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作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既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的反叛者。在荀子的思想中既有对儒家思想的忠实继承,也有对儒家思想的决然反叛,而这两者兼而有之体现在《劝学》中。借助《劝学》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吸收,了解荀子为学的兼容与思辨,懂得荀子为人的宽容与慈悲。
一、忠实的继承者
《劝学》所选章节聚焦于《荀子》的前几章节,其第一句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也是《荀子》原文第一句,是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相信当我们打开《荀子》全文,荀子最想告诉我们的莫过于这一句。该句前二字聚焦于“君子”的身份,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而文章也多次提到“君子”,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和“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那么在荀子的理念中,君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所举之句的后一句中,荀子将君子与普通人隐性地做了一个比较,君子的本性和普通人无甚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假借外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荀子的评价体系中,君子和普通人处在两种不同的阶段,擅长假借外物,尤其是擅长假借学习的人,更能够成为君子,也即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那么君子之上呢?在文章中荀子也有提及。在荀子认为,君子之上应当是“圣人”,这就完全符合儒家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在论述如何学习之时,荀子提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善成德,行仁义之事,也就是“仁”,这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必备素养。“积善成德”之后就自得了“神明”,“神明”为何?非人的智慧!如果说君子通过广泛学习能够智慧明达,那只是一般“人”的智慧,还只是君子修为,那么君子再“积善成德”下一个阶段是什么呢?是具备“圣心”,也就是儒家君子的毕生追求——成为圣人。
可见,在《劝学》中,作为儒家的荀子,将儒家人生的三个阶段都已理解通透,而且强调通过学习能成为君子,成为圣人。当然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对继承如荀子而言,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决然的反叛者
儒家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演绎,在当今时代已经耳熟能详,而处在战国末期的荀子,却对前辈的理念公然提出了“性恶论”。人性之初,是善是恶,没有结论。但是荀子却在《劝学》中一再论证他的观点,他所主张的“人性本恶”在这里应该是“君性本缺”。
《荀子》在开篇勉励世人:学不可以已。那么为什么不能停止呢?他给出两个理由,其一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君子是不能无端“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在思想上想要智慧明达、在行为上想要正道直行,必须要有“博学而日参省”的条件,甚至可以说,君子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才能在君性上不断告别过去的愚笨的、恶的自己。
他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即是说,君子与一般人没有差别,都有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常人身上也许是“非利足也”、是“非能水也”,但是在君子身上,应该是君性的缺失。也因为此,后天的学习才尤为重要,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是没有差别的,君性缺时,与普通人无异,而通过学习,君子之性优于普通人罢了。
再根据荀子的逻辑推断,圣人是在君子的基础上的修习,积善成德而成就的。如果人性
本善的话,那人之初的善究竟处在哪个阶段?如果是处在君子的阶段,那么“人性本善”还只是“人性较善”;如果是处在圣人的阶段,那么就已经是“人性至善”了,而反观世人,圣人絕无仅有,而当世之常人与君子背离了人性之初的“至善至美”,已经是人性的堕落了。
这样一想,你会发现,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本恶”,这“人性之恶”却不是荀子憎恶世人之恶而面目狰狞,反而是怀着慈悲之心宽待世间众人。所以荀子会告诉世人,经过学习的人即便是“虽有槁暴”,也最终“不复挺也”。只要学习过修炼过,就已经告别了最初的“恶”的自己。最为妙绝的是为了让我们放心,荀子告诉我们一经告别,那么便不可逆,你永远也回不去那个“恶”的自己了。他还会告诉世人,经过学习之后,有所积累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如果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还只是土石与山陵、河水与深远的量的累积,那么“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就是告诉我们,量变积累会自然带来质变,学习的积累,不是让我们成为优于过去许多倍的普通人,我们会成为君子,我们能成为圣人。
综而观之,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虽是对儒家已有的“人性本善”的反叛,但此反叛并非为反叛而反叛,而是因慈悲而反叛。正因为“人性本恶”,世人无需责备自己,也不必就此放弃自己;正因为“人性本恶”,我们才需知道“学不可以已”,才需了解“积善成德”,才需懂得我们不仅可以修习成“君子”,还能进阶成“圣人”。而不论我们处在儒家人生的哪个阶段,因为“人性本恶”,人生永远不会回到最糟糕的情形,这何尝不是给了我们一条儒家积极进取的道路,勉励我们从“人性本恶”中反叛出“人性向善”的胜利!
