等情况,从而加剧不良资产风险,造成更大的损失。⑦容易滋生腐败。由于一级支行和总行都是业务管理部门,而不是不良资产直接经营管理部门,如因业务流程和制度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导致滋生腐败。如委托外部律师事务所代理诉讼案件,给予过高律师代理费,不进行公开比选,造成内部员工与律师事务所进行勾结;或者多采取一般代理方式进行代理,导致律所收了钱不办事;这方面在很多金融机构造成了重大案件。
三、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新选择——集中管理模式
(一)集中管理主要意义。(1)专业清收。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后,可将分散的不良资产和人力资源集中,按照“专业人员、专业清收”的思路,通过各种常规和非常规的清收渠道与保全方式,专门从事不良资产的清收化解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整合资源。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后,第一,有利于大幅压缩各分支机构不良资产清收人员,以充实一线营销力量,集中精力开拓市场;第二,有利于降低清收人员薪酬总额,多出薪酬可用于刺激存贷款及其他业务发展;第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与外围机构和部门的沟通对接工作。(3)提高效率。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后,可将大部分不良资产交由总行资产保全部(或其他机构)直接负责经营管理;总行资产保全部通过授权可直接审批决策一定金额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事项,将有效缩短管理链条,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不良资产保全工作效率。
(二)集中管理组织和运行模式。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集中管理,总行可设置资产保全部,负责全行不良资产的管理、清收和处置,同时负责对集中经营管理的不良资产进行直接经营管理,力争充分做到专业清收,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资产保全部内设清收分部若干,并配套设置债权处置室、物权处置室、诉讼管理室和不良资产管理室,内设部室按照“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共同推动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工作。清收分部可根据地理位置临近原则和不良资产规模等因素进行设置,负责具体支行或片区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
四、结论与建议
分散型和集中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各有所长,对小额不良贷款,由于笔数多、金额小、且分布广泛,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仍然适用。但随着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类和个人类大额不良资产会逐渐增多,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分散型和集中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进行组合使用,对公司类和个人类大额不良资产,实施集中管理,进行专业化清收;对小额不良资产,可实施分散管理,充分利用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地域优势进行清收。
参考文献:
[1] 白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探索[J].国际金融研究,2003,(4):20-23.
[2] 王茂瑞.浅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及其弊端[J].现代商贸工业,2007,(4):26-27.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
一、不良资产对农村商业银行主要影响
(一)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良资产占比相对较高,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相对较差;占比低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相对较好;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会影响银行的外部形象、竞争力和股东评价等因素,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由于不良资产大部分为非生息资产,即使名义上还在计算利息,但利息实际无法或难以收回,占用银行大量资金且未能带来预期收益;而该部分资金大多是存款资金,需要定期支付利息,在未能取得预期收益的同时,需要定期支付利息,从而降低了银行盈利水平。同时,根据监管规定,银行对不良资产应相应计提损失准备和减值准备,进一步影响当期利润。
(三)影响资本充足率。由于不良资产属于高风险资产,根据监管规定,在计算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时,不良资产会匹配较高的风险权重,而资本充足率为监管核心指标,因不良资产较多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
(四)影响监管评级和新设分支机构。监管机构为有效控制银行资产质量,在监管评级指标体系中,不良资产变动情况和清收处置情况占有较大权重,不良资产规模和变动情况直接影响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同时,监管评级结果也与农村商业银行新设分支机构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指标挂钩。
二、分散型管理模式分析
(一)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简介。分散管理模式,表现为各级机构负责自身不良资产管理和清收处置,各级机构自上而下下达和分解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目标任务,并对清收处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一般情况下,总行成立资产保全部(或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不良资产统筹管理和重大疑难不良资产保全项目的参与和指导;各一级支行成立资产保全部(或风险管理部,多一个部门统筹负责风险管理、资产保全、合规管理、法律事务等业务),负责督导各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各二级支行(含分理处、营业部等)负责不良资产的直接管理和清收处置。
