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新,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能,开发这种潜能应当是教育本来的功能。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辰、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往往会提出一些偶发奇想的问题,甚至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如笔者在听课中往往会听到诸如这样的问题:“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我要建立太空食品站,给宇航员叔叔、阿姨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等等,这些好奇心和想象力,正是创造力的翅膀和先导。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传说牛顿夏夜乘凉,熟透的苹果落下来砸到他身上,他忽发奇想:苹果为什么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落?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从此潜心研究,而发现的吗?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呵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正确引导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我们也要因势利导,合理评价,使儿童的好奇心得以保护。如此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好奇好问的习惯,创新意识的火花就会得到点燃。
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自然教学,以单纯传授科学知识为目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重结论、轻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科学知识,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果可想而知。而探究性学习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勇于动手实践,大胆探索。在课堂上,要创设探究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依据地假设,让学生手脑并用,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观察思考、思考论证、发现规律、体会方法,在方法运用中反思归纳,通过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探究的良好态度和品质。
三、把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科学课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既能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又拓宽了视野,发展了兴趣,锻炼了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学生在课内学到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课后,可让学生应用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自然现象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物,让学生动手解决。如教师搜集一些有珠、有油但写不上字的圆珠笔芯,让学生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动手解决,使笔芯能写出字来。这样,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可想、有趣的科学活动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仅是粗略之谈,所谈之意,是引起同行们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山西省平定县教育局教研室 045200)
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辰、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往往会提出一些偶发奇想的问题,甚至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如笔者在听课中往往会听到诸如这样的问题:“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我要建立太空食品站,给宇航员叔叔、阿姨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等等,这些好奇心和想象力,正是创造力的翅膀和先导。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传说牛顿夏夜乘凉,熟透的苹果落下来砸到他身上,他忽发奇想:苹果为什么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落?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从此潜心研究,而发现的吗?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呵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正确引导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我们也要因势利导,合理评价,使儿童的好奇心得以保护。如此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好奇好问的习惯,创新意识的火花就会得到点燃。
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自然教学,以单纯传授科学知识为目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重结论、轻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科学知识,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果可想而知。而探究性学习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勇于动手实践,大胆探索。在课堂上,要创设探究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依据地假设,让学生手脑并用,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观察思考、思考论证、发现规律、体会方法,在方法运用中反思归纳,通过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探究的良好态度和品质。
三、把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科学课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既能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又拓宽了视野,发展了兴趣,锻炼了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学生在课内学到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课后,可让学生应用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自然现象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物,让学生动手解决。如教师搜集一些有珠、有油但写不上字的圆珠笔芯,让学生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动手解决,使笔芯能写出字来。这样,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可想、有趣的科学活动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仅是粗略之谈,所谈之意,是引起同行们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山西省平定县教育局教研室 0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