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的瑰宝,是“活态的灵魂”,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密码,不仅承载着历代人们博大丰富的创造力还代表着时代精神。高等学校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肩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而且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发源地。地方高校的特殊性不仅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传心授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非物质文化概念及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它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衍生并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众多,其中包括了传统的工艺技能,例如剪纸、刺绣、面塑等,还有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例如傩戏、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的瑰宝,是“活态的灵魂”,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密码,不仅承载着历代人们博大丰富的创造力还代表着时代精神。高等教育的学校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为社会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平台,高等学校的特殊地位不仅肩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创新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地方高校的特殊性不仅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传心授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目前除了政府性行为的大力扶持之外,其他群体的保护意识还相当薄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了解甚少,包括一些基本种类的常识性概念都不甚清楚。由于得到这方面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电视媒体的少量传播,并没有在基础教育的层面进行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高度的重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行为也开展的相对较早,目前有很多国家已经拥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日本为例,日本是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亚洲国家之一,虽然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与中国相比,但是日本的保护意识很早便产生了。日本早在1890年便颁布了“帝室技艺员制度”,是一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这个制度主要是保护美术家和奖励艺术家创作作品为目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后来几经修订日趋完善。
我国直至2005年才由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相对于日本来说,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府行为比较滞后,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和保护范围并没有进行精准的定义和归类。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现代化几乎占领了人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很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正在快速消亡。女书是汉语方言音节表音的专门给女性使用的的文字,女书一般书写在织物和纸制品之上,例如扇面、手帕等。女书起源于汉代,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书写体系,因为产生于湖南省江永地区又被称为江永女书。字形简单,寥寥数笔,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目前尚在流傳的约为2000字。由于“文革”期间大量女书遭到破坏,加之传承人的缺乏,导致其濒临灭绝。昆曲是另一类我国非物质文化代表,世界教科文组织将其加入第一批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着我国经典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这个古老而有着独特魅力的剧种越来越难以满足一个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没有做到全民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较之其他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优势与意义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要“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高等艺术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环节,因为其特殊的地位而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平台。高校拥有着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创新等众多优势。小学至高中的教育升学压力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只能春风化雨熏陶式开展,并不能和专业结合从而上升到服务社会的层面,从这种角度来看,高等学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就有了其独特的意义和优势。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为地方高校营造了特殊的教育氛围。不同于社会的其他层面教育模式,地方高校有着更加成熟和宽广的资源。提升全民意识,教育首当其冲,通过教育传播,能够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形式,从而在了解和热爱的基础上树立起保护意识,能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自发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中。
地方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优势,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法就是面传心授,我国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尤其是艺术类的教学模式正与之相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项目嫁接到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授课中,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地方高校教育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口传心授能够以最直接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魅力,能够最快地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并理解其活态性;第二,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的建设与高校文化建设能够相互扶持与促进。大学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出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以外,优秀品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和传播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第三,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高校内经常开设的学术论坛和学科建设的模糊界限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理论相结合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宽阔的视野,学术交流和研究能够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更宽更深的领域发展。
三、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工作开展
地方高校是以个地区文化艺术建设的核心,当地的文化产业,例如创造和传播都依赖者高校而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的建设能够最高效率地辐射到周边地区,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主人公情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建立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服务于地方的重要表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工作的展开应以理念为先导,有重点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工作,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存在的意义,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 (一)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近年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活跃在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渠道使我们了解和重视当地的民间艺术,在政府大力扶持的背景之下,民间手工艺术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发展,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民间艺人自身也在寻求更多的关注。地方高校聘请民间艺人走进讲堂,宣扬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屡见不鲜。高校在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程,切实地从多方面切入,使学生全面了解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全过程。在一些选修课的设置上可以根据地方的非物质文化内容选择,能够宣扬当地的文化和地方特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高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带领学生开展调研,在深谙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以及自身的艺术特点,可以和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作教学,從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大学习力度,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对于现场操作的教学模式尤其关注和喜爱,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在课堂上完成答疑解惑和传授。在课程实施和非物质文化基地环境开发中,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和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使课程的开发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商业价值。
非物质文化艺人同生物基因具有相同的属性,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生。在中国已经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人而濒于灭绝,甚至已经绝迹。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寻找接班人。高等院校学生自身素质较高,经过长期的学习,拥有较宽广的视野,这个群体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储备的最好人群,还最有可能做到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所学所见,对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因子和活力,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对传统物质文化进行包装和推广,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了解和喜爱。
(二)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专业素养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传统领域师资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并没有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分析,加强师资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专业领域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鼓励教师在相关领域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技能。
