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脑电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分析了影响脑电图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消除或减少各种干扰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脑电图 检查质量 改善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592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65-01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脑电图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作为神经内科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具有CT、MRI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由于脑电图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以及患者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对于脑电图数据的形成以及成图后的阅读分析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了影响脑电图检测结果的因素,并给出了改善措施,下文做具体介绍。
1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脑电活动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由基因所决定的皮层发育过程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为突触的建立、神经元的移行等;其中病理特性遗传的表现形式为神经递质和受体及遗传性的发育异常等。遗传因素决定了脑电活动特征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家族成员中表现不同程度的一致性。
1.2 年龄和因素。年龄是评价脑电图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尺度之一。正常小儿不同年龄的脑电图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反映了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过程。年龄和发育因素不仅影响正常小儿脑电图的特征,也决定了某些异常脑电图现象的出现和消失时间,特别是某些年龄依赖性小儿癫痫综合征。在分析幼儿的脑电图时,要考虑到发育因素的影响,要区别于成人的判断标准。中老年的脑电图出现一些退行性改变,主要因为各种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疾病对脑功能的影响。
1.3 体温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在低热状态下,脑电图可正常或轻度非特异性异常,如“节律偏慢、快波活动增多、调节不良等。高热半昏迷等脑功能障碍时脑电图多表现为持续弥漫性高波幅和慢波活动,严重时可见暴发-抑制或周期性波。此外还可见各种癫痫样放电,伴或不伴临床发作。
低温对脑电图的影响报道较少。有资料显示,人体如果长时间处于冰水或严寒中导致体温过低时,脑的代谢活动明显降低甚至接近停止,病人可出现意识混浊或深昏迷。当体温降至20~22℃时脑电图出现暴发-抑制,体温低于18℃则表现为电静息。但如能采取适当的复温和脑保护措施,脑电图仍有恢复的可能。在心脏直视外科手术中的深低温状态下,也可出现暴发-抑制或电静息,并可见散发的棘波或周期性图形,特别是当体温低于32℃时。在这些情况下,脑电图的改变除受到低温的影响外,还有脑血流量减低、麻醉等因素的影响。
1.4 药物的影响。很多中枢兴奋剂、抑制剂、抗精神病药物等具有中枢活性的药物都对脑电活动有影响。了解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有以下意义:①判断药物引起的脑电图改变并与基本脑病变引起的脑电图改变相区别,避免将正常治疗剂量下出现的药物性快波或慢波误认为异常脑电图;②作为评价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一个方法或指标,研究药物的时效及量效关系。
2 如何提高脑电图的检查质量
2.1 对于检查环境的要求。在脑电图检测室六面安装铜网进行屏蔽,机器金属部分用地线接地,以减少静电对机器的影响,同时在做检测时要保证一个安静的环境。
2.2 对于机器性能的要求。现在的脑电图机大部分采用电脑无纸化走纸系统,传统的机械走纸器式已经面临淘汰。但由于各个生产厂家生产的脑电图机的型号参数、性能都有所不同,经过我们实践以及参考各类文献,建议机器的放大系数至少在1000000倍或更高倍数以上,临床实践证明在低系数条件下不易显现的脑电波更容易出现。
2.3 对电极的选择。研究发现使用盘状电极效果最好,它方便、舒适、伪差少,适用性强,尤其对幼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有颅脑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倘若损伤位置接近或正位于放置作用电极位置的,尽量避免此检查;如果必须检查,应严格做好检前检后受检者及检查器械的消毒。
3 检查程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在进行检测前患者的资料,比如年龄一定要如实记录。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脑电图表现不尽相同,如年龄层较低的儿童脑电背景节律与脑损害较严重的患者的脑电背景节律有相似之处,准确了解患者年龄,防止误判现象的出现。另外需要记录的患者空腹、紧张、困乏与否,因为患者如果空腹,造成低血糖可引起慢波的增多,从而影响脑电图医师的判断,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正确选用单极/双极导联。临床实践显示,单极导联记录的脑波波幅较双极导联高且较恒定,电位差接近绝对值,异常电活动的表现亦较明显。这是单身极导联的优点,但是由于距离长难免受干扰,不易定位等影响。双极导联波形不如单极导联恒定,波幅较低,但由于距离短而干扰的可能性小,所以定位比较准确。医院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导联,已取得良好检查结果。
3.3 正确分析伪差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作为脑电图工作者,遇到一些难以调整的伪差要想办法去消除,如肌电、心电等相对难以调整的伪差,要耐心调整,因为该伪差较难消除,倘若多调整几次,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调整的方法有:分散患者注意力、轻微张口移动、移动电极等,以达到消除伪差的目的。
3.4 合适的描记时间。根据脑电图描记的技术标准,基本描记至少在20分钟,过度换气、闪光刺激不应包括在这20分钟内。临床实践显示,平静描记数分钟后行一次3分钟过度换气,间隔5分钟后行第二次过度换气,如有疑虑者会有临床发作可将二次过度换气时间延长至6分钟,观察其有无发作。对于难治性癫痫,普通脑电描记不能发现问题者,建议可行长时间睡眠,诱发实验,具体做法可参照其他论著。其他一些特殊诱发实验,例如美解眠诱发实验,可以与ECT进行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编著.临床脑电图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周莉,储进.视频脑电图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1(09)
[3] 闫俊杰,佟晓燕,耿志伟,白玉海,刘杰,张锦,伦志军.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04)
