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电子专业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具体探索,阐述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构建了电子专业从基本技能训练到顶岗实习实践的教学体系,分析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电子专业 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家启动高职示范院校建设以来,高职学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实践教学已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能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实践教学基地。但在操作层面上,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围绕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程还是依附于理论课程,先上理论课,在上理论课的时候通过做些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通过整周实训的方式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增加,将课程区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将教师区分成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这些观念和做法并没有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的始终,没能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笔者通过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推进教学改革,研究并探索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教、学、做一体化”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电子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是嵌套在一起的,从学习这个专业的第一个元件电阻“R”,第一个参数电流“I”起,就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理论和实践是一体的,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要“教学做合一”,即要求学习者以实践的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学。如电子专业电阻这个元件在课堂上讲了很多有关理论,不如让学生拿到一个实际元件具体识别测量所获得的知识更直接和有效。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一学就能用,一学就会用。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达到通过实践来修正自身理论学习的目的,强调“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使毕业生具有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同时又具备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以培养学生高技能应用能力为目标,沿着实践教学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构建的思路如图1所示。
1.专业认知实习
安排在第一学期。主要内容是在电子生产线上从事插件、检验、维修等工作。该训练模块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职业素质训练,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并使他们对电子制作过程及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学校电子专业09级的学生在2009年12月到康佳电子进行了专业认知实训,10级电子专业学生在2010年12月份陆续到伟易达等电子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11级电子专业学生在2011年12月到易是特公司进行专业认知实习,达到了这个环节实践教学的目的。
2.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安排在第一至第二学期。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工技术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电子技术仿真技术实训等单元。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电子仪器使用、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等技能。
3.校内专项、综合实训
安排在第三至第五学期。主要包括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高频电子技术项目实训(项目:安装调试收音机)、电子综合项目实训(项目:数字钟制版安装调试)、EDA技术项目实训、单片机综合实训、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电气控制与PLC实训、电子生产性实训环节等。
在第二和第三环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老师先自己动手做一遍,然后根据自己做的过程编写校本教材,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教师,另一方面也积累了实践教学的资料。
4.顶岗实习
安排在第五、六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如果企业深度合作,允许提前介入到学生的培养中,则开始采用订单式教学,允许学校课程和企业相应实习进行置换,二者具有相同学分,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学习或到企业从事相应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5.企业订单实训
在深度合作的企业,允许提前介入学生的培养,采用订单式开始教学。学校这项教学工作已经启动,电子专业已经与易事特公司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班学生的培养,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这个实践教学可以在学校进行,也可以在企业进行,如果是原培养方案中没有的,采用课程置换获得相同学分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企业实训和学校教育交替进行。
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后,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就可以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的地点就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按计划交替进行,课程教学就可以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按课程设置计划交替进行,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
6.技术应用创新实训
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实施差异教育,突出因材施教。通过加强实践课程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技能进行培养,对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生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及校内电子设计竞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参与专业创新项目,在专业创新能力方面大大提高。学校为鼓励学生创新,出台专门的政策,对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 四、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运行,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硬件”就是满足“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软件”就是内涵建设,主要是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项目案例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硬件”的现状是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投入越来越多,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很大。“软件”的现状是针对职业教育的实训课程教材几乎处于空白,已有教材的职业技能特点不明显,操作性不强,使用不配套。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有“硬件”的支撑,但更需要“软件”的充实,没有“硬件”支撑的“软件”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实现;没有“软件”充实的“硬件”建设,只能是一个空壳,看得见但没有内涵。只要资金能保障,“硬件”建设相对而言容易一些,而“软件”建设却是难点和重点,实践教学“软件”建设的最大障碍来自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以及教学人员自身的实践能力较弱。学校“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土壤”中建设高职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图2为“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示意图。
