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热爱语言文字并能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展现语文教育的个性。文章从让语文课堂教学远离“流行”的大杂烩、远离“流行”的就文教文、远离“流行”的只说不写、远离“流行”的模式教学等方面展开阐述,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多次听课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和多样化景观,同时也看到了某些相同的元素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的课堂上,俨然形成了席卷语文课堂的“流行”风潮,阅读必是“带着问题”,提问必有“请说出你的看法”,讨论必须“四人小组”,课后必布置“拓展阅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面对新事物,我们需要接纳和学习;面对“流行”,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忠于实践。
一、走近学科本质,远离“流行”的大杂烩
相较于其他学科老师备课只需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语文老师往往还要纠结“教什么”,一线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新老师对此体会尤深。翻阅教学论文,各家见解大相径庭,各执一词;查看课堂实例,语文课堂教学的舞台精彩纷呈:哲学历史先行,图画音乐电影齐上,思想道德升华,解释者理直气壮——文史哲不分家,文艺都是相通的。
若真如此,语文学科存在的意义何在?学科设置遵循的是经济性原则,它必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才会独立门户。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论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非常清晰,语文学科的目标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运用。王尚文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说:“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主要不是它们的内容。这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展现语文教育的个性,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某种文化某种艺术的课。”
语文课不应上成思想品德政治教育课,但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功能。语文学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方式应该是熏陶感染,而不是大范围的说教和直白的灌输。当然,说教和灌输也绝不能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语文老师要站好自己的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学好其他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在语文课上大讲特讲其他学科该讲的知识性内容。
二、走近语文知识,远离“流行”的就文教文
就字教字,就文教文,缺乏生成性的现象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并不少见。教某个多音字,出示读音和组词,读完后吩咐学生记住即完事。如果老师关注到多音字相关的语文知识,教法就不一样了。多音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以“薄”字为例,有三个读音:在专有名词“薄荷”中读“bò”;在合成词中一般读“bó”,薄礼、厚古薄今;单用时一般读“báo”,被子很薄。如此,不仅记忆快速准确,学生在今后学习多音字时也会归纳整理,提高学习效率,不必再死记硬背。
“我们平时的教学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少的课堂只是在一个平面上滑行,没有梯度,也没有高度。”语文知识就是建筑阶梯的材料,从而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梯度和高度差。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个课堂教学高效的语文老师必须具备高于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发现学生看不到的奥秘,然后带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世界中寻找宝藏,在寻找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知识和方法,并在一次次训练中形成能力。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如着眼于语言组成单位字、词、句、篇、章,相对应的学科为文字学、语法学、语用学、文章学、文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应有所涉猎。有了这些语文知识,才能辨别文章的优劣,精美在哪里,缺陷在何处;才能品味出文字的精粗,用这个字的好,不用那个句式的不好;才能平字见其奇,朴字见其色。总之,有了这些文学知识,才会拥有解读文本的能力,透过文字挖掘出埋藏在底下的语文知识。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从文本中寻找出语文知识点的能力。这是一切语文有效教学的根本点,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抓手。
三、走近课堂笔记,远离“流行”的只说不写
一些语文公开课,打着“开放”或“素质教育”的旗号,学生在语文课上高谈阔论,游离文本,说得天花乱坠,一节课完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在课本上写上一个字,仿佛只要学生一动笔,就是与应试教育为伍,老师们避之不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際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概念的提出者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没有动笔写字,就不成其为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文本解读的智慧》总序中所说:“学生语文实践的关键是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是怎样做笔记的》一文中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可见,做笔记和不断重复才是加深记忆的法宝。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要记的事和编纂的言论很繁杂,所以要提出主要的,勾出玄妙的,也就是去粗取精、简明扼要的意思。一堂课45分钟,内容繁杂,教会学生做笔记,就是教会学生归纳要点。做笔记,既有利于知识沉淀,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进一步咀嚼。
四、走近艺术灵动,远离“流行”的模式教学
近年来,小组合作模式的风头最劲。自从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小组合作似乎被当作体现此精神唯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攻城略地”,大有后来居上、星火燎原之势。遇到问题,必须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效仿杜郎口中学将课桌摆成四人小组让学生常年相对而坐的学校也不鲜见。老师们似乎已经达成共识,没有小组合作,就是没有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就是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表现。
不可否认,小组合作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和补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以小组成员搭配依据为例,就须考虑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见,小组合作不是一粒简单快捷的特效药,反而因其复杂性容易在实践操作中出现误区:流于形式,分组随意,分工不明确;学生没时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优秀者的想法代替整个小组的意见。这些现象都是有悖于小组合作的初衷,结果不言自明。如此盲目追求表面形式,罔顾实际的学习效果,实在是对课堂时间的极大浪费,形似神异,无异于“画虎类犬”。
