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在方式上由孤立的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转向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无论是艺术、文学还是科技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音乐知识为主线,适时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可使学生多方面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渗透;传统文化:思考
现在国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是我国文化战略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中国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音乐瑰宝;它对人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的教化作用极为明显。古诗新唱,可以增加少年儿童的文学与美学修养、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没有理由让中华古诗词歌曲的教学落于后位、甚至缺失。教育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渠道,如何将我们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髓保存和传承,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与研究,是我们小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小学音乐教学教材分析——古诗词歌曲渐少
从现在的音乐教材来看,古诗词歌曲越来越少,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还有部分年级的部分章节安排了古诗新唱,但现在的花城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中古詩词歌曲寥寥无几,加之现在的学生对于古诗词歌曲的热爱也不像流行歌曲那么强烈,一些内容低俗的流行音乐正严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中国古诗词歌曲这一块原本广袤而丰厚的文化土壤,而今也是地广人稀,寂寥冷清。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蕴涵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学科的结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持之以恒,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音乐需要人发自内心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音乐教学是全面丰富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唱歌,还要讲授基本乐理知识,让他们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学生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如在学唱古诗词歌曲《静夜诗》时,要求学生大胆联想,随着乐曲的发展进行合理性思维。随着音乐的发展,学生呈现的“喜、哀、愁”等表情,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而这些对美的体验与感知,正是通过古诗新唱,由内心的体验而外露于表情的。在此教学中,不但巩固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的古诗词中传唱,学生兴趣深厚,课堂教学效果甚佳。
三、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通过挖掘古典音乐、欣赏古典优秀音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欣赏古典音乐,能使自己徜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如六年级教材欣赏《十面埋伏》时,让学生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如雷如霆的壮烈情景。再讲授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让学生观看电影《四面楚歌》的部分画面,课堂效果特别的好。经常进行类似的音乐欣赏训练,学生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学生主观控制的。学生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进行合理加工、重新组合,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力度、节奏感等,而且会有益于他们的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发展,使脑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四、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操
在音乐教学中,我常用朗诵、独唱、合唱、重唱、欣赏、对比等形式,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借用名人的成长历程,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操来陶冶学生。如:在教唱《国歌》时,我要求学生不忘国耻,居家思危,当看到歌词时,我们就仿佛听到了母亲在呻吟,民族在呼声,祖国在召唤,战士在怒吼,爱国的激情就会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不断地产生,每个音符都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气氛,学生的爱国之情将油然而生。在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时,乐曲逼真的描绘了小姐妹与大自然博斗的情景,如歌而富于深情的旋律,表现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动人形象,揭示了新一代茁壮成长和对党真挚的感情。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时,我向学生讲解此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再如欣赏《茉莉花》时,我先向学生讲解这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流传于全国,这首歌曲的旋律,早在80年代就随着《图兰朵》登上了世界歌剧的舞台,在2004年雅典的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从14位中国美少女的指尖淌出,让世人领略了舞动的北京,这首歌曲的旋律,还贯穿于上海“申博”宣传片的始终。
总之,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能让人修身养性,淡泊心志,提高个人的文化品味与涵养,从而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更高的境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小学音乐:渗透;传统文化:思考
现在国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是我国文化战略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中国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音乐瑰宝;它对人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的教化作用极为明显。古诗新唱,可以增加少年儿童的文学与美学修养、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没有理由让中华古诗词歌曲的教学落于后位、甚至缺失。教育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渠道,如何将我们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髓保存和传承,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与研究,是我们小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小学音乐教学教材分析——古诗词歌曲渐少
从现在的音乐教材来看,古诗词歌曲越来越少,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还有部分年级的部分章节安排了古诗新唱,但现在的花城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中古詩词歌曲寥寥无几,加之现在的学生对于古诗词歌曲的热爱也不像流行歌曲那么强烈,一些内容低俗的流行音乐正严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中国古诗词歌曲这一块原本广袤而丰厚的文化土壤,而今也是地广人稀,寂寥冷清。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蕴涵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学科的结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持之以恒,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音乐需要人发自内心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音乐教学是全面丰富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唱歌,还要讲授基本乐理知识,让他们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学生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如在学唱古诗词歌曲《静夜诗》时,要求学生大胆联想,随着乐曲的发展进行合理性思维。随着音乐的发展,学生呈现的“喜、哀、愁”等表情,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而这些对美的体验与感知,正是通过古诗新唱,由内心的体验而外露于表情的。在此教学中,不但巩固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的古诗词中传唱,学生兴趣深厚,课堂教学效果甚佳。
三、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通过挖掘古典音乐、欣赏古典优秀音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欣赏古典音乐,能使自己徜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如六年级教材欣赏《十面埋伏》时,让学生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如雷如霆的壮烈情景。再讲授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让学生观看电影《四面楚歌》的部分画面,课堂效果特别的好。经常进行类似的音乐欣赏训练,学生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学生主观控制的。学生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进行合理加工、重新组合,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力度、节奏感等,而且会有益于他们的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发展,使脑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四、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操
在音乐教学中,我常用朗诵、独唱、合唱、重唱、欣赏、对比等形式,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借用名人的成长历程,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操来陶冶学生。如:在教唱《国歌》时,我要求学生不忘国耻,居家思危,当看到歌词时,我们就仿佛听到了母亲在呻吟,民族在呼声,祖国在召唤,战士在怒吼,爱国的激情就会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不断地产生,每个音符都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气氛,学生的爱国之情将油然而生。在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时,乐曲逼真的描绘了小姐妹与大自然博斗的情景,如歌而富于深情的旋律,表现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动人形象,揭示了新一代茁壮成长和对党真挚的感情。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时,我向学生讲解此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再如欣赏《茉莉花》时,我先向学生讲解这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流传于全国,这首歌曲的旋律,早在80年代就随着《图兰朵》登上了世界歌剧的舞台,在2004年雅典的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从14位中国美少女的指尖淌出,让世人领略了舞动的北京,这首歌曲的旋律,还贯穿于上海“申博”宣传片的始终。
总之,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能让人修身养性,淡泊心志,提高个人的文化品味与涵养,从而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更高的境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