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本恶”中反叛出“性向善”的胜利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作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既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的反叛者。在荀子的思想中既有对儒家思想的忠实继承,也有对儒家思想的决然反叛,而这两者兼而有之体现在《劝学》中。借助《劝学》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吸收,了解荀子为学的兼容与思辨,懂得荀子为人的宽容与慈悲。
   一、忠实的继承者
   《劝学》所选章节聚焦于《荀子》的前几章节,其第一句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也是《荀子》原文第一句,是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相信当我们打开《荀子》全文,荀子最想告诉我们的莫过于这一句。该句前二字聚焦于“君子”的身份,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而文章也多次提到“君子”,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和“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那么在荀子的理念中,君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所举之句的后一句中,荀子将君子与普通人隐性地做了一个比较,君子的本性和普通人无甚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假借外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荀子的评价体系中,君子和普通人处在两种不同的阶段,擅长假借外物,尤其是擅长假借学习的人,更能够成为君子,也即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那么君子之上呢?在文章中荀子也有提及。在荀子认为,君子之上应当是“圣人”,这就完全符合儒家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在论述如何学习之时,荀子提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善成德,行仁义之事,也就是“仁”,这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必备素养。“积善成德”之后就自得了“神明”,“神明”为何?非人的智慧!如果说君子通过广泛学习能够智慧明达,那只是一般“人”的智慧,还只是君子修为,那么君子再“积善成德”下一个阶段是什么呢?是具备“圣心”,也就是儒家君子的毕生追求——成为圣人。
   可见,在《劝学》中,作为儒家的荀子,将儒家人生的三个阶段都已理解通透,而且强调通过学习能成为君子,成为圣人。当然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对继承如荀子而言,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决然的反叛者
   儒家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演绎,在当今时代已经耳熟能详,而处在战国末期的荀子,却对前辈的理念公然提出了“性恶论”。人性之初,是善是恶,没有结论。但是荀子却在《劝学》中一再论证他的观点,他所主张的“人性本恶”在这里应该是“君性本缺”。
   《荀子》在开篇勉励世人:学不可以已。那么为什么不能停止呢?他给出两个理由,其一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君子是不能无端“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在思想上想要智慧明达、在行为上想要正道直行,必须要有“博学而日参省”的条件,甚至可以说,君子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才能在君性上不断告别过去的愚笨的、恶的自己。
   他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即是说,君子与一般人没有差别,都有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常人身上也许是“非利足也”、是“非能水也”,但是在君子身上,应该是君性的缺失。也因为此,后天的学习才尤为重要,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是没有差别的,君性缺时,与普通人无异,而通过学习,君子之性优于普通人罢了。
   再根据荀子的逻辑推断,圣人是在君子的基础上的修习,积善成德而成就的。如果人性
  本善的话,那人之初的善究竟处在哪个阶段?如果是处在君子的阶段,那么“人性本善”还只是“人性较善”;如果是处在圣人的阶段,那么就已经是“人性至善”了,而反观世人,圣人絕无仅有,而当世之常人与君子背离了人性之初的“至善至美”,已经是人性的堕落了。
   这样一想,你会发现,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本恶”,这“人性之恶”却不是荀子憎恶世人之恶而面目狰狞,反而是怀着慈悲之心宽待世间众人。所以荀子会告诉世人,经过学习的人即便是“虽有槁暴”,也最终“不复挺也”。只要学习过修炼过,就已经告别了最初的“恶”的自己。最为妙绝的是为了让我们放心,荀子告诉我们一经告别,那么便不可逆,你永远也回不去那个“恶”的自己了。他还会告诉世人,经过学习之后,有所积累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如果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还只是土石与山陵、河水与深远的量的累积,那么“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就是告诉我们,量变积累会自然带来质变,学习的积累,不是让我们成为优于过去许多倍的普通人,我们会成为君子,我们能成为圣人。