图2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示意图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平台。“教、学、做一体化”高职实践教学正常运行,必须在实践教学场地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来完成。实践教学场地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健全的专业实训室,添置或开发校内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以满足学生第一到第五学期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校内实训是让学生在可控状态下完成,便于教学组织和管理,且可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反复训练。学校电子专业的实训场地已建成包括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子线路板制作室、仿真实验室、单片机实训室、EDA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共16间,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室,拟建成一个真实的校中厂的模式。这些实训场地的建设基本能完成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校内实践教学的各专业实训环节。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利用企业的生产基地作为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有良好的实训设备,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场所,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见习,进行专业认知;在大三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基地的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打好基础,熟练技能,提高应变能力,缩小就业时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学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得益于东莞经济发展的优势,这方面的工作在政府、学院、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得非常好,和电子专业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有30余家,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挑选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2.加强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实质内容。内涵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具体项目案例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难点和重点就是具体项目案例组织实施的实践教学过程。前面提到建设的最大障碍来自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以及教学人员自身的实践能力。要加强内涵建设,就要加强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培养,教师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能根据实践项目重新组织理论知识,能从实践的角度去重构知识体系。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加强“双师型”素质师资团队建设,构建与“教、学、做一体化”相对应的师资团队。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就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师资团队。这里的“双师型”教师,是指集专业教师素质和专业技师素质于一身的教师。他们是这样的新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技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笔者学院是一所新建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的起点比较高,都是硕士以上,还有一些是博士,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都能达到教学的要求,也没有传统教学的束缚。学院电子专业在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在每个项目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自己先动手做一遍,要备好实践课。备好实践课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在实践中备课,然后把自己做的过程编写成实践教学教材,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生做什么就编写什么,指导学生怎么做,实训教材就怎么编写。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成长很快。接下来我们拟采用以下方法进一步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一是电子专业课程全面推广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实践能力,才能胜任这种教学方式;二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加强教师的现场工作经历;三是多与企业联系,为企业的技术进行攻关,促使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
3.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按阶段和培养要求进行校内外教学实习。基本操作技能及各项专业综合技能,可以安排在校内实训场地完成,但项目要尽可能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实训项目的工艺标准,实训过程的管理规范都要采用企业的标准。在专业认知实习和学生的顶岗实习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和岗位的熏陶,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缩短就业的适应期。教师也只有到企业去参与真实的工作岗位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专业教学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制订,什么时候到企业去顶岗实训,什么时候在校内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企业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唐冬生.“教学做合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1).
[3]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
[4]张清枝.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设想[J].平原大学学报,2006(12).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电子专业 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家启动高职示范院校建设以来,高职学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实践教学已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能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实践教学基地。但在操作层面上,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围绕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程还是依附于理论课程,先上理论课,在上理论课的时候通过做些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通过整周实训的方式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增加,将课程区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将教师区分成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这些观念和做法并没有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的始终,没能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笔者通过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推进教学改革,研究并探索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教、学、做一体化”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电子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是嵌套在一起的,从学习这个专业的第一个元件电阻“R”,第一个参数电流“I”起,就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理论和实践是一体的,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要“教学做合一”,即要求学习者以实践的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学。如电子专业电阻这个元件在课堂上讲了很多有关理论,不如让学生拿到一个实际元件具体识别测量所获得的知识更直接和有效。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一学就能用,一学就会用。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达到通过实践来修正自身理论学习的目的,强调“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使毕业生具有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同时又具备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以培养学生高技能应用能力为目标,沿着实践教学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构建的思路如图1所示。
1.专业认知实习
安排在第一学期。主要内容是在电子生产线上从事插件、检验、维修等工作。该训练模块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职业素质训练,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并使他们对电子制作过程及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学校电子专业09级的学生在2009年12月到康佳电子进行了专业认知实训,10级电子专业学生在2010年12月份陆续到伟易达等电子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11级电子专业学生在2011年12月到易是特公司进行专业认知实习,达到了这个环节实践教学的目的。
2.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安排在第一至第二学期。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工技术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电子技术仿真技术实训等单元。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电子仪器使用、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等技能。
3.校内专项、综合实训
安排在第三至第五学期。主要包括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高频电子技术项目实训(项目:安装调试收音机)、电子综合项目实训(项目:数字钟制版安装调试)、EDA技术项目实训、单片机综合实训、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电气控制与PLC实训、电子生产性实训环节等。
在第二和第三环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老师先自己动手做一遍,然后根据自己做的过程编写校本教材,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教师,另一方面也积累了实践教学的资料。
4.顶岗实习
安排在第五、六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如果企业深度合作,允许提前介入到学生的培养中,则开始采用订单式教学,允许学校课程和企业相应实习进行置换,二者具有相同学分,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学习或到企业从事相应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5.企业订单实训
