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85-01
【关键词】心房颤动 老年人 护理
阵发性房颤(P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关于其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报告较多,但对高龄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报告较少。我们根据年龄将268例PAF患者分为3组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龄(80岁以上)患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来自1993年6月至2003年6月住院或家庭病床患者,均随访。选择条件为每例患者房颤发作必须3次以上,且首次及随后的大多数发作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无发作期有窦性心律,每次房颤发作时间≤3个月,除外预激综合征、二尖瓣换瓣术后、甲亢等情况。符合条件的病例共268例,其中男170例,女98例,年龄26~91岁,平均57.3岁。59岁以下的患者108例,男78例,女30例,为I组;60~79岁的患者112例,男74例,女38例,为Ⅱ组;80岁以上48例,男38例,女10例,为Ⅲ组。
1.2 方法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0版)有关标准[1],判定所有患者是否有引起房颤的基础疾病,同时判定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左房前后径女性>34mm、男性>35mm为左房大;在房颤发作期和发作间期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碘胺酮、奎尼丁、心律平、洋地黄和β受体阻滞剂等),被认为长期用药;如仅在房颤发作期用药,则为间断用药。患者出院或家庭病床随访12—72个月,了解房颤发作诱因及发作时症状、药物治疗、并发症和生存等情况,若房颤发作>3个月,即认为房颤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发病诱因 I组在随访期间共发生可记录的房颤672例次,有明显诱因者472例次(70.2%);Ⅱ组在随访期间共发生房颤936例次,有明显诱因者430例次(46.2%);Ⅲ组在随访期间共发生房颤398例次,发作前有明显诱因者90例次(22.6%),Ⅰ、Ⅱ、Ⅲ组发病诱因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组与Ⅱ组比较,χ2=6.73,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χ2=6.76,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χ2=14.35,P 2.2 房颤发作病因 Ⅱ、Ⅲ组患者房颤发作时有明确病因者明显多于Ⅰ组(P<0.05),且Ⅰ组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占25%),明显多于Ⅱ、Ⅲ组(6%、2.1%)(P<0.05);而Ⅱ、Ⅲ组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及二病合并为主(占65.5%、83.4%),明显高于Ⅰ组(P均<0.05),且Ⅲ组也高于Ⅱ组(P<0.05)。
2.3 临床症状与体征 房颤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憋气、头晕等。体征主要有心室率>100次/min、心功能不全、左房增大等。
2.4 房颤的转复情况 房颤的转复主要是通过镇静休息、抗炎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转复等,通过上述转复房颤不能恢复为窦性心律者为失败。
2.5 随访期末患者的情况
2.5.1 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 Ⅰ、Ⅱ、Ⅲ组在随访期末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分别为8例(占7.4%)、21例(占18.1%)和18例(占37.5%),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
2.5.2 心因性死亡 Ⅰ、Ⅱ、Ⅲ组患者在随访期末发生心因性死亡分别为4例(占3.7%)、9例(占7.8%)和8例(占1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房颤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国外报道[2],在成年人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3%~0.4%,60岁以上可达2%~4%,75岁以上常超过1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发作时能找到明显诱因的现象逐渐减少,这可能与老年人心肌储备能力减退,心功能普遍下降或者老年退行性病变有关。
本资料表明:①Ⅲ组患者房颤发作的诱因比I组患者少,Ⅰ、Ⅱ组患者以劳累、情绪激动为主,Ⅲ组患者以受凉感冒为主。这可能与Ⅲ组患者年龄较大,不能清楚自述诱发因素,加之Ⅲ组患者心脏病史长,心肌损害严重,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差,身体抵抗力也差,较易受凉感冒有关。②随着年龄增加,患者自觉症状逐渐减少,Ⅲ组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少于Ⅰ组。③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通过镇静休息(抗炎)而转复房颤的情况逐渐减少,而用药物(洋地黄等)转复较多。④随着年龄增加,心因性死亡逐渐增多,与老年较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病有关,而且高龄患者较多出现“老年退行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及心脏储备功能的改变,对心室功能不全适应性的下降都起一定的作用。
总之,高龄患者房颤发作时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诱因以受凉感冒为主,较多伴有基础病、左房增大和心功能不全,且较易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心因性死亡发生率较高等特点。因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要做好卫生宣教、疾病的治疗观察与护理,尽量避免诱因,努力降低高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49-1153.
