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言语交际中,当说话者要表达对听话者的一种告知,如果是事前告知,称为未然事件的告知,如果是事后告知,可称为已然事件的告知。通过一些实例,可以浅析未然事件和已然事件的概念、发生条件以及未然、已然意义的产生。
关键词:未然事件;已然事件;概念;发生条件;意义
作者简介:王佳慧,女,出生于1991年12月,籍贯为陕西省兴平市,本科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对外汉语系,现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系。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例句:
甲:我饿了。他饿了。
乙:我走了。他走了。
丙:我买了。他买了。
一、未然、已然事件的概念
“人称代词 V. 了”这一结构用于正常的言语交际时,是表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一种告知,如:“我吃了。”“她笑了。”“他哭了。”“它回来了。”而表达告知,首先说话者自身有想要告诉听话者,使听话者知晓的意图,其次,完成这样的言语交际,可以在事情发生或者行为完成之前实现告知,即未然事件(未变成现实),也可以在事情发生或者行为完成之后实现告知,即已然事件(已变成现实)。以此可以这样分析以上的例句:
①甲组中的两句都是陈述已经发生的情况,陈述“我”和“他”已经处于饥饿的状态。
②乙组中,“我走了”可以是未然事件,是说话者想要实现离开这一行为之前对听话者的一种告知,不论是用打电话、留言,或是面对面谈话等的方式,都是未然事件;也可以是已然事件,如A:“你在哪?”B:“我走了”。可以看出,“我走了”是已经发生了,是已然事件。而“他走了”是已然事件,说话者看到了或知道了“他”离开这一行为后才能进行对听话者的告知,即使这一句话是谎言,也是建立在说话者编造“他走了”这一行为完成的基础上。如:A和B打架,C劝架,C对A说;“你打不过他,快回家!”但是A坐在地上不走。C就去安抚B,B说;“让他过来,还没打出胜负呢!”C说:“他走了。”(A并没有走,但是C为了制止这场打架,撒谎说A走了,尽管是谎言,对于C来说,“A走了”是一种假想的现实,是具有已然性的。)
③丙组中,“我买了”既可以表示已然事件,也可以表示未然事件,所隐含的意思分别是“我(要)买了”和“我(已经)买了”,同理可证乙组中“我走了”,这些都可以在实际的语境中得到印证。而“他买了”是已然事件,情况同“他走了”一样。
二、未然、已然事件的发生
说话者在完成某行为或达到某状态前,有想要被他人知道或者了解的意图,便会实施告知这一言语交际行为,这带有明显的未然性,便是未然事件,这种言语交际可以是①出于礼貌或者行为规范的交际需要,如“我走了”表达说话者要离开的意愿;②想要得到相应的回复,得到帮助、认可、提醒等意图,目的性较强,如“我饿了”表达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同时得到听话者的回应;又如“我生气了”是一种偏严肃的提醒。诸如此类,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情况引发说话者对听话话的告知行为。
三、未然和已然的意义产生
结合例句,在“人称代词 V. 了”这一结构中,主要是动词帮助产生了意义,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语境。人称代词是在双共知的条件下,建立了这个人称代词和所指对象(人或物)之间的联系,并且不是首次出现的,用代词指称对象,人称代词有第一、二、三人称之分。而“了”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所以意义的产生主要是从动词来分析的,另外,语境是言语交际中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每一个言语交际必有的条件,所以也要从语境来分析。下面以具体的例句来分析:
①甲组中:“饿”是指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受神经中枢的控制,每一个言语交际都是有一定的意图,而这个意图有可能是来自说话者的心理或生理上的感知,如“饿”即这方面的一个代表。“我饿了”是说话者从感觉到自己饿,接着有告知的意图。最后用语言来表达出来,所以这个表达的意义是已然性的;同样,“他饿了”也是这样的过程,同时,一定是“他”所指称的这个对象在说话者面前表现出一种饥饿的状态,或这个对象也用语言表达了饿的状态,接着由说话者转述了,有了这样的已然性,才可以完成甲组“他饿了”这样类似的例句。
②乙组中,“走”是一种可观的行为动作,不是受神经或者肢体所支配,而是主体的意志,当为第一人称时,“我走了”是在意志支配时,说话者所表达的一种告知,然后再进行这一行为,所以表达出未然的意义;而当为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时,是说话人在表述自己所看到(由于“走”的可观性)或做听到的以后,产生的言语交际,所以产生了已然的意义。
③丙组中,“买”这一行为与“走”的意义是类似的。“买”也是一种可观性的、主观性的行为,在这里换一种假设情景的方式来更好的说明:
小红和小明去逛商场,同时看上一件衣服,小红指着那件衣服说“我买了,你别跟我抢!”(此处的“买”是在动作实施之前表达出来的,所以是未然事件)
小红和小明去逛商场,小红买到了喜欢的衣服,对小明说“我买了,你买了吗?”(此处的“买”是已经实施了的动作,是已然事件)
小红和小明去逛商场,同时看上一件衣服,问售货员,“有165码的吗?”售货员指着刚走的一位顾客说:“不好意思,他买了,就最后一件。”(此处的“买”也是已经实施了的动作,是已然事件)
综上所述,主要是动词的意义,再加上适当的语境完成了未然或者已然的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他饿了。”“他走了”“他买了”这三句都表示了已然事件,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再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在“人称代词 V. 了”这样的结构中,如果人称代词是第二、三人称,一般都表示已然事件。相反,如果是第一人称,就要依照动词的特点和语境来确定其已然或未然的性质。