一、忠实的继承者
《劝学》所选章节聚焦于《荀子》的前几章节,其第一句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也是《荀子》原文第一句,是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相信当我们打开《荀子》全文,荀子最想告诉我们的莫过于这一句。该句前二字聚焦于“君子”的身份,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而文章也多次提到“君子”,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和“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那么在荀子的理念中,君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所举之句的后一句中,荀子将君子与普通人隐性地做了一个比较,君子的本性和普通人无甚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假借外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荀子的评价体系中,君子和普通人处在两种不同的阶段,擅长假借外物,尤其是擅长假借学习的人,更能够成为君子,也即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那么君子之上呢?在文章中荀子也有提及。在荀子认为,君子之上应当是“圣人”,这就完全符合儒家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在论述如何学习之时,荀子提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善成德,行仁义之事,也就是“仁”,这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必备素养。“积善成德”之后就自得了“神明”,“神明”为何?非人的智慧!如果说君子通过广泛学习能够智慧明达,那只是一般“人”的智慧,还只是君子修为,那么君子再“积善成德”下一个阶段是什么呢?是具备“圣心”,也就是儒家君子的毕生追求——成为圣人。
可见,在《劝学》中,作为儒家的荀子,将儒家人生的三个阶段都已理解通透,而且强调通过学习能成为君子,成为圣人。当然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对继承如荀子而言,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决然的反叛者
儒家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演绎,在当今时代已经耳熟能详,而处在战国末期的荀子,却对前辈的理念公然提出了“性恶论”。人性之初,是善是恶,没有结论。但是荀子却在《劝学》中一再论证他的观点,他所主张的“人性本恶”在这里应该是“君性本缺”。
《荀子》在开篇勉励世人:学不可以已。那么为什么不能停止呢?他给出两个理由,其一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君子是不能无端“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在思想上想要智慧明达、在行为上想要正道直行,必须要有“博学而日参省”的条件,甚至可以说,君子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才能在君性上不断告别过去的愚笨的、恶的自己。
他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即是说,君子与一般人没有差别,都有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常人身上也许是“非利足也”、是“非能水也”,但是在君子身上,应该是君性的缺失。也因为此,后天的学习才尤为重要,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是没有差别的,君性缺时,与普通人无异,而通过学习,君子之性优于普通人罢了。
再根据荀子的逻辑推断,圣人是在君子的基础上的修习,积善成德而成就的。如果人性
本善的话,那人之初的善究竟处在哪个阶段?如果是处在君子的阶段,那么“人性本善”还只是“人性较善”;如果是处在圣人的阶段,那么就已经是“人性至善”了,而反观世人,圣人絕无仅有,而当世之常人与君子背离了人性之初的“至善至美”,已经是人性的堕落了。
这样一想,你会发现,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本恶”,这“人性之恶”却不是荀子憎恶世人之恶而面目狰狞,反而是怀着慈悲之心宽待世间众人。所以荀子会告诉世人,经过学习的人即便是“虽有槁暴”,也最终“不复挺也”。只要学习过修炼过,就已经告别了最初的“恶”的自己。最为妙绝的是为了让我们放心,荀子告诉我们一经告别,那么便不可逆,你永远也回不去那个“恶”的自己了。他还会告诉世人,经过学习之后,有所积累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如果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还只是土石与山陵、河水与深远的量的累积,那么“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就是告诉我们,量变积累会自然带来质变,学习的积累,不是让我们成为优于过去许多倍的普通人,我们会成为君子,我们能成为圣人。
综而观之,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虽是对儒家已有的“人性本善”的反叛,但此反叛并非为反叛而反叛,而是因慈悲而反叛。正因为“人性本恶”,世人无需责备自己,也不必就此放弃自己;正因为“人性本恶”,我们才需知道“学不可以已”,才需了解“积善成德”,才需懂得我们不仅可以修习成“君子”,还能进阶成“圣人”。而不论我们处在儒家人生的哪个阶段,因为“人性本恶”,人生永远不会回到最糟糕的情形,这何尝不是给了我们一条儒家积极进取的道路,勉励我们从“人性本恶”中反叛出“人性向善”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