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桥梁 促进美术和生活的融合沟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美术学习主要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每个角落中都能发现美,创造美,在美的生活中去享受美、欣赏美,阳光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促进美术和生活的融合沟通。
  关键词:融合沟通;发现美;创造美
  幼儿时期,有的家长就让幼儿随便涂鸦,条件好的家庭把其送到专业的教师那里去培养,其实家长并不是让孩子成为画家,或者让孩子长大就做这一行,而是通过绘画,让儿童身心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掌握绘画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去感受生活的美,挖掘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能用画笔描绘出美的生活。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安排的教材内容都很贴近生活,美术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学习美术,能够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美的世界,让学生的美术和生活有个完美的融合沟通,笔者在教学中,有几点体会:
  一、 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发现美
  当下儿童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手机,他们认为手机中的图片都是很美的,其实他们的世界更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他们受信息时代的影响,对美的事物的观察非常被动,儿童缺少寻找美的主动性,因此,美术教师要注意培养儿童的主动观察的习惯,去感受生活给予的自然美。
  例如在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谈到司空见惯的校园,学生马上就会说:“我们的校园除了几棵大树和几株人为的花花草草,就是高大的建筑物,哪里有什么美的呀。”其实不然,校园的美,不仅是静态中的美,更是动态中的美。静态的美就是校园的静物,教师可带着学生写生,让他们边看边画。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技法上的指导,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合到画面上。或许学生的画面不是很美,可是在以后的校园生活中,他们会更留意校园里美的角落,更热爱校园,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美术教师的最终目的。
  学校里另一个美就是动态美,可是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视频的美,而忽略学校的动态美。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联欢晚会等等,一个个学生出彩的表演,学生却视而不见。美术教师让学生在校园里找到精彩的瞬间,用笔画下来,因为这些活动多数是学生亲力亲为,学生的感受更深刻。教師在指导学生画画之前,教师要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找到出彩的瞬间,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来。
  二、 走进生活真实的情境——感受美
  朝夕相处的家乡都有着其独特的美。学生每天穿梭于其中,看不到他们的美,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带着多元的目光去大自然感受美。在大自然中学生能发现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的美感:一草一木、一树一叶都具有美的气息。春天的桃红柳绿,夏天的草长莺飞,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冰清玉洁,这些都是学生绘画的美的素材。教师在不同的季节引导学生绘画时,教给学生绘画的方法,让学生用美术的表达来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
  多元的角度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想象力正是创作的源泉,在大自然中无论是绚烂五彩的蝴蝶,还是不起眼的毛毛虫;不管是夺人眼目的鲜花,还是岌岌可危的枯草;不管是横行霸道的螃蟹,还是行动迟缓的蜗牛,在细致的观察中都能发现不同的美。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的笔下,蝴蝶是美的象征,不仅颜色美,而且还会跳舞,花儿笑得灿烂,枯草那份骨干的美也在学生的笔下呈现,都独具风韵。
  走进自然,欣赏自然,观察自然,学生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于自然。让学生热爱自然,表现自然,大自然永远是学生的乐园,更是学生绘画的鲜活的素材。
  所以我们的美术教师应该常常带着学生走出校园,把自己寻找到的美画下来,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都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寻找美的过程中不是简单被吸引,而是主动发现美。
  三、 用画笔装点美的生活——创造美
  学生常常会被漂亮的美术字、精湛的陶瓷等所吸引,美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工艺技法,用美术的手法来创造美的生活,培养学生审美的情操。
  美术教材中编排了一些工艺的内容,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如:五年级的刻纸画,笔者就让学生自己准备蜡笔纸,刻纸的方法很简单,但是效果很好。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很浓,因为在刻纸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创造出“美”的滋味,同时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装扮自己的家,也可以在节日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家人朋友或者老师。其他的类型,如蛋壳拼贴,树叶贴画等,虽然准备工作烦琐,需要寻找好多的制作材料,弄碎的蛋壳,或者各种各样的树叶材料,但是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美术的快乐。
  学习了工艺美术,学生学会了欣赏美,也渐渐地爱美起来,连自己其他作业本都要刻意地装饰一番,课本的封面都自己精心画上图案等。虽然这些算不上创造,但是学生用心灵、用画笔描绘出来的美,能把自己的生活装点得这么美,这就是美的陶冶。
  四、 结语
  搭建桥梁,促进学生美术和生活的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点,并且能用美术的形式表达生活的美,能装点自己的生活。或许学生将来成不了画家,或许将来的工作也不与绘画有任何的关系,但是从小把他们带入美的世界,不仅能让学生用美术的视觉去发现美,而是让学生能够感受生活的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更美的生活,去享受美、欣赏美,提升自己美的素养,阳光快乐地去生活。
  参考文献:
  [1]辜敏,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J].美术天地,2003(3).
  [2]倪雄群.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J].美术教学,2012(4).
  作者简介:孙冰冰,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思维导图属于新型教学方式的一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教学影响  
摘 要: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进行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生物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初中学生,刚接触到生物学科,好奇心特别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掌握这些情况,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有的生物实验课,教师可在实验室也可在大自然中进行。无论哪一种方式
摘 要:在现代教育生活中,我们针对的主要对象和出发点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然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空泛的口号,还需要我们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真正去落实到位。本文主要研究教师将多元评价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落实过程中,通过所评价的不同主体、内容以及方式等构建一个相对完备、多元且符合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现状的评价体系,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在初中过程中学习音乐的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
摘 要: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高中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随著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充分体现高中美术课程的时代特征、基础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  就高中艺术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而言,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艺术教
摘 要:色彩教学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小学生对于色彩的感受和學习,来源于教师的辅导。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导,使注意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能够感受到色彩的力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经实践证明:年龄偏小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通常都是通过对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