   综而观之,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虽是对儒家已有的“人性本善”的反叛,但此反叛并非为反叛而反叛,而是因慈悲而反叛。正因为“人性本恶”,世人无需责备自己,也不必就此放弃自己;正因为“人性本恶”,我们才需知道“学不可以已”,才需了解“积善成德”,才需懂得我们不仅可以修习成“君子”,还能进阶成“圣人”。而不论我们处在儒家人生的哪个阶段,因为“人性本恶”,人生永远不会回到最糟糕的情形,这何尝不是给了我们一条儒家积极进取的道路,勉励我们从“人性本恶”中反叛出“人性向善”的胜利!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传记,把握基本事实,了解戴安澜将军的人生轨迹。  2.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3.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2.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三、任务分析  《将军赋采薇》是
我在今年5月号《博览群书》杂志上读到杨建民先生的《巴金与鲁迅著作的注释》一文,巴金先生对鲁迅著作注释的严格认真态度令我感动。不过,杨文确认的巴金与鲁迅首次见面的日期,我认为是不对的。巴金一生崇敬鲁迅,但与鲁迅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因此巴金第一次会见鲁迅的日子就更必须正确考定。  杨文写到:  1976年3月,有人准备向巴金了解他与鲁迅的交往情况,王仰晨便作书介绍。不久,巴金给王仰晨复函:“上次带书的两
略懂一点砚史的人,对林正青和林佶这两个名字都不会感到太陌生。《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林正青,佶子。”有人据此介绍说“林正青,又名林佶子”,令人愕然。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竟是由权威机构、权威人士主持编印出版的列为“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的《文房四宝·纸砚》,令人不解。  《文房四宝·纸砚》印刷精美,介绍故宫珍藏名砚141方,释文不过三四万字,错字却不少。如“划石骨”错作“划石骨”,“毅理”错作“壳
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唐朝的和尚,他带着一只本领高强的猴子,一头憨态可掬的胖猪,一条吃苦耐劳的沙鱼,骑着一匹神奇通灵的白马,去往西天佛国求取真经。一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名著……   生:《西游记》。   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西游记》,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请同学们翻开七上语文教材132页名著导读《西游记》。   师:通过自读预习课,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西游记》。哪位同学告诉我
在人类文化的演变过程中,空间与地域既是不同群体的生存场所也是彼此区分和关联的边界。对中国传统而言,在王朝“大一统”的政治区划里,自古通行的是中央与各地的等级布局。这一特点,即便在西洋的“现代化”模式似乎已被引进多年之后,依然能在本土的社会场景中四处见着。于是,一旦研究者们进入从北京到各省的“田野”考察,即不难发现这种大一统的空间布局,并由此找到其古今相通的内在连接。  本文描述四川省的一个地方,希
17世纪初叶,一件小小的发明引起了欧洲人的巨大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引发的巨大历史效应,推进了科学,震撼了世界,迄今未见衰歇。这就是望远镜的发明。   这说明了一个历史活动,不管它多么细小、多么偶然,往往是许许多多的历史活动和它们所面临的各种历史条件、创造的种种历史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交汇而成的。而它所形成的历史效应又取决于大大小小的历史条件和这些条件的历史效应的互动。事物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邹元江的博士论文《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是在八年前顺利通过答辩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他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成功的喜悦,反而显得心事重重。我读过他的论文初稿,知道他在小学、中学阶段就主演过多部全本戏曲和话剧大戏,大学时还创作过多部话剧和电影剧本,发表过多部中篇小说,但没料到他在美学和哲学上也钻研得如此之深,并且将这些高深的学问与他的戏剧剧场体验结合得如此紧密。自那以来,整整八年,他和我闭口不谈
如何抓好经典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高中语文教师热议的话题。本课试图从引导学生领会禅趣、参悟佛理的角度,来审视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熏陶和浸染中了解禅宗故事和佛家思想,并辩证看待其价值和局限,同时引导学生鉴赏宋诗的理趣,并进行读写结合的思维训练,由此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设计思路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之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中国文化典籍
近日在书房里随手翻捡过旧的期刊,无意中被刊载在1999年第4期《十月》上季羡林先生写的《台游随笔》吸引住了,一路读下去,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台游随笔》“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一节中,季先生写道: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
我对沈从文的《边城》很有偏爱。  不只《边城》,包含他的散文小说的全部创作。他把乡土文学发展到了最高境界,没有谁那样高超地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地域艺术世界,即“湘西艺术世界”。这个“独特的湘西艺术世界”,决不是指当下人们千里迢迢去观赏的风景和追捧的名胜,而是指在湘西这个“恬淡静谧”的氛围中揭示出来的“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  可是,《边城》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要求我们探究的无非是所有课文所选小说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