[2] 林治湖,陈新.心房颤动研究进展.医师进修杂志,1997,20(11):561-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85-01
【关键词】心房颤动 老年人 护理
阵发性房颤(P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关于其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报告较多,但对高龄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报告较少。我们根据年龄将268例PAF患者分为3组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龄(80岁以上)患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来自1993年6月至2003年6月住院或家庭病床患者,均随访。选择条件为每例患者房颤发作必须3次以上,且首次及随后的大多数发作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无发作期有窦性心律,每次房颤发作时间≤3个月,除外预激综合征、二尖瓣换瓣术后、甲亢等情况。符合条件的病例共268例,其中男170例,女98例,年龄26~91岁,平均57.3岁。59岁以下的患者108例,男78例,女30例,为I组;60~79岁的患者112例,男74例,女38例,为Ⅱ组;80岁以上48例,男38例,女10例,为Ⅲ组。
1.2 方法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0版)有关标准[1],判定所有患者是否有引起房颤的基础疾病,同时判定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左房前后径女性>34mm、男性>35mm为左房大;在房颤发作期和发作间期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碘胺酮、奎尼丁、心律平、洋地黄和β受体阻滞剂等),被认为长期用药;如仅在房颤发作期用药,则为间断用药。患者出院或家庭病床随访12—72个月,了解房颤发作诱因及发作时症状、药物治疗、并发症和生存等情况,若房颤发作>3个月,即认为房颤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发病诱因 I组在随访期间共发生可记录的房颤672例次,有明显诱因者472例次(70.2%);Ⅱ组在随访期间共发生房颤936例次,有明显诱因者430例次(46.2%);Ⅲ组在随访期间共发生房颤398例次,发作前有明显诱因者90例次(22.6%),Ⅰ、Ⅱ、Ⅲ组发病诱因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组与Ⅱ组比较,χ2=6.73,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χ2=6.76,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χ2=14.35,P
2.3 临床症状与体征 房颤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憋气、头晕等。体征主要有心室率>100次/min、心功能不全、左房增大等。
2.4 房颤的转复情况 房颤的转复主要是通过镇静休息、抗炎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转复等,通过上述转复房颤不能恢复为窦性心律者为失败。
2.5 随访期末患者的情况
2.5.1 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 Ⅰ、Ⅱ、Ⅲ组在随访期末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分别为8例(占7.4%)、21例(占18.1%)和18例(占37.5%),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
2.5.2 心因性死亡 Ⅰ、Ⅱ、Ⅲ组患者在随访期末发生心因性死亡分别为4例(占3.7%)、9例(占7.8%)和8例(占1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房颤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国外报道[2],在成年人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3%~0.4%,60岁以上可达2%~4%,75岁以上常超过1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发作时能找到明显诱因的现象逐渐减少,这可能与老年人心肌储备能力减退,心功能普遍下降或者老年退行性病变有关。
本资料表明:①Ⅲ组患者房颤发作的诱因比I组患者少,Ⅰ、Ⅱ组患者以劳累、情绪激动为主,Ⅲ组患者以受凉感冒为主。这可能与Ⅲ组患者年龄较大,不能清楚自述诱发因素,加之Ⅲ组患者心脏病史长,心肌损害严重,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差,身体抵抗力也差,较易受凉感冒有关。②随着年龄增加,患者自觉症状逐渐减少,Ⅲ组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少于Ⅰ组。③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通过镇静休息(抗炎)而转复房颤的情况逐渐减少,而用药物(洋地黄等)转复较多。④随着年龄增加,心因性死亡逐渐增多,与老年较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病有关,而且高龄患者较多出现“老年退行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及心脏储备功能的改变,对心室功能不全适应性的下降都起一定的作用。
总之,高龄患者房颤发作时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诱因以受凉感冒为主,较多伴有基础病、左房增大和心功能不全,且较易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心因性死亡发生率较高等特点。因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要做好卫生宣教、疾病的治疗观察与护理,尽量避免诱因,努力降低高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49-1153.
[2] 林治湖,陈新.心房颤动研究进展.医师进修杂志,1997,20(11):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