(二)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优劣分析。(1)优势。①职责边界清晰。不良贷款产生后,由原贷款发放机构进行管理和清收,清收管理责任仍然落在贷款发放机构,职责边界较为清晰。②节约管理部门人力成本。实施分散型管理模式,一级支行和总行资产保全部门通常只负责下任务和任务督导,把责任和任务全部放在二级支行和客户经理身上,大大节约了管理部门。③保证清收机构一致性。不良资产始终由贷款发放机构进行管理和清收,因此不需要对不良贷款进行移交,从而减少了移交成本。(2)劣势。①专业性不够。由于采取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不良资产实际清收管理责任人大多为原贷款发放人员,其主要职责为贷款营销,多数不具备不良资产清收管理经验,或者虽然具备日常催收等基本保全经验,但在诉讼和法律等方面知识较为欠缺。②效率低下。由于专业性不够,不良资产管理通常采取的都是催收等常见保全方式,清收手段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债务人自觉归还贷款,不良资产管理效率较为低下。③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不良资产主要在二级经营机构进行管理,但二级经营机构主要任务是存款、贷款和利润指标,二级经营机构会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存贷款营销和中间业务发展方面,从而导致对不良资产管理和清收处置的不够重视。④资源和成本浪费。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与地方政府、人民法院、国土资源局、房管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但由于不良贷款和管理人员较为分散,从而导致多头人员与同一政府部门对接,沟通成本较高,也不利于不良资产清收处置。⑤过于依赖律师事务所。大多数不良资产管理责任人,对需要起诉的不良贷款,往往直接委托外部律师事务所进行代理,通常在委托外部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之后,就不闻不问,全凭律师自觉,收回不良债权固然很好,收不回来也无所谓。而对于律师事务所而言,如果该不良资产诉讼收回可能性比较大,往往会尽心尽力去做,力争收回赚取代理费;而对于清收可能性较小且采取风险代理方式进行诉讼的不良贷款,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不利于银行保全资产。⑥存在管理和处置风险。由于上述专业性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往往会导致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人员对不良资产管理流于形式,对关键环节把握不够等情况,从而加剧不良资产风险,造成更大的损失。⑦容易滋生腐败。由于一级支行和总行都是业务管理部门,而不是不良资产直接经营管理部门,如因业务流程和制度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导致滋生腐败。如委托外部律师事务所代理诉讼案件,给予过高律师代理费,不进行公开比选,造成内部员工与律师事务所进行勾结;或者多采取一般代理方式进行代理,导致律所收了钱不办事;这方面在很多金融机构造成了重大案件。
三、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新选择——集中管理模式
(一)集中管理主要意义。(1)专业清收。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后,可将分散的不良资产和人力资源集中,按照“专业人员、专业清收”的思路,通过各种常规和非常规的清收渠道与保全方式,专门从事不良资产的清收化解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整合资源。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后,第一,有利于大幅压缩各分支机构不良资产清收人员,以充实一线营销力量,集中精力开拓市场;第二,有利于降低清收人员薪酬总额,多出薪酬可用于刺激存贷款及其他业务发展;第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与外围机构和部门的沟通对接工作。(3)提高效率。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后,可将大部分不良资产交由总行资产保全部(或其他机构)直接负责经营管理;总行资产保全部通过授权可直接审批决策一定金额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事项,将有效缩短管理链条,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不良资产保全工作效率。
(二)集中管理组织和运行模式。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集中管理,总行可设置资产保全部,负责全行不良资产的管理、清收和处置,同时负责对集中经营管理的不良资产进行直接经营管理,力争充分做到专业清收,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资产保全部内设清收分部若干,并配套设置债权处置室、物权处置室、诉讼管理室和不良资产管理室,内设部室按照“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共同推动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工作。清收分部可根据地理位置临近原则和不良资产规模等因素进行设置,负责具体支行或片区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
四、结论与建议
分散型和集中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各有所长,对小额不良贷款,由于笔数多、金额小、且分布广泛,分散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仍然适用。但随着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类和个人类大额不良资产会逐渐增多,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分散型和集中型不良资产管理模式进行组合使用,对公司类和个人类大额不良资产,实施集中管理,进行专业化清收;对小额不良资产,可实施分散管理,充分利用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地域优势进行清收。
参考文献:
[1] 白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探索[J].国际金融研究,2003,(4):20-23.
[2] 王茂瑞.浅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及其弊端[J].现代商贸工业,2007,(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