组织高校教师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层去学习和采风,并且以此为科研课题组织研究,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能够切实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意义,经过了这种实践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传导给学生,情真意切的传授是教育的最终意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也是最为恰当的一种方式。在教师资源上形成以非物质文化基地建设相关的师资团队,以非遗传承人为实践指导,组建非遗专项研究的教学队伍,实现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教学。
(三)积极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学校社团是大学校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不失为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主题知识竞赛的举办,非遗文艺演出和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精彩纷呈;假期是学生们的空闲时间,这个时间内可以组织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考察活动,以学生为单位深入到民间亲身参与到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深刻的体验,还能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定期开展的成果汇报和展览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同时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成果交流和观摩学习,也能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四)政策积极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政策的积极扶持,在我国大力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出台,使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拥有了更多的保障和机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在高校内应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很多高校建立了工作室,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场地,还配置了多种类的工具,鼓励学生进行调研和创作。在学校的资料库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和图片、视频资料进行系统而规范的整理,并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推介非遗传承人及最新非遗传习动向,向高校师生提供前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最近作品和理念,使高校师生掌握最新动态和非遗项目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设计理念创作出更具价值的工艺美术产品。
(五)依托立项课题加强理论建设
高校人文科学研究是地方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先锋领域,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雄厚基础展开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民族文化研究体系,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和院级科研立项,能够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建设。高校中有很多科研型的老师,在这种优越的科研理论条件下不仅能够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开展和研究,也能够促使高校老师在各自专业领域视野的拓宽和方法的借鉴,所以,地方高校理论研究正是建立非遗传习基地的优势所在。认真做好理论建设,帮助非遗传习的发展,力争在国家级论文、课题、科研成果上取得突破。
(六)多学科多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播
高等学校通常设立很多专业,尤其是综合类院校更是包含了文科、理工科、艺术类等多种专业,不同学科和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促进。高校的招生情况通常涉及很多省外的生源,汇集了天南海北的各个地域的学生,在共同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关于家乡的民间艺术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热情。外省的学生也能够将其他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带入进来,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地域文化艺术的交融更加促进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的发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根本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高校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有着绝对的优势和可行性。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能够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平台,通过课程设计和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全方位提升高等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也能够切实担负起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的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学期课程统整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31(3):62-67.
[2]杨子奇.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实践探索[J].艺术研究,2014(2):160-161.
[3]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的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3(33):218-219.
[4]王志平,郑克强.论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教育学术月刊,2013(6):37-39.
作者简介:田寒(1982-),女,满族,黑龙江伊春人,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讲师,硕士,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绘画创作。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非物质文化概念及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它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衍生并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众多,其中包括了传统的工艺技能,例如剪纸、刺绣、面塑等,还有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例如傩戏、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的瑰宝,是“活态的灵魂”,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密码,不仅承载着历代人们博大丰富的创造力还代表着时代精神。高等教育的学校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为社会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平台,高等学校的特殊地位不仅肩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创新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地方高校的特殊性不仅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传心授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目前除了政府性行为的大力扶持之外,其他群体的保护意识还相当薄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了解甚少,包括一些基本种类的常识性概念都不甚清楚。由于得到这方面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电视媒体的少量传播,并没有在基础教育的层面进行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高度的重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行为也开展的相对较早,目前有很多国家已经拥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日本为例,日本是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亚洲国家之一,虽然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与中国相比,但是日本的保护意识很早便产生了。日本早在1890年便颁布了“帝室技艺员制度”,是一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这个制度主要是保护美术家和奖励艺术家创作作品为目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后来几经修订日趋完善。
我国直至2005年才由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相对于日本来说,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府行为比较滞后,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和保护范围并没有进行精准的定义和归类。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现代化几乎占领了人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很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正在快速消亡。女书是汉语方言音节表音的专门给女性使用的的文字,女书一般书写在织物和纸制品之上,例如扇面、手帕等。女书起源于汉代,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书写体系,因为产生于湖南省江永地区又被称为江永女书。字形简单,寥寥数笔,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目前尚在流傳的约为2000字。由于“文革”期间大量女书遭到破坏,加之传承人的缺乏,导致其濒临灭绝。昆曲是另一类我国非物质文化代表,世界教科文组织将其加入第一批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着我国经典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这个古老而有着独特魅力的剧种越来越难以满足一个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没有做到全民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较之其他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优势与意义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要“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高等艺术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环节,因为其特殊的地位而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平台。高校拥有着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创新等众多优势。小学至高中的教育升学压力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只能春风化雨熏陶式开展,并不能和专业结合从而上升到服务社会的层面,从这种角度来看,高等学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就有了其独特的意义和优势。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为地方高校营造了特殊的教育氛围。不同于社会的其他层面教育模式,地方高校有着更加成熟和宽广的资源。提升全民意识,教育首当其冲,通过教育传播,能够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形式,从而在了解和热爱的基础上树立起保护意识,能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自发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中。
