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此,相关论述与经验颇多。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理解教学资源?又如何开发利用呢?笔者以为,包括语文教材在内的能作用于教学并产生价值的一切信息都是有效的语文教学资源,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需要我们带着语文意识来观照,用课堂效度来甄选。
一、联通各科教学,开拓视野
语文教师不仅要看语文书,还要多翻阅其他学科的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并非只体现在语文知识及教学技能上,还要注意收集与了解与语文相关的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语文教师了解其他学科,汲取相关资源不仅可以充实语文课的内容,利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复合性的语文素养。如联通其他学科时,可以看到英语的“任务型”教学对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启发;数学的实证与议论文写作的共性;历史课古代故事的记载与文言文的教学内容相通;理化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语文视角的观察异中有同;美术作品的审美与文章的鉴赏都需要较深的文化底蕴等等。当语文撞开学科的“门户”壁垒后,新鲜的教学资源和意外的收获会经常随之而来。
二、敏感把握生活,用好“自我”
生活是一座丰厚的教学资源宝藏。“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如果能将根扎在生活的土壤里,一定能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生活资源可分为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主要是将生活的元素引进课堂,运用到知识的掌握、阅读的理解、作文的写作上来。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中,教师下水作文,将自己曾在农村生活的那段经历娓娓道来,在平静的描述中,儿时对父亲的敬畏之情,对捞鱼摸虾的迷恋之情,长大后对家庭贫困面貌的伤感之情以及现在回乡时看到万千变化的欣喜之情。会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教师没有大谈技巧,而是现身说法,引导学生真切把握好什么是“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能正确选材,避免“假、大、空”现象。挖掘出教师自身生活资源作用于教学,容易使课堂的教学更亲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无痕,情感的熏陶更自然。
三、关注现代传媒。善假于物
电视、电影、网络、广播、报刊等现代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如能巧妙利用这些传媒资源,相信语文课一定会常上常新。例如学习《长城》专题,就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感性的影像、图片及文字资料,加深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指导学生在繁复的信息中筛选研究,撰写出“长城历史”“长城保护”“长城文化”等专题研究报告。在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与提高。再如学习拟新闻标题,教师先要求学生事先阅读各类报纸并收集自认为好的新闻标题。课堂上师生交流后再概括出好的新闻标题的特点,最后教师出示新闻正文,再请学生拟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新闻标题与正文的关系,掌握了新闻标题的拟法。
四、甄别资源效度,宁缺毋滥
采集的语文资源必须首先考虑其教学价值,即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是否能发挥作用和发挥怎样的作用,要谨防无用信息对课堂的负面影响。例如阅读课上,经常有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背景知识,有些知识对于理解文章完全没有帮助,也一股脑儿地抛出,这不但没有效度,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这类资源就成了“干扰源”。再如,日常作文教学大多以专项目标进行训练,经常可见教师大量罗列技法,大量阅读优秀范文。其实,有些技法和范文与本课作文教学目标根本无关,试问这类资源利用效度几何?所以选用教学资源时,切勿细大不捐,喜奇好异,当仔细甄别,追求效度方为根本。
五、活用文本资源,厚实高效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能量丰富的资源,蕴涵着众多的知识传授点,能力训练点,情意熏陶点。如果能够深入挖掘,活用得当,将会收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效果。例如教学刘禹锡《秋词》,可以联系杜牧的《赤壁》,前者一反悲秋之情,高唱晴空之秋胜于春朝,后者不囿于既定历史,而是大胆反向假想,万事俱备而无东风的后果,催发读者深思。两首诗都用了“反弹琵琶”的技巧。我们总习惯于读古诗,背古诗,为什么不可以读古诗、学作文呢?如此,我们可以自然引导学生进行“反弹琵琶”法的作文构思训练,这首诗作为一个文本资源,就不仅是一个审美对象,而且成为了作文训练的载体,其资源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增添了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上,当我们以“语文眼”寻找资源时,俯拾皆是;当我们以“效度观”利用资源时,拒绝杂乱。我相信,只有立足课堂处理好教学资源“源”与“效”的问题,才能真正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一、联通各科教学,开拓视野
