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e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改变了平铺直叙、满堂灌的倾向,促使学生很快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由无意识记转为有意识记.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时间等不同,创设问题情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下面列举几种来加以说明.
  1.激疑引趣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例如,华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用字母表示数》,用儿歌“数青蛙”引入课题: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现在田野里有一大群青蛙,数不清怎么办?引入用字母表示:几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扑通 声跳下水?这样,根据数学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跨越由数到式的飞跃,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学贵存疑”,教师如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新问题,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和阅读课外新知解决“存疑”,可使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统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就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授完勾股定理时,演示录像,楼房一旦失火,造成的灾难往往是十分惨重的,一般高层建筑低层都设有群楼,消防车很难靠得太近,如果云梯的最大长度是25米,梯子低端离墙的距离是7米,那么消防队员能达到楼房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的熟知和生活体验引入课堂,找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营造一种既现实又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设置障碍,激发情趣,解决现实生活的例子.
  总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已存认知基础,选取具有典型的容易理解的事实材料,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培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注重改善学生探究的兴趣,又体现教学的严谨性和量力性的统一,支持学生学习探究,此外,数学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思维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注意点
  毫无疑问,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要使问题情境真正发挥良好作用,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握创设和运用“问题情境”的实质.
  “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運用,实际上是启发式与探究式的具体化和形象化.要运用好启发式与探究式的教学,教师必须能娴熟驾驭教材,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智能水平.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依据,估计学生“想”的可能情况,引导学生“想”的方向,提高学生“想”的质量.问题的设置,应层层深入,梯度分明.提问学生,要根据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既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使他们不感到高,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跨度,达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跳就摘到果子”,又不轻易地获成功.只有在对教材和学生全盘把握的基础上,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通盘把握整个教学流程,使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达到“首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第二,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系统、简练、明确.
  对某一教学内容来讲,所设计的问题,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特点,教学对象和年龄特征而为.这些问题既是课堂教学的线索,又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提出问题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抓住关键,叙述要简练,使人一听就知道这是问什么?
  第三,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提问.
  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教师要适当点拨,铺设台阶,把难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理解题意.如发现学生紧张濒于疲惫时,教师就应有意放慢一下提问的节奏.
  第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要尽可能地引入更多具有意义的问题,而这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且非常有益的.
  第五,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不能过分夸大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启发提问要注意避免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支配,以免过多地花费时间而影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第六,应当明确问题情境从问题开始,问题是问题情境的一个方面,但不能以问题代替问题情境,更不能试图通过问题难倒学生,吓倒学生,使学生失去信心.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本身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中是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创设怎样的情境,以什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创设怎样的情境,问题情境应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来决定.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傅远碧副教授的专著《短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专从修辞艺术的角度研究短信语言,在短信论著中属于拓荒之作。综观此书,具有以下特点:从修辞角度所作的分类细致深入;精心搜集的语料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也怕学古诗文,一是因它离我们久远,二是因它与我们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读来难懂。但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有必要吸
结合湖南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分析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补强层的必要性及补强层材料性能比选,并介绍最终的结构设计方案,以及连续配筋混凝土补
通过对常张路膨胀土路堤填筑3个试验路段的设计、试验与施工技术研究,总结了中~弱膨胀土地区公路石灰改良、路堤加筋和路堤铺设防渗土工布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探讨了提高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途径.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表演艺术学科,这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情感,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巧、技能获得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采用合适、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