地方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优势,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法就是面传心授,我国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尤其是艺术类的教学模式正与之相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项目嫁接到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授课中,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地方高校教育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口传心授能够以最直接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魅力,能够最快地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并理解其活态性;第二,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的建设与高校文化建设能够相互扶持与促进。大学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出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以外,优秀品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和传播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第三,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高校内经常开设的学术论坛和学科建设的模糊界限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理论相结合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宽阔的视野,学术交流和研究能够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更宽更深的领域发展。
三、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工作开展
地方高校是以个地区文化艺术建设的核心,当地的文化产业,例如创造和传播都依赖者高校而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的建设能够最高效率地辐射到周边地区,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主人公情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建立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服务于地方的重要表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工作的展开应以理念为先导,有重点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工作,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存在的意义,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 (一)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近年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活跃在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渠道使我们了解和重视当地的民间艺术,在政府大力扶持的背景之下,民间手工艺术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发展,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民间艺人自身也在寻求更多的关注。地方高校聘请民间艺人走进讲堂,宣扬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屡见不鲜。高校在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程,切实地从多方面切入,使学生全面了解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全过程。在一些选修课的设置上可以根据地方的非物质文化内容选择,能够宣扬当地的文化和地方特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高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带领学生开展调研,在深谙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以及自身的艺术特点,可以和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作教学,從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大学习力度,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对于现场操作的教学模式尤其关注和喜爱,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在课堂上完成答疑解惑和传授。在课程实施和非物质文化基地环境开发中,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和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使课程的开发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商业价值。
非物质文化艺人同生物基因具有相同的属性,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生。在中国已经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人而濒于灭绝,甚至已经绝迹。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寻找接班人。高等院校学生自身素质较高,经过长期的学习,拥有较宽广的视野,这个群体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储备的最好人群,还最有可能做到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所学所见,对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因子和活力,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对传统物质文化进行包装和推广,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了解和喜爱。
(二)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专业素养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传统领域师资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并没有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分析,加强师资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专业领域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鼓励教师在相关领域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技能。
组织高校教师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层去学习和采风,并且以此为科研课题组织研究,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能够切实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意义,经过了这种实践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传导给学生,情真意切的传授是教育的最终意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也是最为恰当的一种方式。在教师资源上形成以非物质文化基地建设相关的师资团队,以非遗传承人为实践指导,组建非遗专项研究的教学队伍,实现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教学。
(三)积极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学校社团是大学校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不失为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主题知识竞赛的举办,非遗文艺演出和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精彩纷呈;假期是学生们的空闲时间,这个时间内可以组织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考察活动,以学生为单位深入到民间亲身参与到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深刻的体验,还能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定期开展的成果汇报和展览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同时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成果交流和观摩学习,也能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四)政策积极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政策的积极扶持,在我国大力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出台,使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拥有了更多的保障和机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在高校内应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很多高校建立了工作室,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场地,还配置了多种类的工具,鼓励学生进行调研和创作。在学校的资料库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和图片、视频资料进行系统而规范的整理,并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推介非遗传承人及最新非遗传习动向,向高校师生提供前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最近作品和理念,使高校师生掌握最新动态和非遗项目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设计理念创作出更具价值的工艺美术产品。
(五)依托立项课题加强理论建设
高校人文科学研究是地方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先锋领域,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雄厚基础展开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民族文化研究体系,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和院级科研立项,能够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建设。高校中有很多科研型的老师,在这种优越的科研理论条件下不仅能够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开展和研究,也能够促使高校老师在各自专业领域视野的拓宽和方法的借鉴,所以,地方高校理论研究正是建立非遗传习基地的优势所在。认真做好理论建设,帮助非遗传习的发展,力争在国家级论文、课题、科研成果上取得突破。
(六)多学科多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播
高等学校通常设立很多专业,尤其是综合类院校更是包含了文科、理工科、艺术类等多种专业,不同学科和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促进。高校的招生情况通常涉及很多省外的生源,汇集了天南海北的各个地域的学生,在共同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关于家乡的民间艺术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热情。外省的学生也能够将其他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带入进来,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地域文化艺术的交融更加促进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的发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根本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高校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有着绝对的优势和可行性。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能够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平台,通过课程设计和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全方位提升高等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也能够切实担负起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的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学期课程统整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31(3):62-67.
[2]杨子奇.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实践探索[J].艺术研究,2014(2):160-161.
[3]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的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3(33):218-219.
[4]王志平,郑克强.论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教育学术月刊,2013(6):37-39.
作者简介:田寒(1982-),女,满族,黑龙江伊春人,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讲师,硕士,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