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这块阵块。应该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注重;观念;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12-001
  造就一代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我们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广大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课改观,增强改革意识,加大课改实践力度,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一、转化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立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参与者,共同研究合作促进的伙伴,支持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发展,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还学生讨论、参与、质疑、发挥自由的权利。首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需要有一定的魅力和胆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识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当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被动的陷入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地。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积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千万不能放弃“首席”的权利和责任,还要注意在学生活动中的个别指导作用。其次,创设开放性课堂环境。“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开放性课堂学习环境,关注在生长、成长的每一个学生,每个教学环节都不要忘记提醒学生“你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不要对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要求,更不要强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或教师答案去说去做。还要注意将个体学习推向群体学习。课堂上要多安排学生学习交流,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采用分组讨论,全班集体交流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边的对话和交流。学生从学习的伙伴、教师及课文文本等对话中,获取了新知识,同时在对话中学生也会有新发现。多为学生设置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潜意识的开发。
  二、创设“问题”环境,激发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发现”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有更大的价值。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外国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愿望都能实现,有着十重要的意义。环境可以影响人,但这种影响不是被动的,人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受到环境的作用。在儿童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对已有结论的质疑,以及渴求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新花样的梦想。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这种创新愿望, 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事实证明,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提问,才能点燃他们探究创新的火花。
  三、鼓励大胆质疑,促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创新是学生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潜伏着创新的可能,而教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良好手段。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树立探究、创新的信心,要让学生明白,创造并不神秘,更不是极少数人的天赋,每个正常人都具备这种品质,只不过没有得到开发或开发多少而已。教师要利用教材,课堂上善于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种子。其次,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生的眼晴,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亲身实践,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合作中学习探索解决疑难;组织问题小组,归纳提升问题,师生互动解决;还可以采取自由组合,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坐位,找班上任何一个同学作为自己合作的伙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解决,并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学生提问的准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旁观者,而是要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参与探究。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明,实践活动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赋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权利,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实践中体现,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会把语文实践看成是自己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周泽林主笔.《如何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报告集, 2014.02
  [2] 王贺伟主笔.《新课程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2014.12
其他文献
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机理一直是企业组织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与焦点。研究发现,管理创新通过发挥主导与中介作用来推动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的竞争与合作,而管理创新作用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在语言学习中,理解目的语中隐喻映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养隐喻能力促进词汇教学,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隐喻映射的工作机制,培养学生理
作为延安作家了解、熟悉边区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前期延安文艺界的下乡入伍运动对作家的生存状态与文学创作产生了持久的、深刻的影响。由于下乡入伍运动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颠覆蕴涵着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和二元论逻辑的形而上学传统,她们对女性特质、女性意识、女性身份认同等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极
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简称单线索道)占索道总量的80%左右 ,而单线索道的脱索问题是使用中最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设计,安装,使用全过程的分析,指出了防止脱索的关键点,并根据
超长度索道用钢丝绳是钢丝绳生产企业的一个难题。宁夏恒力钢丝绳股分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K-8/1650成绳机及相关生产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超长度索道用钢丝绳的国产化难题,提高了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