况且,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性也决定了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千课一面”。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灵”与“活”,即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同没有哪一道菜可以迎合所有人的胃口,没有哪一种模式适合所有的课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参差不齐的信息,需要我们用不懈学习和研究换来的知识、能力去辨别去吸收,然后充盈我们的知识储备,武装我们的大脑。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底气十足地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一双双信任和渴望的眼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多次听课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和多样化景观,同时也看到了某些相同的元素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的课堂上,俨然形成了席卷语文课堂的“流行”风潮,阅读必是“带着问题”,提问必有“请说出你的看法”,讨论必须“四人小组”,课后必布置“拓展阅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面对新事物,我们需要接纳和学习;面对“流行”,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忠于实践。
一、走近学科本质,远离“流行”的大杂烩
相较于其他学科老师备课只需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语文老师往往还要纠结“教什么”,一线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新老师对此体会尤深。翻阅教学论文,各家见解大相径庭,各执一词;查看课堂实例,语文课堂教学的舞台精彩纷呈:哲学历史先行,图画音乐电影齐上,思想道德升华,解释者理直气壮——文史哲不分家,文艺都是相通的。
若真如此,语文学科存在的意义何在?学科设置遵循的是经济性原则,它必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才会独立门户。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论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非常清晰,语文学科的目标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运用。王尚文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说:“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主要不是它们的内容。这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展现语文教育的个性,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某种文化某种艺术的课。”
语文课不应上成思想品德政治教育课,但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功能。语文学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方式应该是熏陶感染,而不是大范围的说教和直白的灌输。当然,说教和灌输也绝不能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语文老师要站好自己的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学好其他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在语文课上大讲特讲其他学科该讲的知识性内容。
二、走近语文知识,远离“流行”的就文教文
就字教字,就文教文,缺乏生成性的现象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并不少见。教某个多音字,出示读音和组词,读完后吩咐学生记住即完事。如果老师关注到多音字相关的语文知识,教法就不一样了。多音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以“薄”字为例,有三个读音:在专有名词“薄荷”中读“bò”;在合成词中一般读“bó”,薄礼、厚古薄今;单用时一般读“báo”,被子很薄。如此,不仅记忆快速准确,学生在今后学习多音字时也会归纳整理,提高学习效率,不必再死记硬背。
“我们平时的教学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少的课堂只是在一个平面上滑行,没有梯度,也没有高度。”语文知识就是建筑阶梯的材料,从而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梯度和高度差。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个课堂教学高效的语文老师必须具备高于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发现学生看不到的奥秘,然后带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世界中寻找宝藏,在寻找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知识和方法,并在一次次训练中形成能力。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如着眼于语言组成单位字、词、句、篇、章,相对应的学科为文字学、语法学、语用学、文章学、文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应有所涉猎。有了这些语文知识,才能辨别文章的优劣,精美在哪里,缺陷在何处;才能品味出文字的精粗,用这个字的好,不用那个句式的不好;才能平字见其奇,朴字见其色。总之,有了这些文学知识,才会拥有解读文本的能力,透过文字挖掘出埋藏在底下的语文知识。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从文本中寻找出语文知识点的能力。这是一切语文有效教学的根本点,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抓手。
三、走近课堂笔记,远离“流行”的只说不写
一些语文公开课,打着“开放”或“素质教育”的旗号,学生在语文课上高谈阔论,游离文本,说得天花乱坠,一节课完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在课本上写上一个字,仿佛只要学生一动笔,就是与应试教育为伍,老师们避之不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際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概念的提出者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没有动笔写字,就不成其为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文本解读的智慧》总序中所说:“学生语文实践的关键是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是怎样做笔记的》一文中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可见,做笔记和不断重复才是加深记忆的法宝。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要记的事和编纂的言论很繁杂,所以要提出主要的,勾出玄妙的,也就是去粗取精、简明扼要的意思。一堂课45分钟,内容繁杂,教会学生做笔记,就是教会学生归纳要点。做笔记,既有利于知识沉淀,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进一步咀嚼。
四、走近艺术灵动,远离“流行”的模式教学
近年来,小组合作模式的风头最劲。自从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小组合作似乎被当作体现此精神唯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攻城略地”,大有后来居上、星火燎原之势。遇到问题,必须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效仿杜郎口中学将课桌摆成四人小组让学生常年相对而坐的学校也不鲜见。老师们似乎已经达成共识,没有小组合作,就是没有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就是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表现。
不可否认,小组合作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和补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以小组成员搭配依据为例,就须考虑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见,小组合作不是一粒简单快捷的特效药,反而因其复杂性容易在实践操作中出现误区:流于形式,分组随意,分工不明确;学生没时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优秀者的想法代替整个小组的意见。这些现象都是有悖于小组合作的初衷,结果不言自明。如此盲目追求表面形式,罔顾实际的学习效果,实在是对课堂时间的极大浪费,形似神异,无异于“画虎类犬”。
况且,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性也决定了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千课一面”。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灵”与“活”,即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同没有哪一道菜可以迎合所有人的胃口,没有哪一种模式适合所有的课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参差不齐的信息,需要我们用不懈学习和研究换来的知识、能力去辨别去吸收,然后充盈我们的知识储备,武装我们的大脑。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底气十足地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一双双信任和渴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