[4] 周昌贵.颅内脑电图的临床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6(01)
关键词:脑电图 检查质量 改善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592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65-01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脑电图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作为神经内科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具有CT、MRI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由于脑电图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以及患者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对于脑电图数据的形成以及成图后的阅读分析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了影响脑电图检测结果的因素,并给出了改善措施,下文做具体介绍。
1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脑电活动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由基因所决定的皮层发育过程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为突触的建立、神经元的移行等;其中病理特性遗传的表现形式为神经递质和受体及遗传性的发育异常等。遗传因素决定了脑电活动特征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家族成员中表现不同程度的一致性。
1.2 年龄和因素。年龄是评价脑电图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尺度之一。正常小儿不同年龄的脑电图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反映了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过程。年龄和发育因素不仅影响正常小儿脑电图的特征,也决定了某些异常脑电图现象的出现和消失时间,特别是某些年龄依赖性小儿癫痫综合征。在分析幼儿的脑电图时,要考虑到发育因素的影响,要区别于成人的判断标准。中老年的脑电图出现一些退行性改变,主要因为各种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疾病对脑功能的影响。
1.3 体温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在低热状态下,脑电图可正常或轻度非特异性异常,如“节律偏慢、快波活动增多、调节不良等。高热半昏迷等脑功能障碍时脑电图多表现为持续弥漫性高波幅和慢波活动,严重时可见暴发-抑制或周期性波。此外还可见各种癫痫样放电,伴或不伴临床发作。
低温对脑电图的影响报道较少。有资料显示,人体如果长时间处于冰水或严寒中导致体温过低时,脑的代谢活动明显降低甚至接近停止,病人可出现意识混浊或深昏迷。当体温降至20~22℃时脑电图出现暴发-抑制,体温低于18℃则表现为电静息。但如能采取适当的复温和脑保护措施,脑电图仍有恢复的可能。在心脏直视外科手术中的深低温状态下,也可出现暴发-抑制或电静息,并可见散发的棘波或周期性图形,特别是当体温低于32℃时。在这些情况下,脑电图的改变除受到低温的影响外,还有脑血流量减低、麻醉等因素的影响。
1.4 药物的影响。很多中枢兴奋剂、抑制剂、抗精神病药物等具有中枢活性的药物都对脑电活动有影响。了解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有以下意义:①判断药物引起的脑电图改变并与基本脑病变引起的脑电图改变相区别,避免将正常治疗剂量下出现的药物性快波或慢波误认为异常脑电图;②作为评价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一个方法或指标,研究药物的时效及量效关系。
2 如何提高脑电图的检查质量
2.1 对于检查环境的要求。在脑电图检测室六面安装铜网进行屏蔽,机器金属部分用地线接地,以减少静电对机器的影响,同时在做检测时要保证一个安静的环境。
2.2 对于机器性能的要求。现在的脑电图机大部分采用电脑无纸化走纸系统,传统的机械走纸器式已经面临淘汰。但由于各个生产厂家生产的脑电图机的型号参数、性能都有所不同,经过我们实践以及参考各类文献,建议机器的放大系数至少在1000000倍或更高倍数以上,临床实践证明在低系数条件下不易显现的脑电波更容易出现。
2.3 对电极的选择。研究发现使用盘状电极效果最好,它方便、舒适、伪差少,适用性强,尤其对幼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有颅脑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倘若损伤位置接近或正位于放置作用电极位置的,尽量避免此检查;如果必须检查,应严格做好检前检后受检者及检查器械的消毒。
3 检查程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在进行检测前患者的资料,比如年龄一定要如实记录。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脑电图表现不尽相同,如年龄层较低的儿童脑电背景节律与脑损害较严重的患者的脑电背景节律有相似之处,准确了解患者年龄,防止误判现象的出现。另外需要记录的患者空腹、紧张、困乏与否,因为患者如果空腹,造成低血糖可引起慢波的增多,从而影响脑电图医师的判断,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正确选用单极/双极导联。临床实践显示,单极导联记录的脑波波幅较双极导联高且较恒定,电位差接近绝对值,异常电活动的表现亦较明显。这是单身极导联的优点,但是由于距离长难免受干扰,不易定位等影响。双极导联波形不如单极导联恒定,波幅较低,但由于距离短而干扰的可能性小,所以定位比较准确。医院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导联,已取得良好检查结果。
3.3 正确分析伪差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作为脑电图工作者,遇到一些难以调整的伪差要想办法去消除,如肌电、心电等相对难以调整的伪差,要耐心调整,因为该伪差较难消除,倘若多调整几次,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调整的方法有:分散患者注意力、轻微张口移动、移动电极等,以达到消除伪差的目的。
3.4 合适的描记时间。根据脑电图描记的技术标准,基本描记至少在20分钟,过度换气、闪光刺激不应包括在这20分钟内。临床实践显示,平静描记数分钟后行一次3分钟过度换气,间隔5分钟后行第二次过度换气,如有疑虑者会有临床发作可将二次过度换气时间延长至6分钟,观察其有无发作。对于难治性癫痫,普通脑电描记不能发现问题者,建议可行长时间睡眠,诱发实验,具体做法可参照其他论著。其他一些特殊诱发实验,例如美解眠诱发实验,可以与ECT进行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编著.临床脑电图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周莉,储进.视频脑电图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1(09)
[3] 闫俊杰,佟晓燕,耿志伟,白玉海,刘杰,张锦,伦志军.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04)
[4] 周昌贵.颅内脑电图的临床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