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学好语文阅读,必须要以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基础。《语文读本》,与语文材料同步使用,由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既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就不应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完全放任自流,而要把它当成高中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尽可能通过《语文读本》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指导 阅读 《语文读本》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语文教改交流会上曾说过:“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试卷,也可以看出阅读与语言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新《大纲》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一套《语文读本》与高中语文新教材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套《语文读本》就像高中生的袖珍图书馆,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应充分利用。可是在实际教与学当中,绝大部分语文老师和学生不够重视这套《语文读本》的教与学,甚至给遗忘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重在积累语言。当然,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在课内组织对教材的教与学,精心备课,认真授课,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但毕竟教材篇目有限,课时定量,如果只凭课堂教学就很难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加强指导学生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著名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这里的“慢功”有一种基本含义: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读本》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一种语感,那么学生说话、阅读、作文就会产生一种质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一个以王蒙、碧野等少年作家群,他们读高中时就大量发表作品,甚至有的作品当时就收入在中学教材。他们的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是: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在教学旧教材时,我也重视课外阅读。多读,是学好语文的基本途径;只有多读,多积累,才能步入语文的殿堂。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素质教育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要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和人格的养成。这就必须使受教育者的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同一要求、同一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同一方法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过于轻松而抑制主动发展的个性,又可能使其他学有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改革方法。高中《语文读本》指导阅读,就是这种分层教学的很好实践。对一个班级学生,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全部读完、读懂,但可分类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提出不同要求。这样,既能满足优等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能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要同教材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重视课内知识的迁移,而《语文读本》是课内知识迁移和延伸的指南。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语文读本》,就不难发现,几乎教材中的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都能在《语文读本》中找到延伸点。这样就能较好地把课内知识同《语文读本》阅读有科学结合起来,既扩充了教学容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如教学《内蒙访古》,《语文读本》讲的是其余部分,指导学生阅读后,就对这篇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作者撰写的这篇访问记所要表达的历史观的理解。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指导学生阅读同是选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并要求分析郑庄公人物性格。这样“一对一”的延伸,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高中进行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渗透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和《五蠹》(选自《韩非子》)并探讨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对我国当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针有何影响。
如何指导高中学生阅读《语文读本》,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问题,而且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态度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力求读好《语文读本》,用好《语文读本》,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天宝;提高阅读量 增强学生习作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2]刘叔瑜;抓住重点语段 提高阅读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3]李兰;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语言刍议[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胡妍妍;读写结合 以情作文[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年01期
[5]董一菲;是“他们”让我的心灵与语文那么近[J];语文建设;2010年01期
[6]邓建君;创新训练模式 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J];职业;2010年03期
[7]张爱香;弘扬人文精神,张扬学生个性[J];职业;2010年03期
关键词:指导 阅读 《语文读本》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语文教改交流会上曾说过:“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试卷,也可以看出阅读与语言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新《大纲》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一套《语文读本》与高中语文新教材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套《语文读本》就像高中生的袖珍图书馆,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应充分利用。可是在实际教与学当中,绝大部分语文老师和学生不够重视这套《语文读本》的教与学,甚至给遗忘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重在积累语言。当然,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在课内组织对教材的教与学,精心备课,认真授课,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但毕竟教材篇目有限,课时定量,如果只凭课堂教学就很难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加强指导学生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著名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这里的“慢功”有一种基本含义: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读本》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一种语感,那么学生说话、阅读、作文就会产生一种质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一个以王蒙、碧野等少年作家群,他们读高中时就大量发表作品,甚至有的作品当时就收入在中学教材。他们的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是: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在教学旧教材时,我也重视课外阅读。多读,是学好语文的基本途径;只有多读,多积累,才能步入语文的殿堂。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素质教育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要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和人格的养成。这就必须使受教育者的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同一要求、同一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同一方法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过于轻松而抑制主动发展的个性,又可能使其他学有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改革方法。高中《语文读本》指导阅读,就是这种分层教学的很好实践。对一个班级学生,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全部读完、读懂,但可分类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提出不同要求。这样,既能满足优等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能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要同教材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重视课内知识的迁移,而《语文读本》是课内知识迁移和延伸的指南。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语文读本》,就不难发现,几乎教材中的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都能在《语文读本》中找到延伸点。这样就能较好地把课内知识同《语文读本》阅读有科学结合起来,既扩充了教学容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如教学《内蒙访古》,《语文读本》讲的是其余部分,指导学生阅读后,就对这篇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作者撰写的这篇访问记所要表达的历史观的理解。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指导学生阅读同是选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并要求分析郑庄公人物性格。这样“一对一”的延伸,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指导阅读《语文读本》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高中进行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渗透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和《五蠹》(选自《韩非子》)并探讨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对我国当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针有何影响。
如何指导高中学生阅读《语文读本》,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问题,而且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态度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力求读好《语文读本》,用好《语文读本》,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天宝;提高阅读量 增强学生习作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2]刘叔瑜;抓住重点语段 提高阅读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3]李兰;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语言刍议[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胡妍妍;读写结合 以情作文[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年01期
[5]董一菲;是“他们”让我的心灵与语文那么近[J];语文建设;2010年01期
[6]邓建君;创新训练模式 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J];职业;2010年03期
[7]张爱香;弘扬人文精神,张扬学生个性[J];职业;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