关键词:未然事件;已然事件;概念;发生条件;意义
作者简介:王佳慧,女,出生于1991年12月,籍贯为陕西省兴平市,本科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对外汉语系,现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系。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例句:
甲:我饿了。他饿了。
乙:我走了。他走了。
丙:我买了。他买了。
一、未然、已然事件的概念
“人称代词 V. 了”这一结构用于正常的言语交际时,是表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一种告知,如:“我吃了。”“她笑了。”“他哭了。”“它回来了。”而表达告知,首先说话者自身有想要告诉听话者,使听话者知晓的意图,其次,完成这样的言语交际,可以在事情发生或者行为完成之前实现告知,即未然事件(未变成现实),也可以在事情发生或者行为完成之后实现告知,即已然事件(已变成现实)。以此可以这样分析以上的例句:
①甲组中的两句都是陈述已经发生的情况,陈述“我”和“他”已经处于饥饿的状态。
②乙组中,“我走了”可以是未然事件,是说话者想要实现离开这一行为之前对听话者的一种告知,不论是用打电话、留言,或是面对面谈话等的方式,都是未然事件;也可以是已然事件,如A:“你在哪?”B:“我走了”。可以看出,“我走了”是已经发生了,是已然事件。而“他走了”是已然事件,说话者看到了或知道了“他”离开这一行为后才能进行对听话者的告知,即使这一句话是谎言,也是建立在说话者编造“他走了”这一行为完成的基础上。如:A和B打架,C劝架,C对A说;“你打不过他,快回家!”但是A坐在地上不走。C就去安抚B,B说;“让他过来,还没打出胜负呢!”C说:“他走了。”(A并没有走,但是C为了制止这场打架,撒谎说A走了,尽管是谎言,对于C来说,“A走了”是一种假想的现实,是具有已然性的。)
③丙组中,“我买了”既可以表示已然事件,也可以表示未然事件,所隐含的意思分别是“我(要)买了”和“我(已经)买了”,同理可证乙组中“我走了”,这些都可以在实际的语境中得到印证。而“他买了”是已然事件,情况同“他走了”一样。
二、未然、已然事件的发生
说话者在完成某行为或达到某状态前,有想要被他人知道或者了解的意图,便会实施告知这一言语交际行为,这带有明显的未然性,便是未然事件,这种言语交际可以是①出于礼貌或者行为规范的交际需要,如“我走了”表达说话者要离开的意愿;②想要得到相应的回复,得到帮助、认可、提醒等意图,目的性较强,如“我饿了”表达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同时得到听话者的回应;又如“我生气了”是一种偏严肃的提醒。诸如此类,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情况引发说话者对听话话的告知行为。
三、未然和已然的意义产生
结合例句,在“人称代词 V. 了”这一结构中,主要是动词帮助产生了意义,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语境。人称代词是在双共知的条件下,建立了这个人称代词和所指对象(人或物)之间的联系,并且不是首次出现的,用代词指称对象,人称代词有第一、二、三人称之分。而“了”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所以意义的产生主要是从动词来分析的,另外,语境是言语交际中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每一个言语交际必有的条件,所以也要从语境来分析。下面以具体的例句来分析:
①甲组中:“饿”是指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受神经中枢的控制,每一个言语交际都是有一定的意图,而这个意图有可能是来自说话者的心理或生理上的感知,如“饿”即这方面的一个代表。“我饿了”是说话者从感觉到自己饿,接着有告知的意图。最后用语言来表达出来,所以这个表达的意义是已然性的;同样,“他饿了”也是这样的过程,同时,一定是“他”所指称的这个对象在说话者面前表现出一种饥饿的状态,或这个对象也用语言表达了饿的状态,接着由说话者转述了,有了这样的已然性,才可以完成甲组“他饿了”这样类似的例句。
②乙组中,“走”是一种可观的行为动作,不是受神经或者肢体所支配,而是主体的意志,当为第一人称时,“我走了”是在意志支配时,说话者所表达的一种告知,然后再进行这一行为,所以表达出未然的意义;而当为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时,是说话人在表述自己所看到(由于“走”的可观性)或做听到的以后,产生的言语交际,所以产生了已然的意义。
③丙组中,“买”这一行为与“走”的意义是类似的。“买”也是一种可观性的、主观性的行为,在这里换一种假设情景的方式来更好的说明:
小红和小明去逛商场,同时看上一件衣服,小红指着那件衣服说“我买了,你别跟我抢!”(此处的“买”是在动作实施之前表达出来的,所以是未然事件)
小红和小明去逛商场,小红买到了喜欢的衣服,对小明说“我买了,你买了吗?”(此处的“买”是已经实施了的动作,是已然事件)
小红和小明去逛商场,同时看上一件衣服,问售货员,“有165码的吗?”售货员指着刚走的一位顾客说:“不好意思,他买了,就最后一件。”(此处的“买”也是已经实施了的动作,是已然事件)
综上所述,主要是动词的意义,再加上适当的语境完成了未然或者已然的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他饿了。”“他走了”“他买了”这三句都表示了已然事件,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再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在“人称代词 V. 了”这样的结构中,如果人称代词是第二、三人称,一般都表示已然事件。相反,如果是第一人称,就要依照动词的特点和语境来确定其已然或未然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