在深度合作的企业,允许提前介入学生的培养,采用订单式开始教学。学校这项教学工作已经启动,电子专业已经与易事特公司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班学生的培养,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这个实践教学可以在学校进行,也可以在企业进行,如果是原培养方案中没有的,采用课程置换获得相同学分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企业实训和学校教育交替进行。
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后,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就可以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的地点就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按计划交替进行,课程教学就可以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按课程设置计划交替进行,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
6.技术应用创新实训
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实施差异教育,突出因材施教。通过加强实践课程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技能进行培养,对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生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及校内电子设计竞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参与专业创新项目,在专业创新能力方面大大提高。学校为鼓励学生创新,出台专门的政策,对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 四、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运行,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硬件”就是满足“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软件”就是内涵建设,主要是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项目案例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硬件”的现状是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投入越来越多,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很大。“软件”的现状是针对职业教育的实训课程教材几乎处于空白,已有教材的职业技能特点不明显,操作性不强,使用不配套。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有“硬件”的支撑,但更需要“软件”的充实,没有“硬件”支撑的“软件”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实现;没有“软件”充实的“硬件”建设,只能是一个空壳,看得见但没有内涵。只要资金能保障,“硬件”建设相对而言容易一些,而“软件”建设却是难点和重点,实践教学“软件”建设的最大障碍来自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以及教学人员自身的实践能力较弱。学校“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土壤”中建设高职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图2为“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示意图。
图2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示意图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平台。“教、学、做一体化”高职实践教学正常运行,必须在实践教学场地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来完成。实践教学场地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健全的专业实训室,添置或开发校内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以满足学生第一到第五学期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校内实训是让学生在可控状态下完成,便于教学组织和管理,且可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反复训练。学校电子专业的实训场地已建成包括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子线路板制作室、仿真实验室、单片机实训室、EDA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共16间,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室,拟建成一个真实的校中厂的模式。这些实训场地的建设基本能完成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校内实践教学的各专业实训环节。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利用企业的生产基地作为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有良好的实训设备,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场所,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见习,进行专业认知;在大三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基地的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打好基础,熟练技能,提高应变能力,缩小就业时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学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得益于东莞经济发展的优势,这方面的工作在政府、学院、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得非常好,和电子专业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有30余家,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挑选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2.加强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实质内容。内涵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具体项目案例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难点和重点就是具体项目案例组织实施的实践教学过程。前面提到建设的最大障碍来自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以及教学人员自身的实践能力。要加强内涵建设,就要加强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培养,教师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能根据实践项目重新组织理论知识,能从实践的角度去重构知识体系。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加强“双师型”素质师资团队建设,构建与“教、学、做一体化”相对应的师资团队。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就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师资团队。这里的“双师型”教师,是指集专业教师素质和专业技师素质于一身的教师。他们是这样的新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技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笔者学院是一所新建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的起点比较高,都是硕士以上,还有一些是博士,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都能达到教学的要求,也没有传统教学的束缚。学院电子专业在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在每个项目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自己先动手做一遍,要备好实践课。备好实践课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在实践中备课,然后把自己做的过程编写成实践教学教材,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生做什么就编写什么,指导学生怎么做,实训教材就怎么编写。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成长很快。接下来我们拟采用以下方法进一步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一是电子专业课程全面推广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实践能力,才能胜任这种教学方式;二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加强教师的现场工作经历;三是多与企业联系,为企业的技术进行攻关,促使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
3.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按阶段和培养要求进行校内外教学实习。基本操作技能及各项专业综合技能,可以安排在校内实训场地完成,但项目要尽可能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实训项目的工艺标准,实训过程的管理规范都要采用企业的标准。在专业认知实习和学生的顶岗实习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和岗位的熏陶,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缩短就业的适应期。教师也只有到企业去参与真实的工作岗位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专业教学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制订,什么时候到企业去顶岗实训,什么时候在校内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企业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唐冬生.“教学做合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1).
[3]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
[4]张清枝.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设想[J].平原大学学报,2006(12).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