语文教师不仅要看语文书,还要多翻阅其他学科的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并非只体现在语文知识及教学技能上,还要注意收集与了解与语文相关的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语文教师了解其他学科,汲取相关资源不仅可以充实语文课的内容,利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复合性的语文素养。如联通其他学科时,可以看到英语的“任务型”教学对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启发;数学的实证与议论文写作的共性;历史课古代故事的记载与文言文的教学内容相通;理化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语文视角的观察异中有同;美术作品的审美与文章的鉴赏都需要较深的文化底蕴等等。当语文撞开学科的“门户”壁垒后,新鲜的教学资源和意外的收获会经常随之而来。
二、敏感把握生活,用好“自我”
生活是一座丰厚的教学资源宝藏。“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如果能将根扎在生活的土壤里,一定能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生活资源可分为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主要是将生活的元素引进课堂,运用到知识的掌握、阅读的理解、作文的写作上来。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中,教师下水作文,将自己曾在农村生活的那段经历娓娓道来,在平静的描述中,儿时对父亲的敬畏之情,对捞鱼摸虾的迷恋之情,长大后对家庭贫困面貌的伤感之情以及现在回乡时看到万千变化的欣喜之情。会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教师没有大谈技巧,而是现身说法,引导学生真切把握好什么是“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能正确选材,避免“假、大、空”现象。挖掘出教师自身生活资源作用于教学,容易使课堂的教学更亲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无痕,情感的熏陶更自然。
三、关注现代传媒。善假于物
电视、电影、网络、广播、报刊等现代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如能巧妙利用这些传媒资源,相信语文课一定会常上常新。例如学习《长城》专题,就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感性的影像、图片及文字资料,加深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指导学生在繁复的信息中筛选研究,撰写出“长城历史”“长城保护”“长城文化”等专题研究报告。在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与提高。再如学习拟新闻标题,教师先要求学生事先阅读各类报纸并收集自认为好的新闻标题。课堂上师生交流后再概括出好的新闻标题的特点,最后教师出示新闻正文,再请学生拟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新闻标题与正文的关系,掌握了新闻标题的拟法。
四、甄别资源效度,宁缺毋滥
采集的语文资源必须首先考虑其教学价值,即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是否能发挥作用和发挥怎样的作用,要谨防无用信息对课堂的负面影响。例如阅读课上,经常有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背景知识,有些知识对于理解文章完全没有帮助,也一股脑儿地抛出,这不但没有效度,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这类资源就成了“干扰源”。再如,日常作文教学大多以专项目标进行训练,经常可见教师大量罗列技法,大量阅读优秀范文。其实,有些技法和范文与本课作文教学目标根本无关,试问这类资源利用效度几何?所以选用教学资源时,切勿细大不捐,喜奇好异,当仔细甄别,追求效度方为根本。
五、活用文本资源,厚实高效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能量丰富的资源,蕴涵着众多的知识传授点,能力训练点,情意熏陶点。如果能够深入挖掘,活用得当,将会收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效果。例如教学刘禹锡《秋词》,可以联系杜牧的《赤壁》,前者一反悲秋之情,高唱晴空之秋胜于春朝,后者不囿于既定历史,而是大胆反向假想,万事俱备而无东风的后果,催发读者深思。两首诗都用了“反弹琵琶”的技巧。我们总习惯于读古诗,背古诗,为什么不可以读古诗、学作文呢?如此,我们可以自然引导学生进行“反弹琵琶”法的作文构思训练,这首诗作为一个文本资源,就不仅是一个审美对象,而且成为了作文训练的载体,其资源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增添了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上,当我们以“语文眼”寻找资源时,俯拾皆是;当我们以“效度观”利用资源时,拒绝杂乱。我相信,只有立足课堂处理好教学资源“源”与“效”的问题,才能真正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